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西安交通大學承辦的「力學學科2021-2035年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十四五』發展規劃戰略研討會」召開。此次會議是航天航空學院「科創月」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高度重視,紮實做好會議組織工作,藉助高層次人才,做好力學學科中長期發展規劃制訂和學院「十四五」規劃謀劃。
會議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力學學科報告秘書組組長、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王鐵軍教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學部孟慶國副主任、力學處雷天剛處長、綜合與戰略規劃處張攀峰處長出席會議。會議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鄭曉靜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魏悅廣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學部原常務副主任汲培文研究員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力學所、浙江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院所的20餘位專家出席。會議討論了力學學科在2021-2035年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力學學科申請代碼調整等議題。
王鐵軍副校長在開幕致辭中熱烈歡迎基金委領導及各位專家共聚西安交通大學研討力學學科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十四五」發展規劃,他介紹了本次會議的主要內容,規劃報告撰寫、整理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盧同慶教授匯報了規劃的編撰進度和修改情況。
孟慶國副主任指出,力學學科發展一定要契合國家目前的戰略需求,要集聚專家智慧,把中長期科技發展的戰略思考和國家前瞻性的科技布局結合起來,制定規劃要突出解決卡脖子問題,實現從0到1的突破。
鄭曉靜院士表示,在現有的中美關係大格局中,鼓勵國產軟體和儀器設備的自主開發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應當在力學學科的發展規劃中佔有重要地位。
魏悅廣院士指出,在力學學科的發展規劃報告中要體現出力學的特色、新形勢下力學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汲培文研究員、雷天剛處長、張攀峰處長及各位專家分別就各個二級學科的發展規劃內容和力學學科的申請代碼調整進行了深入討論。
王鐵軍副校長在總結髮言中肯定了本次會議的成效和意義,指出力學學科作為重要的基礎學科,在支撐現代工業、高新技術和國家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國家總體學科布局中佔有獨特的重要地位。制定學科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十四五」發展規劃對提高學科核心競爭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要求秘書組成員按照會議要求和達成的修改意見繼續完善規劃,在月底前形成初稿,並將在10月中旬再次組織專家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