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認定的80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開始公示!
這也是繼去年教育部公布第一批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後,第二年繼續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的工作,代表著教育部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方面持續加碼。
從2017年到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競爭更加激烈,除了考察課程的內容和運營外,課程的社會影響力也成為重要的考察因素。從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的結果看,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和應用的成果在持續擴大,覆蓋了更多不同層次的學校、不同專業的課程。
從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結果的所屬地域分布可以看出,江蘇、北京、湖北等地區佔據榜單頭部位置,其中江蘇省從去年的排名第7一躍成為今年入選學校和課程數量最多的地區。
作為國內第一個嘗試在線開放課程的清華大學,自2013年創立國內首個慕課平臺學堂在線以來,一直走在中國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前沿。繼2017年,以70門入選的數量遙遙領先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榜單後,今年,清華大學繼續以40門入選的數量蟬聯第一。
綜合2017年與2018年入選國家精品在線課程情況,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武漢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成為入選課數最多的高校。
今年,共有251所學校的課程通過認定(2017年共119所高校入選)。每個學校通過認定課程的數量不僅代表了學校教育資源的優勢程度,同時也代表了學校對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課程及教學改革方面的重視和投入。我們看到,榜單上西部地區學校數量持續增加,青海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也首次有課程入選。
在今年入選國家精品在線課程的所有課程中,本科課程共有690門,高職課程111門。
對比2017年和2018年教育部辦公廳出具的國家精品在線課程認定通知中的要求,今年的認定要求細節有所變化。如在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申報中,新加入的「課程性質」、「授課/字幕語言」、「開放程度」等欄目體現了對在線開放課程認定標準在社會影響力,尤其是全球影響力維度的增加。
從對課程團隊人員信息更為細緻的檢查和增加對課程考核方式這兩項看,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更注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考察,突出強調在利用優質在線資源的同時,要關注教學質量。
今年,從申報到認定的課程數量都大幅提升,代表了在線開放課程在全社會的接受程度持續擴大,越來越多的學生和社會人士認可了這種教育方式。在線開放課程將成為我國推動教學質量提升與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最後,再次熱烈祝賀所有獲得認定的老師們,在打造中國「金課」的道路上,我們都是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