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旅遊流行慢生活,我們也不喜歡去人擠人的景區。每周末,幾個好友都會結伴去爬寧波的古道,但是在山上,如廁難的問題不時發生。金報的報導很真實,希望有關部門能重視起來,讓我們的旅遊能更順心。」金報的「寧波鄉村旅遊景點公廁配置系列報導」第一篇推出後,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共鳴,資深驢友小楊打進金報熱線說。
其實,出門在外,對於廁所的需求第一點是「有沒有」,再高一層次的第二點要求,那就是「好不好」。那麼,不管是在知名的還是普通的鄉村旅遊景點,廁所到底建得咋樣呢?
記者 葉佳 攝影 記者 高遠
男女廁位數量和比例不協調
女士上廁所得「等等等」
出去旅遊,不時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那就是女廁所門口排著長長的等候隊伍,男廁所卻很空。
寧波市旅遊局曾對海曙、鄞州、北侖、象山、江東、杭州灣、鎮海、江北等各地的旅遊廁所做過暗訪調查,結果發現,在寧波的旅遊廁所裡,最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男女廁位數量和比例不協調,導致女士上廁所往往等待時間過長」。
我們可以用數據來說話:
象山鶴浦大沙村旅遊廁所,女廁位5,男廁位9;
餘姚天下玉苑九曲橋廁所,女廁位4,男廁位8;
寧海前童古鎮旅遊區內廁所,女廁位3,男廁位6;
鄞州杖錫櫻花園廁所,女廁位4,男廁位6;
奉化黃賢森林公園(明珠湖旁),女廁位4,男廁位6;
記者近日走訪過九龍源景區、天一閣景區、月湖景區、保國寺景區、北山遊步道等地的廁所,發現所有的廁所都是男性廁位偏多。在保國寺景區門口的公交站旁,有一廁所,女廁位有2蹲坑,1殘疾人位,男廁位有2蹲坑2便池和1殘疾人位;天一閣景區內的一廁所,女廁位有5蹲坑2殘疾人位,男廁位有3蹲坑5便池和2殘疾人位;月湖景區一廁所的女性位置有6蹲坑,男性有4蹲坑4便池;鞍山村翁家公交車站旁廁所,女性位有2蹲坑,男性位有2蹲坑2便池。
「男女廁位分配不均,女遊客如廁等待時間過長,有時候真恨不得衝進男廁所解個急啊!」市民黃小姐說,曾經有一次,她和朋友去一個鄉村景點玩,因為女廁所都滿員,實在內急,就讓朋友在男廁所外看著,她進男廁所方便,不讓人進來,「挺尷尬的,但真的是無奈的選擇。」
特殊人群服務功能不完善
很多沒有殘疾人廁位和母嬰室
市民吳女士最近和友人去日本旅遊,這一行最讓她感慨的是,日本的旅遊廁所很人性化。「那邊廁所的母嬰室做得太好了,有嬰兒座椅,還提供尿不溼等,真的是讓人有賓至如歸之感。家門口的廁所,如果能做到這樣就太完美了。」
「寧波的旅遊廁所普遍未設置第三衛生間,導致殘障人士和母嬰等特殊人群如廁困難;母嬰整理室(哺乳室)即便是有,也是設施不全、功能不完善。」一位旅遊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那麼,事實是否如此呢?連日來,記者調查了鄞州、寧海、海曙、江東等地的多個鄉村旅遊廁所發現,這些廁所的特殊人群服務功能不完善,很多廁所沒有殘疾人廁位和母嬰室。
像菩提嶺古道廁所、九峰山旅遊區九天溝廁所等大部分廁所,都沒有母嬰室,九龍源景區和鞍山村一廁所,連殘疾人廁位也沒有設置。方特東方神畫,景區建得很好,但廁所只有蹲坑甚至沒有殘疾人廁位。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寧波完成的新建和改建廁所中只有小部分有第三衛生間(30座左右),而且,擁有第三衛生間的大部分廁所,母嬰整理和哺乳室功能不全(功能齊全的廁所數量在10座左右)。
不過,記者調查中,做得相對較好的景區還是有的。如天一閣景區的廁所,有專門的殘疾人通道上去,北山遊步道壩下廁所,設置了母嬰室,但美中不足的是,當天它的門緊閉。滕頭景區遊客中心廁所,象山影視城水簾洞廁所和松蘭山旅遊度假區內3座廁所,鎮海寧波植物園內2座廁所都設有標準的第三衛生間分設母嬰整理和哺乳室可供母嬰整理和哺乳,並安裝有空調和除臭設備,母嬰整理和哺乳室環境良好。
政協委員調研:
景點母嬰室規定執行被淡化
寧波旅遊廁所的現狀,引起了兩位政協委員的關注。
戎驍委員在寧波市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上提交了《關於實現城市環境人性化,加強母嬰(哺乳)室建設的建議》的提案,另一位委員則提了《關於加快推進旅遊景區母嬰整理室和公廁中父(母)嬰座、女廁位增加建設的建議》。
戎驍委員提出,目前寧波每年約有5萬名新生兒,如果以每個嬰兒接受6個月的母乳餵養計算,那麼每個月全市處於母乳餵養期的嬰兒就有數萬人。經過實地走訪,現有母嬰室數量嚴重偏少,存在功能不完善,標誌不明顯;基本不提供獨立哺乳間,只提供給孩子換尿布的臺板;衛生狀況無法得到保證,使用率低等問題。
根據《旅遊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GB/T 18973-2003)和《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GB/T17775-2003)要求——三星級以上旅遊廁所必須設置一個以上的嬰兒衛生臺、母嬰獨立衛生間(第三衛生間)和兒童小便器,國家4A級以上景區三星級以上廁所比例佔比原則上要達到30%以上。但是,由於母嬰(哺乳)室在旅遊廁所的設置是非強制性標準,因此,往往在各類旅遊景區評A和旅遊廁所評星的過程中被淡化和忽視。
他建議,專業化設立母嬰室,可參考借鑑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在選址、設計、圖示、顏色、設施設備的安裝和布置等方面提供實用的、安全的、乾淨衛生的和溫馨的環境。本著精簡實用原則,配置護理臺、洗手池、飲水機、沙發等必要設施,便於年輕母親哺乳和休息。有條件的還可提供專人指導。
建議統一規劃,標識信息化
另一位委員則認為,母嬰整理室的新建,公廁中的女廁位和父(母)嬰座的增加,所需空間不大,設施投資不大。「去年以來,聽聞寧波積極響應國家旅遊局《全國旅遊廁所建設管理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推動,制定了《寧波市旅遊廁所整治提升三年行動方案》,計劃通過三年的改造提升,到2017年底,全市實現旅遊廁所『數量充足、便捷實用、整潔衛生、生態環保、布局合理、管理優良』的工作目標。在旅遊景區加快推進母嬰整理室和公廁中的母嬰座、父嬰座及女廁位增加可以依託這一方案,布展有關設施。」
他建議,將女性特殊設施建設列入A級景區評定和覆核、國家級和省級旅遊度假區創建等工作的重要指標。建議統一規劃、注重品質推進相關建設。
旅遊景點的母嬰休息室標準版建議如下:一個小面積,溫度適宜,潔淨的空間(約10平米);一把舒適的座椅、一張小桌子;供吸奶器插電使用的電源接口、可上鎖的門提供私密性保護、有地方存放吸出來的母乳(冰箱等)、清潔雙手的設施(如自來水、水壺、肥皂、一次性擦手巾等),方便媽媽進出;
簡約版:尿布臺、洗手池、椅子、插座、垃圾筒各一。此外,標識宣傳信息化。
建議統一標識,系統、規範地在景區醒目位置設立嚮導圖,並通過政務便民網、各級旅遊微信公眾號及百度地圖等公共網站發布設置母嬰整理室和公廁的信息。女性只要下載客戶端後就可以在手機等移動客戶端的地圖上找到身邊的母嬰室和公廁。
責任編輯:鄭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