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1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今天,
讓我們翻開一組組新舊照片
感受肇慶的城市發展
不管在城市格局、經濟產業
還是交通發展
肇慶都有著令人矚目的成績!
城市蝶變,市容升華
從90年代的一張地圖看到
圖中紅圈標註處顯示
體育中心還在建設中
而它的周圍,還是一片片水塘
1993年,體育中心還在建設中。謝永強 攝
1991年的獨石村一帶
周圍還是水塘
沈建平 攝
昔日的水塘地
如今,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
梁亮 攝
查閱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的
肇慶城市建設規劃,
可以看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我市城區在有序擴展、提質升級。
1987年的正東路。沈建平 攝
◀
高樓大廈取代了低矮平房
▶
隨著社會的發展
肇慶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
取代了低矮平房
80年代興建中的星湖大酒店。沈建平 攝
1992年,坐落在端州最繁華商業地段的31層高星湖大酒店開業,這是城區首座超百米建築。在樓頂的旋轉餐廳吃自助西餐,在90年代,是一種超高級的享受。
網友:大勇 攝
如今,超百米樓高的住宅、商業樓宇林立城市各處,勾勒出現代化城市圖景。
開路搭橋,激發活力
城市在變,道路也在變!
開路搭橋
成為城市發展中的常態。
1993年的端州二路,你還認得出來嗎?沈建平 攝
圖片:梁智聖 翻拍
據地方志書載,肇慶最早修築的一段瀝青路是肇慶城區國道321線的一段,東起芹田橋,西至星湖舊入口,全長2公裡,於1964年由肇慶公路局工程隊修築。
建設中的西江大橋。圖源:肇慶畫冊
△ 1987年4月1日西江大橋通車當日 何小瑜 攝
1987年4月1日,西江大橋公鐵兩用橋建成通車。它是「廣東之最」,曾獲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
◀
自行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
以前的城區
自行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1986年3月,天寧路。沈建平 攝
◀
這一年,肇慶開啟火車時代
▶
這是肇慶
第一列正式營運的客運列車
沈建平 攝
1987年7月10日上午10點,第一列正式營運的客運列車駛入肇慶站,從此肇慶進入了火車時代。
◀
從一天到半個小時
▶
以前從肇慶去廣州
需要在馬房搭乘輪渡橫跨北江,
經常出現車輛排隊等候過渡的情況,
需要1天的時間才能到達廣州,
有時還需要在中途住宿一晚。
沈建平 攝
如今,肇慶路網發達
交通的迅猛發展
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更激發了一座城市的發展活力!
尹文隆 攝
復興千年府城 打造文化新名片
以前,
府城隱藏在城區的住宅區
才知道,
原來它是這樣「羞澀」的府城
1915年,從披雲樓上往東南方向俯瞰肇慶城區。資料圖
但是它千年的美
藏不住了……
1994年,肇慶市被國務院
列入第三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1992年,在重重民居包圍中的宋城牆與披雲樓。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健興 攝
2001年,肇慶古城牆
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7月,宋城西路開通前的披雲樓腳下,遍布著破舊的民居。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健興 攝
打造成為肇慶文化新名片
2016年9月,經過充分調研和論證,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肇慶府城保護與復興,挖掘府城歷史文化資源,重現名城獨特風貌,推進城市更新,把千年文脈打造成為肇慶文化新名片。
未來,你將看到
這樣的肇慶府城
△ 效果圖 圖源:肇慶市廣播電視臺
產業振興
最初曾以農耕漁業為主的肇慶,現已擁有新能源汽車產業、先進裝備製造產業、五金製造產業等,未來的肇慶值得期待。
小鵬汽車的工作人員在進行生產線調試。王振宇 攝
△ 中電電動汽車 王振宇 攝
2019年,我市「剛剛抽芽「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近400億,為我市形成做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樹立了堅定信心。
目前,全市擁有肇慶國家高新區、肇慶新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廣佛肇經濟合作區4個國家級、省級重大平臺,30多個專業園區和產業集聚基地,產業集聚效應顯現。
以上這些老照片,
見證了肇慶小康路!
有哪一張勾起了你的回憶?
原標題:《罕見老照片曝光,想不到你是這樣的肇慶!》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