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公布了各自的2015年自主招生簡章,兩校的自主招生規模明顯縮減、門檻提升。其中,上海交大表示規模不超過本年度招生計劃的5%,按往年的數據測算,不會超過200人(全國範圍內)。復旦大學的三個自主招生項目最多選拔155名學生(全國範圍內)。然而,2012-2014年,復旦在滬自招總數均在600人以上;上海交大在滬自招總數在700人上下。專家分析,這或許是自主招生考試不再「重磅」的信號。
至此,上海地區的9所自主招生高校的自招政策全部推出。同時,全國90所具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中,僅有北大、清華還未公布自主招生簡章。
復旦:自主招生名額上限為155名2015年,復旦大學自主招生名額計劃上限為155名,按去年該校的招生總計劃計算,自主招生計劃數在5%以內,較往年有較大幅度減少。
據復旦大學結束,其自主招生項目主要有三個:望道計劃、博雅杯和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生。各項目報名條件較往年要求更高,特別強調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例如,望道計劃要求報名考生具有所對應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聯賽省級賽區一等獎及以上成績,並具有從事相關學科學術研究的志趣。
復旦大學2015年自主招生共有3個項目。3月9日至3月23日,有意報名望道計劃和博雅杯兩個項目的學生,可在復旦大學招生網網上報名系統上點擊「望道計劃」或者「博雅杯」條目,按照網頁指示和說明完成報名申請。
兩個項目的體驗營將於6月13-16日在復旦大學舉行。
體驗營期間,參加的學生將依據所報志願分組參加名師講座、校園體驗、筆試、封閉式寫作(博雅杯)、面試(部分學科含實驗)等活動。經過3天左右的全方位考核和嚴格篩選,最終由學科教授組成的專家組依據測試成績確定入選名單,經學校招生領導小組審定後擇優給予自主招生優惠政策。入選學生名單還將報送學生所在省級招辦審核,並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進行公示。
通過復旦大學2015年自主招生各項目選拔獲得優惠政策的考生,根據面試成績分別給予以下兩種優惠政策之一。
優惠政策一:考生參加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並以第一志願報考復旦大學,其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俗稱一本線或重點本科線)及以上分數則予以錄取。
優惠政策二:考生參加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並以第一志願報考復旦大學,其高考成績高於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含),且達到復旦大學第一批本科模擬投檔線下20分以內(含),即可錄取。模擬投檔線由生源地省級招辦按照本科一批招生所有高校在生源省(自治區、直轄市)最終確定的投檔比例測算生成。
上海交大:招生監察小組全程參與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自主招生計劃預計不超過總招生計劃的5%。
據上海交大介紹,其不再對選拔對象的報名形式做出要求,符合條件的考生可根據章程相關要求自主提出申請。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符合高考報名條件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優秀高中畢業生均被列為交大2015年自主招生選拔對象:
(1)獲得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數學、物理、化學、信息學)省賽區一等獎的考生;
(2)獲得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全國一、二等獎的考生;
(3)具有其他特別突出的創新潛質的考生(需提供證明材料)。
上海交大將自主組織2015年自主招生的筆試和面試。
筆試科目已在自主招生簡章中詳細列出,其中數學為必考科目,其他考試科目含物理、化學、語文,學校將根據考生報考專業的不同來做相應的科目要求,考生可以根據自身學科特長以及專業培養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進行筆試。
自2015年3月5日起,符合選拔條件的考生可登錄「試點高校自主招生報名系統」 (http://gaokao.chsi.com.cn/zzbm)進行網上報名。
上海交通大學自主招生流程(具體以自主招生簡章為準)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交大2015年自主招生簡章中明確規定,推薦材料需由推薦人或者推薦單位用信封密封且在封口籤字,力求保證推薦材料的獨立性和公平公正性。另外,對於一些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考生,可自行申請部分測試交通費,經學校審核批准後資助。
獲得上海交大自主選拔認定資格的考生,需在高考自主招生志願中填報上海交通大學或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方可享受優惠政策。
優惠政策共分為A、B兩檔。獲得A檔優惠的考生,只要高考成績達到當地一本線即予以錄取;獲得B檔優惠的考生,可在高考成績達到上海交大在當地的模擬投檔線下40分內錄取。
本次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工作,在上海交大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進行,工作方案、實施辦法和最終錄取結果均須報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核批准。為確保此項工作的公平公正性,上海交大招生監察小組全程參與,同時接受社會監督。
此外,上海交大招辦透露,將從2015年起在全校範圍內推行致遠榮譽計劃,打造與世界接軌的卓越人才成長體系,培養基礎紮實、志存高遠,具有社會責任感、批判性思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國際領軍人才,覆蓋學校所有學科。
自主招生餘地縮小,優惠政策調整復旦交大自主招生人數縮水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可選專業的餘地變小,復旦自主招生只開設了9個專業(類),而像以往較熱門的新聞專業等專業都未出現。
回顧兩校自主招生歷程,2006年,教育部特批覆旦交大實行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兩校當年在上海選拔300名左右的學生,此後規模增加到500名左右的學生。
2009年,復旦交大的自主選拔改革試驗政策從上海推廣到長三角,復旦交大在浙江、江蘇各招收「試驗」學生100人左右。以上海為例,2012-2014年連續三年,復旦大學在滬自招總數分別為660人、628人、600人,而上海交大在滬自招總數分別為692人、711人、710人。僅自主招生改革試驗政策,復旦交大每年可以在長三角地區招收近千名學生。
2015年,根據教育部要求,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深化高等學校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可能將不再繼續。
在最初的復旦大學招生簡章的版本中,還有專門針對學科特長突出、具有創新潛質的上海、浙江高中生的《復旦大學2015年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招生簡章》,但在正式簡章公布時這一說明並沒有出現。對此,復旦大學校方表示,將繼續推動與上海、浙江高考綜合改革方案相銜接的招生改革工作。
另外,今年滬上各校的自主招生優惠政策有了調整,除了一本線即錄的這種最高優惠外,復旦還有一種優惠條件為「當地模擬投檔線下20分以內(含)」;上海交大自招優惠分為兩種,一種是過一本線即錄,另一種是「當地模擬投檔線下40分以內」;同濟大學今年的自招優惠只有一種形式,即是「當地模擬投檔線下50分以內且不低於當地一本線」;華東理工大學的優惠分兩檔:當地理工類一本線和當地理工類一本線上20分。
絕大多數高校保留筆試,但筆試的科目縮水了。如2014年,華東師大自主招生文科考核科目為閱讀與表達+數學思維與邏輯(文),2015年改為只考核閱讀與表達。理科2014年的考核科目是閱讀與表達+數學思維與邏輯(理),2015年改為數學與邏輯。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自主招生筆試考核科目為語言綜合能力(英語為主)+數學,2015年改為只考核英語(含聽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