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在APP化。」這是目前移動網際網路的最大特點。無論是在蘋果還是Android用戶眼中,最新最好玩的應用永遠是最熱的話題。但是,對移動網際網路廠商們來說,APP(應用)是否意味著一切?
「客戶端型APP一定有陷阱。如果一個應用僅僅做客戶端或者以客戶端的APP為旗艦,放棄了網頁的形態將犯最大的錯誤。」優視科技CEO俞永福認為,雖然現在應用主導了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但未來瀏覽器的作用將重新體現。
在PC網際網路時代,瀏覽器是用戶接觸網絡最主要的入口,許許多多的功能和應用都在這上面完成,不過進入無線時代,網際網路的入口被蘋果重新定義成了一個個的應用,APP Store的繁榮也讓眾多開發者們全心投入其中。
對於這樣的變化,《連線》雜誌在一年前就撰文稱「Web已死」,因為用戶可能一整天都在上網,但是卻沒有打開過瀏覽器,「更加簡單、時髦、用起來更舒服」的APP無疑更適合移動網際網路。
俞永福從他的角度認為,APP模式現在已經暴露出了諸多問題。隨著手機和瀏覽器能力的提升,APP能實現的功能也能很輕易地在手機瀏覽器中實現,所以PC時代瀏覽器的地位會在移動網際網路上重現。
不過,也有應用開發者向記者表達了不同的觀點:「我們還是會堅持做自己的客戶端,就像WEB QQ和QQ一樣,雖然網頁版的功能已經很全了,但是還是使用客戶端的用戶居多。」
艾媒諮詢CEO張毅認為,用戶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特別是在手機上,瀏覽器和APP都不會「一統天下」。
APP模式的弊端
打開你的iPhone,是不是常常提示有一堆應用需要更新?而這其中有幾個是你會經常用到的?
在俞永福看來,這是APP模式的體驗對用戶造成的第一個困擾:「每個用戶的手機中都會有很多的應用,但之後常用的通常不超過5個。」並且,APP的更新方式是通過連接應用商店,對新的APP進行更新下載。對於更新頻繁的網際網路軟體來說,用戶需要為大批自己並不經常使用的應用不斷更新,耗費時間。
另外,對開發者來說,做APP客戶端就意味著要對不同的作業系統,不同的手機型號做適配,工作量巨大。
雖然目前移動網際網路作業系統已經基本形成了蘋果iOS、Google Android、微軟Windows Phone三足鼎立的格局,但開發者也不得不針對這些系統開發不同的版本。據UC方面計算,適配不同終端佔據的資金與精力投入,與開發一款新應用幾乎相同。
艾媒諮詢CEO張毅認為,現在的感覺確實是什麼都在APP化,所有開發者都在想「我要做一款什麼樣的客戶端」,但是APP獨木橋的現象已經越來越明顯。「手機雖然可以裝軟體,但用戶安裝的數量是有限的,並且常用的就那麼幾個。」
根據艾媒諮詢統計,包括導航、搜索等在內的前200款左右的主流應用,幾乎就滿足了絕大部分用戶的需求。一些中小型的APP,為了賺錢其實已經出現一些竊取用戶隱私或者暗扣費的行為。
俞永福表示,蘋果APP Store的審核機制對需要頻繁更新客戶端的公司也是一大困擾,因為一個更新的版本,提交蘋果進行審核至少需要兩個星期,而用戶下載使用之後的回饋,則至少需要一個月才能到開發者手裡,這對於崇尚快速迭代的網際網路產品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打擊。
瀏覽器的優勢?
「看視頻在PC網際網路上是一個很重要的應用。」俞永福說,之前你去網站看視頻,第一個就是要下載一個播放器,而現在大家都是通過優酷、土豆等網站直接在網頁上就可以看了。
「為什麼視頻會從客戶端轉向瀏覽器?因為瀏覽器支持了FLV技術,支持在頁面上直接播放視頻。」俞永福表示,回顧PC網際網路十幾年發展,可以看到最初是以瀏覽器為中心,應用很少。
但進入第二個階段之後,客戶端變得很重要。「比如2004年到2007年,我們買回來電腦都會先裝一堆軟體。」俞表示,2007年之後到現在又回到以瀏覽器為中心,不需要買來裝一堆軟體,就需要裝幾個大的軟體就行了。
造成這樣轉變的原因有兩點:一是應用複雜度提高之後需要統一標準;二是瀏覽器能力的提升。「現在移動網際網路就處在第二階段,形成了APP的熱潮,但過去半年發現問題,其實大部分APP的活躍度非常低。」俞永福說。
在俞永福看來,移動網際網路最終也會形成PC的局面。隨著行動裝置在硬體性能上的提升和瀏覽器效率的提高,基於瀏覽器開發的應用,其運行效率和展現效果,將很快追上基於作業系統的客戶端APP。
更重要的是,建立在HTML5基礎上的WebAPP模式能彌補客戶端APP幾乎所有的缺點,有望讓行動裝置的應用回到瀏覽器的平臺之上。
因為基於瀏覽器的應用,能夠實現自動更新,不需用戶自己進行升級。由於HTML5的通用性,只要瀏覽器支持HTML5,就意味著使用HTML5開發的應用,可以在所有的作業系統和機型中「開發一次,到處可用」,形成了巨大的跨平臺優勢。
事實上,Facebook也在計劃搭建自己的Web App體系。據國外媒體報導,Facebook正在秘密開發一項名為「斯巴達」(Project Spartan)的HTML5應用項目,以擺脫蘋果APP Store對其在移動領域的束縛。
俞永福表示,手機瀏覽器之所以不如PC那麼強勢還有一大原因就是內核不開放。優視科技產品總裁何小鵬表示,根據他們的測試發現,大部分廠商如iPhone、Windows Phone瀏覽器內核的對外開放程度正在減弱,遠不如PC中的IE。
這導致一般的「殼瀏覽器」廠商無法像以前一樣獲得核心的資源。
開發者態度
「APP即使有可能被替代,那也是三五年之後的事情了,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三五年時間也許就錯過一波浪潮了。」一位在iOS、Android、Symbian平臺都有應用的開發者向記者表示,他依然會把重心放在APP之上。
「手機用戶是很懶的。點擊一個客戶端和打開瀏覽器再去找書籤或者內容,明顯是前者更方便。」上述開發者表示,對於開發商自身來說,APP客戶端雖然也有諸多麻煩,但依然是大家內心的重點。
「QQ和360為什麼強大?就是因為他們佔領了桌面。」其實所有的開發商們都有一個願望,那就是用盡所有的辦法把自己的客戶端留在用戶的眼前。基於上述兩點原因的考慮,有實力的開發者依然都在堅持做自己的客戶端。
另外,以遊戲為例,APP從操作體驗以及表現力方面確實會比網頁更好,而目前移動網際網路中量最大的應用主要是遊戲。
不過,張毅認為,瀏覽器的作用確實在加強,至少已經成為APP的主要推廣手段。「根據我們的調研,比如Android用戶很大的下載渠道並不是來自專門的market,而是一些諸如3G門戶、騰訊、天涯之類的網站。」
俞永福認為,目前HTML5標準對移動的支持並不周全,比如沒有考慮手機通訊錄、攝像頭,沒有支持重力感應設備以及陀螺儀等。他認為HTML5標準完善之後,未來遊戲之外的應用會更多地向瀏覽器轉移。
張毅則表示,什麼都瀏覽器化或者什麼都APP化其實都有問題,「兩者肯定是長期並存的。根據不同的應用功能和用戶習慣會有所分化,有的適合瀏覽器,有的適合客戶端。」(文/21世紀經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