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這位同學卻在即將上橋的時候選擇了「懸崖勒馬」。沒錯,今天要和大家聊的這位學生給出了除了高考以外的另一條路。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
是的,我放棄了高考,轉而去上海讀了一個中外合作的預科項目,一年後又申請去香港一個社區學院讀了兩年副學士。身邊的很多人都質疑我的選擇,幸好還有爸爸的全力支持!
先簡單說下我的情況:
本科:香港某大學社區學院
成績:GPA 3.9+,雅思 7.0
轉學錄取: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紐約大學
我自己覺得,我是一個比同齡人成熟很多的人,就是內心年齡和自己本身年齡不太相符的人。對自己未來有清晰的目標和長遠的認識。
我特別不怕困難,是比較執著或者說倔的一個人,我認定的事情會堅持做,無論再困難我也會把它做好。
同時我覺得我總基調比較積極樂觀,我覺得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進步,總會達到一個很好的結果。
編輯:你的求學經歷算是「異於常人」,做這些決定的時候你都有什麼想法?
其實我的求學路和很多人都非常不一樣,不走主流路線的那種。我是放棄了高考,在高三完成高中會考後,去上海一個香港預科項目讀了一年,然後在香港社區學院又讀了兩年副學士,然後又申請美國。
其實這個主意不僅源於我自己,也依賴於我爸爸、家庭對我的支持。爸爸是崇尚素質教育的這麼一個父親,他覺得高考的價值並不大,至少在當時的那個環境下,他希望我去到更大的平臺去發展,所以他選擇讓我去上海。
首先這個城市就有很多的機遇,讓我去學習,去發展,然後又選擇香港這個地方,是因為我當時就很想去美國讀本科。
留學也不是什麼很新奇很陌生的事情,但是我爸爸選擇香港,就是覺得青春期是塑造價值觀的時候,不希望我去一個完全不同的社會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地方,讓我價值觀受到衝擊,他希望我仍保有中國傳統,於是,中西方文化結合地香港就成為了首選。
其實這中間有很多挑戰,學校的老師就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賭注,覺得放棄高考對很多中國家庭來說就是放棄了未來的出路,然後覺得這個副學士,這個社區學院的也不太好等等。
但是我爸爸支持我,對我以及對我們的教育、未來的發展很有自信,我們堅信無論哪一條出路,是金子總會發光。
通過自己的努力,明白自己要什麼,然後去拼搏一定會成功。
編輯:你是如何找留學機構的?最吸引你的服務優勢是什麼?
當時我是自己去找機構的,因為我不太了解留學的這些服務啊機構,然後就在知乎等各大平臺去搜索對比,看到明德立人的口碑非常好。
當時我也不知道明德立人的含金量怎麼樣,但我看到一些回復和評價,說是服務很專業。而且因為不是一個巨大的機構,沒有很多連鎖,老師不會帶特別多的學生,都是很盡心的幫我做文書做申請,所以我決定諮詢一下明德立人。
第一次打電話給明德立人的時候是陳老師接的電話,當時我已經諮詢了很多機構,然後通過對比,我覺得陳老師對留學服務的介紹特別專業,還有他根據我的情況,第一時間給了反饋建議,也很匹配。
即使我當時對美國留學不太了解,但是他給我的信息,能感覺到是一個適度的,專業的,嚴謹的,所以我選擇了明德立人。加上後來我第一次見到鄭老師,她就給我整理了很清晰的資料,然後跟進了文書老師,我就覺得就是非常放心。
最吸引的優勢,我覺得就是比較個性化,文書內容、活動都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不會是套模板或者是統一的,然後文書老師和網申老師,都會親自拉一個群,充分了解我的教育背景,成長經歷,然後為我寫適合我的文書,不是千篇一律的那種。
同時呢,因為不會有特別多的學生需要老師去跟進,所以隨時可以找到老師,服務很細緻很到位,也能保持時效性這樣。
編輯:你做了哪些背景活動,你覺得對錄取最有用的是哪段經歷?
其實我沒有什麼特別的背景,我申請的是心理學,雖然大部分活動是心理學相關的,但主要是基於我的興趣,不是專門為了豐富履歷去做活動,建議時間允許的話多做活動,最好跟專業對口。
我對青少年的發展,發展心理學和積極心理學都特別有興趣,也是我未來希望發展的方向,所以我有參加老師舉辦的關於青少年的夏令營,去進行研發課程等。還有去清華跟一些博士,去聽他們關於積極心理學的一些講座,科研項目。
我覺得要找到自己的興趣,做和自己專業相關的活動,然後再廣泛地做一些志願活動,時間不允許就抓最核心的,自己最感興趣和跟專業最匹配的。
編輯:文書創作中,你得到了哪些幫助呢?你最喜歡哪方面?
文書方面我特別滿意。
首先我的網申老師鄭老師和我的文書老師,會拉一個群,充分的了解我以後,再一起商討文書內容,並且得到我這邊個人的意見和反饋之後才開始寫文書。
然後有兩種選擇,我可以自己寫,也可以老師幫我寫,但一切都是基於我想要表達的內容,基於我的整個成長背景,所以我覺得特別個性化,完全針對我去量身定做,私人定製這樣,所以我特別滿意文書。
同樣明德立人幫我配備了耶魯的文學碩士Lorie老師,非常的專業,文筆特別好,然後很多東西都能清晰的表達出我想要表達的東西,並且語言辭藻邏輯,這些都非常的完美。我肯定是寫不出這樣的水準,老師的實力太強了,能把我包裝的更好,特別增光添彩的一個效果,所以我覺得文書特別好。
因為我沒有做過美國這邊的申請,對文書的創作也是陌生的,所以當我看到一些申請學校的文書題目,往往理解的會和學校想要的有一定偏差,這個時候文書老師就以豐富的經驗去給我指導,基於我陳述的一些內容和想法,把我引導到招生官或者美國大學想要的形式來呈現。
還有個人精力也比較有限,所以文書老師會從不同的角度幫我提供一些點子,幫我提一些獨到、創新的想法,讓我多方面去思考,所以我的文書就比較靈活。
最後我們還有配備前招生官,幫我再次批改校對,更符合一些外國人的寫作邏輯,寫作詞彙等。
整個過程,從開始頭腦風暴到中間文書製作再到最後的校對,我覺得都非常專業。
編輯:即將進入大學,你對大學有什麼憧憬/計劃?
我的這個比較特殊的求學經歷讓我很沒有歸屬感,我東奔西跑在不同的城市,雖然對我的成長可能有一點幫助吧,但是沒有什麼歸屬感,我希望進入大學就有很強的歸屬感,我會把它真正當做是我的母校,然後去好好的鑽研學術,去見不同的人,去了解不同人的思維方式,他們的生活背景,他們受到的教育啊等,跟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去打交道,讓自己變得更加開放多元。
也希望自己能夠保持自我,向不同國家的同學、老師,以及我見到的任何人去學習,去多看這個世界,然後再回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精心打磨深造自己,成為自己想要的人,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在心理學上面有所造詣和發展。
編輯:對即將申請的學弟學妹們,你有什麼建議嗎?
文書方面,首先是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自己明確的專業方向,然後我們的文書老師再給你其他補充力量,這個不用擔心。
關於專業方向選擇,有些人可能會很迷惑自己到底想讀什麼。很幸運的是我很明確自己想學心理學這個方向,從我這個角度來講,其實大家也不要太猶豫,如果目前已經有很清晰的想讀的那個專業的話,那你就努力試試,去這個往這個方向發展充實。
但是如果目前還沒有找到呢,也不要擔心,你的選擇會更多。大家放輕鬆,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後在這做這件事情上有成就感的,很沉靜的,很快樂,覺得很有意義的,那就去嘗試。
說在文末:
很多學生和家長把高考看得特別重要,適當的期待是希望和動力,過分的期待帶來的就只有壓力了。
2020年的高考,在推遲了1個月後也順利考完了,相信有很多同學們考出了好成績,去到理想的大學。但是如果沒能去到理想的大學讀書,也不要氣餒,還是要想好下一步的打算。
沒考好的同學並不只有復讀或勉強入讀非理想院校這兩種選擇。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考慮出國留學。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