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是9月份了,有一些3歲左右的孩子要去上幼兒園,很多幼兒園會讓家長帶著孩子去做入園體檢,體檢合格了之後才會讓孩子正式入園。
入園體檢包括全身檢查、生長發育測量、視覺、聽力、色覺和一些化驗檢查,很多孩子都可以通過這些檢查,不過也有一些孩子檢查不合格,導致不能去上幼兒園。
我有一位朋友叫媛媛,是一名兒科醫生,最近她特別忙,因為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做入園體檢,但是她卻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做體檢的孩子大概都是3歲左右,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正常情況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非常健康,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媛媛做了一項統計,在最近半個月,所有來醫院做入院體檢的孩子當中,有10%的孩子聽力不通過。
這個佔比非常大,為什麼孩子們都會出現聽力問題呢?媛媛經過仔細分析,最終找到了答案。
媛媛發現,這些聽力不通過的孩子,耳朵裡都有大量的「耳屎」,堵住了耳道,所以才會影響聽力,把這些耳屎取出來之後,孩子的聽力恢復正常。
很多家長表示,自己早就發現孩子的耳朵裡有耳屎,但是不敢給孩子掏,所以就等著耳屎自動脫落。
兒科醫生指出,如果耳屎只是片狀,是小小的碎片,就不用處理,它可以自動掉落,但如果耳屎已經堵塞耳道,家長要帶著孩子去醫院進行處理,不要貿然給孩子掏耳朵。
每個人的耳道裡會有耵聹腺,每天都會分泌出一些粘稠的東西,被稱作「耵聹」,這種東西乾燥了之後,會變成薄片狀,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耳屎」。
我們成年人會經常掏耳朵,所以就會把耳屎清理乾淨,但是有些家長不敢給孩子掏耳朵,所以孩子耳朵裡的耳屎越積越多,最終會凝聚成團,會對孩子的聽力造成影響。
如果孩子的耳屎過多,可能會壓迫鼓膜,容易引起眩暈、耳鳴等情況,所以說孩子耳朵裡如果有很多耳屎,家長要儘快帶著孩子去醫院處理。
雖然耳屎增多會影響孩子的聽力,但是家長不可以頻繁給孩子掏耳屎,如果操作不當的話,會讓孩子受到更大的傷害。
1、耳屎變得越來越多
家長給孩子掏耳屎,是想把孩子耳朵裡的耳屎清理乾淨,但無論是用耳勺還是棉籤,都會對孩子耳道裡的皮膚造成刺激,所以就會導致耵聹腺受到刺激,於是就會分泌出更多的耳屎。
2、可能會弄傷孩子的外耳道
孩子的每一寸皮膚都特別嬌嫩,包括外耳道裡的皮膚,家長在給孩子掏耳屎的時候,可能會弄傷孩子的外耳道,這可能會導致細菌感染,從而引發中耳炎等疾病。
3、影響孩子聽力
如果孩子的耳朵裡沒有耳屎,那麼耳朵抗菌的能力便會減弱,可能會發生感染,而且家長如果太用力,有可能會傷到孩子的鼓膜,從而影響孩子聽力。
1、採取正確的方式
家長可以給孩子掏耳屎,但不要太頻繁,而且要採取正確的方式。
家長要用兒童專用的棉棒蘸上嬰兒油或者凡士林,等孩子睡著之後,把棉棒上的嬰兒油塗抹在孩子的耳垢處,浸泡五分鐘後,用棉棒把耳屎取出來。
2、光線要充足
家長給孩子掏耳屎時,要找一個光線充足的地方,最好有手電筒,這樣做有助於觀察,不要往耳朵深處掏,只清理肉眼可以看到的地方就行,不然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耳道和鼓膜。
3、定期帶孩子去檢查耳朵
家長除了要定期給孩子清理耳屎,還要定期帶著孩子去檢查耳朵,最好每半年檢查一次,因為家長看不到孩子耳朵深處的情況,定期檢查能夠及時發現問題。
總而言之,耳屎過多會對孩子的聽力造成影響,家長要重視這件事,給孩子清理耳屎時,要採取正確的方式,否則可能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我是甜橘媽媽,一名兩歲寶寶的媽媽,經常與大家分享原創文章,希望文中的育兒知識能夠讓您有所收穫。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於育兒和孕產的問題,可以繼續關注我發布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