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外骨骼Guardian XO,可以讓普通人變成大力士

2020-12-16 呱呱說科技

我們都知道,人的體力是很有限的,許多用機器可以輕鬆搬運的東西,用人來搬就會累得半死。但是用機器搬東西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受限於目前的技術水平,機器遠沒有人類靈活,於是科學家們就想了一個辦法,將機械與人體結合起來,就這樣,機器人骨骼出現了。今天小編要給您介紹的這種機器人外骨骼叫Guardian XO,人在穿戴了它之後,可以輕鬆地搬起許多重物,減輕不少體力消耗,這樣一來,普通人也可以成為「大力士」。

Guardian XO有多厲害呢?小編就給您這樣說吧,它可以把你的力氣放大20倍,其有效負荷能力能達到91公斤。因此,無論你的身體多麼柔弱,只要你穿上了它,你就能瞬間變成「大力士」,輕鬆舉起以前拿不動的東西。而且Guardian XO還能幫穿戴者減輕體力上的消耗,在它的輔助之下,普通人就算舉著重物幾個小時都不會感到身體上的疲憊,可見它的輔助能力有多強。

對機器人外骨骼來說,反應靈敏度是一個很重要的參數,甚至能決定外骨骼是否好用。因為如果一個機器人的反應很慢,人類做出動作之後,機器人要過好幾秒才能做出相應的動作的話,那它的使用體驗肯定就會很差。好在Guardian XO的反應速度是很快的,根據測試,它可以在幾毫秒之類對人類的動作做出響應。顯然,這個反應時間是很短暫的,因此用戶在使用的時候幾乎感覺不到延遲。

當然了,Guardian XO也是需要電能來維持自身的運行的,不過你不必為它的續航問題煩惱,因為它內置的電池就能讓它連續工作8小時了。而且它還可以通過充電來延長工作時間,所以它的續航對普通人來說完全夠用了。而且Guardian XO在穿戴上也特別省事,使用者可以在30秒內完成穿戴,因此你不用擔心在使用它的時候,會因為它的穿戴太過繁瑣而在穿戴上浪費太多時間。

小編覺得,Guardian XO在我們國家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因為我們國家現在正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改善的話,以後就會很缺青壯勞力,到那時很多人的晚年生活可能就會過得不理想。而如果Guardian XO能普及起來的話,那麼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的體力差距就能縮短不少,這樣一來,老年人也可以在Guardian XO的幫助下自己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體力活動,不再那麼需要青年人的照顧了。

而且,有了Guardian XO的輔助,青壯年在做那些重勞力工作的時候也會更輕鬆,工作的效率也會更高,這對社會的發展也是一件好事。所以,小編希望我們國家能多投入一些資源去研究這種機器人外骨骼,爭取早日造出性能強勁、成本低廉、易於推廣使用的機器人外骨骼,讓人們不用為晚年生活擔憂。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利用外骨骼機器人幫助殘疾人行走
    外骨骼機器人就像穿在身上的「骨骼」,傳感器可以讀取人體的運動意圖,驅動系統發出指令帶動肢體運動。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智能仿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吳新宇告訴記者,外骨骼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計算機、人工智慧等技術於一身的複雜智能系統,人們把特製的「骨骼」穿在身上,安裝在膝蓋和髖關節等位置的傳感器可以讀取人體運動意圖,給驅動系統發出指令帶動腿部運動,從而實現行走。
  • 外骨骼機器人的潛力如何
    近日有消息稱,美國知名機器人研發企業Sarcos Robotics本月內會將新研發的新款工業用外骨骼機器人Guardian XO交付給客戶。 這款外骨骼機器人可以廣泛應用於搬運重物,是製造業重要的機械裝備,並且在物流、建築、航空航天、軍事等領域也頗具潛力。
  • CES 2020:Sarcos展示倍增力全身式可穿戴機器服Guardian XO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月9日消息,機器人公司Sarcos在 CES 2020 上展示了最新倍增力全身式可穿戴機器服Guardian XO,希望它能夠幫助人們完成難以通過傳統機械完成的強制性起重任務。
  • 我軍西部一線部隊配備科幻無動力外骨骼,可讓女醫護兵化身大力士
    科幻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動力外骨骼因其能大幅提高士兵的體力和耐力,成為全球先進國家軍隊的研發熱點,雖然動力外骨骼在多年研究後在微型電動機、傳感器和智能助力方面都有重大突破,但奈何受到電池性能限制,續航力始終無法滿足野戰需求,只能在電源能得到保證的受限環境中使用。
  • 中國智造再創佳績 悠行外骨骼機器人躋身國際外骨骼康復領域
    」的下肢外骨骼機器人。悠行外骨骼機器人的推出,標誌著中國首款適用於截癱、偏癱患者康復訓練的外骨骼機器人設備正式躋身國際外骨骼康復領域,打響了「中國智造」的品牌。人人都夢想著擁有「鋼鐵俠」一般的外骨骼戰甲,增強自身的肌肉和行動,還可以幫助下肢不便甚至癱瘓的人重獲行走能力。近些年科技的飛速發展,讓這項外骨骼技術已經走進了我們真實的生活。
  • 世界十大機器外骨骼:救援機器人T52上榜
    HAL(混合輔助肢體的英文縮寫)可以探測到皮膚表面非常微弱的信號。動力裝置根據接收的信號控制肌肉運動。HAL-5是一款可以穿在身上的機器人,高1600毫米,重23公斤,利用充電電池(交流電100V)驅動,工作時間可達到近2小時40分鐘。HAL-5可以幫助佩戴者完成站立、步行、攀爬、抓握、舉重物等動作,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動幾乎都可以藉助HAL-5完成。
  • 外骨骼機器人在物流和製造業的倉儲搬運環節的展望
    後背式 外骨骼機器人 背重物 如履平此類可穿戴機器人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五角大樓就要求提供可穿戴機器人以提高士兵作戰能力,從那時起,外骨骼機器人技術開始迅速發展。骨骼機器人 大大減輕人體負重作為一種可穿戴設備,外骨骼機器人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它可應用於軍事領域,能夠大幅提高士兵的負載步行能力;同時,也可以民用化,比如輔助減輕工作強度、輔助下肢疾病患者進行康復治療,或助力老年人行走。在軍用領域,應用外骨骼裝置可以增強士兵的作戰能力。
  • Skeletonics Arrive日本外骨骼機器人:售價將近60萬元
    能夠操控機器人,想必是很多喜歡機甲的玩友的夢想,不過離夢想成真或許不再遙遠。近日,日本機器外骨骼製作公司 Skeletonics 發布了一款擴張人體功能的外骨骼型機器人「Skeletonics Arrive」,使用者可以通過四肢移動來直接操控機器人的機械臂和機械腿,作出自由度極高的身體動作。外骨骼型機器人可以量身定製,用來適合不同用途。
  • 盤點全球機器人外骨骼前十強:中國「尖叫」機器人入圍
    據國外媒體報導,外骨骼的本來含意是指動物的外部骨骼,用於支撐或保護內骨骼。經過不懈研究,科學家已研製出很多性能卓越的外骨骼,幫助有需要的人更有效地打理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1.賽百達因Hal-5  日本科技公司「賽百達因」(Cyberdyne)研製的HAL-5是一款半機器人,擁有自我拓展和改進功能。它裝有主動控制系統,肌肉通過運動神經元獲取來自大腦的神經信號,進而移動肌與骨骼系統。HAL(混合輔助肢體的英文縮寫)可以探測到皮膚表面非常微弱的信號。
  • 我國自主研發的外骨骼機器人:人體運動意圖控制機器人系統
    打開APP 我國自主研發的外骨骼機器人:人體運動意圖控制機器人系統 發表於 2018-01-19 09:38:33 近日,在成都召開的第一屆全國醫用機器人和醫學智能化大會上,一套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外骨骼機器人在成都亮相,驚豔全場。
  • 外骨骼機器人或將造福全人類
    如今,把機器人穿在身上已不是夢想,可穿戴機器人的誕生預示著,人類與機器真正的較量或許是從融合開始的。   那麼,機器人是怎麼穿在身上的?它又能如何幫助人類呢?小F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款新型可穿戴機器人—— Exoskeletons (外骨骼機器人)。
  • 成立於2011年的外骨骼機器人公司「Hexar Systems」 以累積的原創...
    備註:可穿戴式機器人備註:外骨骼輔助機器人Hexar Systems成立於Hexar Systems雖然是在2011年創立,但是開發原創技術的漢陽大學「尖端機器人研究室」則從2005年開始便積極推動多種外骨骼機器人的研發。
  • 京東二代外骨骼機器人助力京東物流
    強勢黑科技,京東二代外骨骼機器人助力京東物流一說到外骨骼機器人大家肯定會想到電影《明日邊緣》,在裡面的戰士基本上都穿上了外骨骼機器人,而外骨骼機器人也是很多國家都在研究的,在醫療和軍事領域都會有著非常好的表現,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中國的有一家企業已經有了自己的
  • 穿上「人體外骨骼」普通人變身「大力金剛」
    △頒獎現場人體外骨骼、炒菜機器人、城市大腦……12月27日,在重慶網際網路學院舉行的「創客兩江匯 創新兩江行——2019智匯兩江·創新盛典」上,10個人工智慧、大數據智能化高科技項目同臺競技,爭奪初創組和成長組冠軍。
  • 2020,誰將成為康復&外骨骼機器人賽道上領跑者?
    外骨骼機器人作為融合傳感、控制、融合、移動計算,人機互動等技術的綜合康復系統,以其獨特的功能在殘疾人輔助及後期康復替代傳統康復機器人過程中發揮著巨大優勢,尤其是在社會老齡化以及技能型人才短缺的情況下,外骨骼機器人將成為提高生產力,避免和減輕傷害的重要手段之一。基於仿生學和人體工程學的設計原理,讓外骨骼機器人在個人用戶普及方面也顯示出巨大潛力。
  • 京東為員工配備第2代外骨骼機器人:輕鬆提一整箱礦泉水
    都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可在京東物流,這話就要變成「人機搭配,幹活不累」。京東物流為員工配備了升級後的第2代外骨骼機器人,這款機器人可助力工人輕鬆搬運一整箱4L*6規格的礦泉水,廣泛應用於揀貨、存儲、分揀、裝卸貨等8個倉儲物流的核心環節。
  • 柔性骨骼列印:製作仿生昆蟲機器人柔性外骨骼的新技術
    昆蟲通常有各種複雜的外骨骼結構,這些結構支撐了它們的運動和日常活動。而為仿生昆蟲機器人製造人工外骨骼,則是機器人領域的一個關鍵挑戰。儘管研究人員已經提出了幾種製造昆蟲機器人外骨骼的工藝和技術,但其中許多方法極其複雜,或者依賴昂貴的設備和材料。
  • 為什麼越來越多汽車製造商關注「外骨骼機器人」
    凡是涉及基建與成本較高的工業機器人包括協作類機器人與專用機設備工廠都比較謹慎。反而對部署速度快、靈活性強、性價比高的設備更加受到青睞。05.工人穿戴傲鯊智能MAPS外骨骼外骨骼機器人之所以最近關注度很高,也是因為以上這些因素,一直困擾著工廠的管理者與ME工程師們的難以解決的問題有了快速落地的落地方案
  • 707所成功研製外骨骼機器人,未來可打造超級單兵戰士
    不過,「哈迪曼1」屬於最初級的外骨骼機器人,僅僅能夠代替人類的手臂,性能也極其有限。1978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始專門研究外骨骼機器人,並且得到五角大樓的支持。雖然美國投入了大量的資源進行外骨骼機器人開發,但受限於技術,始終未取得顯著成效。
  • 「穿戴式外骨骼助力機器人」發布樣機 似鋼鐵戰衣
    穿戴外骨骼助力機器人野練國產「外骨骼」,讓你分分鐘變身自主「鋼鐵俠」    專家聊裝備  近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研製的「穿戴式外骨骼助力機器人  本次發布的外骨骼助力機器人系統是該研究所獨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系統的優化升級,樣機關鍵技術均立足團隊自主研發,掌握全部核心關鍵技術並擁有全部智慧財產權,其功能和技術指標已基本達到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發布的人體負重支撐系統(HULC)的相關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