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被人們稱為聰明論,看懂了的人,都是絕頂聰明

2020-12-20 每日一首佛歌

《俱舍論頌疏》講解(五十九)

今詳世親著論宗旨,世親菩薩造論的宗旨很清楚,有其兩種:一者顯宗,這個顯宗不是顯宗密宗的顯,而是在外表上很明顯的,讓人一看就能清清楚楚知道的宗旨,這叫顯宗即一切有,即是一切有部。世親菩薩最後的總結迦溼彌羅議理成, 我多依彼釋對法,少有貶量唯我失, 判法正理在牟尼。故下文云:迦溼彌羅議理成,我多依彼釋對法。

迦溼彌羅就是一切有部。一切有部的議和理都是成立的,我造論大部分是依《大毗婆沙》來作解釋的。少有貶量唯我失,裡頭有些評駁和褒貶的意思,這是我的過失,判法正理在牟尼,但是真正的正理在釋迦牟尼和他的上首弟子那,我自己的個人知見一點都沒有的。所以我們以這頌子來看的話,上師以前的教授教戒就是學論以後,它是為了辯駁我們自己內心當中的知見,不是讓我們在這評論誰是誰非的,不是這樣!

所以說,從明顯的部分來看,他的宗旨是以一切有部為宗旨的,所以既言依彼釋對法藏,故知此論,有部為宗。二者密宗,密宗就是隱秘的地方,我們一般不容易發現的,就是內心當中的主張,所謂經部,他是依經部為主的。故下文雲,經部所說,不違理故,他好多地方,把有部評論一番以後,最後把經部觀點也拿出來作比對,說「經部所說,不違理故」。怎麼叫不違理?

不違背佛的正教理,不違三法印,不違四諦理,不違緣起性空理,叫不違理。故此一部論,多將經部破娑婆多。所以這部論當中,好多地方都是以經部的道理來破娑婆多,其實不是破,是用經部的道理來圓滿和補充有部的說法。我初來學時,上師正在講這部《俱舍論》,但那個時候法相基礎差,聽不懂,但這點記住了,就是上師講到這些辯論地方就再三地開示,不讓起其它的思想,就是這個「破」。

是破我們自己內心當中的知見,來建立我們內心當中正確的知見,而不是破有部的宗旨,是這樣子的。「娑婆多」就是一切有部。故知世親,密意所許,經部為宗。所以這個《俱舍論》非常好,這裡頭,我們既知道有部,又知道經部,也知道思想進一步趨向中觀見——空性的思維模式。不然的話,我前面提的,佛教裡頭最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以性空為最終的目的,為究竟的志趣。

那這個性空是怎麼來的?所以從前面,先知一切法有,然後再知一切法空,所以龍樹菩薩講「先得諸法智,後得涅槃智」,就是說先對一切法都要清清楚楚了解了,後面才能得空性智。那麼,從一切法的有上,怎麼樣才能趨向空性呢?就在這裡頭矣,通過這個邏輯思維:先開始有——有部三世實有;經部當中把過去、未來沒有了,只剩現在有;唯識當中「離心無外境」。

在中觀當中心也沒有了,一步一步地下去,既不違背因果,也能夠證得涅槃果,所以《上師供》講「生死涅槃纖毫自性無,緣生因果如如不虛誤」,這個就是中觀見,所以學《俱舍論》了,要明白這二句話:「生死涅槃纖毫自性無」,但是「緣生因果如如不虛誤」,那就是有矣,這個「有」可不是有部當中的有,有是緣起,有而不有,是假有;空而不空,有緣起麼;緣起,才叫性空。

此上不同,第二明宗旨竟。這就是這一部論的宗旨,這部《俱舍論》是以什麼為宗旨呢?在很明顯的地方,以一切有部為宗旨;在隱秘的地方,以經部為宗旨;實際來說話,是以正理為宗,誰說的正確,與佛的正理相符了,就以你為宗,不墮黨類。所以,這個《俱舍論》在印度受到學者的好評,被人們稱為聰明論。

相關焦點

  • 絕學重光 智敏上師《俱舍論略注》出版發布
    嘉賓合影(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多寶講寺) 2016年5月1日上午,浙江三門多寶講寺圓滿舉辦了「智敏上師《俱舍論略注》出版發布會暨《俱舍論》學術研討會」,參加此次盛會的嘉賓有中共台州市委統戰部、台州市民宗局調研員楊嶽富
  • 看懂了的人,都是絕頂聰明——索達吉堪布譯作《俱舍論釋》
    世間有很多人,只看了兩三本書,就自認為已經通達了,實際對名言當中最簡單的「什麼叫五蘊」可能也不清楚。如果佛教徒繼續如此盲目自信,在科學飛速發展的時代當中,佛教一定會停滯不前的。因此,佛教徒對佛經大乘、小乘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非常重要。不管是自己修行,還是與其他人探討、辯論,都需要廣聞博學。
  • 佛法:你若不學《俱舍論》,你就很難理解佛教「法相」!
    還有正宗阿含,佛制戒的目的就是令一切眾生能解脫而成佛,證涅槃,所以叫正宗阿含,每一條戒通過學習以後都趨向證得涅槃。這叫律四阿含。斯論乃四含幽鍵,就是把四阿含,不管是經四阿含、律四阿含,這四阿含的關鍵。幽鍵是最深微的地方,細微的地方,關鍵的地方,全收集到這來了。六足玄關,這個六足就是前面的六足論,這個有部的依據的經典就是發智六足:《發智論》和六足論這七個論。
  • 《俱舍論》大義
    《俱舍論》為佛說一切有部的論典,全稱《阿毗達磨俱舍論》,由世親菩薩造。全論貫穿說一切有部學說「以四諦為綱」的傳統精神,體現了佛教「諸法無我」的根本主張。此外,又總結性地把構成宇宙萬法的基本要素歸納為五位七十五法,即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法四十六,不相應法十四,無為法三。這個五位七十五法,成了佛教教義的基礎,具有小乘佛學概論和佛教百科全書的性質。
  • 五部大論之一的俱舍論,「俱舍」是什麼意思?多少人沒看懂
    那麼我們這個《俱舍論》也是以發智、六足為所依,就是依發智、六足裡頭的法相、對法,以及一切法義當中的勝義言詞來造這部《俱舍論》,故名為藏。發智論等名為對法,俱舍名藏而非對法,所以這部俱舍論名為藏而非對法,不叫對法,它只能是藏,一個裝對法的寶藏。
  • 很討男人喜歡,有主見有思想的星座女,絕頂聰明,靠自己就能贏
    現在的女性,無論是外形氣質,還是個人能力,綜合指數都在不斷攀升,這類的女人大多有主見有思想,光靠自己就能贏得美好人生。很討男人喜歡,不過她們對另一半的要求也不低。如果沒有找到合適人選,保持單身也不想隨便湊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幾個絕頂聰明的星座女吧!
  • 絕頂聰明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絕頂聰明,絕頂:極端。形容異常聰明。出自: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35回:「他是絕頂聰明之人,一說便會,一會便已記得。」近義詞有:聰明絕頂,絕頂聰明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口語。 絕頂聰明的詳細解釋: 成語名稱:絕頂聰明(jué dǐng cōng míng) 成語釋義:絕頂:極端。形容異常聰明。
  • 2018俱舍論義理教學研討會在上虞多寶講寺開幕
    上虞區有關部門領導、諸多法師大德、專家學者、護法檀越等人濟濟一堂,共赴法筵。 上虞多寶講寺宗宙法師,紹興市佛教協會副會長、上虞區佛教協會會長印海法師,三門多寶講寺宗振法師,福建佛學院副院長振宇法師,中國佛學院副教授源流法師,重慶北碚區縉雲寺妙慧法師為祈福儀式拈香主法。
  • 《俱舍論略注》《俱舍論頌疏表釋》特色及俱舍之弘揚
    今天坐在這裡的每一位貴賓都是由著《俱舍論》這一書的因緣,也是由著《俱舍論略注》及《俱舍論頌疏表釋》的作者——敏公上師的因緣,由這兩個主要因緣聚集在這裡,使多寶講寺洋溢著非常歡喜的氣氛。感受到這種歡喜的人,如果從和這兩本書的關係來看的話,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想把這兩本書做出來的人,想讓大家看到這兩本書;還有一種人,就是現在或者將來想要看到這兩本書的人。
  • 馬雲對話馬斯克,兩個絕頂聰明的人,演繹了一段雞同鴨講
    另一個是在11月份剛剛問鼎全球第二大富豪,率領特斯拉用十幾年的時間將市值提升至6000億級,超過擁有近90年造車歷史的豐田3倍還多的馬斯克,其另一個太空航天項目SpaceX更是有著在12年後送人去太空旅行的豪言壯志。
  • 人們喜歡能看懂的事物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黃三凱,ID:huang3ka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改版了,有兩個欄目:生活記錄工作記錄第一項:生活記錄1、人們喜歡自己能看懂的事物能看懂的商業模式,能看懂的人際關係
  • 宗宙法師:《俱舍論略注》《俱舍論頌疏表釋》特色及俱舍之弘揚
    今天坐在這裡的每一位貴賓都是由著《俱舍論》這一書的因緣,也是由著《俱舍論略注》及《俱舍論頌疏表釋》的作者——敏公上師的因緣,由這兩個主要因緣聚集在這裡,使多寶講寺洋溢著非常歡喜的氣氛。感受到這種歡喜的人,如果從和這兩本書的關係來看的話,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想把這兩本書做出來的人,想讓大家看到這兩本書;還有一種人,就是現在或者將來想要看到這兩本書的人。
  • 《俱舍論》:為我執故,有煩惱
    對立的事物本質上是一模一樣的,極端的兩面本質上總會相連,所有嚴重的衝突理論上也都有機會被調和,正所謂有無相生,真空妙有。一切皆互即互入,互相成就。黑格爾說:「哲學的首要條件乃是對真理的勇氣。」德國哲學家叔本華:「人是什麼要比人有什麼重要得多,也比他人的評價重要得多。」 在所謂的「心病」中更是如此。馬克思:「哲學家們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但重要的是改變它。」
  • 想要看懂《俱舍論》,一定要看這個法師的翻譯,很多人還不知道
    懷疑之客,玄奘大師原來對這個《俱舍論》的翻譯當中就有好多懷疑的,在有部根本乘這麼說,大乘那麼說,在根本乘當中又有一種說法,說法各個不一樣,互相矛盾,不能圓說,那到底是怎麼說的?所以這個懷疑。你看了這個《俱舍論》以後,使懷疑之客,即對前面舊意有懷疑的人,斷除一切懷疑,就好比得白玉於青山。「得白玉於青山」是一個典故,在古代,有個品德很好的藍田人叫卞和,在荊山做官的時候在當地得了一塊很大的白玉,就去獻給楚王。
  • 繁華的泰安市,為何被人們稱為冥界「鬼都」?
    泰安,一個既古老又 現代的地方,它有著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歷史,也有著現代城市發展的繁榮景象,泰安這裡還是許多歷史名人的故鄉呢,比如柳下惠、夏侯勝、宋燾和程咬金等等…而且泰安這裡的泰山還有著「五嶽之首」和「天下第一山」的美稱呢,這裡的景色讓人們印象十分深刻,其實泰安還被人們稱為鬼都!
  • 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都能看懂梵谷
    梵谷是天才,也是「瘋子」,但從他留存至今的信件中,他分明又是一個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平凡人,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都能看懂他的畫。  生前只賣出過一幅畫  影響力卻持續至今  生前只賣出過一幅畫的梵谷,一生窮困。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作品會對後人產生這樣巨大的影響。
  • 洪秀柱:蔡英文要斷根滅祖,柯文哲絕頂聰明但投機!
    談2020「大選」:必須把民進黨拉下臺被問到對於國民黨的幾位參選人有什麼建議時,洪秀柱提到,國民黨可以失去一時的「政治版圖」,但不能喪失自己的理想、黨德和黨魂。洪秀柱稱,打模糊仗不見得能換到更多的選票,如果自己的品牌樹立得非常清楚,能夠讓民眾意識到你是真的在為臺灣努力,為下一代在拼搏,民眾慢慢地就會相信並信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