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日前,由中央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國務院國資委黨建工作局組織編寫的《基層黨組織書記案例選編(國企版)》一書出版,作為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教材新的組成部分,展示新時代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隊伍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和推進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等方面的政治擔當、工作成效、先進經驗、精神面貌。
圍繞突出政治功能、加強思想教育、建強戰鬥堡壘、打造過硬隊伍、培育企業文化、引領高質量發展、開展實踐創新等7個方面選取14篇中央企業典型案例,開展「鞏固深化基層黨建」系列報導,即日起在國資委網站陸續推出。
2014年,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發現辦公樓外有個蜂巢,考慮到蜜蜂會蜇人,就用竹竿將其捅掉,可是過了幾天,同樣的位置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蜂巢。經過三四次的嘗試後,他發現只要那個蜂巢的痕跡還在,蜜蜂們就能重建一個完整的蜂巢。蜂巢強大的生命力和蜜蜂團結協作、共築家園的精神給他以啟發,企業要像蜂巢一樣穩固、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只要組織在,陣地就在;黨員更要像蜜蜂一樣緊緊地凝聚在一起,團結廣大群眾,為企業發展創新創效。由此,中鐵裝備黨委開展了「蜂巢式」黨建工作,黨組織、黨員好比「蜂巢」「蜜蜂」,通過黨員主動聯繫群眾,密切了黨群關係,黨員和群眾反響很好。
焊接黨員責任區成員在焊接機器人前討論技術方案。
做法
中鐵裝備黨委在做好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進程中,結合創崗建區、網格化管理等特色做法,探索出了一套「蜂巢式」黨建工作新模式,構建起強大的黨群磁力場,推動中鐵裝備打造世界一流地下工程裝備綜合服務商。
實施「築巢引蜂」工程。「蜂巢式」黨建以黨員為「蜜蜂」,以黨員責任區為「蜂孔」,以黨組織為「蜂巢」,由1名黨員分包5—6名群眾組成黨員責任區,實現黨群共建、和諧發展。中鐵裝備黨委配齊配強黨務工作者,印製重要黨建制度文件彙編,以及黨支部、黨小組和黨員責任區工作手冊,發布「蜂巢式」黨建形象標識,將支部工作流程化、模板化、可視化,讓「蜂巢」更加穩固。每年開展基層黨組織書記述職述廉,黨員和群眾代表共同參與評議,黨員「蜜蜂」亮身份,黨組織「蜂巢」亮業績,吸引越來越多的黨員和群眾加入「蜂巢」大家庭。售後服務工程師王保利連續3年徵戰中國中鐵技能人才大賽,取得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後,他工工整整地寫下了滿滿6頁的入黨申請書向黨組織匯報,在他看來,只有自己全面進步了,才能儘快達到一名黨員的標準。目前,公司黨組織達到59個,黨員責任區達到391個,相比2014年,年度發展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數量均增長了近兩倍,為基層黨組織注入了新的活力。
實施「強蜂提質」工程。黨支部通過「三會一課」、裝備大講堂、流動黨課、網絡學院、拍攝電教片等多種形式,擰緊黨員理想信念「總開關」,號召黨員事事當先鋒,時時當先鋒。堅持為黨員過政治生日,結對幫扶困難黨員,讓每名黨員都能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在企業急難險重項目中,積極開展創樹黨員示範崗、創建黨員突擊隊工作,讓一名黨員成為一面旗幟,助力企業提質增效。公司首次引進智能焊接機器人時,投產工作進展緩慢,在這種情況下,示範崗黨員吳毅率先帶領技術過硬、經驗豐富的黨員和群眾組成攻關小組,連續數月反覆編程設計、分析參數,最終實現公司智能化製造的新突破。迄今為止,公司培養盾構機研發設計人員310餘名、盾構機操作高技能人才380餘名,建立了一支以特級技師、高級技師、技師為骨幹的860餘人的產業工人隊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實施「培孔增產」工程。每名黨員深入基層、服務群眾、互相學習、緊密合作,建立起常態化溝通機制,每月至少與責任區內群眾聯繫兩次,做好群眾反映問題的記錄和處理。對於那些難以解決的問題,由黨員匯總整理並提交至黨組織進行專題立項,銷號解決,把工作實實在在做到員工心坎兒上,促進黨群關係更加融洽。通過責任區建設收集合理建議,共解決問題240餘項,內容涉及技術攻關、企業管理、素質提升、員工幫扶等方面,解決了長期駐外人員的工作和生活矛盾問題,挖掘選樹了一批攻堅在生產一線的工匠勞模,引領無數技能型工人牢牢紮根在技術服務現場,為分布在國內外的784臺盾構機保駕護航,安全掘進裡程超過1500公裡,公司盾構機產品市場佔有率連續7年國內第一,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產銷量世界第一,企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點評
創新就是生產力,體現在企業的方方面面,黨建創新就是發展保障,也是活力之源。中鐵裝備黨委用創新思維打造「蜂巢式」黨建,提升了黨建活力,密切了黨群關係,為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在企業落地顯效找出了一條新路子、創造了一種新模式。
【責任編輯:張曉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