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成績不合格,退學回國出路在哪?
學生時代,七八月炎熱的夏天,早已放暑假開始一段奇妙的旅行,或是在家舒服睡個懶覺幫父母一起做事,或是和同學三三兩兩約個圖書館,一杯飲料,一本書籍,度過一個恬淡的下午,又或是約上一群好友,在籃球場上揮灑汗水。然而對於很多留學生來說,這個夏天並不輕鬆。
留學生同樣也會受到學業的困擾,如果期末沒有好的表現,那麼整個假期都不愉快了。如果final成績出來發現自己掛科了,不僅需要在假期中抽出大部分時間來複習準備,為開學前的補考好好努力一把,甚至還可能需要上暑課,爭取能把掛掉的部分科目在暑假的兩三個月中彌補回來,不影響學習進度。
儘管留學掛科就已經是艱難的處境了,留學生還可能面臨更加糟糕的情況,那就是留學成績不合格,GPA太低,學分不夠,被大學勸退,無法繼續完成學業。
國外大學在留學生掛科之後,一般有重修或者補考的機會,並且也會根據學生的成績情況來決定學生是否有資格繼續下一學年的學習。比如加拿大,採用的是學分制來決定學生是否能順利畢業的,本科生畢業的要求需要同時滿足一下幾點:
1)修滿該專業所要求的所有課程;
2)滿足每學年的平均成績要求;
3)滿足必修課和選修課的要求;
4)在大學最後一學期學生需要主動申請畢業。
在學分制度下,學校是允許學生提前或者延遲畢業的,四年制的本科課程一般情況下最長也不允許超過六年完成。在加拿大學習一年的費用也不少,很多留學生也想多修課程早點畢業,也能節省時間和花費。假如學生每學期選課數量超過六門,暑期也上課,那麼不滿四年但是修滿120個學分可以提前畢業。
但現實並沒有這麼美好,很多留學生會因為掛科,專業難,不適應等問題,並不能如期完成學業,甚至因為幾門課掛科反覆重修,五六年才完成課程學習。有的學生直接學分不夠,GPA太低,被大學勸退開除,拿不到本科學位。對於他們來說,該怎麼計劃自己接下來的留學安排呢?
計劃一,不少留學生已經讀了三四年,臨門一腳就差一兩門課即將畢業,卻總是被現實絆住了腳無法順利畢業,那麼這時候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拿到學位,這時申請碩士的方式性價比更高。如果這時轉學再復讀,可能需要再多付出三四年的時間,很多學生並不一定能接受,而這時如果直接申請讀碩士情況就大不相同,碩士階段規避自己的劣勢科目,選擇一個更為容易的專業學習,努力一年就可能將自己的學歷水平提升一個層次了。
計劃二,不願意繼續留學回國發展的最大壓力莫過於找工作需要學歷,那麼這時候申請有學位的留學回國人員證明以及留信認證,就顯得尤其必要,至少不至於讓留學這今年的時間白費,只有國內的最高文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