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百強區」排名躍進6位 官渡區高質量發展步履不停
9月10日,賽迪顧問發布《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白皮書》。《白皮書》從經濟實力、內生動力、消費活力和區域能級四個維度判斷全國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通過對城區最新社會經濟數據的深度分析和總結,構建形成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
其中,官渡區在「2020全國百強區」中排名40名,較去年躍進6名,緊追位列西南地區領頭羊的成都市龍泉驛區(今年排名39名、去年40名)。排名顯示,今年官渡區超過廣州市南沙區、廣州市花都區、青島市市南區、寧波市海曙區、無錫市梁溪區、青島市即墨區,體現了官渡區在爭先進位中的努力成果。
城區是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載體,也是城市群、都市圈建設的核心力量,更是城市的「軟實力」擔當、「輻射級」擔當和「主形象」擔當。一年來,官渡區圍繞「大建設、大開發、大發展」主基調,全面爭當排頭兵。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區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圍繞「夯實、調整、優化、提升」主線,攻堅克難、務實苦幹,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經濟實力,是一個區域發展的重要基礎。2019年,官渡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47.01億元、增長7.0%,絕對值居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41億元、增長11.8%,增速、絕對值居全市核心區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9%,增速、絕對值居全市核心區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0%,增速居全市核心區第一。
同時,去年官渡區全年民生支出41.8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2.3%。不僅引入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等優質資源,西南大學官渡實驗學校開班辦學。還實現了69所公辦小學「三點半課堂」全覆蓋,並保障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人數連續3年相當於全市其他3個主城區總和。此外,區人民醫院遷建項目主體結構完工,全省首個區級養老綜合服務示範中心投入使用,全區「1+8+N」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建立。
長期以來,官渡區都是昆明乃至全省的重要交通樞紐,長水國際機場、昆明火車站、南部客運站等均在轄區範圍內。隨著地鐵建設,目前已成為全省軌道交通覆蓋最高的區域。近年來,全區先後完成廣和路、先鋒路等55條道路建設,新增裡程76.5公裡,路網密度達5.48千米/平方公裡,構建起聯通內外、高效便捷的運輸網絡。這既是官渡區自身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作為主城核心區的重要擔當。
下半年,官渡還將加快推進古滇大道、太平路等47個續建項目,啟動芳華路、橋東路等18個新建項目,並配合省、市抓好昆明火車站南廣場改造、菊花村綜合交通國際樞紐、福宜高速和4條軌道地鐵等工程。
在數位化建設方面。目前官渡區已與三大通信運營商、省信息產業投資集團、鐵塔公司籤訂合作協議。年內擬建成5G基站1552個,籌建5G產業聯盟,大力發展大數據、區塊鏈、5G等應用,加快構建開放互通信息網絡。通過對照自貿試驗區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互聯互通樞紐的標準,做優做大綜合樞紐這篇文章,夯實和提升承載力,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高質量建設城市新中心
不管是在哪個城市,對於寸土寸金的主城區來說,土地無疑是最重要發展要素之一。自從2018年「建設昆明城市新中心」的發展目標明確以來,官渡區在片區開發中已是不遺餘力。隨著片區開發的深入推進,特別是中國(雲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獲批賦能,官渡區總部企業已落戶30家,外貿企業112家,虹吸效應正逐步釋放
今年上半年,官渡區全力以赴「保投資、促開工、抓拆遷、增供地」,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降幅逐步收窄。實施郭家小村—羊甫、官渡古鎮等「三舊」改造連片開發,推進涼亭片區、羅衙社區丁家村等城中村改造項目,完成拆遷面積40.26萬平方米。
上半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80.3億元,降幅較一季度收窄5.1個百分點,絕對值全市排名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2%,實現扭負為正,絕對值全市排名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較一季度收窄4.8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3.86億元,降幅較一季度收窄6.7個百分點,全市一板塊排名第一。
下一步,官渡區還將突出以人為核心,全面提升改造不符合現代城市發展的城中村、老舊小區,騰挪發展空間,挖掘增長潛力。並按照「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改造、統一管理,進行集中連片改造」的原則,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把城市更新改造與城市發展規劃、片區功能定位、基礎設施完善、人居環境提升等有機統一起來,高度統籌推進,提升整體品質。
為提速改造進度,官渡區針對未啟動改造的城中村,實施「一村一策」。儘快形成工作方案,重點破解土地、規劃、資金等問題,分期分類推進,確保今年完成所有前期工作,力爭明年全面啟動。同時,全區全面梳理已籤約但長期未動工的項目,限定時間內仍未實質開工的,該清退的清退,該調整的調整,確保更多項目動工開工,形成實物投資,拉動經濟增長。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去年3月1日,「官渡區親清茶座會客廳」在雲南滇創季官產業園揭幕。「官渡區親清茶座會客廳」作為「昆明官渡政商直通車」的線下平臺,通過區級負責人輪班「面對面」的方式,為民營企業家搭建起了與官渡區區級領導及政府職能部門面對面反映問題、表達訴求、了解政策的平臺。
今年以來,官渡區聚焦開辦企業效率低、環節多、時間長等問題,深化開辦企業便利化改革,企業開辦實現「只進一扇門、只填一張表、過程零成本」。上半年,全區通過企業開辦「一窗通」平臺共申報3908戶,審批通過3435戶。
「以前要申辦施工許可證,必須先辦工程質量監督、工程安全監督手續,同時要準備3套材料,需要跑四五趟不同的地方,10天都不一定辦得下來。今天只用半天就把證拿到手,而且只用一套材料跑一個窗口,實在是方便多了。」作為官渡區首個「三證合一施工許可證」獲得者,昆明方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企業項目負責人開心地說。
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營商環境無疑是城區最重要的軟實力之一。顯然,官渡區在多年前就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官渡區商投局負責人介紹,早在2016年官渡區就制定了《領導幹部掛鈎聯繫重點企業工作方案》,通過該制度,區級負責人先後為中建(雲南)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會展中心王府井奧特萊斯、滴滴出行等企業解決了註冊落地、辦公場所、員工子女入學及項目二次招商等困難。
在政策扶持方面,官渡區商投局牽頭制定了《官渡區促進產業發展扶持辦法(試行)》《官渡區中介招商鼓勵辦法(試行)》,著重鼓勵引進產業項目,重點加大對500強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外商投資、用地類產業項目及企業管理人員及人才的扶持,為企業投資興業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2019年,區商投局共對222家企業兌現政策扶持金額共計2136.09萬元。
在「2019南亞東南亞國家商品展暨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官渡區參加籤約儀式項目5個,籤約金額413億元。目前,近3年官渡區在「南博會」「商洽會」的籤約項目落地率為100%。
在疫情期間,官渡區結合《區級領導包保掛鈎聯繫重點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方案》,對未覆蓋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和企業開展上門服務,協調解決項目推進和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針對受此次疫情影響較大的建築、商貿、會展等行業,官渡區將根據企業經營發展需求和區級工作統籌,開展「一事一議」「一企一策」政策扶持。
把握自貿試驗區發展新機遇
9月10日,就在《白皮書》發布的同一天,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商事調解中心昆明片區分中心在官渡區融城金階掛牌成立。
這標誌著官渡區「建立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機制、多渠道匯聚各方力量化解矛盾糾紛、加強自貿試驗區法律服務、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工作掀開了新篇章,也是加快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動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官渡區域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去年8月,隨著中國(雲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四至範圍」的確定,官渡區成為昆明片區乃至雲南片區面積最大、位置最核心、資源最豐富的區域。「高質量建設試驗區」成為官渡區的重要歷史使命和重大歷史機遇。
一年來,全區不斷學習、探索、創新、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通過對涉及昆明片區的94項國改和47項省改試點任務進行分解,建立「一個任務、一個方案、一個創新案例、一名責任人」的工作機制,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截至目前,全區已制定試點任務工作方案82個,梳理創新案例33條。
在8項可複製推廣實踐案例中,「以國際法律服務綜合體創新自貿試驗區商事仲裁調解服務供給模式」入選「最佳實踐案例」上報國家商務部,「創新數字服務新模式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入選自貿試驗區第一批全省範圍內複製推廣改革試點經驗。
4月22日,官渡區在全省各縣區中首家次採取網絡直播方式,舉辦「傳遞區域價值擎動官渡未來」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官渡區域產業投資網絡推介會。首創空間規劃、產業導向、片區改造、公共資源、政策導向「五張地圖」疊加方式,直播點擊量突破122萬人次,在線出席企業超300家。
6月22日,以「雲」上推介的方式,官渡區創新舉辦文化產業全媒體招商推介會,利用全媒體平臺優勢,通過網絡視頻直播的方式,向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重點區域的投資商廣泛宣傳官渡區文化產業投資環境。據統計,中國(雲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掛牌以來,截至8月,官渡區全域內新設企業數11586戶,外資企業36戶,新增內資企業註冊資本金707.66億元。
近期,市委對14個縣(市)區的功能定位、發展方向與重點進行了明確,對官渡區提出了「昆明城市新中心、綜合樞紐重要承載區、開放發展引領區」三大功能定位,與其他主城區相比,更加凸顯官渡區在全市的核心引領地位和獨特的開放樞紐功能。可以說,官渡的使命更加艱巨、挑戰更加巨大,發展前景也更加廣闊。(記者 鄧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