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你莫屬》《奇葩說》模式進入直播帶貨,觀眾會「真香」嗎

2020-12-20 娛樂資本論

作者/寧飛虹

蔡少芬在10月的一場直播中介紹一款搗蒜器,但由於操作不當導致蓋子飛出鏡頭外,蔡少芬愣了愣立馬救場說「是我的不對」。這段翻車視頻被瘋傳登上熱搜。

很多人不知道,這其實是《奮鬥吧主播》的節目錄製現場。這檔定位於主播職場競技的節目,由於25位女明星的效應,在話題流量上自帶光環。比如在首輪直播比拼中,黃奕綜合成績排名第一,葉璇排名始終中等靠後,葉璇隨即發表了「贏得不光榮」的言論意指黃奕,兩人成為「互撕戲碼」的代表人物激起討論。

事實上,在帶貨綜藝這條賽道上,明星或當紅主播種草是一個重要方向,8月播出的《鵝外驚喜》和《謝謝您na》,分別以劉謙和謝娜作為核心人物,就屬於這樣的類型。這些節目有真實的帶貨現場,明星可幫助引流,但帶貨意圖外露,可看性低,兩者數據均不喜人。

可以看到的變化是,帶貨綜藝在套用幾個成熟的模式。

①《奮鬥吧主播》在明星直播的基礎上引入101模式,以直播帶貨代替唱跳表演,在成團後用做PPT策劃代替才藝練習,出道位則用GMV TOP4成為天貓官方直播間指定主播代替,被網友們戲稱為直播版的《浪姐》。

這種模式勝在邏輯清晰、明星參與度高,但都需要平臺有強明星資源,再加上本身在淘寶+優酷的雙平臺優勢,品牌才願意買單。

②其他平臺的《我們籤約吧》《爆款星主播》以及還在籌備的《超級學徒》,這些職場競技/職場真人秀方向的新綜藝,則是利用主播這個新職業的外延娛樂性和話題度做文章,簡單地說就是主播版的《非你莫屬》+《奇葩說》。

但是這些節目都沒有明星的自然流量。在帶貨邏輯下其面臨兩個難點,一是素人節目如何產生吸引大眾的話題;二是要真的實現「轉化」指標,就勢必要把直播帶貨的三字經「人、貨、場」帶進去,如果只是做做樣子,客戶勢必不買單。

那麼,除了依靠明星引流外,怎樣做一檔好看又帶貨的素人選拔綜藝?有哪些成熟的綜藝模式可以與直播行業相結合?

小娛發現,在現有節目中,《我們籤約吧》用達人招聘將素人、MCN機構以及贊助客戶放到同一話語場中;《爆款星主播》則採用新的商業合作模式給節目帶來了200個客戶,做到了選品間批量化貨品的呈現。

這些都不失為好的嘗試。小娛採訪了這些節目的出品方,與他們聊了聊對於帶貨綜藝的思考。

為什麼職場模式在帶貨綜藝行得通

從去年四季度開始籌備《我們籤約吧》,榮耀興合CEO胡春凌就說要做符合新形勢的職場招聘場景。

說到求職類的綜藝節目,位於頭部隊列的《非你莫屬》,直到今年還播出了最新一季。如此長壽也證明這種綜藝模式是成功的,且有複製的可能性。

《我們籤約吧》就是一個成功複製的案例。那麼,職場模式與直播帶貨的相容性在哪?

回看《非你莫屬》打響之際,坐在臺上的老闆多是新興的網際網路企業,這是那時年輕人求職的主要目標。再看現在,「自媒體達人和主播已經成為萬千年輕人們職場的一個新方向了。」胡春凌說到。

最終來到節目上的50位達人,「他們有想進入到頭部MCN機構的願望,以便獲得更多的曝光機會,以及得到機構在供應鏈匹配上的支持」。

因而臺上的老闆就變成了可以籤約、培養直播達人的MCN機構。淘直播第一機構謙尋文化以及快手頭部機構遙望網絡,雖然分別擁有薇婭和李宣卓這樣的頭部主播,「但他們也有招聘基地達人的需求,希望節目能帶來新鮮的KOL血液」。

而江蘇衛視成立的目標要做成廣電系頭部MCN的荔星傳媒,以及曾孵化培養短視頻達人正轉型的papitube,「他們也在直播帶貨這條賽道上有真實的用人需求」。

這樣一來,在海選階段的正反選賽制也清晰了。這種職場招聘模式將直播帶貨中的「人」帶了進來,這裡的人不僅是主播和MCN機構,還有商家。

在《爆款星主播》裡,挑人的「老闆」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商家,他們以供應商身份進入到節目中,他們的需求更多在尋求帶貨能者。小娛注意到,同樣是正反選的機制,商家亮燈代替選中,主播滅燈表示拒絕,這個編排其實很《非誠勿擾》。

在兩檔節目中,節目對他們的帶貨展示進行直播間場景的模擬,這樣就將三字經中的「場」也帶了進來。比如《我們籤約吧》在每一個出場的達人面前都架起手機,選手們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對某一個產品的宣講。

到了直播實戰環節,達人還要在場外進行100場真實直播PK,直播帶貨的成績作為半決賽和決賽晉級的參考,這實際上展現了職場上經常看到的KPI考核制。

在《奮鬥吧主播》中,明星主播們的第一次小考包括組團後的團播賽,都是直接在淘寶上進行直播。每次實時直播後觀看人數、平均觀看時長和帶貨銷量等排名也直接出現在節目中,作為職場真人秀的一個結果,也推進淘汰環節的展開。

從以上這些維度,可以說職場招聘或職場競技確實是當下能與直播帶貨較好結合的一種節目模式。

最為關鍵的「貨」,要怎麼進入節目中

但是,以「帶貨」為節目落腳點,無論包裝如何,其中的貨是最被看重的,要怎麼解決?

一種還是傳統的綜藝贊助模式,設置大權益客戶席位。《我們籤約吧》有5個主要的贊助客戶,小娛發現它們均出現在節目的選品區中。

總冠新日電動車,特約今世緣,指定產品冰泉牙膏、松下衛浴、福臨門

胡春凌告訴小娛,「節目中選手直播帶的貨品,贊助商肯定會作為其中的命題,客戶希望有一些花樣帶貨的表現。」

李宣卓曾因高峰期1分鐘賣1萬單白蘭地被戲稱「快手酒仙」,他在節目中的帶貨展示是一個白酒盲測環節,今世緣作為其中一款酒成為命題,有點類似定製化露出。

此外,這些贊助商還享有更多的轉化權益。節目的飛行嘉賓比如王祖藍、王耀慶等,「我們還聯手這些嘉賓給客戶在直播平臺做了10場的大咖直播,總的GVM達到了4000萬以上」。

另一種方式則是摒棄掉大客戶贊助。《爆款星主播》不設總冠,沒有特約,節目出品方藍象傳媒CEO陳文嘉說「節目錄製前已有200個品牌商家希望能參與進來」。

在每期節目開始前,飛行嘉賓會去到選品間挑選貨品作為命題,每一期的選品間大概會出現30-40個品牌廠商產品,明星從中挑選出6到7個作為選手演繹的產品。

胡可在選品間挑選

「這200多個品牌裡面,我們會做幾個分類,一是深度植入品牌,在節目現場會有選手全面演繹產品及品牌展示的;其他的就比較淺層了,會給品牌一些曝光。」

亮燈後在屏幕上展現出的「翻牌」商家

小娛通過業內人士了解到,在綜藝市場,售賣價格規模較小的資源包是比較少見的,數十萬的價格對於一個廣告商而言已經是很不錯的選擇。

而且,節目裡很多客戶都是新消費領域的客戶,比如國產美妝品牌考拉博士、麗泊黛姿等。「現在市場經濟這麼不好的情況下,我覺得有好多存量的小客戶也需要釋放,但是一上來就幾百萬的贊助,好多品牌剛起步做不到。中國這樣的客戶太多了,所以我們想把精力放在這些小客戶上」。

其實還有第三種方式,最為直截了當的,就是做真實的在線直播,平臺直播和節目錄製同時進行。《奮鬥吧主播》也沒有總冠,特約淘寶直播算是大權益客戶,但只是這一個淘寶直播,能聯動到背後的淘系商家,也能解決帶貨場景和轉化需求。

開播前,小娛通過優酷相關負責人了解到,「節目做了大量的商品徵集工作,徵集到的商家和商品已經超過1000。四期節目超過上百個品。總的來講,我們這次不會少於三千個品。」

他還談到選品的依據:「如果從純淘系營銷角度來講,什麼是爆款我們就選什麼;但是從節目來講,要兼顧爆款和看點,所謂的爆款是大家耳熟能詳都知道的,比如說爆款雪糕「鍾薛糕」賣得好,你再來賣就沒有意義了。按照導演組的想法,我們要通過這個節目找到大家不是那麼熟悉的。」

最難的貨齊了之後,我們再來看帶貨綜藝本身,綜藝還是要回歸綜藝,激起觀眾的想看欲也是重點課題。

帶貨太硬不好看,話題延展從何找

明星效應是綜藝話題的永恆流量。《奮鬥吧主播》總導演蔣帆表示,「從綜藝角度,明星相對來說更容易被人觀看到。我們選擇明星,是因為他們與一般人一樣,在直播行業都是零基礎,起點是一樣的,我們更容易看到每一個人在這個環境當中的變化和進步。」

「整個直播場景的拍攝,其實相當於一個MCN公司要籌備一場直播,策劃、選品的一系列流程都是他們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我們只是把這工作流程進行了一個記錄。」

節目中黃奕本身就投資MCN機構,有經商經歷和老闆的管理能力,在節目中很快速組建團隊進行分工;而類似新生代演員宋芳園和偶像許楊玉琢這樣的年輕人,她們演藝工作外的經歷較少,對直播市場就會相對陌生。

「大家對於一份不熟悉的工作,工作處理方式和梳理流程都會有不同的體現。」這也是節目營造出職場環境後,在真人秀的互動上,只要產生觀點不一致就能引發話題性。

不過,素人節目是沒有這種光環的。陳文嘉坦言當時對《爆款星主播》的節目模式苦惱了很久,「如果是直接現場賣貨,都是素人選手誰來買?所以我們把整個節目定位成一個社會討論類項目」。

「其實每個選手都代表一個芸芸大眾想賣貨的標籤,通過他們的展示和商家的反映告訴大眾,帶貨到底是怎麼回事,什麼人適合帶貨,什麼人不適合帶貨。」 陳文嘉理解關於帶貨這件事還是有很多話題可以討論的。

在一定程度上,《爆款星主播》借鑑了《奇葩說》的模式,「一開始最想做的是話題,如果一期節目能出一兩個相對爆一點的話題就夠了」。比如類似「女生有沒有必要買防狼器」這樣的大眾性話題,可能最後延展出來的不是討論商品,而是借著商品討論話題。

事實上,正反選的機制也為搶人留下了話題空間。直播間比拼的是價格和優惠福利,這也只有商家能提供。在第四期節目中,老香齋選擇了一名相聲專業畢業的小夥子,看中其捧哏口才,直接說出「除了薇婭姐帶的一款我要給你高兩元錢,其他的產品能保證全網給你最低價」。

同樣在《我們籤約吧》中,MCN機構在搶人環節中允諾資源,還善打感情牌。謙尋的董海峰常掛在嘴邊是品類最全、全國最好的供應鏈、淘寶最多的達人基礎;荔星傳媒的李響則強調江蘇廣電有最好的媒體背書、有跨年演唱會和影視綜等資源。

在「哄搶」李宣卓時,因李宣卓講述自己在美妝賽道競爭直播12小時的故事,董海峰甚至還落淚回憶薇婭以往的辛苦歷程,也被節目當做一個話題點去發酵。

胡春凌說,「節目內容的看點,第一是達人的才藝或優勢呈現,第二是老師們對行業的理解,對達人過往的經歷等進行的話題探討,最後是具有創意性的帶貨」。

帶貨綜藝因承擔了「帶貨」的重任,被廣告客戶賦予了更多「轉化」的重任,內容生硬感在所難免。但在綜藝模式的垂類融合下,帶貨綜藝有了更多真人秀的展現和內容話題上的設計,在未來或許能慢慢扭轉客戶買單觀眾不買單的局面。

相關焦點

  • 真香!廣西北投最美路姐在服務區美食節直播帶貨
    真香!廣西北投最美路姐在服務區美食節直播帶貨 2020-09-22 2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劇透| 非你莫屬迎來新主播!原來是他……
    隨著工業4.0產業革命升級,網際網路化的不斷迭代、電商行業的興起,諸多企業從線下轉到線上,從面對面經營到直播帶貨,企業家在《非你莫屬》節目中的招聘種類也在不斷變化。透過一個個求職者與企業家之間的對談也見證了中國職場和行業的變遷。
  • 知道為什麼你直播帶貨賣不出去嗎?教你直播話術讓你輕鬆帶貨
    銷售任何東西,憑的都是一張嘴,會說話的人,業績都不會太差。線上線下皆是如此。你不是李佳琦,一個勁的說「買它、買它」就能成交;你也不是薇婭,送不起昂貴的禮物、現金和抽獎活動;作為一個普通的帶貨主播,如何能夠讓直播間的粉絲快速下單?
  • 直播帶貨、社交電商 永春香進入新零售時代
    直播帶貨、社交電商、高端定製、跨界融合、協同共創永春香進入新零售時代東南網12月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瓊芬 通訊員 蘇福彬)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觀念的增強,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以烏沉香為代表性產品的永春香高度契合了這種時代潮流,迎來新的發展契機,產品從傳統的朝拜香向功能香、保健香等家居香的方向轉型。永春香的營銷模式也相應轉變,全面進入新零售時代。擁抱新消費近日,記者走進位於永春中國香都產業園的福建興隆香業有限公司,廠區內晾曬的香品在冬日暖陽的照曬下散發出獨特的香氣。
  • 抖音直播帶貨能賺錢嗎 抖音直播帶貨流程是什麼
    現如今的直播帶貨市場,基本上是淘寶、抖音、快手三分天下。很多抖音的小夥伴想直播賣貨,有很多人也在問抖音直播帶貨能賺錢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說下,抖音直播帶貨流程是什麼,到底能不能賺錢吧。 現如今的直播帶貨市場,基本上是淘寶、抖音、快手三分天下。很多抖音的小夥伴想直播賣貨,有很多人也在問抖音直播帶貨能賺錢嗎?
  • 《非你莫屬》求職節目?
    小編最近看了幾期《非你莫屬》,在感嘆求職大神以及奇葩的同時也摸清了一些節目以及主持人的套路。眾所周知《非你莫屬》是一個充滿爭議性的"求職類"節目。就老闆們而言是衝著招聘去的嗎?答案很顯然。老闆們腦子不可能進了水,花了大價錢上節目,更多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有極少數老闆是想招人的。
  • 未來十年,沒有直播帶貨,只有內容電商!
    像主打穿搭教程的蘑菇街、提倡精緻生活的小紅書以及部分直播帶貨,都屬於內容電商的範疇。沒有需求也能創造需求,是不是聽上去有點不可思議?但當你知道了內容電商的原理,你就會明白它為什麼會是大勢所趨了。內容電商憑什麼抓住消費者的心?
  • 直播帶貨真的這麼香?Facebook竟然也要開始直播帶貨了
    受新冠疫情影響,直播帶貨賺足了企業家們的關注,連曾經放言格力只做線下的商業女強人「董小姐」 都啪啪打臉在快手直播帶貨。直播帶貨不僅在國內聲勢浩大,在國外也是一大熱點。同時,小扎透露,Facebook旗下社交平臺Instagram的直播購物功能正在測試完善中,相信在不久後就能體驗到IG版本的直播帶貨。消息一出,Facebook的股價就進入了暴漲的狀態。截至5月20日美股收盤,Facebook股價上漲超6%,達到229.97美元/股,盤中還創下了股價新高,高達231.34美元/股。
  • 假到離譜的直播帶貨,尬得觀眾都看不下去了
    說到直播帶貨你信嗎?反正我不信。佐上 「 請問主播,敏感肌可以使用嗎? 」 之類的即時互動。要是真割起韭菜來,威力可比電視購物大不少。肯定也有差友會說:主播們愛演、觀眾們愛看,差評君你不喜歡,你算老幾啊?
  • 淘寶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 如何淘寶直播帶貨
    淘寶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如何淘寶直播帶貨!薇婭是怎麼在淘寶直播帶貨的呢?很多人可能對淘寶直播帶貨有點陌生,淘寶直播帶貨今年十分的火,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如何淘寶直播帶貨介 淘寶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如何淘寶直播帶貨
  • 直播帶貨「HOT」榜第七期,9月的最後一擊
    面對直播帶貨,要麼選擇唯一PICK,要麼坐一旁靜靜觀戰。  9月已經進入下旬,衝刺月榜單,每位主播術業專攻,各顯神通。  美妝主播化得一手好妝,推得一手好貨,臉上的護膚步驟也無一落下,「面面」俱到可謂說的就是他們吧。  俗話說得好「人靠衣裝,佛靠金裝」,服裝主播帶貨能力也絲毫不亞於美妝主播。
  • 動圖宇宙|明星直播帶貨超有梗,李佳琦都成捧哏!
    要說最近什麼比較火,非直播帶貨莫屬!男有李佳琦,女有薇婭,還有很多明星的加入,讓網友和粉絲們更加欲罷不能了!有些明星直播是為了帶貨,有些就是為了搞笑~一不小心就比真主播更有梗,下面就來盤點一下和主播搶飯碗的帶貨藝人的搞笑瞬間吧~普通Fa王者—蔡少芬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蔡少芬講普通話!
  • 爆梗帶爆款,天貓官方爆款清單直播間讓觀眾笑著買
    #爆梗叭啦叭啦聯播#相關話題還在微博同步吸引了個圈層KOL傳播擴散、網友自發討論,微博話題閱讀過3億,就連#楊笠直播間擼豬#的話題,也收穫了超3600萬的閱讀量。能帶貨還能傳播,相較於傳統的主播帶貨模式,這種爆梗帶爆款帶貨模式,優勢到底在哪裡?
  • 直播帶貨駕到,眾「親」迎駕
    伴隨著中國物流產業的發展,供應鏈技術的提高為C2M這一商業模式的實踐提供了物質基礎。直播帶貨的現狀一場疫情,把直播帶貨的熱潮推向了高峰。隨著李佳琦和薇婭這兩位直播界的帶貨「戰鬥機」走紅,消費者發現原來看直播的同時還能享受更大力度的折扣優惠,讓直播帶貨這一行業迅速發展並廣為人知。今年11月,直播帶貨行業更是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進入門檻低,只需要一臺手機,你就可以加入直播的行列。
  • 「直播帶貨」英語怎麼說?
    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應用的興起,直播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搶眼的賺錢模式,就連央視主持人也開始直播帶貨了,而「直播一哥」李佳琦更是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商業奇蹟。Jonathan-直播英語.mp302:19來自Jonathan陪你學英語學習3種簡單地道的英文表達No 1.
  • 明星直播帶貨真是偽命題?
    一起來看:淘寶明星矩陣化獨播+半個娛樂圈串場助播要說將明星帶貨矩陣玩得最為爐火純青的平臺,非淘寶莫屬。早在年中的618盛典時,淘寶就祭出了有300人次的超強明星直播陣容,幾乎日日都有10+明星在淘寶開播或到參與紅人直播間助陣,正式掀起了明星直播帶貨的熱潮。
  • 「魔鬼」李佳琦直播翻車,說好的不粘鍋……你被網紅帶貨「坑」過嗎?
    進入他的直播間 就懷疑錢包自己「長了腳」 這段時間 你或許在朋友圈看到了 抱著「他到底有什麼魔力」的心態 很多人點進直播 最後變成了大型真香現場
  • 直播帶貨真的賺錢嗎?小心點,裡面水很深
    要說2020年什麼最火,那肯定是直播帶貨行業。隨著短視頻的興起,直播帶貨也成了各家APP的一塊利益產業。從帶貨一哥「李佳琦」,一姐「薇婭」,羅永浩等到各路明星都紛紛加入直播帶貨行業。直播也成了一個電商必備的技能。但是,看似火爆的直播帶貨真的賺錢嗎?
  • 直播帶貨+綜藝,主播們能否打破「5分鐘魔咒」?
    作者 | 夏曄婕(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編輯 | 董婧,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電商直播從2016年發展至今,已經歷四年的成長和積澱。人們常說電商主播風光,但據統計顯示,每場直播的觀眾人均駐留只有5分鐘,這便是始終圍繞著主播們的「5分鐘魔咒」。
  • 鄭爽批直播賣貨吃相難看:想跟對方交流卻一味商業化推銷,真敢說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僅是有很多網紅開起了直播帶貨,就連不少明星藝人也都紛紛加入到了直播賣貨的行列當中。 像張雨綺、鄭爽等等,幾乎都開始在網上直播賣貨,同時也引起了不少觀眾們的關注,不過明星們直播賣貨的時候,引起的爭議也都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