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需要抗菌洗手液嗎?其實真正重要的是……

2021-01-08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求真實驗室]勤洗手的口號估計大家都聽得耳朵起繭子了,相比大家也囤了很多抗菌洗手液吧?但我們真的需要它嗎?

慣例先上結論!

  1、不需要特別選購抗菌洗手液,一般洗手液、肥皂就足夠應付這段時間的需要。

  2、洗手最重要的是充分揉搓和衝洗,建議熟讀下方的洗手大法!

  3、實在擔心也可以買抗菌洗手液,但不要長期用,不然會加重皮膚負擔!

  4、免洗洗手液只是不方便水洗時臨時應急用的,有條件還是要流水洗手。

  5、兒童和孕婦用洗手液應該警惕水楊酸成分,見到三氯生與三氯卡班成分絕對不要買!

買抗菌洗手液,才能有效殺菌?

  還真不一定!

  先來看看最近香港消委會的一份數據,35款測試樣本中,其中20款為一般洗手液,15款為抗菌、殺菌洗手液。

  其中,聲稱可以達到99.9%殺菌效果的,有8款抗菌洗手液。而在實際測試結果,只有2款樣本對2種試驗細菌都達到99.9%的效果。

  滴露在外包裝上標示了殺滅99.9%手部細菌,結果顯示,雖然滴露的泡沫殺菌洗手液殺菌表現不錯,但是在大腸桿菌殺菌試驗中,殺菌率97.338%,沒有達到標籤所說的99.9%的高標準。

  反而3款沒有添加抗菌成分的一般洗手液樣本,殺菌效能都達到了99.5%以上。

為啥會出現殺菌洗手液打不過一般洗手液的情況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副教授介紹:對比一般洗手液,添加有抗菌成分的洗手液,能夠帶來的益處十分有限。

  在洗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充分揉搓和衝洗,而不是殺滅皮膚上的細菌

  有抗菌成分的洗手液可能添加了殺菌、抗菌的成分,然而,有效的殺菌,需要一定的成分濃度和時間,洗手的時間短暫,這些成分還沒有發揮效用,就已經被衝走

抗菌洗手液沒有想像中那麼好

  有數據表明,長期使用抗菌成分,可能弊大於利,一是抗菌產品效用減弱,二是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傷。

  目前,大多數抗菌洗手液所含的抗菌成分為對氯間二甲苯酚或水楊酸、乙醇等。但如果你看到成分有三氯生與三氯卡班,就要注意了。

  在研究過程中顯示,三氯生會引起白鼠肝癌和肝臟纖維化,而三氯卡班則有可能引發包括癌症生殖功能障礙和不育等病徵等問題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表示,長期接觸含有三氯生與三氯卡班的個人護理產品,會影響人體的抗藥性或激素水平,造成健康風險。產生抗藥性,通俗點說就是,一旦用得次數多了,產品殺菌效果就會越來越弱。

  你可能會想,避開三氯生與三氯卡班,用廣泛普及的殺菌成分洗手液,這樣安全了吧?

  答案是:長期大量使用殺菌洗手液,可能會對皮膚有一定的傷害

  最近有勤洗手的小夥伴,可能發現自己手部有出現了起皺,脫皮甚至龜裂的情況,以為是因為天氣乾燥造成的?事實上,可能是你的洗手液導致的,特別是採用水楊酸為主要成分的洗手液。

  水楊酸的確有防腐殺菌、止痛消炎等作用,還有消炎抑痘、控油的功效。

  但是,水楊酸也對皮膚具有一定的危害,長期使用帶有水楊酸的產品,會使皮膚變得比較脆弱、柔嫩、敏感。

  尤其是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儘量少碰。我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中表示,水楊酸不得用於3歲以下兒童化妝品中。此外,水楊酸還有可能對人體腎臟、肝臟、脾臟有一定的危害作用,懷孕婦女儘量避免使用

  除了水楊酸,抗菌效果的洗手液,常見消毒成分例如酒精、雙氯苯雙胍己烷等,甚至是添加的香精、色素和防腐劑,長期使用都有可能對手部肌膚造成負擔。

  在目前每天勤洗手預防病毒抗擊疫情的階段,成人也要注意避免長期大量使用抗菌洗手液,以免造成手部肌膚龜裂、敏感。

  在使用抗菌產品過後,如果皮膚如果出現瘙癢、紅疹、龜裂、刺痛,就需要立即停止使用,以免造成皮膚炎症。

用免洗洗手液就能有效抗菌嗎?

  最近也很多小夥伴在關注免洗洗手液,特別是酒精含量在70%左右的產品,能夠有效殺滅新冠病毒。

  但上面我們提到了,要去除手上接觸到的細菌和病毒,最可靠的方式,是用肥皂和流動清水洗手。

  使用免洗洗手液,效果肯定不及流水清洗,只能作為沒法用流水洗手的應急方法。而且要注意的是,如果手上有明顯汙垢,例如食物殘留和泥土,會影響免洗洗手液產品的消毒效果

  如果家中有免疫力低下的病患,可以考慮用一般洗手液洗完手後,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來輔助、加強殺菌效果和防止交叉感染

·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醫生表示,部分免洗洗手液、消毒溼巾產品,活性成分不明,消毒成分濃度不明,很難評估消毒效能,而且,在實驗室的體外測試結果不一定保證人體使用產品時,會獲得相同的消毒效能

  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非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產品,非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以季胺化合物-苯扎氯氨最為常見,苯扎氯氨作用是抑制細菌和真菌生長,其抗菌能力比酒精稍低,但其好處是,導致皮膚敏感的可能性較小

  免洗洗手液,消毒溼巾這類產品,除非在使用說明有特別標示,僅局限使用在手部,不建議使用在除手以外,身體的其他部位,不適合用於破損肌膚,也不能用於1歲以下的幼兒,嬰兒建議採用嬰兒專用溼巾。溼疹患者更需要減少使用這類免洗洗手液和消毒溼巾,以免刺激皮膚。

  再次強調一下,洗手的目的,是為了去掉手上沾染的汙垢、有機物和微生物。洗手的時候,洗手液含有的表面活性劑,加上流動的水,配合我們揉搓雙手的動作,就可以有效去除汙垢和微生物

  比起挑選哪款洗手液,清潔產品,學會用正確的洗手方法、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更為重要

相關焦點

  • 美國宣布禁售抗菌皂、抗菌洗手液!你中招了嗎?
    作為在聚焦燈下的國家,來自美國的一些辣睛字眼尤其是關乎健康方面的舉措,總會觸動大洋彼岸的我們的神經。對於這一影響我們生活習慣的禁令,到底是什麼回事? 首先,什麼叫抗菌洗滌品?小時候我們看電視時候,總會被電視劇間隙的廣告所洗腦。
  • 洗手液的選擇重要嗎?如何選擇免洗手消毒液?
    衝洗型抗菌洗手液洗手液的選擇重要嗎?現在市面上的洗手液分為免洗型和衝洗型,一般建議使用衝洗型更好。而衝洗型又分為抑菌型和不抑菌型,事實上,兩者作用差別不大,且洗手液在手中停留時間較短,不一定能達到有效作用。相對於洗手液的選擇,更重要的是洗手方式是否正確。
  • 抗菌清潔劑真是有用的嗎 抗菌產品真的好嗎?
    抗菌清潔劑真是有用的嗎 抗菌產品真的好嗎?時間:2018-12-20 15:57   來源:科技工作者之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抗菌清潔劑真是有用的嗎 抗菌產品真的好嗎? 紙片擴散藥敏試驗,每個紙片含有不同的抗生素。若紙片覆蓋了生長的細菌,證明其中包含了對該種抗生素有耐藥性的細菌。
  • 抗菌洗手液真的比普通的好?深圳消委會做出最新測評
    洗手液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清潔消毒必不可少的物品,但市面上免洗、抗菌等各種品類,到底哪種消毒殺菌效果更好呢?近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聯合福田區、寶安區消費者委員會開展洗手液比較試驗,對水洗型普通洗手液、水洗型抗(抑)菌洗手液和免洗洗手液(有效成分以酒精為主)三個類別中,消費者關注度高、銷量好的18個品牌洗手液進行了測評。結果顯示,抗菌洗手液除菌效果明顯好於普通洗手液,免洗洗手液除菌率均達99%以上,但消委會建議,日常生活中不要盲目追求抗菌、免洗,普通洗手液即可。
  • 部分抗菌洗手液沒那麼神:只是個噱頭
    ,抗菌效果其實沒有什麼差別。調查被禁抗菌成分依然存在 近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監督管理局(FDA)發布禁令,要求全面取締含有19種抗菌成分的洗沐產品。原因是這些產品不僅在抑菌方面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有效,而且長期使用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根據禁令,包含三氯生和三氯卡班成分的抑菌產品將禁止銷售。據媒體報導,美國約有40%左右的抑菌產品需要緊急處理,包括寶潔、強生這樣的跨國大品牌。
  • 免洗洗手液真的可以代替水洗嗎?
    天氣轉涼,秋冬降臨,人們出門除了戴口罩,口袋裡也多了一瓶免洗洗手液,免洗洗手液已成為最暢銷的防疫產品之一。那麼問題來了,免洗洗手液真的洗得乾淨嗎?免洗洗手液能代替水洗洗手嗎?消費者又應該如何選購和使用免洗洗手液呢?
  • 「免洗洗手液」對病毒真的有效嗎?
    通勤外出,很多人必備免洗洗手液,但這些產品真的有「消毒」功效嗎? 在眾多消殺產品中,這類免洗洗手液佔比很大,以此為宣傳賣點的商家也大有人在。 仔細觀察,很多產品的執行標準其實是「衛妝準字」,更接近化妝品。產品包裝上「除菌」「抑菌」的字眼不過是宣傳噱頭。
  • ...烏龜」……這些洗手姿勢你都get了嗎?用抗菌泡泡洗手液來勤洗手吧
    「拜託啦」「小烏龜」「大灰狼」……你知道這些是什麼嗎?告訴你,這些可是洗手的手勢,專門為小朋友創作,生動形象,便於小朋友記憶。相信通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已經知道,除了戴口罩,勤洗手是預防病毒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而洗手裡面有很大講究,洗手的步驟、方法有要求,比如「七步洗手法」。對於小朋友來說,更加生動有趣的視頻、通俗的說法也許是讓他們養成勤洗手習慣的好辦法。除了洗手的步驟和方法,選擇合適的洗手液也很重要。
  • 大人不適合用兒童洗手液 只有清潔作用無抗菌功能
    執法人員正在對洗手液進行檢查水母網7月3日訊( YMG記者 徐峰 通訊員 王善浩)市面上的婦女洗液、抗菌膏應怎樣選擇?成人洗手液與兒童洗手液可以混用嗎?昨日,記者跟隨煙臺市衛生監督所走進市區,對芝罘區和開發區的3家藥店和2家超市進行抗菌消毒產品檢查,對18件婦女洗液、抗菌膏、洗手液進行了產品外包裝檢查,並索要相應的衛生許可證和衛生安全評價報告。《2014年煙臺市消毒產品重點監督檢查計劃》的出臺加大了衛生監督所這次檢查的力度,檢查涉及轄區內消毒產品的生產、經營和使用單位,本次檢查將持續到10月15日。
  • 喝洗手液來殺菌?別鬧了!「洗手液」的英語怎麼表達你知道嗎?
    不會的小夥伴請自行下翻~NO.1↓↓↓洗手液記得疫情剛爆發時,李蘭娟院士就呼籲,除了戴口罩,洗手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這直接導致了洗手液全網斷貨。平平無奇的洗手液一瞬間成了「香餑餑」,但是「洗手液」的英語怎麼表達你知道嗎?
  • 在現在特殊時期手部清潔非常重要,抗菌洗手液選哪一款好呢?
    手部清潔,對自身健康以及遏制疾病傳播非常重要。抗菌洗手液能幫助殺滅或抑制常見致病菌種,適合小孩、醫生、收銀人員等以及特殊場合如醫院、酒店、公共衛生間等使用。 但現在還是特殊時期,每個人都要重視手部清潔!
  • 洗手液,身邊的致癌物質?
    前不久,有關「洗手液含致癌物三氯生」的消息在網上傳的很熱鬧,後又有專家表示,其中的三氯生其實不太可能致癌。那麼,洗手液到底對人有沒有危害呢? 洗手液,內有乾坤洗手液是一種很常見的日用品,其作用就跟它的名字一樣:用來洗手。當然,肥皂(包括俗稱的香皂)也可以用來洗手。
  • 35款洗手液測評:普通洗手液居然也能殺菌?
    這裡需要注意,禁用≠不得檢出。禁用,即不得故意添加。但是有些有害成分,是技術上不可避免的,即使沒有添加,也還是會存在。殺菌作用部分抗菌洗手液不如普通洗手液不少人購買抗菌洗手液,就是覺得論殺菌作用,抗菌洗手液比普通洗手液,更有優勢。殺滅細菌實驗,抗菌洗手液,究竟能打幾分?
  • 用洗手液洗手會致癌? 專家:未必真需要抑菌
    東方網12月21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近日,有關「洗手液含致癌物三氯生」的消息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後又有專家表示,其中的三氯生其實不太可能致癌。那麼,洗手液到底對人有沒有危害呢?我們的身邊又有哪些看似不起眼的致癌物?  洗手液抑菌成分會致癌?
  • 上海市消保委:不是所有洗手液都具有抗菌作用
    洗手液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清潔物品,且品種豐富。按組成的主要去汙成分可分為表面活性劑型、皂基型和複合型;按附加功能可分為普通型和抗菌、抑菌型;按使用方法可分為水洗型和乾洗型;按外觀可分為透明型和乳濁型。但是,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近日從上海市消保委獲悉,並不是所有的洗手液都具有抗菌作用。
  • 花王「碧柔」系列抗菌泡泡洗手液全新...
    花王(上海)產品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西口徹)宣布,「碧柔(Bioré)」品牌於2020年3月起率先在天貓平臺推出2款全新清潔產品——「碧柔抗菌泡泡洗手液(淡雅清香)」和「碧柔抗菌泡泡洗手液(青檸橘香)」。
  • 抗菌洗手液殺菌力等同普通肥皂 或含有害物質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參考消息網9月16日報導 臺媒稱,研究人員16日稱,抗菌洗手液可能含有危險的化學物質,殺菌效果也並未比普通肥皂好太多據臺灣「中央社」9月16日援引法新社報導,三氯沙(triclosan)一直是最常見的抗菌洗手液成分之一。專家說,這項產品全球有數百萬人使用,銷售額光在美國,每年就達10億美元。報導稱,不過研究指出這種產品與抗菌性和荷爾蒙問題有關聯,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因此進行安全檢驗,最終可能禁止使用。
  • 抗菌香皂不僅沒特效反而會危害健康 美國禁售19種-抗菌洗手液 三氯...
    瑞金醫院皮膚科主任鄭捷表示,三氯生是一種抗菌藥物,是一種比較老的抗生素,原則上不應添加入香皂、洗衣劑中,長期接觸抗菌產品的細菌,可能使耐藥性發生變化,影響人體的抗藥性或激素水平,造成健康風險。FDA表示,使用普通香皂或者僅用流水衝洗其實對預防疾病以及防止疾病傳染是最有效果的。
  • 洗手皂,你真的選對了嗎?
    洗手皂,你真的選對了嗎?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10.15 星期三 世界洗手日設立的目的是呼籲全世界通過洗手這個簡單但重要的動作,加強衛生意識。洗手,這件日常生活裡最常見的事情,衝一衝,搓一搓,再衝一衝,雖然簡單,可裡面的學問真不小。別的不說,洗手皂怎麼選,不少人就搞不太清楚,現在市場上打著抗菌旗號的香皂不少,它們是不是真能「洗去99%的細菌」,比普通皂更管用呢?
  • 寶寶「抗菌皂」真的抗菌嗎?這些風險寶媽別輕視,廣告哄你沒商量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寶寶出生後,為了保證身體和衣物的乾淨衛生需要使用洗護用品,很多家長早早就做好了準備,各種品牌、用途的應有盡有。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產品都安全和適合寶寶使用,有的甚至還有很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