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時候,公眾號曾經炸圈過一次,那就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真人、露臉、中文介紹了自己開通了微信公眾號,並表示作為他的「個人博客」,這個公眾號會記錄和分享他見過的人、讀過的書和學到的功課。
比爾·蓋茨的公眾號
三年後,2020我們再來看比爾·蓋茨的公眾號,2月29日篇《如何應對2019冠狀病毒|蓋茨筆記》,閱讀量3.5萬;2月10日《我們的2020年度公開信|比爾和梅琳達·蓋茨》,閱讀量3.4萬;跳轉到2019年7月25日的那篇《愛情能提高你的生存機率嗎?》也就1.5萬閱讀。
嘖嘖,讓全球都在使用Windows的蓋茨,竟然在公眾號領域僅僅是成手的水平,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比爾·蓋茨運營公眾號的團隊
雖然當年比爾·蓋茨是用中文推薦的,但沒人相信公眾號內容中出現的中文是出自比爾·蓋茨本人,背後有運營團隊幾乎是可以認證的。只是,擁有明星光環的公眾號,真正的用戶沉澱可能不盡人意。
一個原因是更新的慢,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作為中英文排版的公眾號,運營團隊不僱傭美工,也可以註冊一個鍵盤喵微信編輯器美化一下啊。
看了幾篇文章後,深度先撇一邊,僅僅從排版上看,不論中文部分還是英文部分,閱讀體驗都說不上舒適。技術類的也就忍了,日記體就更顯枯燥。何況這真的不像一個營銷號。
雙語言排版是否能打開更廣闊的市場
雖然比爾·蓋茨雙語公眾號在國內反響很一般,但對於國內微信號用戶觸及天花板的況下,不失為一種新的思路,那就是格局擴展到全球,而不是全國。這種更適合技術流大神的操作手段,也就是中文推文形成之後,加一步英文,或者日文、德文翻譯,雙語排版進行輸出。
優勢在於比別人更先一步吸引國外希望了解中國、感受中國的外國友人,而劣勢也很明顯,那就是至少現在很少外國友人使用國內版本的微信。但這不妨礙把棋子安插到棋盤上,畢竟隨著國力的強大,中國文化輸出也勢在必行,而公眾號的全球化不失為一個優異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