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情九月,恩師難忘
今天,
是第36個教師節,
你是否也和我一樣
想起了自己的老師呢?
你是否也和我一樣
每每談起他們
總會驕傲地告訴別人
「這是我老師!」
·寫在前面·
老師,亦是師父,是友人。他們教給我們知識,傳授我們經驗,更教會我們成長。
對於公安民警而言,老師的角色,不僅是學校三尺講臺上的教師,警務實戰訓練場上的教官,更可能是每日並肩作戰的戰友。是他們,讓我們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遼寧警察學院偵查系呂長青老師為學生贈言
誰小柯;老狼-誰
01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5年9月,我考入公安海警學院(現武警海警學院),高振是我入學後的第一任教導員。初次見面我就喜歡上他了,可可愛愛憨厚親和,平時我們都敬稱他為高老師。
印象最深的,是在拍畢業照的時候,高老師在拉的橫幅上寫道:「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句話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
▲第二排右二為高老師,第二排右三為黃業俊
今年5月,上級下發扶貧支教的通知,我第一時間響應,申請到廣西三江縣貧困村進行扶貧支教。
這次支教我不僅只盯著孩子們的成績,更要學會走進他們的生活。課堂間隙,我給他們講述了我國近段時間抗疫的感人故事,希望在他們心裡埋下一顆愛國的種子,並引導他們勇於表達自己的聲音。
孩子們的一聲「老師」,也讓我更加認識到自己的重任。思想脫貧靠教育,孩子的未來就是這裡的未來。
▲黃業俊支教照片
無論我身在何處,高老師的教誨一直在耳邊。教師節來臨之際,祝您節日快樂,幸福安康!
(作者:廣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南海邊檢站辦公室民警黃業俊)
02
入警時,
我遇到的第一個人就是"師父"
借著教師節這個日子,我想分享一下我跟師父之間的故事~
我師父叫趙如龍,別看年輕,已經在這個崗位工作了好幾個年頭,無論是業務能力,還是政治素養,絕對是無可挑剔。當然,第一眼見師父時,心裡也是抱著懷疑的態度,畢竟我倆年紀相仿,不認為他會的比我多。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我對他真的只有大寫的「服」。
▲趙如龍(右一)
雖說是我師父,但日常我總是喊他龍哥。剛接觸工作時的我學習能力並不是很強,對於派出所的業務知識理解吸收也沒有那麼快,但是龍哥總是以身作則,一遍遍動手操作,給我反覆講解,讓我學懂,學會。在龍哥身上,我學到了對待工作的認真與踏實,成熟與穩重,並不是與年齡掛鈎的標籤。
生活中的我們是好哥們。我總是對他說:「龍哥,你名字是如龍,而我名字是浩洋,大海的意思,我倆組成一塊,那就是龍入大海,一飛沖天了。」龍哥也總是配合的回答:「我們這是雙劍合璧,一切工作都事半功倍,順利完成!」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我都會以龍哥為榜樣,更加努力!
(作者:河南省新密市公安局白寨派出所輔警申浩洋)
03
「你們這群『混蛋』,
都不想我啊!」
就寫一個印象最深的事兒。
因為疫情,2020年畢業的我們失去了大學最後的校園時光。記得在六月的一天,那一天太陽很大很高,畢業生要返校領取畢業證,在操場偶遇到孫博老師,老師依舊戴著他的那頂標誌的鴨舌帽。我和幾個小夥伴還不知道怎麼組織語言和老師寒暄,孫博老師狠狠地說了句:「你們這群混蛋,都不想我啊,都不來看看我。」然後他就快步走開了,剩下我們夥伴幾人掛在太陽下,那天太陽真的好曬,曬得心暖暖的,辣辣的。
上完孫博老師的課快三年了,老師還是記得我們,我們卻沒能在畢業之前找老師好好聊聊天。只希望再三年有機會回去能和這群可愛可敬的老師們一起在陽光下曬曬太陽。
親愛的老師,希望你們永遠健康、快樂!
(作者:遼寧警察學院隋政)
04
是教官亦是恩師
他,曾是一線懲惡揚善的鐵警精英,驍勇善戰的罪惡獵手,滿懷一腔熱血,如今執筆走上講臺,化身為我們入警培訓班91名新警的老師。在新警培訓的82個日日夜夜,是他風雨無阻,一路陪伴,引領我們踏入從警之門。他是廣州鐵路公安局人民警察訓練支隊的陳晨教官。
▲圖為陳晨
初見時,陳老師身著教官服,身姿英挺,剛正不阿,目光銳利如鷹,所及之處皆透著莊嚴肅敬。後來發現,其實生活中陳老師其實是個愛笑又溫暖的人,只是但凡涉及工作,他必定嚴謹細緻、一絲不苟。記得那次緊急集合,陳老師組織進行單警裝備拆解組合測試。由於缺乏準備,操作不熟練,我心理過於緊張,無論是拆解還是組合,我和隊友總是落在最後,每次都接受二十個伏地挺身的懲罰。他就一直鼓勵我們不會就學,就練,鐵經錘鍊方成鋼,玉經琢磨始成器!
▲開學典禮上,全班同學與老師合影
如今,我已帶上老師的殷切囑託,奔赴基層一線,紮根小站。我始終銘記老師的教誨,將公安工作當做人生事業,將熱情與理想熔鑄於崗位,不停追逐、不斷錘鍊、不懈奮鬥!
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向陳晨老師致敬!感恩您的關懷照顧,感恩您的傾囊相授,感恩您的無私奉獻!
(作者:懷化鐵路公安處新晃西站派出所民警彭歡)
05
我師父,二級英模!
我的師父是一位深耕社區警務多年的民警,他先後獲得全國人民滿意公務員、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政法系統優秀黨員幹警,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他就是馬長林。
與師父馬長林初相識,是在2008年,我是刑偵民警,他是社區民警。他個子不高,但身姿挺拔,警裝整潔,再配上特有的「大嗓門」,轄區的群眾對他幾乎是家喻戶曉。
2011年後的秋天,我因工作調動開始接觸和從事社區民警工作,而馬長林成了我的師父。從刑偵民警到社區民警工作崗位的轉變,從「案件線索」到「腳步行動」的轉變,讓我這個「新手」有點無所適從。
▲圖為跟著師父馬長林(右一)學習社區經驗
為了讓我更快地熟悉工作,師父老馬去哪都帶著我,從如何跟社區群眾打交道到處理雞毛蒜皮的小事,都事無巨細、傾囊相授。起初,我對處理這些「小事」有點不耐煩,覺得沒必要花大力氣。直到我和老馬一起下了幾次社區後...
「請問有人在家嗎?」我們走訪的第一戶家中燈光昏暗,顯得有些冷清。「誰啊?」過了許久,一位上了年紀的奶奶走出來「你們找誰?」「您好,我們是社區民警,過來走訪的——」我的話音還未落下,老奶奶嘟囔著「啊?我不需要……」邊擺手邊「呯」的關上了房門。
首戰碰壁,讓我有些灰心。老馬的臉上卻沒有絲毫不悅,拍了拍我的肩膀說「沒關係,社區工作就是這樣,我們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社區民警的臉皮要厚,臉皮薄了可做不好群眾工作。」慢慢地,我也更加感受到群眾事無小事,處理好每一起小糾紛,便是排除一處大的矛盾隱患。
還記得,每次聽老馬回憶起當年與習近平總書記握手的瞬間,他的臉上總會露出難掩的笑意,「這是百姓對我工作的認可,我餘生也要多為百姓做事。」我打心眼裡服了。雖然沒有正式的拜師禮儀,可他已成為了我真正的師傅,成為我職業生涯中無比重要的一個人。
如今,師父即將退休,我想對他說:「請您放心,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將永不退休!」
(作者: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湖州南太湖新區分局龍溪派出所民警王輝)
06
上班第三年,
我得了第一枚三等功獎章
我是90後,2016年畢業於北京警察學院,畢業後,本來希望能有個威武帥氣、經驗老道的師父帶我,但是我的師父偏偏是一個小眼睛愛皺眉的80後年輕師父。我的師父不愛說話,不會表達,不會主動教我應該做什麼,如何做。但他很好學,刑法、刑訴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桌子上那幾本書快被他翻爛了。沒事就去跟人請教問題,逮著機會就學。
▲我與師父牛熠(左)的合影
慢慢地,我發現什麼樣的糾紛他都調的成功,什麼樣的案子到他手裡他都能準確定性,即便是零口供的案子,他也硬是給問撂了。
就連跑步的時候,他都能順手查獲一車非法運輸的煤氣罐,逛街的時候碰到7.8個人打群架,他想都沒想居然一個人衝上去控制住了場面!
我師父很悶的,不愛表達,也不說自己多苦多累,就知道悶頭幹活。他很少跟我講什麼道理,但從他身上,我學到的不僅是公安業務,更多的是他那股鑽勁兒,我覺得幹警察就得像他這樣,我也一直在努力。
上班第三年,我得了自己第一枚三等功獎章。今後無論在任何崗位,我都希望有一天,能成為像師父一樣的警察。
師父,感謝你一直以來對我的包容。我給你添了不少麻煩,面對心裡畏懼的困難,我也有想放棄的念頭。但是,在從警路上有你給我引路,遇到困難時給我支持,堅持不住時給我打氣,用你的一言一行讓我在逐夢的路上努力向前奔跑。你放心,無論以後我在什麼崗位,在幹什麼,我都會保持這份熱情、這種精神,踏踏實實的服務群眾。今年教師節,祝願您在工作上取得更優異的成績,培養更多優秀的徒弟,身材越來越壯!哈哈哈哈
(作者: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魯谷派出所民警範文娟)
07
鋼鐵硬漢是你,
暖心兄長也是你
我的師父黃榮江,外號「國際江」,一個與《速度與激情》男主角相匹配的男人。他是福建省高級警務實戰教官,在全國警務實戰教官比武中斬獲過多項殊榮。
入警伊始,我對自己的射擊水平十分自信,在訓練場上始終堅持自己的看法。榮江師父不動聲色,只是一句:來,我們比試看看。當看到他的操槍動作和靶紙上的彈著點,我那點倔強的自信蕩然無存。隨後,沉下心來跟著榮江師父從最基礎的射擊動作開始慢慢練起,射擊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對於實戰教學,他堅持嚴摳細訓,每個技戰術動作都做到手把手教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長期陪練導致他患上嚴重的肩周炎。但他始終堅持,只有與學員一起摸爬滾打,才能及時發現問題,調整訓練方向,使訓練更加貼近和服務實戰。
那幾年裡,我們一起在凌晨的高速路口設過卡,一起在午夜的角落裡蹲過點,一起奮力奪下過犯罪嫌疑人手上的尖刀,在各種危難險重任務中結下深厚的師徒情誼。
在工作訓練中,榮江師父是個十足的鋼鐵硬漢,但生活中卻是個暖心的兄長。節日時的簡訊祝福,周末時的相約擼串,球場上的最佳搭檔,他積極幫助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調整工作狀態,激勵完成每一項任務。
後來,我從巡特警轉崗至反恐業務崗位,榮江師父那種用自己專業知識引領身邊人的精神一直激勵影響著我,在他的帶動下,我認真鑽研新的業務知識,嘗試總結業務經驗做法,今年剛通過了專業警種中級教官評審。
願亦師亦兄的您健康生活、硬核工作,繼續發光發熱!
(作者:福建省晉江市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隊四中隊四級警長蘇貴南)
08
您只給我上了一年的課,
但是我收益終生
劉頎是我的戰友,也是我在警校的老師。還記得闊別校園後的那次重逢,您此時是吉安市公安局吉州分局的民警,而我更想叫您一聲「老師」。在吉安市人民警察學校,您來看望教官培訓班的學員,您耐心地聽我們反映訓練中碰到的問題,並對我們賦予著期許,使我們更認同自己,更用自己多年在工作崗位上的經歷激勵我們,也鼓勵著我今後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教官。
您的教誨讓我想起在江西警察學院念書時,我見到您懷著飽滿的精氣神走入課堂,您是一位實戰經驗豐富的老師,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比較充分的自主探究機會,課堂效果特別好。後來聽您說來自吉州公安的一名民警,作為基層政法實務專家來到警院任教,那時我便在心中種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憧憬著能和您成為戰友。
那一天終於到來,我倍感歡喜、激動。正因為您的諄諄教導,我如願成為一名吉州公安民警。可以說,您的一言一行都感染著還是一名學生的我,您永遠是我的榜樣。您不僅是我業務上的「領路人」,更是我思想上的「指南針」。雖然在學校,您只給我上了一年的課,但是我收益終生。走向工作崗位後,您依然像在學校一樣,關心和引導著我,讓我作為一名新警,心裡格外踏實!
心血育桃李,辛勤扶棟梁。在教師節到來之際,我想對您說,節日快樂,敬愛的劉老師!
(作者:江西省吉安市公安局吉州分局文山派出所民警劉文晟)
09
謝謝您,
無所不能的人
2019年1月,我來到西青開發區派出所,成為了一名內勤民警。因為從警校畢業後被分配到西青看守所工作,在一年時間裡,我所接觸的業務知識與技能與派出所的業務並不相同,來到這裡,意味著我要從零開始。
在西青開發區派出所裡,忙碌的身影中有那麼一個人,很幸運我能成為他的徒弟,他就是李宏罡。
師父2001年參加公安工作,曾在派出所和刑偵責任區大隊工作,一直紮根基層,對派出所和刑偵業務十分純熟。在接觸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對師父的認識從「一個厲害的老民警」變成「無所不能的人」。
師父成了所裡的「陀螺一樣」的民警,常常是剛剛忙完了這件事,又要去忙那件事;剛剛寫完一篇工作方案,就要出去調查取證;剛剛分析完情報信息,扭頭就要去抓捕犯罪嫌疑人;剛剛設計好一個黨團活動方案,又要去跑政審材料,有時候師父好不容易到周末休息的時間,我遇到不懂的事還要一直給他打call,是真的打call……在旁邊學習的我看到這麼繁雜的工作,早就沒有辦法理清頭緒,可是師父永遠都能輕鬆地說上一句「soeasy!」他從不抱怨工作太多太過冗雜,總是竭盡所能將各項工作做好,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我是社會主義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可能這也是我現在形容師父的「磚頭精神」。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我接到分局命令立刻支援看守所,在看守所的時候,師父一直關心我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問我是不是有不適應的地方,家裡需不需要幫忙,其實那時候的我因為長時間的隔離任務和時間不規律的工作狀態,思想上會有一些悲觀情緒蔓延,師父好像是知道我在想什麼一樣,跟我聊天、調侃,還會說所裡最近發生的事情,囑咐我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心情。後來我才知道,那段時間,所裡警力緊缺,師父抓起了所裡內勤全方位的工作,當我在後來撓頭如何下筆寫總結材料的時候,師父總會默默打開一個壓縮包,「你把這些都看看,是所裡上半年的一些總結,對你有幫助。」
謝謝師父,謝謝罡哥,成為我初入社會的指導者和帶領者,教給我勤勤懇懇,無私奉獻,教給我融會貫通,換位思考,教給我平凡裡的堅守和偉大。謝謝您,無所不能的人。
(作者:天津市公安局西青分局西青開發區派出所民警宮春蕊)
10
我與先生的故事
還得從1999年說起
王大偉先生是我的碩士導師,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學院教授。我與先生的故事還得從1999年說起。彼時,父親在濟南鐵路公安局當刑警,而我則是一名警校生。當從父親那裡得知杆石橋派出所有位來自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時,我便軟磨硬泡,終於有了與大偉先生的第一次見面。在濟南的夏日午後,在一個由廁所改造而成的侷促房間中,一個高大、瘦削的身影與父親侃侃而談。他們所談的東西對一名剛上大一的新生確實有些晦澀難懂,但這個場景卻深深印在我腦海之中,不時閃回,點燃了我繼續深造、立志從警的火花。師從大偉先生學習比較警察學專業後,我從公大畢業留校任教,至今已有十四個年頭。
有人說,大偉先生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冷峻」,這種「冷峻、犀利與距離感,這種冷靜直抵人心。但在兒童安全方面,這一他矢志不渝、不斷深耕的領域中,他的眼神則又變得慈祥溫厚,特別是與孩子們互動演示平安童謠、平安童操的時候,他憨態可掬的「反差萌」更是讓人忍俊不禁,喜不自勝。在他身上,我們發現,警察也可以是先生這樣的循循善誘,可敬可親。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潤物無聲而又溫柔堅韌,在他身上,具備一種力量,叫做「溫暖」。
2016年,公大成立了青少年安全研究所暨「王大偉教授工作室」,這是公大歷史上首次成立以教師個人名字命名的科研機構。而我,作為王先生的學生,工作室的成員之一,也積極投身安全研究領域,讓犯罪預防理論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讓安全知識能夠真正「聽得懂,學得會,記得牢,用得上」,力爭成為安全教育領域一道「不一樣的焰火」。
值此教師節來臨之時,我祝福先生在未來的日子裡,一方面朝乾夕惕,筆耕不輟,另一方面要勞逸結合,保重身體,真正做到「閒看秋水心無事,長揖豐年貴有餘」!
(作者: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學院黃冬)
在警營裡,
「傳幫帶」是一種傳承,
最後通過一個短片,
看一看師徒並肩作戰的故事
視頻來源:無錫市公安局
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
薪火相傳,繼往開來。
一代代公安人,
正用使命和責任踐行著
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莊重承諾。
老師,是師父,也是戰友
與您相遇的那一刻
就是我人生中的高光時刻
希望你們永遠健康!
節日快樂!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
你有什麼心裡話想對老師說?
歡迎在下方留言
(部分圖片來源:副中心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