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信號!央行發聲,加強信用評級行業監管,發揮債券市場「看門人...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一石激起千層浪,近日以來,永煤債券的突然違約引發了債市連鎖衝擊,全國煤炭類債券、國企債均受波及,一級市場被迫取消發行,二級市場遭遇「打折」拋售。與此同時,這一連串的信用債違約風波,也引發了對債券市場的持續思考。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日前表示,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部門共同加強債券市場評級行業監督管理,進一步推動評級監管統一,真正發揮評級機構債券市場「看門人」的作用。

為進一步規範信用評級行業發展,12月11日,央行組織召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座談會,會議由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潘功勝主持。發展改革委、銀保監會、證監會相關部門和交易商協會負責同志,以及市場評級機構、發行人、投資人代表參加會議。

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座談會並非行業例會。前不久永煤債券違約事件中所暴露出的評級行業評級虛高、事前預警功能弱等問題,在此次座談會中均有談及。潘功勝指出,近年來,我國評級行業在統一規則、完善監管、對外開放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但也存在評級虛高、區分度不足、事前預警功能弱等問題,制約了我國債券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實際上,評級行業存在的上述問題是行業多年的「痼疾」,改變並非一朝一夕。不過,有評級行業人士表示,從近年債市統一執法的實施情況看,未來監管部門會進一步加強協調配合,通過加強對債券市場評級行業的監管,加大對評級行業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推動國內評級行業上述問題的緩解和改善。

五大看點

1、會議認真總結了近年來信用評級行業發展情況和有關問題,交流借鑑國際評級機構業務開展的經驗,研究討論了進一步規範發展我國信用評級行業的措施;

2、信用評級是債券市場的重要基礎性制度安排,關係到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大局;

3、我國評級行業在統一規則、完善監管、對外開放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但也存在評級虛高、區分度不足、事前預警功能弱等問題;

4、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部門共同加強債券市場評級行業監督管理,強化市場紀律;

5、提高評級質量,提升信用等級區分度,進一步推動評級監管統一,真正發揮評級機構債券市場「看門人」的作用,促進評級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永煤債券事件重新聚焦評級行業「老問題」

會議認真總結了近年來信用評級行業發展情況和有關問題,交流借鑑國際評級機構業務開展的經驗,研究討論了進一步規範發展我國信用評級行業的措施。

潘功勝指出,信用評級是債券市場的重要基礎性制度安排,關係到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大局。近年來,我國評級行業在統一規則、完善監管、對外開放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但也存在評級虛高、區分度不足、事前預警功能弱等問題,制約了我國債券市場的高質量發展。評級行業應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堅持職業操守,勤勉盡責,努力提高評級能力,提升評級質量。監管機構、發行人、投資人等各方應各盡其責,共同推動我國評級行業健康發展。

評級虛高、區分度不足等行業問題由來已久,儘管這其中有評級行業自身的問題和責任,但如果將這些現象簡單歸結為評級行業本身也有失偏頗。

據券商中國,北京一評級行業資深人士曾表示,由債券發行人付費的信用評級收費模式容易產生評級虛高的問題,同時,監管對於金融機構投資不同信用等級的債券有不同的風險權重要求,一些金融機構自身也對所投資的債券的信用等級有門檻要求,導致如果發行人信用評級過低,將極大增加發行難度。加之我國信用債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有待進一步增強,投資者結構和投資策略的多元化有待進一步豐富,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使得我國信用評級行業多年來存在上述問題。

此次永煤債券違約的事情將評級行業所存在的評級虛高、事前預警功能弱的問題再次凸顯在聚光燈下。11月19日,交易商協會表示,近日,在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展自律調查和對多家中介機構進行約談過程中,發現現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存在涉嫌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等有關規定,交易商協會將對相關中介機構啟動自律調查。

事實是,我國信用債市場中發行主體集中在高評級、區分度不足的問題近年來並未有顯著緩解。根據交易商協會和證券業協會聯合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存續的公司信用類債券公開發行主體共計 3863 家,同比增加 191 家。從主體級別分布看,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公司債和企業債發行人AA+級及以上發行人佔比分別為 68.87%、62.62%和 31.90%,同比分別上升 3.05 個 百分點、2.42 個百分點和 2.28 個百分點。三季度,正負面級別調整共 86 次,正負面級別調整主要為級別上調,佔級別調整次數六成。

三季度,證監會債券部、有關證監局、滬深交易所、證券業協會和交易商協會對大公國際等7家評級機構開展了2020年聯合現場檢查工作,發現存在評級項目質量控制不足,部分評級公司對個別項目打分後調整存在隨意性、上調依據不足或調整考慮不完整等問題。

加強信用評級機構監管

發揮債券市場「看門人」的作用

近年來,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公司信用類債券部際協調機制精神,強化對信用評級機構的自律管理,證券業協會和交易商協會繼續加強在評級自律規則標準統一和聯合市場化評價等工作的協同,加大對評級機構的監測調查力度和對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目前,已形成對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業務運行及合規情況季度通報的慣例。

潘功勝強調,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部門共同加強債券市場評級行業監督管理,強化市場紀律,推動我國評級技術的進步、提高評級質量,提升信用等級區分度,進一步推動評級監管統一,真正發揮評級機構債券市場「看門人」的作用,促進評級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不少分析人士預計,嚴監管趨勢下,未來評級行業將加速整合。今年對評級行業影響最大的政策,莫過於證監會擬取消公司債的強制性評級要求,淡化發行人對評級的依賴。

相關焦點

  • 信號!剛剛,央行重磅發聲,評級虛高、事前預警功能弱…這一行業遭...
    永煤違約事件給債券市場帶來持續反思。為進一步規範信用評級行業發展,12月11日,央行組織召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座談會,會議由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潘功勝主持。不過,有評級行業人士表示,從近年債市統一執法的實施情況看,未來監管部門會進一步加強協調配合,通過加強對債券市場評級行業的監管,加大對評級行業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推動國內評級行業上述問題的緩解和改善。
  • 央行發聲:評級虛高、事前預警功能弱,這一行業將迎來巨變
    為進一步規範信用評級行業發展,12月11日,央行組織召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座談會,會議由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潘功勝主持。發展改革委、銀保監會、證監會相關部門和交易商協會負責同志,以及市場評級機構、發行人、投資人代表參加會議。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座談會並非行業例會。
  • 【國際債券市場與評級】國際評級行業發展與監管動態報告
    作者:羅潤方  劉沛倫  郝帥  聯合資信   研究部  2017年,全球經濟整體維持復甦態勢,主要經濟體仍然分化,債券市場發展較為平穩,全球債券發行總量有所增加。國際評級行業穩步發展,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依然佔據優勢地位。受經濟復甦和發債企業信用資質有所上升的影響,國際三大評級機構所評主體信用等級調降趨勢減弱,全球企業違約率也有所下降。
  • 論單收費、量錢評級!中紀委罕見點名這家評級機構,小行業衍生大...
    12月11日,央行組織召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座談會,潘功勝強調,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部門共同加強債券市場評級行業監督管理,強化市場紀律,推動我國評級技術的進步、提高評級質量,提升信用等級區分度,進一步推動評級監管統一,真正發揮評級機構債券市場「看門人」的作用,促進評級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更多詳情可點擊《信號!
  • 論單收費、量錢評級!中紀委點名這家評級機構,小行業衍生大腐敗
    信用評級的小行業中,衍生出了大腐敗。12月11日,央行組織召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座談會,潘功勝強調,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部門共同加強債券市場評級行業監督管理,強化市場紀律,推動我國評級技術的進步、提高評級質量,提升信用等級區分度,進一步推動評級監管統一,真正發揮評級機構債券市場「看門人」的作用,促進評級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更多詳情可點擊《信號!剛剛,央行重磅發聲,評級虛高、事前預警功能弱…這一行業遭點名!
  • 天眼晚報:央行加強信用評級監管 郵政儲蓄銀行再遭罰單
    來源:銀訊Fintech12月13日,央行官網發布消息稱,為進一步規範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央行近日組織召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座談會,認真總結了近年來信用評級行業發展情況和有關問題,交流借鑑國際評級機構業務開展的經驗,研究討論了進一步規範發展我國信用評級行業的措施
  • 傳遞多個重要信號!央行重磅定調,今年要做這十件大事--上觀
    作為新一年央行工作的「風向標」,2021年央行工作會議近日召開。會議部署了2021年工作十大重點,向市場傳遞了多個重磅信號。牽頭髮揮金融支持小微企業政策合力。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有效銜接。央行、銀保監會、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此前發布關於繼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政策有關事宜的通知。通知要求,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政策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
  • 央行重磅會議召開,加強網際網路平臺...
    作為新一年央行工作的「風向標」,2021年央行工作會議近日召開。會議部署了2021年工作十大重點,向市場傳遞了多個重磅信號。牽頭髮揮金融支持小微企業政策合力。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有效銜接。央行、銀保監會、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此前發布關於繼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政策有關事宜的通知。通知要求,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政策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
  • 周末要聞匯總:什麼信號?央行、外匯局重磅出手 下調這一關鍵指標!
    財聯社12月13日訊,周末影響市場的重要資訊有:政治局會議定調2021年經濟工作:首提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時隔9個月!央行、外匯局重磅出手 下調這一關鍵指標!什麼信號?;近期部分IPO企業暫緩 證監會回應:不存在刻意收緊IPO的情況;證監會:滬深交易所正在修訂退市規則 並於近期公布。
  • 永煤債券違約事件發酵,海通證券出手了!
    下一步,我會將與相關金融管理部門密切協同,按照國務院金融委「零容忍」的工作要求,依據《證券法》等法律法規嚴肅查處相關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推動債券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另外,12月11日,央行組織召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座談會。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指出,信用評級是債券市場的重要基礎性制度安排,關係到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大局。
  • 給錢就評、量錢評級,國內評級行業為何亂象頻發?
    上述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市場熱議。為何我國信用評級行業亂象頻發?評級機構存在的給錢就評、量錢評級、利益勾結等問題何時能夠解決?如何確保評級行業的高度獨立性?行業亂象叢生作為發行和買賣債券的場所,債券市場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為全社會投資者和融資者提供低風險投融資的平臺。
  • 美聯儲、歐洲央行在新冠疫情應對政策中對信用評級結果的使用
    另外,近期為了應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面臨的重大風險,歐洲央行啟動了總規模達7500億歐元的大流行緊急購買計劃(PEPP),可購買的資產包括當前資產購買計劃中的所有合格資產,在有關合格資產判斷標準中也涉及到信用評級結果的使用。上述政策措施對信用評級的使用,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信用評級輔助監管的重要作用,不僅有助於提升政策制定和實施效果,還可節約監管資源,促進信息流通。敬請閱讀。
  • 中紀委:知名評級機構兩高管被「雙開」!調高級別收200萬
    一般分為企業信用評級、證券信用評級、項目信用評級、國家主權信用評級,廣泛運用於債券市場等金融活動中。通常,被評定機構評定信用等級越高,在資本市場中的融資成本越低;信用評級機構聲譽越高,被投資人採用的越多。因此,資本市場中發行人普遍具有獲取權威信用評級機構高信用等級的動機,這一定程度上製造了評級尋租的空間。
  • 大公評級連遭兩監管部門罕見處罰 這對大公意味著什麼
    他認為,關鍵還是要建立明確的機制,評級就做信用評級,不要諮詢等等什麼業務都做。他感慨道,評級在金融產業鏈裡就是個清貧的行當,所以經常會有人守不住清貧耐不住寂寞。從這個角度說,大公受到嚴厲懲罰,對行業來說也不是壞事,但願監管能一視同仁、客觀公正,評級行業也能加強自律。
  • 央行等三部委聯合發文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披...
    12月28日,央行、發改委、證監會聯合發布《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下稱「《辦法》」)。《辦法》旨在規範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統一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標準。以前兩個市場有不同的信用評級機構準入規則,信息披露規則統一後,發行人主體評級更具普適性,有利於提高發行效率,統一評級後也利於推動中國評級行業的良性發展。同時,對發行人而言,信息披露規則的統一,利於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場統一價格,隨著兩個市場規則統一的深化,會推動後續直接融資的規模和比例進一步擴大。
  • 央行論文:國內外評級差異大,應進一步開放國內企業評級市場
    央行論文:國內外評級差異大,應進一步開放國內企業評級市場 5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布了題為《中外企業信用評級的差異及其決定因素》(下稱《論文》)的工作論文,論文作者為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的蔣賢鋒和國際清算銀行的
  • 「馬後炮」遭嚴查 債券違約戳破評級泡沫
    業內人士表示,評級行業發展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要加強和完善相關監管,建立科學的質量檢驗體系。□本報記者 羅晗暴露評級虛高問題近期發生的高評級國企債券違約事件震動市場。11月10日,永煤控股發行的「20永煤SCP003」違約,違約時評級仍為AAA。
  • 債券市場擴大對外開放
    2015年9月22日,央行批覆同意了滙豐銀行和中國銀行(香港)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人民幣金融債券,額度分別為10 億元與100 億元,這是國際性商業銀行首次獲準在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是內地資本帳進一步開放的裡程碑,有助於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兩家銀行目前均已經成功完成了首批發行,並獲得了超額認購。
  • 周末影響一周市場的10大消息(新股+點評)
    2時隔9個月,央行、外匯局重磅出手,下調這一關鍵指標12月11日,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