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站的慧姐突然一個電話過來,「小李啊,剛剛血庫打電話說,周一手術的患者沒血啊,找家屬去獻血吧!」
我一愣,又沒血,看了眼患者血紅蛋白值,沒血的話手術也太危險了,只能去交代家屬獻血了。
我:「是這樣的,現在血庫的血緊張,咱們患者O型Rh陽性的血沒有,需要咱們家屬組織一下,大概4-6個人去獻血才行。」
家屬:「醫生,我有獻血證,可以有特權申請血嗎?」
我:「沒有啊,現在是血庫完全沒多餘的血,咱們獻血證得建立在有血的基礎上是吧!」
家屬:「那我們也找不到這麼多O型血啊!」
我:「只要有人去就行,不需要血型匹配。現在是抵扣制,你們獻血多少,他們就能提供多少O型血,我們管這種方式叫互助。」
家屬:「那直接在醫院血庫獻血嗎?」
我:「不不不,咱們醫院血庫不負責採血,得去移動獻血車獻血。」
家屬:「去了怎麼才知道是給咱自己用呢?」
我:「你去了就說,我們獻血是給附屬一院骨二科***的,然後報住院號就行。」
家屬:「今天周六獻血,周一能用上嗎?」
我:「可以的,獻血後隔天就能到醫院,周日之前獻血,周一就能用。」
家屬:「那我們獻血了,是不是輸血就不用交錢了?」
我:「是這樣子的,血本身是免費的,咱們交的錢是血製品的工本費。因為血從抽出來到輸進另一個人體內這個過程是複雜的,包括儲存、分離、運輸、過濾等很多環節,咱們交錢是負擔這一部分費用。所以,還是要繳費的。」
家屬:「行,那我們現在就去張羅這事!」
「血是免費的,收費的是附加成本」
血為什麼是免費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十一條:無償獻血的血液必須用於臨床,不得買賣;血站、醫療機構不得將無償獻血的血液出售給採血漿站或者血液製品生產單位。
因為獻血是免費的,所以輸血也應該不收取血液本身的費用。但是血液是可以傳播疾病的,愛滋、梅毒、肝炎都是可以通過血液傳播的。一旦收費就會變得不可控,各種傳染病就更多了,對患者也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輸血為什麼要收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十四條:公民臨床用血時只交付用於血液的採集、儲存、分離、檢驗等費用,具體收費標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制定。
當我們日常用血需要繳費時,費用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產生於血站的「血液採集、分離、檢驗、存儲的成本費」;另一部分是產生於醫院的「配血費」、「儲血費」。
具體的費用國家制定標準是多少呢?
根據國家2006年頒發的《衛生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調整公民臨床用血收費標準的通知》中可以看到:
一、全血收費標準全國統一為每200毫升220元。
二、手工分紅細胞懸液、手工分濃縮血小板、手工分冰凍血漿和機採血小板等四個項目的血站最高供應價格如下:
(一)手工分紅細胞懸液,每單位(200毫升全血製備)210元。
(二)手工分濃縮血小板,每單位(200毫升全血製備)100元。
(三)手工分冰凍血漿,每100毫升40元。
(四)機採血小板,每治療量(≥2.5×1011個血小板)1400元。
三、凡經過濾除白細胞的紅細胞懸液每袋可加收20元。
咱們血已經13年沒有漲價了,但是其他物價已經起飛了。
醫院要求家屬為患者獻血是否合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十五條:為保障公民臨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國家提倡並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動員家庭、親友、所在單位以及社會互助獻血。
雖然可以看到獻血的人有很多,但是血液製品的使用量更大,我國一直處於血荒的狀態。根據2015.07-2017.06一項無償獻血的調研,獻血的主要人群前三是:學生、工人、兵哥哥。因此動員家屬獻血是一項迫不得已的舉措,這樣既不佔用緊急用血的血液儲備,同時這種定向獻血也不會有其他人使用患者的血液,可以優先供給。
獻血對人體是好是壞?
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獻血的好壞均有,主要在一個頻率上。
好處:1. 獻血不會引起貧血,定期的適量的獻血,反而會促進骨髓的造血能力,釋放骨髓的儲存的造血幹細胞,保持骨髓的一個旺盛能力;2.獻血相當於一次傳染病的檢查;3. 定期的獻血可以緩解身體內的血液粘稠度。
壞處:兩次獻血的間隔時間應至少為半年。因為血液也應該算是人體的一個器官,如果頻繁的獻血(比如1~2月獻血1次),會破壞血液再生的平衡,會增加血液病的風險。6個月一次的獻血則毫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