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聶麗娟 攝影記者劉中燦 通訊員謝文哲 潘荷花 費敏 實習生雷欣貝
大國工匠孫紅梅,從幕後走向臺前,展現科技創新的團隊力量;退伍軍人打造「陸溪野藕」,賦能農村養殖致富的新思路;中建三局臨危受命,拔地而起建造起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疫情防疫催生專利29項……
下崗職工、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大學生、高校科研機構研究人員、留學歸國人員、大國工匠、全國勞模……在1月18日湖北省總工會舉辦的第三屆「工友杯」職工創業創新大賽決賽舞臺上,這些來自全省各地、不同崗位和戰線的雙創職工們,奮力爭先,經過初審和複賽的層層博弈,最終角逐出「十佳創業獎」和「十佳創新獎」各10名,不少項目順利籤約落地,帶動了更多人就業。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第三屆大賽參賽項目領域更加廣泛,既涵蓋農業、製造業、服務業等傳統領域,又有新一代信息技術(如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疫情防控、生物醫藥、物聯網、綠色低碳、文創等新興產業。
大國工匠帶團隊再上新項目
無論是普通職工,還是科研工作者,參與省總工會舉辦的「工友杯」雙創大賽,熱情高漲。
「這是一個充滿創業激情的舞臺,搭建起了科技創新的交流平臺!」大國工匠、全國勞模孫紅梅,此次帶著「某型航空發動機燃燒室機匣雷射熔覆工藝研究」的參賽項目,站上路演舞臺,展示和隊友們研發的最新科技創新成果。
孫紅梅從事航空發動機修理,主要負責四大型號二十多種機型的焊接噴塗技術工作。孫紅梅20年來堅守在航空發動機修理一線,先後維修了600餘臺航空發動機。工作中她一次次突破技術難關,「修煉」成航修領域的專家。在工會的積極推動下,成立孫紅梅名字命名的「紅梅工作室」,多年來,她和工作室的成員們一起參與了30餘項科研項目,研發了10餘項核心修理技術,獲得了近20項軍隊和襄陽市的科技進步獎,專利授權4項。2019年孫紅梅還榮獲 「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光榮稱號。
孫紅梅坦言,「工友杯」大賽非常接地氣,作為一名普通職工,感謝省總工會提供了展示自我和切磋交流的機會,與很多科技創新項目的參賽選手同臺展示,聆聽評委導師們的指導,受益匪淺。
疫情防控催生研發29項專利
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進入決賽的參賽單位中建三局,疫情期間臨危受命,在全國人民的萬眾矚目和熱切期盼下,以「雷霆之勢」,建設起「兩山」醫院,應用研發了應急醫院智能化運維管理平臺,實現智慧安防、智慧物流、遠程會診「零接觸」運維,生死時速,催生專利發明29項。
此次大賽,中建三局參賽項目是「應急抗疫醫院快速建造技術」,採用模塊化設計,細分潔汙分區,創新衛生等,解決快速建造和安全保障難題。晝夜不休,快速建造起的應急抗疫醫院,提供了武漢市定點救助新冠患者四分之一的床位,也同時築就了中建三局在醫院建設領域和核心競爭力,從今年3月以來,中建三局新承接到13個醫院工程,訂單78億元。
與死神賽跑,與病毒抗爭,不少參賽項目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題。湧現了「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抗新冠肺炎重要清肺達原顆粒的開發與產業化」等跟疫情防控相關的新項目。
「2020年初武漢疫情大規模爆發時,我們團隊臨危受命,負責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的研發工作,近距離接觸病毒、研究病毒。」參與新冠滅活疫苗研發、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病毒性疫苗研究室主任王澤鋆介紹說,他和團隊一起與時間賽跑,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全身心投入,經過98個日夜的奮戰,成功完成了臨床前的研發,並於2020年4月12日率先獲得全球首個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臨床批件。
帶著剛剛獲批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項目,王澤鋆和團隊從「工友杯」初賽、複賽到決賽,過關斬將,脫穎而出,彰顯了企業在科技抗疫中的積極作用。
退役軍人種野藕帶農戶致富
鹹寧嘉魚鴨兒湖獨特的地理優勢,讓退役軍人龔木前種植的「陸溪野藕」,從田間地頭,走向市民餐桌,成為舌尖上的美食,帶領著鄉親們走上致富道路。
2016年,龔木前退役後回老家鹹寧嘉魚創業發現,老家的野生蓮藕是優質的原生產品,產量稀少,價值高,口感好。經過人工培植後,龔木前種植的野生蓮藕「陸溪野藕」投放市場後一炮打響,還亮相《舌尖上中國》美食節目。獲得市場反響後,龔木前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繼續產學研結合,開發「陸溪野藕粉」「陸溪野藕蘑菇」「陸溪野藕粉絲」,獲得了湖北省標準化試點企業,以及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認證。
龔木前開發的「陸溪野藕」項目,帶動鄉親致富,與300多戶農民籤訂了種植收購協議;創造就業崗位,通過野藕種植及採挖,帶動當地300餘人就業,企業用工達40餘人。
「在參賽中,通過專家的點評,使我們認識到項目目前的不足之處,為今後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龔木前說,感謝省工會職工『雙創』大賽這個平臺,實打實的幫助到了企業。
【連結】
成果對接專場籤約近2.4億元
「參加比賽不僅拿了個大獎,還結識了客戶並成功籤約。」中建三局二公司安裝公司數位化基地副總經理蔣森林高興地說。
為儘快實現大賽成果對接,2020年10月23日,湖北省總工會主辦、湖北省職工眾創空間舉辦了扶貧農業、第三產業、創投對接、智能製造和醫療康養等6場系列成果轉化活動,隨雙創大賽同步進行,籤訂供銷訂單、融資協議等達2.4億元。
此外,2020年省總工會,為拓寬職工雙創項目轉化渠道,邀請「勞模+明星」組合進行公益直播帶貨,用勞模的公信力與當紅明星的流量,宣傳推廣湖北職工的雙創產品及特色產品,助力湖北企業和經濟發展。一場90分鐘的直播,共吸引38萬人次觀看和購買
自2018年以來,湖北省總工會連續三年舉辦「工友杯」職工創業創新大賽,三年來共吸引3萬多名職工、8500個項目參與角逐。第三屆大賽參賽項目領域更加廣泛,既涵蓋農業、製造業、服務業等傳統領域,又有新一代信息技術(如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生物醫藥、物聯網、綠色低碳、疫情防控、文創等新興產業。
「建立省職工眾創空間,連續舉辦『工友杯』大賽,目的是為了發現與挖掘一批批好的職工雙創項目,對他們進行扶持幫助,促進項目落地落實,帶動更多人就業。」省總工會職工眾創空間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