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陽被隱翅蟲所傷的人扎堆就醫,近一個月以來醫院已治療400-500人。」近期,這樣一則消息被市民口口流傳,引起廣泛關注。16日,記者調查發現,隱翅蟲皮炎患者在長陽當地確實增加不少。自今年8月底起,全市各地醫院接診的隱翅蟲皮炎患者均不同程度增多。據不完全統計,大半個月來已有2000多市民受傷。
長陽患者增多
昨天清晨,家住長陽龍舟坪鎮、29歲的覃先生起床洗臉時突然發現臉上有一條索狀紅斑,刺痛難忍,趕忙去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人民醫院求醫。到了皮膚科門診,卻發現同樣症狀的人排起了長隊。
「都是隱翅蟲皮炎。近1個月來,患者數量猛增,每天接診20多個,多的時候有30-40個。」該院皮膚科主任方志軍坦言,相比往年和平時的接診數量,這次可以說是激增。「判斷多數人是睡夢中不自覺或不慎怕打擠壓蟲子引起。」
據了解,多數患者為輕度,但少數人未及時就醫拖得比較嚴重。15日下午,一男子前往該院求醫,其傷處在胳肢窩,因事發已有3-4天,皮膚出現潰爛;另一名男子傷在外陰部、肛部,周圍皮膚均已紅腫;30歲的方先生因面頸部、肩部有大片紅斑、細小膿皰、糜爛滲液而求醫,其5天前被隱翅蟲所傷,因病情嚴重不得不住院治療。
各地均有病例
隨後,記者陸續走訪了宜昌市中心醫院、市一醫院、市二醫院、三峽大學仁和醫院等,也聯繫上興山、秭歸等地醫院,結果發現,隱翅蟲皮炎增多並非個例而是普遍現象。
昨天上午10時許,記者在宜昌市一醫院皮膚科門診看到,時不時有患者因身體出現紅斑前來就診,均被診斷為隱翅蟲皮炎;在宜昌市二醫院皮膚科前,患者排起了長隊,多數是隱翅蟲皮炎。
「這蟲子太厲害了,兒子、弟弟都得了這個病。」在市二醫院,來自土門、39歲的李家紅正在醫院陪兒子做治療。原來,4天前,11歲的兒子早上起床後,背部、上半身均是紅斑,後來兒子感覺疼痛難忍,才趕忙求醫。
採訪中,城區多家醫院皮膚科專家均表示,約從2-3周前開始,每天隱翅蟲皮炎患者少則20-30例,多則40-50例。而興山、秭歸等地醫院皮膚科醫生也說,隱翅蟲患者不同程度增多,少則每天7-8個,多則上十個。
記者按接診最小量算了一筆帳,城區各醫院每天接診100名患者,長陽、興山、秭歸等地每天共接診40多名患者,半個月起碼達到2000多名患者。
或因天氣變化
今秋宜昌的隱翅蟲為何大量出現?帶著疑問,記者分別聯繫上林業農業部門及疾控部門專家,其均表示尚未對隱翅蟲深入研究,不好盲目下結論。
宜昌森防資深專家、市森防站副站長肖德林表示,其主要研究的是林業有害生物,隱翅蟲並不在研究的範圍內;市植保站站長胡光燦也說,目前研究的是農業植物的病蟲害防治,隱翅蟲不在其範圍內;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所副所長李曉明也表示,隱翅蟲不在其監測範圍內。
那究竟是何原因?醫生們判斷可能與前段時間的連續陰雨天氣有關。宜昌市中心醫院皮膚科主任馬元平推測,可能與天氣變化,隱翅蟲活動增多有關;興山縣人民醫院皮膚科醫生吳志龍也說,可能前期連續下雨隱翅蟲不好活動,而雨水過後大量出來覓食,而且氣候潮溼悶熱,正好適合隱翅蟲生存。
別拍打是關鍵
皮膚科專家們在提醒市民注意防治的同時,也表示不必過分恐慌,出現症狀及時治療即可。市中心醫院皮膚科主任馬元平說,隱翅蟲多晝伏夜出,喜歡圍繞日光燈等飛行。市民應注意打掃室內外衛生,防止蚊蟲滋生。同時要關好紗窗夜晚關燈睡覺,睡覺前檢查床上是否有隱翅蟲。儘量採取各種驅蚊措施,如點滅蚊器、擦花露水等。若隱翅蟲停留在皮膚上,應用嘴吹氣將其吹走,然後用清水洗淨。
市一醫院皮膚科主任劉勇寧表示,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時,可能分泌體液引起皮膚問題,市民注意保持清潔,一般可以自動痊癒;如不慎拍打或壓死隱翅蟲,可儘快用肥皂水清洗;如紅斑起泡嚴重或範圍大,因及時求醫。
此外,三峽大學仁和醫院皮膚科主任曹經江、市二醫院皮膚科主任龍勇等還建議,拍打蟲體後拖動,往往形成條狀紅斑。而其毒液也可經由手指散播,摸哪兒沾哪兒。因此,不要盲目拍打或捻壓,如拍打後應及時洗手,以免將毒液帶到別處皮膚。
隱翅蟲小資料:
隱翅蟲長約0.3-2.5釐米,乍看像沒有翅膀,故名隱翅蟲。多出現於夏秋,喜晝伏夜出,白天棲居於潮溼的草地、腐木、陰溝、石頭下等陰暗處,夜間出來覓食,食腐敗的植物與腐爛的動物。隱翅蟲體外沒有毒腺,不會蜇人,但是體內有酸性毒汁,在被打死後毒液會流出來。皮膚接觸10-15秒就有反應,會感到劇烈灼痛,出現紅斑丘疹、水皰、膿皰,伴癢,嚴重者起泡甚至潰爛。
如果你身邊有突發事件,請掃描以下二維碼,下載今日報料APP,向我們報料,騰訊大楚網會將曝光情況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