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脫髮群體總人口已超2.5億人。這一代年輕人比上一代「脫」得更早,更猛烈。專家表示:壓力是促使脫髮概率上升最可能的「元兇」。層層壓力下,人體原有的激素水平失去平衡,導致脫髮年齡提前。
旺盛的毛髮是生命力強勁的象徵。相反,稀疏的毛髮會被認為步入油膩中年。越是年輕的脫髮者承受的異樣目光就越多。
「脫髮小夥在相親時常被另眼看待,如果長得再不周正,甚至會輕易被認為氣質『猥瑣』。」一位受挫者表示。
防脫產品琳琅滿目
熬夜禁不了、生活壓力不時從四面八方湧來、飲食難以天天清淡,為了控脫,人們紛紛尋求專業產品。隨手打開某電商平臺,輸入「防脫」,搜出來的既有口服的天麻、首烏、枸杞等滋陰補腎產品,也有外用的梳子、洗髮水、生髮液、護髮素等日化產品,共計超過8萬件。防脫產品琳琅滿目,但並沒有讓「脫髮星」上的人口減少,相反我國脫髮人數卻屢創新高。
植髮成為90後消費主流
在眾多護髮防脫技巧和產品都收效甚微之時,許多人把眼光瞄準了植髮技術,根據新生植髮統計,在目前的植髮群體中,20至30歲的年輕人佔據了57.4%,植髮的平均年齡還在逐年呈現下降趨勢,從植髮目的上看,過去出入植髮機構的多數是由於受到燒傷、燙傷等外部傷害、以疤痕修復為主要目的患者,而當下,毛髮移植、頭髮加密、髮際線調整等修復脫髮和禿頭的項目才是年輕人前去消費的主流。
「過去年輕人也會遭遇脫髮和禿頭的問題,但他們認為這是一件很隱私的事,只是在網站上搜索如何治療,且使用偏方治療居多」,上海新生植髮專家表示,「但現在用戶已經明顯從觀望狀態轉變為實際行動,開始接受植髮和一些新產品,願意做出更多新嘗試,更關注治療後的美觀度及實際效果等。」隨著消費升級和審美意識的發展,目前3D植髮技術其立竿見影的效果深受青年朋友的青睞。
據知名毛髮專家胡志奇教授介紹,3D植髮技術採用隴吸口提高多胚毛囊數量,加之利用高精顯微儀取代人工肉眼分離毛囊,配合新微針和寶石刀的立體化種植方式,做到了損傷小、恢復快,發量還比傳統技術多20%。
植髮是個「小手術」,醫生資質很關鍵
植髮手術雖「小」,但是操作卻是在人體頭部進行,實在馬虎不得,對各類種植器械設備和人員技術要求極高。上海新生植髮專家表示,植髮醫師團隊是植髮醫院的重要技術支持。醫生的技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出毛髮移植醫院的綜合實力,而對於小組織、診所和工作室的基層團隊來說,這是有些欠缺的。
新生植髮名譽院長吳文育也提醒,「植髮雖是個表皮微創小手術,但進入手術室,一動刀子,就意味著風險。所以選擇正規機構很重要。」另外,對於患者自身來說,也要記得不要病急亂投醫,脫髮應及時去專科毛髮醫院進行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