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要素短板,產業之「芯」更強——透視無錫集成電路產業崛起圖譜

2020-12-16 網信江蘇

在這一輪集成電路產業熱潮中,無錫的特點和優勢極為明顯:擁有引領型的國有和民營集電企業。這對建立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生成機制,並以此為基礎推動和引領行業發展至關重要,「需要有規模型大企業,也需要充滿活力和創新激情的小企業,形成和諧共生的生態體系。」無錫市半導體行業協會秘書長黃安君說。

集成電路固然是一個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的國家戰略型產業,但還是需要面對市場競爭;無論在過往還是當下,市場的力量更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走向何方、產業如何塑造。

撬動資本力量:助產業鏈做大做強

「從國家的發展規劃看,目前的形勢下仍然需要國有企業先發揮主導作用,因為集成電路項目投資額太大、見效慢。」華虹宏力黨委書記、執行副總裁徐偉表示。他認為,華虹在無錫的項目是為5G等新技術產業做基礎的,「這與無錫正在大力發展的物聯網產業互為支撐」。只有這樣才能從本質上超越摩爾定律,更好應對國際貿易衝突,並在未來實現技術安全的自主可控。

「國有投資有巨大的資金優勢,但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條條框框太多;二是從已有投資項目看,集中在成熟的製造業項目,創新力顯得不足。」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魏少軍指出,集成電路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產業,關鍵在於構建產業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而無錫大量民營企業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小而美」階段,同樣需要資源和政策的傾斜,「無錫為什麼沒有大的設計企業,並不是無錫的設計企業不強,而是缺乏整合。據我所知無錫幾家設計企業都在籌劃上市,但都比較艱難,有必要為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上市開闢綠色通道。」

相關人士透露,在地方政府規劃中,一個普遍的做法是:成立一個地方主導的基金以推動發展,以資本為紐帶,促進風險投資機構與產業龍頭企業、創新企業的協同發展。長電集團副總裁朱正義表示,正在和有關部門溝通,希望可以成為基金的出資方之一,向上遊產業鏈拓展,利用產業龍頭企業的優勢,為晶片設計企業提供更好的產業支持。

5月30日,總規模50億元的無錫高新區新動能產業發展基金和總規模25億元的無錫志芯集成電路產業基金髮布;6月8日,無錫市與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短短幾月間無錫在資本方面的頻頻動作,發射出的強烈信號令人期待。

打造創新大腦:聚行業英才而用之

從跟蹤數據看,無錫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產值與國內領先的設計企業相差較大,但是人均產值非常高。然而在魏少軍看來,這些人均產值看起來不錯,但是整體規模偏小、力量分散,「大量小微企業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集成電路人才的良性流動。」

「無錫擁有銷售過億的IC設計企業12家,銷售總額28.11億元,僅佔全市集成電路設計業銷售額的29.6%,遠遠低於全國91%的比例。」IC設計業集中度不夠高、產業比較分散,「具備閃亮品牌效應的晶片產品不突出。」魏少軍說。

集成電路產業是典型的人才資金雙密集型產業,對於人才的需求極度旺盛,一個大項目往往需要數千人的研發團隊。相對發達國家和地區來講,人才薪資已經出現倒掛。華潤無錫微電子集團副總經理姚東晗表示,企業的高端人才、一線員工常年緊缺,「如有特別合適的高級人才和團隊,我們甚至願意採取更靈活的方式,突破現有的機制。」

今年3月,無錫市加快了與東南大學共建東南大學無錫分校的步伐,該校主要方向就是培養一批對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適用性人才。已履新華虹無錫項目副總經理的黃安君認為,隨著一些大項目的到來,必然會帶來更多專業人才的落戶,「就集成電路行業來說,無錫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他分析,無錫在人居環境、生活成本上具有優勢,在產業基礎和配套上更趨完善,對專業性人才來說,能夠安心就業,也能傾心創業,「事實證明,無論是設計領域還是其它配套領域,每過幾年總有高端人才跳出來創業。」

堅持融合之路:產業互動激發活力

今年初,中電海康與無錫市政府籤訂相關協議,正式確定在無錫設立中電海康第二總部基地,這是無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戰略與中電海康的全面轉型戰略高度契合的一次握手。

集成電路產業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基石,在當下,集成電路與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已成為無錫集成電路產業,尤其是設計業做大做強的必選項。無錫在2013年就明確提出,集成電路設計業要「圍繞物聯網、網際網路、三網融合、智能終端、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點領域的應用需求」,晶圓製造業要「開發MEMS、射頻、功率器件等高端特色工藝」等,這些都為「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最近發布的有關產業發展的意見中,明確了支持生產製造類企業優先採購無錫本地設計企業的晶片產品,對採購額達到一定標準的給予適當補貼; 鼓勵智能傳感器研發與產業化,按研發投入的15%給予補助等。這些規劃與政策都為集成電路產業與其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融合發展指明了方面,埋下了伏筆。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設計園

在構築現代產業體系的理念引領下,產業間的融合正激發出市場的「活度」,資源源源不斷向無錫聚集。目前,無錫已有多家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與江蘇省物聯網發展研究中心、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實現了合作研發,誕生交通智能產業園、國家集成電路產業設計園等一系列相關產業園區,並湧現出一批在物聯網領域具有突出作用的設計企業和核心產品。

相關人士透露,全國唯一的物聯網創新中心也將落戶無錫。可以預見的是,產業間的「結合力」將形成可觀的競爭力。

來源:無錫日報

編輯:王晶楓

審核:王海超

相關焦點

  • 科學網—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盼補最短板
    探索新時期「新型舉國體制」
  • 「鏈」上合肥 「芯」光燦爛
    鋪展合肥集成電路產業的全景圖,不難發現,聯發科技、長鑫存儲、晶合集成、通富微電等近280家企業「芯」光熠熠,串起了一條耀眼的「合肥芯」「合肥產」「合肥用」產業鏈,崛起了一座現象級產業地標。獲批全國首個「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躋身國家集成電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成為全國少數幾個擁有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及設備材料全產業鏈的城市之一……由「鏈」入手,合肥正在以先人一步的姿態,推行「鏈長制」,開展「延鏈補鏈強鏈」的攻堅戰,拉長長板、補齊短板,鍛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韌性,激發經濟活力。
  • 青少年集成電路科普行動,燃起產業「新芯」之火
    「新芯」人才的培育,也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作為未來創新驅動的生力軍,青少年越早接觸到集成電路的相關知識,越有利於培養興趣愛好,點燃對於數字世界、智能未來的探索熱情,鑄就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基本底盤。回饋社會,建造兆易集成電路科技館兆易不僅僅在極力奔跑,也會停下來思考,我們可以為社會做些什麼?
  • 集成電路產業的第三次國際轉移,中國如何把握機會?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高地——無錫調研採訪了解到,在市場需求牽引和政策與資本的支持下,國內集成電路發展勢頭良好,已建成齊全的產業鏈。同時也面臨高端產品對外依賴度較高、人才短缺及產業集中度不高等需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 半導體產業的突變: 武漢新芯的崛起
    >於今年7月成為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一期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國芯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和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二期將由紫光集團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
  • 「芯」光燦爛!一座現象級產業地標因「鏈」崛起!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企業如散落的珍珠,串珠成鏈,方能綻放璀璨光彩。當前,合肥實行"鏈長制",圍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梳理出集成電路等 12 條重點產業鏈,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同志擔任"鏈長",各縣(市)區開發區比照建立。
  • 省產研院智能集成電路設計技術研究所落戶無錫
    本報訊 我市集成電路產業強鏈、補鏈開啟加速度。昨天,省產研院智能集成電路設計技術研究所籤約儀式舉行,該研究所由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無錫高新區、省產研院智能集成電路設計項目團隊合作共建,將有力提升我市集成電路自主設計的能力和水平。
  • 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各產業環節的十大(強)公司排行榜
    中商情報網訊:5月17日,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了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各產業環節的十大(強)公司榜單,其中不乏上市公司或科創板受理企業。他們有的已經躋身世界巨頭供應鏈,有的仍然在「備胎」道路上下求索。
  • 把握芯機遇、開創芯動能!2020廣州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峰會成功舉辦
    12月17日,2020中國廣州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峰會在廣州白天鵝賓館盛大啟幕。本次峰會由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政府、北京首創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辦,以「芯機遇、芯動能」為主題,覆蓋集成電路行業上下遊全鏈條。
  • IC產業進擊 首創置業上百億打造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
    9月份成立了一家獨立運營的晶片公司——「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以達摩院晶片團隊為核心,整合收購的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和達摩院自研晶片業務,開始造芯。加上華為、百度的動作,國內的晶片行業開始進入大規模補短板階段,開啟追趕的腳步。
  • 中科院微電子所:科技創新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
    孫自法 攝中新網無錫11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學科方向和應用方向涵蓋微電子學研究各個主要領域,在微電子產業集聚發展區域系統推進產業集群建設,鼓勵研究團隊積極參與創辦各類高科技創業公司,累計申請專利逾6000項、授權專利超過3100項……作為中國微電子領域學科方向布局最完整的綜合研發機構,以及微電子技術研究創新的引領者和產業發展的推動者
  • 中國(紹興)第三屆集成電路產業峰會舉行 馬衛光致辭
    11月24日,以「提高區域集聚度、構築產業『芯』生態」為主題的2020中國(紹興)第三屆集成電路產業峰會舉行。來自國內集成電路領域的300多位嘉賓齊聚紹興,共話時代「芯」機遇,共謀未來「芯」發展。他說,近年來,紹興市結合自身基礎,盯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歷史機遇,搶抓時間窗口進行產業布局,聚焦頭部企業實施精準招商,堅持高舉高打培育產業集群,初步走出了一條集成電路全產業鏈發展的新路子。
  • 南明區:發展「芯」產業 引育「芯」動能
    2018年,集成電路被列為加快製造強國建設五大產業首位。同年12月,省政府印發《貴州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振興行動方案》,指出以設計為龍頭、製造為核心、封裝測試為支撐,培育集成電路產業。作為省會貴陽的核心區,南明區積極搶抓發展新機遇,聚焦推動「芯」產業,引育 「芯」動能。
  • 「芯」浦口,「芯」時代!
    家企業代表上臺領取了獎補資金。要在建立開放共享的發展協同機制、務實高效的研究調度機制、科學有力的空間引導機制、緊密銜接的政策落實機制、創新創優的服務保障機制「五個方面」用心著力,為加速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地標崛起,高水平建設「江北明珠」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穗首個集成電路高科技產業園區落子荔灣
    未來,待園區建成後,將集聚一批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打造為荔灣IAB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與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為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增添「芯」動力。以「芯機遇、芯動能」為主題,17日上午, 2020中國廣州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峰會在荔灣舉辦,峰會上,北京首創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首創」)與荔灣區東漖街西塱股份合作經濟聯合社籤署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首創·廣州西塱智芯園項目正式啟動。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首創高科選址西塱,開創了村集體用地高效利用的新模式。
  • 瑞鼎科技在崑山開發區正式投入運營,為當地打造「強芯亮屏」產業
    10月19日,臺灣知名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瑞鼎科技全資設立的子公司崑山瑞創芯電子有限公司在崑山開發區正式投入運營,為當地打造「強芯亮屏」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再添動力。 「我們選擇落戶崑山開發區並以此作為深耕大陸市場的重要基地,希望能為大陸客戶帶來更及時、更高效的服務,做大做強『本土化』,為崑山開發區建成具有影響力的集成電路基地貢獻一份力量。」崑山瑞創芯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益新說。
  • 大陸30個主要城市半導體產業及企業盤點(上)
    主要企業:展訊、中芯國際、華虹、復旦微電子、宏力半導體、英偉達、美光半導體、三星、日月光、華大、上海貝嶺、韋爾半導體等。  2、蘇州:強大的材料和半導體製造產業  蘇州能夠快速崛起,強大的工廠是它的殺手鐧,很多全球五百強企業都在蘇州建設工廠,華碩、三星、飛利浦、西門子、超微半導體等電子企業紛紛落戶蘇州。
  • 無錫赴京交流信息技術產業 攜手共築發展優生態
    未來,無錫將持續深化產業強市建設,充分尊重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和創新主角地位,以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態度,「無難事、悉心辦」的服務宗旨,為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營造良好的環境和土壤。無錫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陳文斌在現場介紹稱,在物聯網產業方面,無錫集聚物聯網企業3657家,涵蓋關聯晶片、感知設備、網絡通信、智能硬體、應用服務等全產業鏈條。
  • 「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正式掛牌 為什麼是南京?
    兩天後,工信部再次回應稱,將優化完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環境,加強產業鏈上下遊協同創新,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促進要素資源的自由流動,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的健康發展。伴隨著實現「晶片自由」的期望,當下,從政府、市場到企業,各地「造芯」熱情不斷高漲,許多城市都開始積極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