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奇葩數學題」引發的思考: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如何培養?

2021-01-08 陪寶寶寫日記

曾經有一位網友在微博上曬出了一道「奇葩」數學題,並稱這是南京市洪武路小學一年級的數學題,題目是這樣的:「一條船上有牛13頭,羊有6隻,船長今年()歲?」微博發出後立刻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這道無從下手的數學題被網友們封為「神題」,紛紛要求「求真相,求答案」。

那麼這道題到底有沒有正確的答案呢?究竟是突破思維定式?還是老師出題失誤?抑或是一個"逗你玩"的玩笑?後來有人分析說:「其實這種題就要打破傳統思維,不要為了解決問題生搬硬套。」

原來這是一道沒有答案的題啊!是啊,那個船長的年齡,跟幾頭牛、幾隻羊有什麼關係呢?可是很多孩子看到這樣的題就會想肯定有標準答案,不然老師為什麼會出這道題呢?然而苦思冥想終究是無果,結果就什麼都沒填、把題空在那。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思維一旦進入死角,其智力就在常人之下。針對這道題來說,正是因為很多孩子的思維進入死角,進入定勢,才會鑽進了羊角尖裡出不來。

叔本華曾經在《思想隨筆》裡這樣說過:

「只有獨立思考才是一個人真正的靈魂。他人的思想就像別人餐桌上的殘羹,就像陌生客人落下的衣衫。只有自主的思考,才真正具有一個獨立的小宇宙。」

而我們作為家長在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又有幾個人沒有犯過想要左右孩子思想的錯誤呢?

01、家長自以為的正確,也許是錯的

2011年的時候,英國導演Babak Anvari曾經拍攝過一個7分鐘的微電影,名字叫《2+2=5》,這部電影的主旨是諷刺極權主義者的謊言,但放在現代家庭教育上,卻起到了一定的借鑑作用,讓人一度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問題。

電影裡的學生們穿著統一的白色襯衣,坐在灰色牆體包圍著的教室裡。上課前高音喇叭播放著一個權威男性的聲音,教導學生們要跟隨老師學習知識。

而課堂上有一個西裝革履、面無表情的男人,讓大家跟著他一遍接著一遍讀2+2=5……

有個男孩認為老師錯了,開始據理力爭:「2+2=4,老師是錯的」,老師發怒地說:「你竟敢質疑我?」並且告訴孩子:「我告訴你的就是標準答案,你不需要思考。」最終這個男孩被高年級的學生用看不見的槍當場處決。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很熟悉?這個男老師像極了代表權威和經驗主義的父母們,比如孩子充滿想像力的小腦袋瓜裡會把天空想像成任何顏色,而家長卻告訴孩子:天空是藍色的,你說別的顏色你就錯了,你必須按照一個正常人的思維去思考這件事,否則就會被當成異類、被人嘲笑。

這類家長像視頻裡那位男老師一樣,反覆地跟孩子強調:我是過來人,我的認知就是對你最好的,你只需要聽我的,不需要有自己的思考。而那些用看不見的槍處決他的學生,就像是很多固定思維的孩子一樣,被剝奪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在他們的內心想的就是:服從老師和父母就好,不需要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很多家長一邊強調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一邊又要求孩子服從和聽話,最終只能無奈地嘆息:我的孩子缺乏創造力。事實上一味地讓孩子服從,就跟影片裡的男老師一樣,只不過是在灌輸給孩子自以為正確的知識罷了。

02、缺乏獨立思考的孩子只能人云亦云

在現實中,很多父母也會對孩子說:「你不聽話就不要你了」「只要你聽話,爸媽再苦再累也值得」,於是一個又一個孩子為了成為「聽話」的孩子,寧願收起自己獨立思考的翅膀,生怕自己有一點「越界」的行為,會被父母判定為「不懂事」。

英國劍橋大學迪博諾教授說:「一個人很聰明或智商很高,只說明他很有創造的潛力,但不能代表他很會思考。智力和思考的關係,好比一輛汽車和司機駕駛技術的關係,你可能擁有一輛很好的汽車,但如果駕駛技術不好,同樣不能把車開好。相反,你儘管開的是一輛舊車,但駕駛技術很好的話,照樣可以把車開好。很顯然,智商高和會思考之間畫了不等號。」

而李開復先生也曾經介紹自己的育兒經驗時說過:「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相反地,我希望他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做最乖的小孩,絕非是我培養小孩的目標。」

如果一個孩子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他就不會擁有獨立的人格,只能是別人讓他去做什麼,他就做什麼 —— 被動學習、被動工作、被動做事。試想,這樣的人,能有成功的一生嗎?很難。

相反,如果一個孩子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了自己的想法,才能真正地去為了自己的目標而主動學習、主動做事、主動探索,對事情也會有更為深刻、獨到的看法,不是只能人云亦云、成為別人思想的奴隸。

03、如何幫助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思考是什麼?Vincent Ruggiero 曾在《思考的藝術》裡解釋過:

思考是能夠幫助我們闡述或解決問題、做出決定、了解欲望的所有心理活動;思考是探尋答案,是獲取意義。

其實每一個孩子從一出生起,就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只是因為剛開始單一的思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增加,慢慢形成一定的深度和廣度。而很多父母出於對育兒知識的匱乏、或者出於對孩子未來的過度期許,容易對孩子的事情過於幹涉甚至包辦,希望能用自己的經驗多給孩子一些指導和幫助,以求得孩子不走彎路。

然而,每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所走的道路也都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孩子終將離開自己走上社會,大人所教導孩子的一些經驗,也可能只是在特定的環境、遇到特定的人和事才能有一定的效果,很多東西必須要讓孩子親自去經歷、去感受、去思考才能有更深的體會,然而作為家長在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過程中應該做些什麼呢?

01培養孩子分析問題的能力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從孩子會說話以來,就儼然成了一個「十萬個為什麼」,對什麼都好奇,對什麼都感興趣。有的家長在孩子問到某樣東西為什麼會這樣時,就會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而聰明的家長則會一點點引導孩子去通過答案拓展思維。

比如一個三歲的孩子為什麼媽媽:「為什麼汽車有不一樣的顏色呢?」有的父母會覺得這個問題很無聊,於是不在意地回答:「本來就有不一樣的顏色嘛。」而聰明的父母會回答:「因為不一樣的顏色更好看,就像寶寶的衣服一樣,有許多種顏色,寶寶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來穿。」

這時候孩子就知道:哦,原來汽車的顏色是為了供人們有所選擇,為了迎合人們對顏色的喜好而設計的。而一些聰明的家長此時會不失時機地問孩子:「寶寶的觀察能力真強,那你還知道有什麼不一樣顏色的東西嗎?」孩子可能此時會說:「每個小鳥也是有不一樣顏色的羽毛。」那麼此時父母就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既鍛鍊了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又拓展了孩子的想像力,讓孩子擁有舉一反三的能力。

其實,孩子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就是鍛鍊了自己思考能力的過程,積累了很多經驗,當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時,會充滿成就感,思維能力也相應得到提高。家長千萬別急著回答孩子問題,並且不要給他「句號」,而是要給他「問號」或「感嘆號」。

如果孩子暫時無法獨立解決問題,家長可以示範,通過查閱資料、反覆思考等方法,讓孩子學習思考的方法,這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是非常有益。

02經常跟孩子辯論

有的家長為了維護自己作為父母的權威,不允許孩子對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提出異議,認為孩子反駁自己就是不尊重自己、不禮貌的一種行為。

其實經常與人爭辯可引發孩子進行認真細緻的思考,且能培養其思維的敏捷性。只要不是不合邏輯、為了爭辯而爭辯的內容,家長就要鼓勵孩子、並積極地參與到與孩子的辯論中去,在辯論中鍛鍊孩子的思維,引導孩子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

家長可與孩子爭辯看電視、打遊戲機時間長了好不好,也可以與孩子討論對某一人物或問題的看法。這樣,不僅鍛鍊了孩子的思維能力,還提高了他們對許多問題的認識水平。

03為孩子創造一個思考的氛圍

我們要允許孩子有稀奇古怪的想法存在,並且接受兒童對成人的合理建議等。對於家庭成員之間,也要保持和睦相處、平等生活、遇事互相探討、共同商量的氛圍,只有讓孩子在平等的氣氛中長大,不給他拘束和壓力,兒童才能有開放的思維、愉悅的心境,才會閃爍出創造的思維之光。

除此以外,父母還要鼓勵孩子去表達自己,哪怕說錯了也不要責怪他,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肯定孩子,然後給予孩子正確解決方案的提示。

父母只有捨得對孩子放手,用包容和開放的心態面對孩子,孩子才能保持足夠的好奇心,願意去拓展自己的思維,不拘泥於世俗的思想,才能變成一個擁有開放性思維、能夠獨立思考的人。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小孩學習的關鍵。家長應引導小孩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子現場】 一個小孩子正在寫數學作業,看見最後一道數學題自己不會做,急忙喊:「媽媽,快來幫我的忙,這道題我不會做了!」她認識到直接告訴孩子答案有些不妥,應該讓孩子獨立思考一下,然後引導她如何解答,這樣孩子才會記住。 一次,孩子又叫媽媽幫她答題,媽媽讓段雪雁先思考一下,她卻說:「我不會想,你還是把答案告訴我吧。」孩子的媽媽後悔自己沒有從最初就教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 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呢
    大腦就是用來思考的,不用難道放著生鏽嗎?再聰明的腦子,也要經常使用才不會變得愚鈍。一般獨立思考能力強的孩子,學習能力、求知慾都很強。通常成功人士都會有極具特色、極具個性的思想,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準確的判斷能力。與眾不同,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所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是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提高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呢?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所以「獨立思考能力」已成為學校視為教育孩子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呢?1、 讓孩子學會下棋。下棋可以鍛鍊孩子的判斷能力,在對局中判糨先走哪個再走哪個?哪一方佔優,自己這一方有沒有危險等等,每一步都需要精準的判斷,在這期間正好鍛鍊了孩子的專注力,又鍛鍊了孩子的思考能力。
  • 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是無法提出疑問,不敢問為什麼,擔心自己的質疑會引發不可估量的後果。其實就是對自己的不自信,環境也不允許有人質疑,若有人提出問題,就是懷疑主流、對權威沒有敬畏之心;許多孩子從小接受的就是服從、順從、聽從的教育方式,這是「好孩子」的標準模式,常常把「聽話」和「懂事」聯繫在一起。
  • 一道小學數學題引發的人生觀思考|老戚外傳
    戚怪和這家人的孩子是同班同學,侯菊又和孩子的媽媽是曾經的同事,這樣一來,戚相元就被拉到了這個由女兒和老婆共同建造起來的小社交圈子當中。這家的男人L和戚相元自然「配對」,成了面子上的朋友。這一天,在L家裡聚會。小孩和小孩一起,老婆和老婆一起,戚相元和L一起。戚相元和L坐在書房裡,邊喝茶邊有一句沒一句地閒扯。
  • 孩子遇事就喊「媽」,不思考就放棄,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很多父母都沒有從小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等到需要孩子自己思考問題時,才發現問題。如果你家孩子欠缺獨立思考能力,作為父母至少要佔一半責任。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她認為孩子提問題的機會難能可貴,當孩子有疑問或質疑時,是思考的最佳時機。孩子自發產生的問題,很容易引起他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意願和能力。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時,父母就要允許孩子質疑別人。
  • 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
    21世紀的孩子們可以說是非常幸福的,沒有什麼壓力,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導致許多孩子依賴性很強,什麼都依靠父母包辦,獨立生活能力非常弱。而追究其原因,導致孩子獨立性差的罪魁禍首還是來自於父母的錯誤教育方式,過度的溺愛孩子,孩子也認為理所當然。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
  • 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獨立思考這種能力指的是,它不僅僅是現在看起來孩子明白自己要什麼,然後決定自己做什麼,而重要的就在於說他自己將來能夠知道要什麼,怎麼要,要得到和要不到會怎麼樣,他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 「問晴天」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
    問晴天晴天媽媽,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呢?全球勝任力裡有一條很重要的能力「 批判性思維」,講的也是孩子獨立思考,自主判斷,選擇承擔的能力。父母希望孩子聽話,但又害怕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不知道獨立判斷和思考。
  • 獨立思考能力怎麼培養?
    那時,我的老師一直對我說一句話,You need to have your point of view. (你需要有自己的觀點)。有了小D後,我會更加有意識地去觀察其他孩子,發現國外的孩子有個共性,即使再小,都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會人云亦云,常常願意表達和父母朋友不一樣的觀點。
  • 獨立思考能力對孩子這麼重要,該如何培養呢?
    縱觀世界上那些有傑出貢獻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善於觀察,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相信很多家長們都認識到了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但怎樣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如何讓它變成一粒種子,根植於孩子的體內,在合適的土壤中生根發芽?今天果媽就通過生活中的常見案例,跟大家說說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吃晚飯的時候,果果講了今天他在學校裡做的一件事。
  • 是誰偷走了我們孩子的思考能力?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看完這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我禁不住在想:是誰偷走了我們孩子的思考能力?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在我們的孩子普遍懶於思考的今天,這已經成為了我們家長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家長過度關愛剝奪了孩子的思考權力現在很多家長,習慣於給孩子指路,事事替孩子包辦,孩子學習上有什麼問題,也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這樣大人就剝奪了孩子獨立思考的權利。
  • 「獨立思考」能力需要培養,家長若不重視,小心孩子「隨波逐流」
    因為對於他人提出的不同想法,嬌嬌沒有自己的獨立判斷的能力,也不會獨立思考。不會獨立思考的具體表現獨立思考,是作為一個人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在很多事情上,都會受他人所影響。那麼,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具體表現是什麼呢?
  • 如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
    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是終身學習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既是教學的對象,又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方法一: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問題的答案  孩子年齡小,遇到疑難問題時,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幫助,想直接得到答案。這時父母一定不要助長孩子的這種習慣,不要當時就給孩子一個直接的或確定的答案。
  • 孩子隨波逐流,沒主見?心理學家: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很重要
    很多家長也發現了這個現象,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做一個有原則和底線的人。需要獨立思考的原因1.避免從眾其實我們大家在上學的時候也曾經在做作業的時候或者考試的時候抄其他同學的答案,也會出現現自己明明做對了,但看其他人的答案而改錯。
  • 身邊厲害的孩子,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如何培養?附推薦書目
    只有鍛鍊獨立思考力才能脫穎而出。我們思考,不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為了不輕信盲從,而是為了更好的成長。而這可能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完成。2.為什麼很多孩子缺乏獨立思考?「獨立思考」是現在孩子很匱乏的能力,這種匱乏首先與當下大背景有關。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普及,每個孩子似乎都逃不過,甚至是沉迷。當人沉迷電子產品時,大腦就會處於一種被安排的狀態,大腦不會思考太多問題,幾乎被劇情和遊戲關卡控制。
  • 如何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叔本華在他的《思想隨筆》裡,這樣寫道:從本根上說,只有獨立思考才是一個人真正的靈魂。看一個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通過他的眼神就能看出,善於獨立思考的人,他們的眼神充滿從容和淡定。所以,一個人只有獨立思考,也只有一個常於獨立思考,做一個擅長獨立思考的人,才能擁有自己的個性。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就是:如何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
  • 怎樣教孩子獨立思考?三大法寶奠定思考能力基礎,越早知道越好
    文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小C的媽媽跟我說,7歲的女兒小C是個特別聽話的女孩,可最近媽媽有些擔心,因為小C很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跟她說三就不說四,人云亦云,也提不出什麼問題和見解來。小C缺少獨立思考能力,跟童年早期父母過於包辦、保護和控制有關。與其說是小C不會思考,不如說是父母剝奪了小C獨立思考的機會。那麼,父母該怎麼做呢?
  • 怎樣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3個方法告訴你!
    怎麼讓孩子學會思考問題很多孩子因為從小就由父母做決定,除了學習上需要思考問題之外,在生活中很少自己獨立思考。那怎麼讓孩子學會思考問題呢,一起來看看吧。1 經常與孩子展開爭辯 爭辯可引發孩子進行認真細緻的思考,且能培養其思維的敏捷性。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從幫助孩子學會如何思考開始
    假日在家,一本《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的書讀下來,覺得蠻有收穫。書的主要內容是教孩子學會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技巧,非常實用。作者是美國的兒童心理學家和心理學教授,經過了臨床驗證和實踐。與一般教科書不同的是,它不會告訴你孩子應該做什麼,或者他們應該如何做,而是會告訴你,如何通過鼓勵孩子們思考,來影響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在書中,作者著重介紹了一種問題處理方法ICPS,即"我能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