人大商學院的MBA項目在北京一直排名第三,雖然已經遠遠拉開了與後面院校的差距,但是仍然與清北在生源上有一定的差距,同時在學費和面試流程都比較類似清華MBA,應該是採取跟進式戰略。
比較有特色的是人大商學院的FT金融科技班以及與耶魯的MAM合作項目,同時在市場營銷等方向也是領先於國內的MBA院校。
由於項目開啟的相對較早,而且系統開啟時間距離第一批申請材料截止時間有將近兩個月,尤其是往往目標清北的同學都喜歡來人大商學院MBA項目進行練習,所以聚集了很多高手。
申 請 情 況
通過機構和朋友的推薦,第一批我有機會幫助6名學員申請2021年的人大商學院MBA項目,以下是學員的背景和申請結果:
從上面的結果可以看出有六位同學申請,四位同學參加了面試,兩位同學通過了面試,大概各佔了三分之一。
申 請 的 變 化
1. 申請人數:
人大第一批的申請人數一定是國內MBA院校中人數最多的,從最後提交編號可見一斑,相信最後提交申請的人數應該在三萬左右,這個數量級別應該體現名校MBA熱度,也說明國內MBA在申請過程幾乎沒有門檻,只要有時間就可以做這件事,如果像海外MBA項目一樣幾百美元的申請費用,這樣應該可以直接篩選掉部分碰運氣的學員。
2. 面試時間:
申請人數增加相應的面試時間也由兩天變為四天,分別是7月11-12日與7月18-19日;
3. 面試人數:
每天的面試分上下午兩個時間,每個時間段有10-11考場同時開展面試,每個考場一般是8-9人左右,所有四天下來大概面試了800-900人條件錄取及遞補錄取的人數加起來大概有二百多人,因為人大後續還有三個批次,所以相對來說這個數字還是合理的。
4. 面試形式:
提前40分鐘計入騰訊會議等候室,然後抽籤面試順序,如果抽籤的順序比較靠後就有可能等待兩個小時才能進行面試,大多數同學面試都沒有被問到自我介紹,直接就進入問題回答模式,每個學員基本上是15分鐘的時間,面試的老師每場有3-4位。
審 核 原 則
從上面每個人的背景數據以及通過的基本情況可以看出,人大商學院MBA項目遵循了以下審核的原則:
1. 學歷:
從學歷上看,人大的商學院MBA並沒有完全以學校是否985/211為依據,統招本科以上都是有機會的,也沒有以是否已經取得研究生學歷為優先考量因素。
2. 外語水平:
從外語水平上看,英語水平不好並沒有完全影響最後的面試結果,相對來說這也符合現代MBA的要求,非全中文MBA只要聯考英語能過線就夠用了。
3. 工作平臺:
從工作平臺上由於報考的學員基本上在工作平臺上沒有多大的差距,所以從平臺方面看不出有什麼區別。
4. 職位含金量:
此處相對來說區別很大,主要因素是團隊人數與工作經驗,團隊人數或者工作經驗相對比較豐富的同學更加受到學校的重視。今年人大要求提供收入證明,所以四十萬以上的學員才有更多的機會。
5. 其他情況:
出色的職業資格證書並沒有為學員取得更多的加分,有時候年輕反而是申請非全的一個障礙。
面 試 題 目
面試題目並未有巨大的變化,在個人問答環節如果經過多次的練習並不能給申請者形成太大的壓力,四位面試的同普遍反映基本15分鐘會問答8-12個題目左右,基本上之前都有所練習,但是有時候猜到開頭但是卻猜不到結尾。
個人面試題目(部分)
(1)工作這麼多年遇到過那些管理問題。
(2)為什麼你會放棄創業,選擇商業地產行業。
(3)分析你職業上的優勢和劣勢。
(4)數字經濟對於你的行業的影響。
(5)商業地產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6)目前所在企業的組織結構和人才培養模式。
(7)介紹你主要的工作職責。
(8)說一下你負責的項目。
(9)你現在的工作和創業公司的聯繫。
(10)說一下你的工作學習情況。
從上千人的申請者,到幾百人的面試者,再到幾十人的通過者,我們一次又一次目睹著MBA提前面試的殘酷。
但這並不能讓大家屈從命運安排,不論是第幾次申請通過的可能一直都有,還有很多院校的很多批次在等著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