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協會的會長
做一個帥氣的卡友很累,這點我真的深有體會。
4月7日,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布關於調整《公告》產品準入相關要求的通知,明確2020年7月1日起,新申請產品準入的車型應在選裝配置中增加ETC車載裝置。
此前一周,一汽、東風和福田汽車等股東聯合成立貨車之家(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貨車之家」)。該公司同樣聚焦ETC業務,並以前裝ETC作為向後市場延伸的突破口。
政策與企業齊發力,一時間,ETC再次成為業內熱議的話題。
為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促進物流業提速增效,貨車加裝ETC成為大勢所趨。去年以來,在交通運輸部對車輛ETC不斷普及和推廣之下,全國29個聯網省份(海南和西藏自治區無收費公路)的487條高速公路正式開啟車輛不停車收費的新時代。
作為交通運輸部推動的一項系統工程,貨車加裝ETC,對於緩解收費站擁堵、提升通行效率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全面推廣ETC不僅僅是收費方式的轉變,對物流運輸行業的降本增效也將起到一定的助力。另外,作為電子、通信技術的集成應用,ETC還將成為推動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的有效載體。
2月11日,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在關於調整《道路機動車輛產品準入審查要求》相關內容的通知中明確指出, 2020年7月1日起,新申請產品準入的車型應在選裝配置中增加ETC車載裝置。4月7日,在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布的關於調整《公告》產品準入相關要求的通知中,再一次明確了實施時間及具體要求。
按照《公告》要求,ETC車載裝置供用戶自主選裝,需選裝ETC車載裝置的車型範圍包括乘用車、貨車、客車及專用車產品等,並設置6個月過渡期。
對此,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汽車運輸研究中心主任周煒表示:「物流運輸的最終目標和本質要求是追求高效,加裝ETC車載裝置,能夠對車輛節能減排以及效率提升提供很大幫助。另外,從政策層面來看,全國高速公路ETC聯網項目是交通運輸部推出的重點惠民工程,也是推進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設的重要載體。」
對於在車輛出廠前加裝ETC車載裝置,周煒認為,在生產環節對貨車ETC進行標準化前裝,將比後裝成本更低,質量和技術成熟度也更有保障。同時,前裝有望將ETC集成在車內後視鏡中,徹底告別貼在前風擋上的「疙瘩」。「總體來看,車輛出廠前進行標準化前裝能有效提升ETC的標準化、智能化和規範性,有利於保障汽車系統的安全。對於使用者而言,省去了後期安裝的麻煩。可以看出,前裝ETC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他說。
「貨車前裝ETC可實現新車用戶流量的100%導入,ETC擁有『一車一卡一標籤』的特點,通過ETC前裝網聯化,可以實現車輛數據、通行數據、支付數據、行為數據等多方面數據統一,對推動貨車ETC車道建設及未來建立貨車檔案和貨車信用體系意義重大。」商用車行業專家趙騰(化名)指出。
在全國範圍內推廣ETC的浪潮下,各家商用車企也開始加碼ETC前裝業務。近期,一汽、東風和福田汽車強強聯手,開拓ETC前裝市場就是典型案例。
事實上,福田汽車在前裝ETC方面的布局早就有跡可循。早在三年前,福田汽車就開始著手ETC前裝技術研究。2017年,福田汽車作為國內惟一一家主機廠參與交通部路網中心「貨車ETC前裝項目」的課題研究。2018年雙方共同組建技術小組進行貨車ETC前裝技術研發。2019年3月,福田汽車與交通部路網中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ETC前裝技術在貨車領域的落地應用。
2019年10月,福田汽車後市場項目組正式啟動線下發行試點,依託福田汽車經銷商體系,在路網中心協調下,福田同河南合作發布全國首張記帳式ETC,進行貨車ETC記帳卡試點發行推廣,貨車之家科技有限公司(籌)首次浮出水面。
貨車之家負責人郭玉安表示:「貨車之家的目標是以ETC(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車聯網生態圈,實現技術+數據+產品+服務之間的有效串聯,構建以貨車ETC前裝為核心的車聯網大數據平臺及生態圈,目標核心用戶是全國重卡貨車車主。」
此外,陝汽也在不斷探索前裝ETC的可能性。2019年,陝汽商用車與上海遠行、金溢科技共同商討前裝貨車ETC設備的具體流程和實施方案,力爭成為引領ETC前裝推廣應用的行業標杆。
「從商用車企近年來布局前裝ETC的軌跡來看,它們都是想利用資源優勢,共同推進貨車ETC的推廣應用。」在業內專家看來,車企布局ETC以及物聯網的意義,更重要的是轉變角色,由物流運具提供商向物流服務提供商轉型,進而整合包括產品、金融、保險、後市場服務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長久以來,汽車後市場相關業務一直是車企的重要競爭領域。
某整車企業ETC項目負責人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表示:「利用整車廠這個渠道推廣ETC,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以前裝ETC作為突破口,成為整車企業布局汽車後市場的關鍵一步。」
「整車企業作為車輛研發、生產、銷售及售後服務的主體,從車輛生產源頭著手,以貨車ETC產品作為服務核心,進而打造「ETC+後市場」綜合服務平臺,有著自身的獨特優勢。車企可以在生產環節把車聯網的所有終端植入到新車當中,相比後裝企業,整車企業利用自身技術、渠道等資源優勢,在車輛與終端的匹配和兼容上會做得更好。」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表示。
「對於車企而言,貨車ETC前裝只是一個重要契機,最終目標還是向汽車後市場延伸。」趙騰補充道,貨車ETC的前裝服務,不僅僅是通過技術研發實現ETC設備在整車上的前裝,更重要的是在以前裝ETC為核心,構建具有主機廠特色的貨車ETC發行渠道。同時,圍繞貨車客戶價值和需求,不斷延伸ETC服務功能,打造集貸款、保險、加油、智慧出行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後市場服務平臺,打造貨車通行服務綜合解決方案,致力於構建完善ETC+商業生態。
在交通運輸部的大力推動下,2019年,ETC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除各家整車企業積極布局ETC業務之外,對於ETC供應商而言,前裝ETC業務無疑也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目前,國內ETC供應商市場集中度較高,主要包括金溢科技、聚利科技、萬集科技等,據統計,上述三家供應商合計佔據ETC市場約85%的份額。
對於前裝ETC的市場前景,某ETC供應商相關負責人表示:「從今後的發展態勢來看,前裝ETC的市場規模將會持續增長,我們非常看好這一市場機遇,正在積極進行市場布局。未來,我們還會推出雷射雷達(車用)、V2X等相關產品,進而打造完善的車聯網生態產業鏈。不過,目前來看,部分車企依然處於觀望狀態。」
不可否認的是,商用車企業作為產品和技術的提供方,對於後市場流通、服務等環節有著重要影響。那麼,從整車企業角度而言,為何對前裝ETC持觀望態度?
採訪過程中,不少車企ETC項目負責人向筆者表示:「未來ETC肯定會像車聯網系統一樣成為出廠標配,但目前相關規定已經明確,ETC依然屬於選裝配置,用戶是否接受前裝,整車企業還需要進一步明確,只有了解市場需求,才會有下一步動作。另外,目前關於ETC的標準規程及監管流程還沒有細則出臺,所以車企不敢輕舉妄動。」
「現在只有選裝規定,還沒有ETC設備的相關要求和標準,所以車企只能處於觀望狀態。不過,從車企的技術儲備來看,我們已具備前裝ETC的硬體條件,目前已和專門的ETC供應商在進行合作和對接。」某整車企業ETC項目負責人介紹說。
「此外,從數據管理角度來看,ETC行業還沒有全國統一的服務功能平臺,數據依然掌握在各家整車廠手裡,如果做不到利益平衡,這項工作就很難有效推進。所以,前裝ETC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美好。」上述負責人補充道。
針對前裝ETC可能在數據收集和汽車金融等後市場方面所引起的一系列影響,周煒表示:「這些市場行為還是交由市場解決,每家車企都有自己的汽車金融和保險服務,並不屬於強制性管理內容。當然,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ETC本身與收費直接掛鈎,因此,今後還是要尊重車主的個人選擇。」
整車企業以前裝ETC業務為突破口,從前端的生產、研發逐步向後端的全價值鏈延伸和覆蓋,充分印證了未來商用車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前裝ETC帶來的變化,主要體現在運營平臺(發行人)的轉變。以螞蟻金服、銀行及貨運App為主體的平臺,逐步向汽車企業金融機構過渡。因此,並不會對ETC的總體市場帶來較大影響。
隨著2019年國內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政策的快速推進,目前ETC在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均擁有較大規模的用戶群體,這也成為前裝ETC推廣的基礎。毫無疑問,前裝ETC將是今後發展的趨勢,但在去年用戶的爆發式增長中,也存在著隱患,由於計費模式的變更,造成一部分貨車記帳卡用戶出現了計費錯誤,無形之中增加了ETC壞帳率的上升。
此外,在業內專家看來,三家商用車企聯手開拓前裝ETC市場,也有不少問題待解。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前裝ETC的發展路徑中,有一個關鍵問題不容忽視,即如何平衡前裝ETC發展鏈條上各方的利益訴求。與後裝ETC(發行人具備ETC發行編碼)不同的是,前裝ETC(汽車企業)並不具備ETC發行編碼,因而在發展過程中勢必要在各省市尋找具備資質的合作單位,以便於發行、結算及信用擔保,在這一過程中倘若沒能形成完備、公平的利益分配,則會因業務衝突導致合作不暢。
因此,三家車企聯合布局前裝ETC市場能否取得預期成效,還有待長期觀察。
當前,商用車後市場的發展受到了諸多企業的青睞,這其中不乏商用車企業、金融公司和初創公司等,但商用車後市場雖然「看上去很美」,但在發展過程中卻面臨諸多問題。ETC、加油卡、汽配、保險等主營業務均有各自的發展脈絡,有些企業寄希望通過某一兩項業務切入後市場,其實並不容易,撬動商用車後市場的發展願景仍有待觀望。
對於今後如何發揮車企聯動優勢、布局後市場業務,羅蘭貝格大中華區執行總監谷雅韜表示,商用車企布局車聯網已有些時日,車企跨品牌聯合,不斷向後市場拓展業務是必然趨勢。車輛製造商有其先天的優勢,同時也需要探索新的業務模式,更好地把智能化融入到商業模式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