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張馨怡南園街道作為深圳市人口密度最高的街道之一,也是聞名深圳的老商業城區,7月30日,全市首個24小時社區圖書館在南園街道啟動。自2015年以來,南園街道還打造全市首個街道級的非遺館、全市首個街道級的美術館、全市首個敬老攝影工作室。如何在寸土寸金、外來人口密集的華強南,設立如此多的文化場館?本期福田發布現場,聽南園街道黨工委書記林志平來一一解答。
全市首個24小時社區圖書館,滿足外來人口學習需求
24小時開放的玉田圖書館,可以說是今年居民關注度最高的一個場館。為什麼南園街道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開設24小時社區圖書館?林志平表示,這裡面有3個原因。其一,原來的玉田圖書館坐落在城中村內,硬體條件較為不足,場館老、舊、小,館內設施薄弱,滿足不了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二,經過街道深入考察,確定了樂器城一樓的位置緊鄰地鐵站,距離轄區3所中小學步行僅5分鐘,交通便利,人流量也非常大,能廣泛吸引周邊的讀者群體。其三,街道針對周邊居民做了詳細的調研,發現居民結構以年輕人和外來人口為主,這部分群體對工作之餘的學習空間非常渴求,希望圖書館能延長對外開放的時間。
南園街道從居民現實需求出發,充分調動資源、精心籌備建館,剛好當時市、區圖書館也在調研24小時開館的可能性,後來三方的想法不謀而合,各級部門一致認為在這裡設立24小時圖書館能發揮更大的效能。在玉田圖書館內設置有成人閱讀區、兒童閱讀區、電子閱覽區、活動區、展覽區、母嬰室等功能區,滿足不同群體需求、人文關懷濃厚。
全市首個街道級非遺館,非遺傳承人定期在轄區演出
南園非遺館於2016年正式開館,4年來開展了「我們的節日」、「非遺進社區」等活動近300場,皮影藝術公益培訓達500課時,受眾達數萬人。
在南園不但有展示非遺文化的非遺展覽館、非遺傳承人駐館教學的手工傳習室、用於非遺藝術團劇目創作練習的排練廳,還有今年剛建成的皮影小劇場,這個劇場也於今天正式對外開放,接下來每周都將舉辦皮影體驗、演出等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南園皮影社由深圳市非遺保護名錄《皮影戲(深圳)》代表性傳承人蔡勁筍發起,他們不但定期在轄區內演出,傳承非遺藝術,還曾代表中國到加拿大、柬埔寨等國家交流,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寸土寸金的華強南,有全市首個街道級美術館
南園文化除了「好玩」之外,當然還有「好看」的,那就是——南園美術館。在華強南寸土寸金的區域要建一個美術館實屬不易,但南園街道認為居民不但需要接地氣的群眾文化活動,還需要提高藝術品味的高雅文化活動。因此,利用街道文化站內的休閒廳、多功能廳,整合成南園美術館。作為深圳市首個街道級的美術館,自2016年開館以來,舉辦了33場高品質書畫展覽,展出作品1600餘幅。
擁有深圳最大的樂器交易中心,國學大師方錦龍也來過
好玩、好看之外,南園還好聽。「雅樂」是南園街道的文化定位,得益於南園有深圳最大的樂器交易中心——深圳樂器城,廣東省首家鋼琴博物館也設立其中,館內收藏了18世紀末至20世紀初各國的古鋼琴。在活動方面,「國際雙城吉他藝術節」就在南園舉辦。近三年來,演出場次達350場,其中部分活動已連續舉辦6年之久。
參與「雅樂南園」活動演出的,除了本市的藝術人才及團隊之外,還有眾多國內外的知名藝術家、藝術團體,如國樂大師方錦龍、格萊美大獎提名獲得者傑裡米約夫、上海崑劇團、加拿大《馬戲奇緣》管樂五重奏演出組等。可以說「雅樂系列的活動」已經融入社區、融入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中。8月份開始「雅樂系列」的線下常規活動也將逐步開展,8月1日將舉行「雅樂南園——口琴與古典吉他二重奏專場音樂會」。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