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生:大陸與我想像中不同,城市很現代

2020-12-12 華夏經緯網

   「大陸和想像中的不同,這次交流活動有大陸同學陪同,透過彼此溝通與交流,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華文化,以及大陸經濟、科技、風俗民情等。」來自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的梁為翔2日在北京結束參訪行程時,對記者表示。

   應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邀請,臺灣夏潮基金會於1月24日組織臺灣青年學生大陸交流團一行64人「登陸」,先後到上海、杭州、蘇州、北京等地,展開為期十天的參訪活動。

   交流團成員來自臺灣的交通大學、海洋大學、政治大學、真理大學、臺中科技大學等高校,很多人是第一次來大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大陸高校的學生志願者也參與其中,兩岸學生組成「一對一」模式。

   作為此次行程的最後一站,交流團在北京遊覽了長城、故宮、頤和園等景點,參訪了首都體育學院,還到北京同學家中體驗了兩天「民宿」。

   第一次來北京的梁為翔告訴記者,來之前自己「有點緊張」,擔心「不適應」。來了之後,他發現這裡跟想像中的很不一樣,兩岸學生可以很好地玩到一起,透過交流讓彼此互相學習,互相包容。

   參訪首都體育學院時,主辦方特別安排了太極拳、刀術、劍術等精彩的武術表演,並由專業老師講授武術課。梁為翔等臺生挽起袖子,與大陸學生一起練起太極拳。

   10天的活動,兩岸青年學生結下了深厚友誼。1日晚,由學生們自編自演的「情漫海峽·愛聚兩岸——青年學生大聯歡」在北京舉行,兩岸學生歡聚一堂,載歌載舞。

   「大陸同學的認真、積極和勇於表現自己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們對未來有很多規劃,也有明確的目標,這些都值得臺灣年輕人學習。」訪程結束之際,臺灣真理大學的施淳友對記者說。

   臺灣陽明大學醫學院學生黃瑋廷也對第一次「登陸」印象深刻。他說,大陸和想像的很不一樣,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十分現代化,每個城市又都有自己的特點;希望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可以越來越多。

   由宋慶齡基金會與臺灣夏潮基金會合作舉辦的臺灣青年學生大陸交流團活動,自1997年首次舉辦以來,目前已成為兩岸青年學生交流的品牌活動。

   夏潮基金會董事兼執行秘書張曉平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儘管近年來兩岸交流熱絡,但目前仍有很多臺灣學生不了解大陸;希望能通過實地參訪,增加他們對大陸的直觀感受。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大陸人到了臺灣表示:怎麼和想像中的不同?原因令人感慨
    在很多沒有去過臺灣的大陸人中,大家對臺灣的印象一直都是發展特別迅速的,覺得應該到處都是高樓大廈,也時常會聽到大人們聊起臺灣就是說他們都很有錢,從臺灣經商回來的人都賺的盆滿缽滿的,但是真正到了那,才發現和自己想像中的臺灣並不一樣。
  • 臺灣大學生:望更多臺灣學生能到大陸走走
    「通過這次實習,我學習到不少業務知識,以及與客戶的相處之道,這對以後就業很有幫助。」他說。與楊日豪一起來重慶實習的還有臺灣29所高校的80名大學生。他們7月初抵達重慶,實習期一個月,實習單位涉及金融、投資、民生、科技等領域。「重慶高樓大廈林立,商圈繁華,人也很熱情,和我想像中的西部城市完全不同。」
  • 臺灣大學生大陸實習日誌:兩岸相同與不同
    其實這次是我第一次來中國大陸,所以對於很多事情還是抱持著好奇心,畢竟兩岸一直就某層面來說密不可分,所以會想知道究竟中國大陸的風俗民情到底跟我們有沒有很大的差別、這裡的人說中文我應該聽得懂吧?應該有些地區還是很落後吧?大陸人是不是每天早上都嗑黃瓜當早餐(因為家裡爺爺每天早上都有這種習慣)?這邊的節目一定都超級有錢,什麼都能做得到吧?就這樣我帶著種種的問號以及好奇來到這裡。
  • 臺灣女大學生,交換生心得:天啊大陸好先進!
    據臺媒21日報導,最近,臺灣一名女大學生在Dcard(臺灣大學生社交網站)上發文分享到廣州交換的心得。
  • 臺媒:臺灣大學生赴大陸實習 打破想像激發拼勁
    臺媒:臺灣大學生赴大陸實習 打破想像激發拼勁 2019-09-0311:27: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
  • 臺大學生遊大陸感嘆兩岸差距:大陸進步嚇死人 臺灣仍是玻璃心
    「臺灣包袱鋪,兩岸差距擋不住。」大家好,我是曾經心心念念想去寶島臺灣,如今老老實實待在大陸上班的迷你「海賊」中二仔~Why?因為曾經那個印象中碧海藍天的世外桃源,如今也已經變成了空汙泛濫的可怕夢魘……更何況,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也選擇到大陸遊玩,這不,最近有位臺灣大學生用親身體驗舉例,列出了他眼中的「兩岸大不同」……隨著兩岸交流日益密切,有不少臺灣人選擇前往大陸求學或是工作,更能直接體驗當地的社會文化。
  • 葉克冬:歡迎臺灣大學生來大陸實習、就業
    來源:中國臺灣網23名來自世新、成功、清華等大學的臺灣大學生,日前圓滿結束在大陸的暑期實習活動。國臺辦副主任葉克冬專程赴寧波祝賀,並在「臺灣大學生在甬實習總結會」上表示,歡迎更多的臺灣大學生來大陸實習、就業。自2011年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在臺灣邀請大學生來浙實習以來,連續四年有376名臺灣大學生來浙實習。此次赴寧波實習的大學生來自臺灣成大、清大、交大等12所高等院校,其中不少人是第一次到大陸。
  • 臺大學生遊大陸感嘆兩岸差距:大陸進步嚇死人 臺灣仍是「玻璃心」
    「臺灣包袱鋪,兩岸差距擋不住。」大家好,我是曾經心心念念想去寶島臺灣,如今老老實實待在大陸上班的迷你「海賊」中二仔~Why?因為曾經那個印象中碧海藍天的世外桃源,如今也已經變成了空汙泛濫的可怕夢魘……更何況,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也選擇到大陸遊玩,這不,最近有位臺灣大學生用親身體驗舉例,列出了他眼中的「兩岸大不同」……隨著兩岸交流日益密切,有不少臺灣人選擇前往大陸求學或是工作,更能直接體驗當地的社會文化。
  • 臺灣大學生:大陸的發展機會讓人熱血沸騰
    利用暑期赴滬實習,尋找新的發展機會臺灣大學生「逐夢上海」「很想來大陸看看新發展,也看看傳統文化教育和臺灣有什麼不同」,「大陸有近14億人口,想想這裡的發展機會就熱血沸騰。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區聯絡辦公室臺灣事務部部長楊流昌在致辭中希望臺灣大學生把握時代機遇,以夢為馬,離開個人小天地,走進兩岸大舞臺,開闊視野、豐富閱歷,讓祖國大陸成為自己青春夢想揚帆遠航的港灣。「很感謝主辦單位和企業提供這麼棒的實習機會,讓我們可以在正式踏入職場前先試試水溫。
  • 百名臺灣大學生赴浙企實習 看好大陸就業前景
    新華社杭州7月21日電(記者 段菁菁)繼2011年浙江首拋「橄欖枝」,邀請百名臺灣大學生赴浙暑期實習後,今年暑假,來自臺灣大學、成功大學、中山大學等33所臺灣知名大學的101名大學生分赴杭州、寧波、嘉興、紹興、舟山、義烏等市的22家企事業單位,開啟他們的「大陸實習之旅」。
  • 臺灣青年:大陸的外賣讓我念念不忘
    和臺灣學生交流後才知道,原來臺灣人普遍都會對大陸存在嚴重的「刻板印象」,經過一段時間的校園生活,這種「刻板印象」才慢慢有所改觀。王仁和告訴小新,在學校生活中,他與同學相處融洽愉快,對於先前不好的印象也逐一消除,他相信身為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兩岸學子,能為兩岸關係帶來改變。
  • 臺灣大學生參觀中國現代文學館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日電題:到北京「補」中國現代文學課——臺灣大學生參觀中國現代文學館              中新社記者張素平  中國現代文學館今天迎來了四十餘位來自海峽對岸的參觀者:一群參加臺灣華夏青年交流協會「二00二寒假交流訪問團」的臺灣大學生。
  • 臺灣大學生上海尋夢:我挺羨慕大陸 終生難忘的體驗
    95名臺灣學子中有79名來自臺灣的中南部,幾乎都是第一次來大陸。對於上海,他們是「聽說過沒見過」;平時接受到的大陸資訊,負面的東西居多,對大陸的誤解和偏見頗深。28天的所見所聞讓他們不得不承認「自己一直都是在坐井觀天」。  上海的生活節奏也讓臺灣學生們有些沒想到,直呼「比高雄快太多」,「好像每個人都很匆忙」,他們有些不太適應。
  • 臺灣大學生的大陸觀感:陸生"書呆子"印象被顛覆
    「不要鬼混啦,你們知不知道,大陸學生天還沒亮就排隊上自習,每天念書超過12小時,夜晚熄燈了就到路燈下讀書,再不打拼你們就趕不上人家了。」過去,臺灣一些大學老師常常用這種方式提醒學生用功學習。  也因此,在沒有接觸過大陸學生的臺灣年輕人想像中,大陸學生的形象大抵是個「書呆子」。
  • 臺灣大學生「登陸」職場實習 驚嘆大陸智慧新生態
    中新網寧波7月30日電(記者 李佳贇)打開手機,「掃一掃」貼於文物玻璃柜上的二維碼,就能享受到自助語音導覽服務……在浙江寧波博物館內,來自臺灣的實習生羅苡慈正引導參觀者使用二維碼「導遊」。  「在臺灣,遊客參觀博物館還是以租賃導覽機為主。而在這裡,館內不僅有免費WiFi覆蓋,還應用了二維碼講解技術,歷史與現代於此相互交融,感覺很『妙』。」羅苡慈說。
  • 美媒稱大陸遊客對臺印象:城市不現代
    原標題:美媒稱大陸遊客對臺印象大不同:城市不現代 物價更便宜  參考消息網3月7日報導 美媒稱,儘管臺灣最近點距離大陸僅160公裡,可是數十年來它禁止來自對岸的大多數遊客訪臺。  據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3月5日報導,2008年以後,臺灣方面開放旅遊業,赴臺旅遊迅速變得普遍。大陸民眾自小學起就開始聽說臺灣。
  • 臺灣大學生:從一無所知到愛上重慶
    「通過這次實習,我學習到不少業務知識,以及與客戶的相處之道,這對以後就業很有幫助。」他說。與楊日豪一起來重慶實習的還有臺灣29所高校的80名大學生。他們7月初抵達重慶,實習期一個月,實習單位涉及金融、投資、民生、科技等領域。「重慶高樓大廈林立,商圈繁華,人也很熱情,和我想像中的西部城市完全不同。」
  • 臺灣在渝實習大學生:希望更多臺灣青年到大陸看一看
    新華社重慶7月28日電(記者 趙宇飛)「你自己親身過來看看,你會發現這裡與想像中大不相同。」在重慶實習的臺灣彰化北鬥明道大學學生林鈞毅說,希望更多的臺灣青年人到大陸看一看。  林鈞毅是此次到重慶實習的臺灣大學生之一。如今,實習活動已接近尾聲,在28日舉行的渝臺青年就業創業成果經驗分享會上,臺灣大學生們分享了實習感受和收穫。  臺灣中山大學的丁識瑜對大陸電子商務和行動支付的發展很感興趣。「實在太方便了,我現在出門不用帶現金,吃飯購物都可以在線支付。」丁識瑜說。
  • 臺灣大學生大陸實習記:真正發揮價值,收穫多
    在索佳藝實習的四名臺灣大學生參與策劃了此次活動,為進入職場練兵。臺灣大學生們表示,在大陸實習真正發揮了自己的專業所長,而不是在打雜,收穫很多。原本抱著體驗大陸生活理念而來的她,沒想到,來到福州第一天實習收穫良多。 「在臺灣其實蠻多實習生都是做打雜的工作,我原來來的時候寫市場策劃,但是我沒想到來這裡,真的是做(跟專業)有關的事情。申請上我只是來體驗生活。所以我來這裡第一天我真的蠻驚訝的,真正發揮了我們的價值。」黃寶儀說。
  • 一位臺灣女生在大陸"五線城市"的感慨:I Like It
    「臺灣女生逛大陸五線城市」獲國臺辦點讚     會上,有記者提問:近期在大陸高校就讀的一位臺灣女生在其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了以「臺灣女生逛大陸五線城市」為題的微視頻,談及對西北城市生活及大陸扶貧工作的感受,這條視頻迅速在兩岸引發關注,瀏覽量超過2000多萬,請問發言人有何評價?    馬曉光答道,看來這個視頻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