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河馬亂投食 愛動物也要講文明-投食,河馬,動物,紙盒,遊客,爆米花...

2020-12-20 東方網

  10月3日,南昌動物園內,一男子帶小孩翻越圍欄,無視禁止投餵標識,給河馬投餵爆米花紙盒和塑膠袋。遊客魏先生說,當時其他遊客無人制止,反而笑聲一片。10月4日,園方表示,塑膠袋和紙盒被河馬吞下,「取是很難取,看它能不能自己排出來」。已將材料交給警方。(見10月5日的中國網)

  給河馬亂投食,雖說其內心並非很壞,也是在愛動物,但無論怎麼愛動物,也要講文明,講方法,不能幹出「越軌」之事。

  因為一些「越軌」的善舉,可能會成為扼殺動物的工具,因而,各位遊客不要以愛的名義去做損害動物生活規律與健康的傻事,更不能把自己的「娛樂」建立在擾亂動物的正常生活秩序與習慣上;否則,就是一種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其背後折射出公民素質和道德的殘缺,有損公民整體的形象。

  事實上,在許多動物園裡都有「禁止餵食」的標語,但還是有不少遊客亂投食,造成了不良影響。該男遊客帶小孩翻越圍欄,無視提示,給河馬投餵爆米花紙盒和塑膠袋,輕者會影響動物身體健康,重者會危及動物生命。所以,該動物園已將此事交由警方處理。可見,遊客的「好心」辦成了不好之事,值得遊客們好好反思,檢點自己的言行舉止,做一個文明守法的遊客。畢竟,動物與人類是地球上的朋友,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動物,只有動物與人類和諧相處,才能實行共贏。所以,遊客們應該文明旅遊,善待動物。這既是做人的最基本文明素養,也是文明道德準則的要求。

  當然,制止給動物亂投食行為,僅靠遊客自律還不夠,還需要多方努力,共同治理。一方面各動物園和社會媒體要加大宣傳力度,讓遊客明白自己的某些「善舉」會傷害動物,切莫亂「獻愛心」。比如,政府部門應該製作一些公益廣告,宣傳這方面的知識,提高公民保護動物的意識;教育部門應該傳授保護動物的正確方法,教育學生們不要給動物亂投食。另一方面加大打擊力度,不僅要增加給動物亂投食的道德成本,還要增加其法律成本,既讓違規違法者長記性,也能震懾他人,從而真正讓文明旅遊、尊重動物成為社會共識。畢竟,《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早就正式實施了,不能任遊客如此「任性」亂投食,我行我素,上演不文明的旅遊鬧劇,以敗壞旅遊風氣和社會風氣。鑑於此,對不文明旅遊,有關監管部門應該「該出手時就出手」。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攜帶孩子私自給河馬投餵帶塑料紙盒的爆米花,男子上演實踐教學
    隨著社會的發展,今天在地球的每個角落隨處可見人類身影,人類在無限擴張時,隨之而來的是動物生存空間一步步縮小,然而,動物在面對生存土地被侵佔的同時,還得面對被人肆意捕殺的危險。汙染,捕殺,家園的消失等常常伴著動物們,然而人類的野心不止於此。
  • 河馬被餵食塑膠袋:翻閱圍欄向河馬投餵爆米花紙盒
    原標題:河馬被餵食塑膠袋 網友:做到文明旅遊真的很難嗎?有網友爆料稱,10月3日,在南昌動物園內,一名男子帶著小孩翻越圍欄,向河馬投餵爆米花紙盒和塑膠袋。周圍群眾非但沒有制止,大多數人還笑聲一片,網友對男子的行為和圍觀者的反應表示極大不滿,看著河馬吞食被投餵的塑膠袋,著實讓人心疼。
  • 遊客給動物餵口罩?北京警方公布調查結果
    9月1日,北京大興公安發布了《情況通報》,通報稱:查明並非遊客故意投喂。同時,警方提示,遊客在野生動物園遊玩時,要做好安全防護,避免發生意外,給自身或動物造成傷害。如果遵守了這個規則是一個意外事件,如果沒有遵守規則,而依舊和動物搭訕,誤食了口罩,遊客依然有過錯。記者了解到,不文明投餵動物的行為在其他動物園時有發生。
  • 遊客亂投餵動物屢禁不止,煙臺南山公園呼籲遊客文明遊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菁 通訊員 賈琳琳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市園林建設養護中心南山公園辦公室獲悉,進入暑期以來,南山公園動物園遊客量不斷增加,不文明遊園行為隨之出現,違規投食、跨越欄杆、向動物扔石頭、拍打玻璃等不文明現象屢屢發生
  • 湘潭和平公園被射傷的河馬不再「無憂無慮」了
    小河馬洋洋身上的傷疤。 動物園內禁止投餵食物的牌子。紅網湘潭站5月6日訊(記者 凌雨晴)近日,湖南省湘潭市和平公園的小河馬洋洋出現了煩躁、不安、絕食等症狀。5月5日下午,記者帶著市民們的關心來到和平公園河馬館。在河馬館內,小河馬洋洋不知為何見到遊客便往房間裡跑。在飼養員再三呼喚下,洋洋才緩緩走出房間,試探性地與飼養員進行互動。動物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兩天公園迅速採取了藥物治療、外部治療、調整飼料結構等救治措施,目前洋洋的傷口已經逐漸癒合,狀態也在逐漸好轉,但卻不像從前那般「無憂無慮」了。
  • 食草動物都怕食肉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
    食草動物作為食物鏈中較為低級的動物,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淪為食肉動物的獵物。然而有些動物就比較特別,河馬就是其中的一例。一般認為,河馬是純素食主義者,但是身為食肉動物的鱷魚卻不敢輕易招惹它們。為什麼食草的河馬不怕食肉的鱷魚?我們來簡單討論一下。
  • 食草動物可以吃肉嗎?河馬試了一下,結果屍殍遍地
    河馬通常被認為是純素食主義者,但我們偶爾也看到它吃肉。有關河馬到底是純食草動物還是雜食動物,曾在網上引起激烈爭論。然而科學家們卻發現,河馬偶爾改善下夥食,竟與炭疽熱的大規模爆發有著密切關聯。
  • 河馬本來吃草,感染炭疽病就變成喪屍般的食肉動物,為什麼?
    每當炭疽病爆發,非洲就有大群河馬死亡,還活著的河馬吞噬同類屍體,然後也死去。河馬本是食草動物,為什麼感染炭疽就變成了食肉動物呢?而且還只吃同類,吃了就死,同時表現出皮膚水腫、結痂、皮下出血等症狀,像極了傳說中的喪屍,這是怎麼回事?實際上,河馬本就吃肉,和炭疽病沒有關係。
  • 河馬的天敵是什麼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它們的關係很微妙!
    河馬擁有非常肥胖的身體,身上看起來非常光滑,因為它們主要生活在熱帶水草比較豐盛的地區,白天幾乎都在水裡待著,食物缺少的時候會上岸覓食,河馬是群居動物,一般都是十幾隻組成群體一起活動,有時候也會出現上百隻的盛況,平時河馬的性格比較溫順,只要不去惹怒它,它一般不會主動攻擊,帶有幼崽的雌性河馬非常容易暴躁。
  • 圖:動物過冬有"絕招" 河馬泡澡老虎吃雞蛋
    圖:動物過冬有"絕招" 河馬泡澡老虎吃雞蛋 2008年11月28日 09:34 來源:揚子晚報 範曉林 攝   冷風一吹,動物園裡「居民們」也要開始保暖過冬了。記者看到,猩猩館都已開足了暖氣,河馬也泡起了熱水澡,黑熊已食慾大減,隨時準備著冬眠,而一些不怕冷的動物,如來自四川臥龍的「熊貓三寶」(熊貓三兄弟)卻精神更好,根本不把這點降溫放在眼裡。
  • 四川野生動物樂園|雅安碧峰峽野生動物世界
    車行猛獸觀光區:主要是坐在觀光車上觀看區域內散養的猛獸,主要有獅子、黑熊、老虎步行遊覽區:主要以步行的方式參觀,可以比較接近的參觀一些比較溫順的動物,如:猴類、嚙齒類、鳥類、鹿、羚羊,還有一些封閉飼養的動物,如:猛禽、河馬、虎豹、猞猁、河馬等
  • 河馬泡「水吧」 大象愛淋浴 動物避暑有絕招
    能吹空調是件很愜意的事,然而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動物們又該怎麼辦呢?昨日,記者來到南寧市動物園,發現動物們的抗熱絕招雖然不多,但方法卻很有效。  笨河馬泡「水吧」  在動物園的河馬館裡記者看到,由於連日高溫導致用水緊張,河馬池裡的水位明顯下降,管理員告訴記者,因為高溫,河馬池裡的河馬整日躲在水中都不肯出來。
  • 倭河馬幼崽火爆網絡,動物受益還是受損?
    攝影:CYRIL RUOSO/MINDEN PICTURES撰文:Delaney Chambers此前雪梨塔龍加動物園(Taronga Zoo)上傳了一段在園內出生的倭河馬幼崽視頻,隨著該視頻火爆網絡,那隻小幼崽也迅速佔據了各大媒體頭條。園方就勢為小傢伙發起了徵名活動。倭河馬屬於瀕危物種,西非的野生倭河馬僅剩2,000到3,000隻。
  • 河馬"可愛"大熊貓"憨厚" 別以為它們是「吃素」的
    河馬、斑馬、駱駝、鴕鳥、袋鼠、黑猩猩、大熊貓……貌似憨厚或可愛,其實很危險   日前,一位中國女遊客在非洲遭河馬襲擊,不幸身亡。其實一直以來,各旅遊區、動物園的數字統計中,「食草動物」造成的傷亡數字一直高於看上去兇神惡煞的「食肉動物」。
  • 倭河馬與河馬首次「同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蘇佳霖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林潔)12月9日,7月齡的倭河馬寶寶「平果」及3月齡的河馬寶寶「菲菲」首次同時出現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河馬水寨,這是國內首次倭河馬與河馬同展。河馬不是馬,屬於偶蹄目、河馬科、河馬屬,是源自非洲的大型草食性哺乳類動物。在野外,河馬面臨為獵肉和為剝奪牙齒而進行的非法、無限制的獵殺,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易危(VU)、《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 五一假期瀋陽森林動物園遊客違規投餵,致熊猴等動物腹瀉
    五一假期瀋陽森林動物園遊客違規投喂,致熊猴等動物腹瀉。五一長假期間,遼寧瀋陽森林動物園的遊客量迎來高峰。由於不少遊人違規投食,假期一過,動物園裡的熊、猴子和羊駝等動物陸續出現腹瀉、消化不良、萎靡不振等症狀。
  • 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河馬
    河馬一種兩棲動物,同時也是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它們長得很大塊,身長約4米,體重3噸左右,有著大大的腦袋,小小的眼睛和小小的耳朵,肥碩的身軀配上4條小粗腿看上去很是笨拙,尾巴比較小,典型的特徵就是它們的嘴巴很大,食物主要是水草,大多分布在非洲。
  • 河馬為啥不怕頂級獵手尼羅鱷?外表憨厚的河馬,實際卻是狠角色
    在陸地動物中,河馬的質量僅次於犀牛和大象,較大個體的河馬可以達到2.9噸左右。雄性河馬的平均體重可以達到1.6噸左右,雌性河馬的平均體重可以達到1.4噸左右。這麼龐大的身軀,只會普通攻擊的獵食者只能望其項背。河馬是在非洲傷人甚至殺人事件中較多的動物,和非洲水牛不相上下,甚至比獵豹,獅子等大型貓科動物傷人殺人的次數都要多。
  • 世界上最恐怖的動物大戰 鱷魚單挑河馬被秒殺
    【科技訊】9月6日消息,世界上最恐怖的動物大戰,鱷魚單挑河馬被秒殺!動物世界中有很多的恐怖的動物存在,近日,有攝影師在無意中拍到了令人震驚的場面,一隻鱷魚行走在眾河馬背上後,與河馬單挑最後在圍攻下被河馬秒殺的瞬間,震驚世界。
  • 別天真了,以為河馬吃草就弱嗎?鱷魚豹子被河馬完虐!
    河馬就是那個大嘴怪物。長得也很奇特,但是它小時候的時候也是軟軟的可愛的。經常有一些嘴巴大的人,人們就稱他為大河馬。所以在人類的眼裡,對河馬最好的形容就是大嘴巴。而且覺得河馬很慫,很懦弱。其實在人們的眼裡,吃草的動物都沒有吃肉的動物強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