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 北大劉志博課題組報導金屬氟化物納米晶驅動的活體剪切化學

2021-02-15 化學加

點擊上方小程序提前報名

近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應用化學系劉志博課題組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發表題為「Desilylation Induced by Metal Fluoride Nanocrystals Enables Cleavage Chemistry In Vivo」的研究論文。在該工作中,作者巧妙地利用了金屬氟化物的活體解離平衡,通過原位脫矽反應,成功實現並首次報導了金屬氟化物納米晶驅動的活體剪切化學,並藉助放射性分子影像完成了組織選擇性的化學調控。該工作基於無機材料、化學生物學、放射性醫學影像等學科的交叉融合,提出了一類新型的活體化學調控策略,並為金屬氟化物等經典無機材料領域的發展帶來了新思路和新機遇。

圖1. 基於CaF2納米晶的矽烷脫除反應實現活體剪切化學

金屬氟化物納米晶因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被廣泛用於生物成像、藥物遞送、生物傳感等生物醫學領域。理想情況下,金屬氟化物納米晶應具備足夠的化學穩定性,以維持良好的光、電、磁性質。但是,根據溶解平衡原理,金屬氟化物在水溶液及活體內會釋放出金屬離子和氟離子,這一過程不僅會對其結構和功能造成影響,釋放出的金屬離子還會帶來潛在的生物安全問題。儘管對於絕大多數的生物應用而言,金屬氟化物的溶解是不希望發生的,作者注意到,金屬氟化物的溶解產物氟離子作為一種經典的脫矽反應試劑,可用於高效的矽醚脫除反應,進而構建出基於金屬氟化物的活體剪切化學體系。

為了實現這個想法,作者合成了六種經典的金屬氟化物,利用矽醚保護的羅丹明衍生物評估了不同金屬氟化物的脫矽釋放能力。螢光動力學結果顯示,脫矽反應速率高度依賴於氟離子的平衡濃度,順序為BaF2 > SrF2 >CaF2≈NaYF4@CaF2> NaYF4 > LaF3。綜合考慮脫矽反應速率和金屬離子的毒性,作者選用了CaF2用於後續實驗。

為了進一步提高生物相容性,作者合成了聚乙二醇修飾的CaF2納米晶,利用透射電鏡和氟離子計監測了CaF2納米晶在水溶液中的溶解過程,證明CaF2納米晶可用作快速釋放氟離子的生物材料,並成功實現細胞水平上螢光分子的釋放。作者還設計了基於矽醚保護的多肽偶聯藥物,在CaF2納米晶的激活下,化療藥物得到釋放,有效地抑制了腫瘤的生長。

綜上,該工作開發了新型的活體矽烷脫除反應工具,拓展了金屬氟化物納米晶材料的生物醫學功能,並為設計更有價值的無機-有機前藥帶來了新的啟發。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博士研究生段東斑為該文的第一作者,劉志博老師為通訊作者。北京大學孫聆東教授,博士後董浩和研究生杜平為該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北京分子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以及北京天壇醫院的資助。

原文連結: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jacs.0c10399

來源: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瀏覽更多行業前沿資訊,化合物百科查詢,了解更多化工醫藥原材料行情,發布求職招聘,創建專屬電子名片,報名參加更多行業活動,歡迎下載化學加APP!

· 微信訂閱號消息列表改版,公眾號消息不再以時間順序展示,大家想及時看到化學加推送內容,多多點擊文末「看」,按照下圖將「化學加」設為星標。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學科交叉:劉志博課題組報導金屬氟化物納米晶驅動的活體剪切化學
    學科交叉:劉志博課題組報導金屬氟化物納米晶驅動的活體剪切化學近日,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北京大學應用化學系劉志博課題組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發表題為「Desilylation Induced by MetalFluoride
  • 北京大學劉志博JACS:金屬氟化物納米晶驅動的活體剪切化學
    在該工作中,作者巧妙地利用了金屬氟化物的活體解離平衡,通過原位脫矽反應,成功實現並首次報導了金屬氟化物納米晶驅動的活體剪切化學,並藉助放射性分子影像完成了組織選擇性的化學調控。該工作基於無機材料、化學生物學、放射性醫學影像等學科的交叉融合,提出了一類新型的活體化學調控策略,並為金屬氟化物等經典無機材料領域的發展帶來了新思路和新機遇。
  • 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徐晶課題組、黃文忠課題組分別在JACS發表論文
    它具有一個極為罕見獨特的氮雜金剛烷的結構,且含有八個手性中心和三個連續的全取代季碳中心,化學合成極具挑戰性,目前還沒有相關骨架的虎皮楠生物鹼合成研究工作的報導。徐晶課題組的研究起始於雙環二酮化合物。團隊經由一個經典的有機人名反應——曼尼希反應,引入了關鍵的氮甲基。幾步化學修飾之後,再通過一個具有相當挑戰性的氮雜麥可加成反應得到化合物圖2.5。
  • 北京大學劉志博課題組誠聘有機合成方向博士後、訪問學者
    ▎學術經緯/報導 劉志博,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北大-清華生命聯合中心教授。解決博士後期間子女入託、入學問題 (北大幼兒園,北大附小); 5. 協助申請北京大學博雅博士後項目、北京分子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博士後項目,最高30萬每年; 6.
  • 合成具有富集表面結構和增強CO2還原催化活性的Pd-Cu Janus納米晶
    −Cu Janus納米晶。相關研究成果於2020年12月28日發表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美國化學會志》。 由於兩種不同金屬的電子耦合和幾何效應,雙金屬納米晶的催化性能往往優於單金屬納米晶。 該文報導了在十六胺和Pd二十面體種子存在下,通過葡萄糖還原Cu(II)前驅體,通過位置選擇生長,容易地合成形狀可控的Pd–Cu Janus納米晶體。
  • UT Austin劉遠越 JACS:為什麼二維金屬硫屬化物的載流子遷移率低?
    【引言】   二維金屬硫屬化物由於其在電晶體、光電探測器以及光電化學能量轉換等方面的潛在應用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關注。這些材料通常只有幾個原子層的厚度,因此可通過電磁場以及光的作用,有效調節其材料內部的電荷傳輸。
  • 鍵能領域的首篇Perspective | 南開程津培院士課題組JACS:鍵能方法學創新與當代有機化學的理性發展
    來源 | 南開化學            編輯 | 化學加近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程津培課題組在化學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ACS)上以《Recent Advances and Advisable Applications
  • 【有機】JACS:北京大學楊震、黃俊課題組完成(+)-Waihoensene的不對稱全合成
    2017年,Lee課題組通過18步完成了(±)-waihoensene的首次全合成,該路線的亮點在於通過串聯[2+3]環加成構建含兩個連續季碳手性中心的BCD三環(Figure 1a)。近日,北京大學楊震、黃俊課題組通過15個步驟完成了(+)-waihoensene的不對稱全合成,總收率為3.8%,該成果發表於J. Am. Chem. Soc.
  • 英雄所見略同,化學也有「撞衫」 ——近期兩篇JACS文章賞析
    生活中有撞衫,化學中的撞衫也不少。當兩個課題組同時對同一個化學問題感興趣,又採用了相近的實驗方法,又在同一期同一雜誌上發表,那可算得上是「化學好撞衫」了,事實上,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既可能是化學家對同一化學熱點產生了共鳴,又或許真的是英雄所見略同,抑或是其他原因,你懂的。「喵了個咪,撞衫啦!」
  • 【物化】探索高壓下過渡金屬的氟化極限
    因此,探索新氧化態的形成機制及由此構造具有特殊性質的新材料是化學和凝聚態物理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由於氟極強的得電子能力,有利於元素在氟化物中呈現出高的氧化態。因此,探索富氟組分化合物成為認識元素化學屬性極限的有效方法。富氟組分過渡金屬氟化物具有強氧化性,在新材料製備方面有重要應用價值。壓力作為一種基本熱力參量,在誘導結構相變獲取新材料和穩定非常規組分化合物方面有獨特優勢。
  • 西北工大發表頂刊綜述IF=31.56:金屬材料在高應變速率下的剪切局部化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閆娜教授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中科院金屬所合作在材料領域頂刊綜述期刊「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 程津培院士課題組:鍵能方法學創新與當代有機化學的理性發展
    ‍‍‍近日,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程津培教授課題組在化學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 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JACS》燃料驅動循環反應的可編程水凝膠
    【科研摘要】近期,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Thomas M.Hermans教授團隊介紹了一個完全人工的反應循環,該循環由從「預燃料」催化獲得的化學燃料驅動。化學燃料循環催化供能的反應周期涉及作者先前報導的醛糖水凝膠(圖1a中的SachCHO)。加入連二亞硫酸鹽(DT)後,SachCHO的醛基部分被定量轉化為α-羥基磺酸鹽(SachSO3-)。在我們的情況下,我們在25°C下工作(對於所報告的情況,溫度為≥80°C),因此SachSO3-不會還原為相應的醇,而是穩定的。
  • 中山大學張偉雄教授課題組JACS:新穎三維水網的過冷現象及類偶極玻璃型介電弛豫
    不過,目前三維類冰結構主要出現在具有籠狀孔隙的氣體水合物中(如自然界存在的可燃冰),具有一維孔道的三維類冰結構仍然很少見,其相關動力學行為的研究更是鮮有報導。近年來,中山大學化學學院張偉雄教授課題組致力於研究分子材料的結構相變,尤其專注於從微觀分子動力學的角度去深入理解異常結構相變現象(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914;Adv.
  • NSC系列10篇,JACS 6篇,催化前沿每周精選丨1021-1027
    輻照HB片釋放的H2的量約佔總質量的8%,這表明與先前報導的金屬H2存儲材料相比,該HB片具有較高的H2存儲容量。近日,蘇州大學的Peng Yang教授課題組通過調變Ni/Co比例,以及利用HITP(HITP = 2、3、6、7、10、11-六亞氨基三亞苯基)這一聚合物,合成了一系列雙金屬配位聚合物,以此來探究金屬中心在調節氧還原反應活性方面的作用。
  • 我校王國明教授在國際頂級期刊JACS發表科研成果
    新聞網訊  近日,化學化工學院王國明教授課題組在《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正式發表題為「Manipulating On/Off
  • 南科大李闖創課題組JACS:明星分子Vinigrol的不對
    第一作者:閔龍;通訊作者:李闖創通訊單位:南方科技大學論文DOI:10.1021/jacs.9b08983全文速覽我們課題組報導了一條無保護基的高效簡潔的 Vinigrol 不對稱全合成方案。Vinigrol 從 1987 年被分離報導至 2008 年期間,全世界有超過 20 個課題組參與該分子的合成競爭,並報導了其合成研究進展工作,已發表超過 30 篇的論文,另有超過十篇可以檢索到的博士論文對 Vinigrol 的全合成進行了探索和研究,其中有三篇是來自中國的博士論文。截止 2008 年底,他們均沒有實現該分子的全合成。
  • 【超分子】中南大學團隊JACS封面:「卯榫節點」自組裝巨型美學中空納米超分子
    ‍以超分子化學作為研究基礎的很多領域發展迅速,配位驅動已經發展為現代構築超分子結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JACS:南開大學湯平平課題組實現鈷催化的環氧化物三氟甲氧基化
    首次報導了溫和條件下鈷催化的環氧化物與三氟甲基芳基磺酸鹽(TFMS)的開環反應(Figure 1) (doi: 10.1021/jacs.8b10298)。其面臨主要問題包括:a)由於氟化物陰離子可能發生環氧化物的親核開環,所以氟化物鹽不適合激活TFMS以產生-OCF3;b)如何穩定三氟甲氧基陰離子。
  • 大化所傅強JACS:金屬與惰性氮化硼載體之間的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
    /jacs.0c08139 全文速覽 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SMSI)是多相催化研究中的一個經典概念,這一現象首次在惰性六方氮化硼(h-BN)負載的金屬催化劑中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