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7日,蘿北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在縣政府會議室隆重召開。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濟濟一堂,共同回顧2020年政府及各部門重點工作,共議新年度發展大局。
會上,蘿北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安力,代表蘿北縣人民法院向大會報告。
2020年工作總結
回顧過去一年的主要工作,蘿北縣法院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一年來,共受理各類案件2774件,審、執結案2730件,綜合結案率98.41%,位列全市兩級法院第一梯隊;訴訟案件法定審限內結案率100%,服判息訴率95.21%,13名員額法官人均結案210件,是全省法院平均水平的1.4倍,多項指標居全省法院前列。
過去一年,為大力提升司法效力,全面助推蘿北發展,蘿北縣法院重點開展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
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服務新蘿北高質量發展
深度融入中心工作,扛起服務大局新擔當。
疫情面前,蘿北縣法院衝鋒在先,第一時間響應縣委號召,成立黨員突擊隊,開展排查登記行動39棟889戶4223人次,組織抗疫獻愛心捐款活動2次,3名黨員主動向黨組織遞交請戰書,加入縣疫情防控工作組馳援一線,用愛心傳遞家國情懷,用行動承擔社會責任。戰疫中湧現多名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先進典型,員額法官徐鳳江同志始終在寶泉嶺火車站接送返蘿百姓,連續43天奮戰在抗疫一線,榮登「鶴崗好人」榜;部隊轉業的樊兆濤同志被團中央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願服務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依法審結搶劫、盜竊、詐騙、故意傷害等犯罪案件29件81人,促進社會治安持續向好。其中,被告人朱某等47人盜竊罪一案,審判團隊聚智聚力,敢為善謀,深入市看守所一線辦案,歷時2天成功審結,創造了迄今為止我院審理被告人數最多、案情最為複雜的歷史記錄;審結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案件18件27人;圍繞群眾關心的被告人薛某、徐某慧等非法集資案件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典型案件5起;審結非法佔用農用地犯罪案件12件15人。
服務優化營商環境,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設立涉企審判「綠色通道」,依法審結涉企糾紛案件312件。院庭長親自帶隊走訪五礦集團、東方希望集團、寶泉醬業等縣「百大企業」,組織開展「萬名幹警走訪萬家企業」活動,分批次深入縣域42家企業開展走訪調研,了解企業司法需求,為企業提供精準司法服務全年共為金融企業清收不良信貸資金3328萬元。
依法化解行政爭議,助推法治政府建設。依法審結行政案件18件,判決行政機關敗訴4件,行政機關首長出庭應訴率100%,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審結非訴行政案件29件,裁定準予強制執行18件,保障縣自然資源局1630餘萬元土地年租金依法徵繳,支持縣政府依法拆遷大五金處5戶平房,確保棚改項目順利實施。
二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努力回應人民群眾美好期待
高度關注民生權益,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疫情面前不等不靠,突擊隊員搶抓社區入戶排查時機,積極融入社區綜治網格,全面開展郵寄送達;打造客廳家居型的「家事法庭」審理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審判地點拓展至田間地頭、家門口等場所, 突出司法柔性和親情修復;審結侵權、人格權、勞動爭議案件92件,為16位農戶追索因化肥質量造成的損失賠償款320萬元,依法保障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積極拓展司法救助渠道,向13名生活困難當事人發放司法救助金25萬元,為113名當事人減免緩訴訟費40餘萬元;堅持以黨建帶扶貧,以扶貧促黨建,各支部將黨員旗幟插到農戶家裡,為農戶安裝柵欄、搭建雞舍豬舍,免費購買豬仔、菜苗,土豬肉、有機蔬菜在各支部愛心銷售,支部幹警積極響應搶購一空,全年共為貧困戶創收3.7萬元;法官將巡迴法庭開到村裡,將《民法典圖冊》送進農戶家中,親民化審判,審理一案、教育一片,創出了獨具蘿北法院特色的法治扶貧模式。
用足用全執行措施,切實攻堅執行難題。全年共受理執行案件1482件,執結1453件,執行到位金額1.06億元。依法發布失信人員名單530人次,限制高消費、乘坐高鐵飛機出行2394人次,有121名被執行人迫於壓力主動履行了還款義務;穩妥處置非法集資涉財執行案件26件,執行到位並移送到縣處非辦1551萬元;探索推行「1元起拍」的新模式,最大限度兌現涉案財物的拍賣價值,在處置縣域非法集資案件中,節省評估費用30餘萬元;拓展司法網拍宣傳形式,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朋友圈轉發等方式擴大宣傳覆蓋面,全年累計發布拍品公告5期次,成交33件,成交金額1401萬元。
守護司法公正生命線,深入踐行打官司不求人承諾。建立「網際網路+訴訟服務」的立案新模式,全面暢通「線上+線下」服務渠道。大力推行網上立案、跨域立案、手機APP立案,全年成功立案612件,佔全年立案總數的22%;開通微信、支付寶、pos機及現金繳費功能,網上代繳費300餘筆,切實解決當事人異地訴訟累、繳費往復跑問題;傾力打造立體化、全方位訴訟服務格局,為當事人提供免費WIFI、便民傘、急救藥品、保暖座椅等暖心設施,值班幹警提前半小時上崗,避免當事人在外苦等受凍;為環衛工人設置「愛心驛站」,提供歇腳取水、遮風擋雨的休息場所;設置「母嬰休息室」,為來院的媽媽和寶寶們提供舒適環境。2020年末,訴訟服務中心 「一站式」建設綜合指標以95分的成績位列全國法院系統第一名。
搭建訴源治理平臺,實現矛盾調處多元化。在蘿北法院,「訴與非訴」實現無縫對接,糾紛化解可以「私人定製」。掛牌成立了全市法院首家「訴調對接中心」,對委託、委派社會力量調解的案件統一管理,為群眾選擇最合適、最便利、最省時的糾紛解決方式。選聘教育、醫療、政府機關等各領域的「精英」調解員10人組成特邀調解員團隊,針對專業性較強的案件「分類對接」,協助法官化解糾紛804件,調解成功776件,調解成功率96.52%,平均結案周期5天。其中,申請司法確認87件,讓當事人真正體會到「不花錢」就能打官司;今年6月,「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推進會在蘿北縣法院召開,縣公安局、司法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等16家單位及調解組織現場參會,共商共建多平臺、多組織訴調對接合力。
三
堅持改革創新發展,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加快推進智慧法院建設步伐。深化網際網路法庭改革創新,疫情期間安全快捷解決糾紛65件,庭審平均用時縮短到35分鐘,審理周期縮短到20天,為當事人築起一道堅實的屏障,向社會傳遞共克時艱的堅定信心;「網際網路法庭」創新庭審模式順利通過省委創新型改革督導組驗收並獲好評,先進經驗被全國法院「智慧法院進行時」微平臺及全省法院系統推介,啟動東北三省首家虛擬智能法庭——「膠囊法庭」,15平米5G膠囊法庭艙內,能夠實現虛擬背景和虛擬法槌效果一體化,法官及原被告均可在異地參審,虛擬田間地頭、宅前屋後、客廳廚房等調解場景,緩解當事人之間對立情緒,豐富了「5G+司法」創新體驗,讓群眾足不出戶即可「鍵對鍵」感受觸手可及的公平正義。
深化審判權力運行機制改革。健全院庭長辦案常態化機制,完善院庭長審判監督管理機制,建立集約送達機制,成立由法官助理、司法警察組成的送達團隊,將送達事務性工作從審判工作中分離,讓法官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案件審判中。
加速推進司法公開建設。強化監督聯絡工作,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監督,向縣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刑事審判及解決執行難工作情況,主動接受縣委及人大常委會關於非吸案件進展專題詢問;多渠道構築與代表、委員的「連心橋」,建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督查聯絡室,邀請代表、委員視察法院工作、參加重大案件庭審15人次,聯絡工作成為法院了解民情、汲取民意、匯集民智的重要渠道;拓寬社會監督渠道,立案階段隨案發放廉政監督卡,面向社會選聘關心法院工作、具有責任心和正義感的各界人士擔任廉政監督員,並將2名上訪群眾有效轉化為「特邀監督員」,把監督牌掛到群眾「家門口」,掛牌上崗亮身份,深入接受群眾監督;依法接受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檢察長列席審判委員會1次;13名人民陪審員全年參審案件122件次,全年庭審直播案167件,上網公開裁判文書2030份,以看得見的方式增強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
四
貫徹新時代黨建總要求,奮力推進黨建全面過硬
旗幟鮮明加強政治建設。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要位置,深入學習全國兩會精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以及五中全會精神,提升全院幹警理論素養;打造「黨建+審判」支部特色,開展義務獻血、文明餐桌、慶七一、迎八一、憲法日宣誓等主題活動;疫情期間,黨總支吹響戰「疫」集結號,開展「為愛助力,與愛同行」「詩詞書畫展」等線上主題活動。
堅守意識形態領域主陣地。加強輿論宣傳陣地建設,藉助微信微博及各級各類媒體通道,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法院工作動態、典型重大案件辦理情況及重要事項,把法院聲音傳遞到千家萬戶,累計發布信息稿件515篇;開展《民法典》進校園、進社區、進鄉鎮等法律宣講活動5次,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組織法院公眾開放日活動4場次,讓人民群眾了解法院、支持法院;推進「文化法院」「健康法院」建設,組織幹警健康體檢,開展「撞球賽」「五人足球賽」等文體活動,發揮先進文化引領作用,凝聚樂觀向上的團隊精神,助推法院工作穩中向好。2020年,執行團隊被省總工會授予「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訴訟服務中心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級文明窗口」榮譽稱號。
馳而不息抓紀律作風建設。堅持刀刃向內整風肅紀,召開年度警示教育大會,與黨組成員籤定《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黨組書記上廉政專題黨課;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綜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巧用談心談話,黨組書記與班子成員、班子成員與分管部門負責人之間談心談話全覆蓋,抓重點人物、重點事件、重點環節談話常態化,全面掌握幹警思想動態。
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蘿北法院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縣委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審判執行職能作用,持續加大法治供給力度,努力讓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01
堅持改革創新,深化司法體制改革。
突出制度建設主線,完善業績考核評價機制,監督激勵法官多辦案、辦好案。探索建立集電子卷宗、檔案管理、案件流轉等多項功能於一身的智能化系統應用,為轄區百姓打造全方位、全流程的「指尖訴訟」新模式。
02
堅持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拓展網絡庭審直播範圍和數量,更好發揮庭審作為全民法治公開課的作用。強化裁判文書說理性,讓公正司法更有信服力。開展審判質量專項評查、超審限案件專項整治。主動對接發展大局,將服務和保障縣域「13917」工程順利實施、「五大產業」蓬勃發展和「八大重點產業」有序推進作為應有擔當,不斷推進法治蘿北建設走深走實。
03
堅持多元聯動,提升糾紛化解質效。
創新豐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內涵,建立多元解紛網絡平臺、律師服務工作室,推動「無訟村屯」建設,促進矛盾糾紛前端化解。開展調解業務專項培訓,提升調解隊伍專業化水平。
04
堅持從嚴治黨,打造過硬法治隊伍。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堅定社會主義法治信仰。用足用好執紀監督「四種形態」,持之以恆抓好黨風廉政教育和司法作風建設。面向全縣範圍公開選聘黨風廉政監督員,更加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和社會監督,確保法官清廉、隊伍清正、司法清明。
法治安邦,方有人民安居樂業。蘿北縣法院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的堅強領導、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以及市中院的正確指導下,以人民呼聲為第一信號,扛起主責、抓好主業,銳意進取、務實篤行,為開創蘿北趕超發展、跨越發展新局面提供更加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名詞解釋
1、服判息訴率:是指服從法院一審判決,不再上訴的案件,佔所有一審結案案件的百分比。
2、環境公益訴訟:是指由於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違法行為或不作為,使環境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時,法律規定的機關或有關組織為了維護公共利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
3、1元起拍:是指以一元的價格設定網絡司法拍賣起拍價,取消保留底價,實現公開拍賣通過市場發現價值的根本目的,提升刑事涉案財物的處置力度和變現效率。
4、訴調對接中心:是以「訴前調解」為主的專門機構,在訴調對接中心,特邀調解組織或特邀調解員,受人民法院立案前委派或者立案後委託依法進行調解,促使當事人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調解協議、解決矛盾糾紛,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5、司法確認:是指對於涉及到的民事權利義務的糾紛,經人民調解組織、商事調解組織、行業調解組織或者其他具有調解職能的組織或個人,依據當事人申請主持調解達成的具有民事合同性質的協議,經各方當事人籤字或蓋章後,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司法確認,不收取任何費用。
6、膠囊法庭:是一種融合了人工智慧、雲計算、虛擬仿真等前沿科技的新型一體化庭審模式,能夠真實模擬法庭環境和法槌音效,實現法官隨時隨地在線開庭,不受時間、場所限制。
原標題:《【聚焦人大會】大力提升司法質效 全力助推蘿北高質量新發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