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聽黨話,跟黨走——校情校史專題教育》

2020-12-11 小團

2019年11月24日,是西農第二十期團校開課的日子,作為星火班的一名成員,我早早地來到了會場。《聽黨話,跟黨走——校情校史專題教育》這一紅色標題表明了今天政治理論學習的主題——校情校史。作為一名大一新生,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了解西農的校情校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和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主講人閆祖書老師由此引出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初心和使命,初心是樹德務滋,樹基務堅,使命是民為國本,食為民天。閆老師接著給我們講述了西農的建校背景,招生歷程,知名校友以及學校近年來的師資建設和人才培養。每一個小故事都體現著孜孜不倦的努力和奮發圖強的西農精神。何為「西農精神」?答曰:紮根楊凌,胸懷社稷;腳踏黃土,情系三農;甘於吃苦,追求卓越。身為西農學子,我們應該努力學習,踐行「誠樸勇毅」的校訓,弘揚西農精神,勇於奮鬥,永不言棄。

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

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

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

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

在培養奮鬥精神上下功夫!

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

這六個下功夫,是閆老師在最後給我們所有西農人提出的要求。作為新時代接班人,作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我們首先要在這幾個方面下功夫,下大功夫,苦功夫。心中有希望,眼裡有光芒,為西農發展奉獻青春力量,為三農發展貢獻智慧。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我們要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為了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奮鬥。立為國奉獻之志,立為民服務之志。

林學1905班團支部書記 左建飛

今天上午,我們舉行了第二十期團校開課儀式,並進行了團校政治理論第一講:校情校史。

閆祖書老師從建校歷史講到學校發展,從艱苦卓絕講到煥然一新,從雄關漫道真如鐵講到而今邁步從頭越。通過他聲情並茂的講述,我切實認識到了學校發展的不易與艱辛,同時也看到了國家和人民對學校發展的支持和期待。

我們的學校是在戰火紛飛,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時,所建立發展起來的一所專事農業的專科學校。建校之初多方人士經過考察,最終決定將學校定址在張家崗地區。這裡為后稷故裡,歷史悠久;這裡氣勢雄偉,隋文帝,唐太宗歷史昭然,化物蔚然;這裡背臨秦嶺,面朝渭河草灘,豐富的自然條件便於農作物實驗研究的開展;這裡更有隴海鐵路穿過,交通便利。

1934年3月,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教學樓建立起來,成為了當時的「西北第一高樓」。1938至1939年民國政府將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農學院,河南大學農學院畜牧系,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合併成為國立西北農學院。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們學校招收研究生,開展廣泛的抗日救亡宣傳,深刻體現了我們學校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對和平的渴求。經歷了抗戰和艱苦的內戰之後,1949年5月20日,王震將軍率部解放武功,學校又重新回歸人民的懷抱。1999年,共處陝西楊凌的原西北農學院、西北林學院等七所教學科研單位合併成立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4年6月我校進入國家985高校建設序列。學校始終堅持樹德務滋,樹基務堅的初心,民為國本,食為民天的使命,湧現出了一批批諸如趙洪璋,李振聲,王輝的專家學者,主導了四次黃淮麥區小麥品種的更新換代,在不同的時代為農業和人民做出同屬於西農的貢獻。

而如今,在這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新時代,我們更是要堅守我們的初心與使命,努力為「三農」事業做出新的貢獻。正如閆老師所說,身為新時代的西農人,我們更應該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不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學習校情校史,築牢愛校愛農愛國之魂,在為農業事業的貢獻中書寫屬於我們的華麗篇章,綻放我們的人生精彩!

外語系英語一班團支部書記 張靖霞

聽了閆祖書老師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校情校史的講述後,我深深地被西農的往事今生所吸引,也感慨於我們的苦難與輝煌。

閆老師主要從建校背景、籌備建校、正式建校和標誌性成果等幾個方面向我們解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輝煌而又坎坷的校史。首先,讓我從靈魂深處感慨與喟嘆的是咱們學校的初心與使命,民為國本、食為民天是我校的使命,樹德務滋、樹基務堅是我校的初心,也正是懷揣著如此的初心與使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立了。

學校定址於張家崗,不僅是因此地為古周原餘脈、后稷教稼故地,歷史悠久,史學影響深厚,隋帝唐宗遺蹟可考,還因牧場、試驗田圍其周,深入秦嶺便可偵察研究,加之交通便利,是學術研究的寶地。建校之初,內憂外患,災害頻發,其中壓力,可想而知。三教牆面上的彈孔凹痕,至今仍在,書寫著學校滄桑的歷史。學校1934年建校,到如今八十餘載,經過八十五載歲月的洗禮,我校在磨難與挑戰中巋然不動,在農村和田野裡書寫輝煌。

作為一名團支部書記,我想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盡我所能地帶領同學們一起為學校榮譽而努力學習,努力奮鬥,這是每一個西農學子應盡的本分與職責。讓我們一起攜手並進,為書寫西農的輝煌未來而拼搏不息。

環工4班團支部書記 胡恩典

今天聽了閆祖書老師的報告,我們知道:1934年的一天,一個響應國家號召的農業大學應運而生。因為在當時的中國,吃飯問題是困擾中國老百姓的一大難題,而無數農業專家,就在楊凌這一塊地廣人稀的土地上建立起了西北規模最大,人才最多,教學樓最高的專科學院——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從此,西北農業科學的相關技術人才在這裡層出不窮,一次又一次地帶領這這個學校走上了輝煌時代。

在學校中有這樣一棟教學樓,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從未被掩埋,即使是到了今天,它也依然是屹立不倒,炮彈在它的身上留下了不可癒合的傷痕,可是它卻將那當作是屬於英雄的功勳,它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三號教學樓。它見證了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們懷揣著一腔熱血走進這裡,學成之後帶著自己的理想與抱負走出這裡,它像一位父親一般對無數西農學子們愛得深沉,愛得無言,在危難面前,它用它高大的身軀將孩子們護在身後,告訴孩子們:別怕,我永遠是你們最堅強的支柱。這是歷史給西農人留下的痕跡,痕跡中刻錄著歷史賦予西農人的功勳。

陝西這一片土地上養育了樸實而又智慧的人民,與其說是人民因土地而智慧,倒不如說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師生,才使這土地熠熠生輝。堅持和專注仿佛成為了學校中無數農學大家們的代名詞。在我們學校中,這樣的專家教授數不勝數,最具有代表意義的就是趙洪璋院士了。一個普通的人,卻把自己畢生的心血融入了小麥的育種改良中,「小麥就是我的命」這就是他一直掛在嘴邊的話,也許他在生活上並不是那麼的細緻,但他卻將那「誠樸勇毅」發揮到了極致,小麥雜交之父將小麥看作自己的生命,他用他的生命養活了無數西北的人民。

經國本,解民生,尚科學,這是每一個西農學子從進校開始就深深映入腦海中的聲音,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西農學子也將會用我們自己的力量踐行「西農精神」,為國家的農業科學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食安1904班團支部書記 胡晉瑤

聽完閆祖書老師給我們上的第一節政治理論專題團課,我收穫頗豐。我不僅深入地了解學習了學校的校情校史,並且更進一步深刻認識到聽黨話,跟黨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閆老師主要對學校歷史,學校建設,學校知名校友及其成就進行了講解。

學校在陝西的災荒年後建立起來,為了切實解決廣大農民百姓的糧食問題而設立。為解決農民溫飽的切實問題而設立,這與黨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不謀而合。拔地而起的「西北第一高樓」3號教學樓,象徵著西農為西北地區所帶來的美好希望。

從建校以來,這個位於西北的學校如此受重視,與我校樹德務滋,樹基務堅的初心,國為民本,食為民天的使命,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為中華民族謀發展的使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學校一直順應時代潮流,注重學校學風建設,培養了大批刻苦勤讀,誠樸勇毅,立志報效祖國的進步青年。進入新時代,我校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在全體師生的努力奮鬥之下,西農必將為「三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閆老師說:要堅持黨的領導,順應時代思潮,聽黨話,跟黨走。這始終是我們的方向和目標,這次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期待下一次的學習。

食工國際1903班團支部書記 陳妍

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戰亂年代,我們的祖國腹背受敵,人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天災與人禍並行。在危急存亡之秋,建立農業科研基地,開展農林科學的研究。楊凌地處我國農耕文明的發源地,農業歷史薪火相傳。多年來,我校培育出了多位專家學者,為我們國家農業的發展貢獻出了「西農力量」。

身為農林院校的大學生,我更應該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更應該深刻地認識農業對我們國家的重要性。閆祖書老師講:農業不該被忽略,更不該被遺忘,農業是「土味」的,它承載著泥沙,承載著農作物;農業不是「土味」的,它是國家的戰略物質,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是社會和平的基底。這就要求我們西農新青年,應該傳承「西農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學好專業知識,使學有所成、學有所為、學有所用,不斷的奉獻祖國,奉獻人民。

正如閆老師說的:我們作為祖國的新青年,要聽黨話,跟黨走,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應「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於砥礪奮鬥,練就過硬本領,錘鍊品德修為,積極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作為團支書我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國家需要我們,我們便站在第一線,祖國的建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西農的莘莘學子,永遠在路上!

英語1902班團支部書記 唐璇

文字來源 | 校團委

編輯 | 劉振昊

審核 | 路晨曦

終審 | 郎 蕊

相關焦點

  • 民樂:積極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講活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宣傳展示民樂縣「三農」領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巨大成就,縣委農辦、縣委宣傳部積極組織各鎮及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在全縣開展「聽黨話
  • ...臨汾市堯都區婦聯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主題宣講活動
    三晉巾幗大宣講——臨汾市堯都區婦聯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主題宣講活動 2020-11-27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省深入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講活動
    央廣網昆明9月14日消息 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宣傳展示「三農」領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巨大成就,2020年7月,雲南省啟動為期4個月的「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講活動。
  • 脫貧感恩暖民心——市城建投公司開展「知黨恩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
    「沒有黨和政府的支持,哪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12月23日,沅陵縣七甲坪鎮柳葉潭村村部會議室內暖意融融,後盾單位領導及幫扶責任人、鎮領導及駐村幹部、村支兩委、黨員代表和部分貧困戶齊聚一堂,正在開展「知黨恩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脫貧攻堅主題座談會。
  • 隆回縣「知黨恩、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脫貧攻堅主題活動推進...
    隆回新聞網訊(記者 陳海珍)12月12日,隆回縣「知黨恩、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脫貧攻堅主題活動推進會在縣委大會議室召開,市委常委、縣委書記王永紅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12月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及省委書記許達哲12月6日至7日在湘西州調研主持召開深度貧困縣縣委書記座談會精神
  • 加強校史校情教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探索實踐 宣講家網評論
    開館至今,校史館完成了包括開館儀式、新生校史校情教育、65周年校慶校友值年返校等在內的接待任務60餘場,服務師生、校友、兄弟院校等各類觀眾3000餘人。與此同時,根據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高校的戰略部署、北京市委對首都高校的功能定位和首都師大姓「師」的校情特點,開展了關於加強校史校情教育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探索實踐。
  • 隆回縣北山鎮舉辦「聽黨話、跟黨走,齊心協力抓換屆」黨員冬訓
    邵陽新聞網12月10日訊(通訊員 王家月)12月8日,隆回縣北山鎮「聽黨話、跟黨走,齊心協力抓換屆」主題黨員冬訓在隆回縣思源學校多媒體會議室舉行,全鎮433名農村黨員參與培訓。此次冬訓重視學與思、思與行的有機結合,除了固定的主題黨課和警戒教育視頻學習外,特設黨員主題討論交流環節,黨員上臺表態發言,與會領導逐一互動點評,營造了良好的交流討論環境,為實現「提出好想法、選出好幹部、配出好班子、換出好風氣」的換屆選舉目標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 平輿縣宋劉村積極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講活動
    駐馬店網訊(記者 田瑞德 通訊員 陳松領)為進一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爭創全國文明村鎮,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9月1日上午,平輿縣萬金店鎮宋劉村積極組織開展「聽黨話
  • 時刻聽黨話永遠跟黨走
    輕輕地打開保持墨香的《時刻聽黨話永遠跟黨走》這書本,耳邊總是縈繞著這樣的音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歌聲不斷的在我腦海中迴蕩,這裡記載著古往今來的英雄事跡,令我熱淚盈眶,震撼心靈。聽黨話跟黨走就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因為是那倔強剛毅的中國共產黨精神,帶領中華民族再次松茂竹苞,銘記那段歷史,黨員們用血肉之軀擋住了侵略者的子彈,他們用生命換來革命的勝利,他們是出類拔萃、迥然不群的。用共產黨的精神詮釋了永垂不朽的名稱—英雄。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在幸福美滿,快樂安寧的新中國。
  • 葛竹坪鎮開展「知黨恩、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脫貧攻堅主題...
    「沒有黨和政府的支持,哪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12月17日以來,漵浦葛竹坪鎮組織各村開展了「知黨恩、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脫貧攻堅主題懇談會,群眾積極參與,用豐富多彩的形式,說豐收,話變化,談體會,感恩情,紛紛感慨脫貧致富來之不易,紛紛感恩黨的脫貧攻堅戰略。
  • ...村開展「知黨恩、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脫貧攻堅主題夜話活動
    12月8日晚,保靖縣毛溝鎮舍坪村6組村民王春萍家院子裡,熱熱鬧鬧搞起了「知黨恩、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脫貧攻堅主題夜話活動。建檔立卡貧困戶、村民代表、老黨員、致富帶頭人和德高望重的老人們齊聚一堂,跟精準扶貧後盾單位縣委統戰系統、雅麗中學的領導、鄉鎮駐村幹部、駐村工作隊、村支兩委幹部等部門人員圍爐而坐。
  • 儒林鎮舉辦「聽黨話、跟黨走、齊心協力抓換屆」主題冬訓集中培訓班
    圖為培訓班現場紅網城步站12月7日訊(記者 毛學軍)12 月3日至4日,儒林鎮舉辦「聽黨話、跟黨走、齊心協力抓換屆」主題冬訓集中培訓班,切實加強農村黨員隊伍建設,樹牢全鎮黨員「四個意識」,確保換屆工作有序推進、圓滿完成。
  •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 | 慶陽市婦女幹部熱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
    一是在深化學習宣傳教育上下功夫。採取多種有效形式,學習宣傳全會精神,領會把握精神實質,促使全會精神在全市各級婦聯組織和廣大婦女群眾中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二是在深化引領服務聯繫上下功夫。立足婦聯組織的職能定位,找準婦聯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切入點和著力點,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努力做好引領婦女、做實聯繫婦女、做優服務婦女的各項工作,不斷增強全市各級婦聯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
  • 虎形山瑤族鄉開展「聽黨話、跟黨走,齊心協力抓換屆」黨員冬訓
    隆回新聞網訊(通訊員 曾盛財)12月5日,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在大禮堂開展「聽黨話、跟黨走,齊心協力抓換屆」黨員冬訓,全鄉220餘民黨員參加集訓。會上,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會議組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及村「兩委」換屆選舉政策、紀律,集中觀看村級換屆工作警示教育片,籤訂《村「兩委」換屆黨員承諾書》。參訓黨員代表草原村黨支部書記陳治清和普通黨員奉兆向分別做表態發言,一致表示明邊界、知底線、講規矩、守紀律,嚴格遵守村級換屆紀律,堅決服從黨組織的領導安排,確保換屆選舉風清氣正。
  • 材料學院校史校情系列活動成功開展
    西工大新聞網9月29日電(常玎凱 秦翔陽 李翔 郭躍嶺)為進一步落實新生入學教育要求,材料學院承辦開展了校史校情系列教育活動,來自友誼校區的40餘名學生參加了此次活動。9月25日下午4時許,材料學院組織2019級研究生新生前往校史館參觀學習,接受校史校情教育。校史館展示了八十年來櫛風沐雨,崢嶸歲月的西北工業大學。展覽分為校史廳、校友廳和放映廳三部分,分別展出了西工大歷史上不同時期形成的照片、史料、實物、模型等。在校史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仔細觀看展板,認真聆聽解說,全面了解了西工大建校以來的風雲變遷。
  • 會議中心舉行「學習校史校情,服務百廿校慶」座談會
    為進一步深化北大校史校情學習,總結百廿校慶接待服務工作,提高隊伍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會議中心於5月24日下午在英傑交流中心第三會議室舉行「學習校史校情,服務百廿校慶」座談會,包括中心領導班子成員在內的近40名幹部員工共話校慶專題、分享個人體會、交流工作經驗。座談會由中心主管培訓工作副主任李榕主持。
  • 崇實書院舉辦「校史校情」新生養成教育專題講座
    11月4日下午,崇實書院新生養成教育之校史校情講座在中二—1200順利舉行。檔案館、博物館主管史瑞瓊老師立足國際視野、歷史脈絡,生動闡述了南洋初立、交大西遷的深刻內涵與決定意義,同時展望了西安交通大學在深厚文化積澱與創新傳統下的的廣闊發展宏圖,引領同學們學習先輩精神,承繼使命,爭當一流。
  • ...工商職業學院2020級聯合培養本科生赴安徽財經大學進行校情校史...
    中國教育在線訊  知校情校史,明責任擔當。2020年11月21日上午,安徽工商職業學院2020級聯合培養專升本新生近200人,在本科教學部曾媛媛老師和各班輔導員的帶領下,赴安徽財經大學開展校情校史教育。
  • 東華理工大學:追尋核工業發展足跡將校史校情融入新生思政教育
    東華理工大學:追尋核工業發展足跡將校史校情融入新生思政教育,以「追尋核工業發展足跡」為主題,組織全校50餘名新生代表先後參觀贛核地質先驅功勳紀念碑、相山鈾礦地質成果館、千米鑽機、鈾礦地質勘查功勳隊紀念碑、相山礦田地質實物館,通過講述老一輩核軍工人艱苦奮鬥的故事,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校史校情,深刻領悟核軍工精神,給新生們上了一堂接地氣、入人心的思政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