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證實,水在零下63攝氏度不結冰,存在兩種不同的液態

2020-12-14 萬象經驗

11月20日,一項發表在《科學》雜誌的研究揭示了水的異常特性。研究人員發現,液態水對壓力和溫度的響應不僅和其它液體不同,甚至連本身都不同。也就是說,水可以以兩種不同的液態狀態存在。這一發現會影響許多科學和工程應用。

生活中隨處可見水的存在,眾所周知,水是生命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因此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質。水的相行為在許多領域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領域包括生物化學、氣候、低溫保存、低溫生物學、材料科學以及許多工業過程等。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液態水大都是常溫狀態下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當溫度降低到零攝氏度以下時,水就會開始結冰。但是,當水非常純淨沒有雜質時,它能在低於零攝氏度下保持液態,形成所謂的過冷水。

大約30年前,科學家在計算機上模擬水特異性質的時候就發現,過冷水存在兩種液態狀態。但是,這種違反直覺的假設一直是水化學和物理學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並且自誕生以來就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而且,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實驗無法達到所需的低溫,在零下40攝氏度的時候,過冷水就會結冰了。

現在,這個技術成熟了。科學家把過冷水降低到了零下63攝氏度,然後根據X射線的散射方式,使用X射線雷射來研究水的結構如何變化。研究分別在高壓下和低壓下進行,當壓力達到3000個大氣壓時,水呈現出高密度液態;當壓力降低時,水呈現出低密度液態,兩種狀態之間密度相差20%。

也就是說,當這兩種狀態的液態水放在一起時,它們會分層並通過一個稀薄的界面隔開,類似於生活中常見的油和水的分層。科學家表示,這兩種液體的存在會影響水溶液的行為,但是它會如何影響水性環境中的生物分子,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這給了科學家下一步的研究目標。

這個結果還表明過冷水可能具有臨界點,在這個臨界點這兩種狀態的液體會合併成我們常見的一種狀態。但是這臨界點的壓力和溫度是多少呢?但是這又產生了一個問題,如果過冷水具有臨界點,那麼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水就變得很奇怪,它就是一種超臨界液體。

事實上,水還有一些特性顯得非常奇怪。在4攝氏度以上,它遵循熱脹冷縮的規律。但是在4攝氏度以下,它就開始反常,變成了熱縮冷脹,也就是說此時溫度越低體積越大。

雖然這些實驗條件感覺離我們很遙遠,但是科學家表示,它影響了我們生活中的水。

相關焦點

  • X射線發現水存在兩種不同液態形式
    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上的這一重要發現,對全面認識水及與其息息相關的生命基本物質的特性具有重要意義。  一般認為,冰是一種排列規則的晶體,但地球上的冰最普遍的卻是以非晶體形式存在的無序態,而且這種非晶體包括可以相互轉換的低密度和高密度兩種不同形式。很早以前就有科學家推測,兩種不同非結晶態的冰分別對應兩種不同黏稠度的液相水,共存於水中的兩種液相賦予水許多與眾不同的特性。
  • 科學家證實水有兩種液態形式,類似油與水共存
    水是一種普遍但又不可思議的物質,至今我們都還未能完全了解水的特性。最近,紐約市立大學團隊證明了水能以2種不同的液態存在,這項發現可以解釋許多我們覺得水違反常理的「異常」。我們最熟悉的水就是在常溫長壓下呈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然而水對壓力與溫度變化的響應方式可能與其他液體完全不同,並且這些特性在許多實際應用、甚至維持生命功能都至關重要。大約30年前,科學家就根據計算機模擬結果知道水以2種不同的液態面貌存在之可能性,這種假設違反主動,一直是水化學與物理學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 研究發現水有多種液態
    新研究發現,水在低溫下可以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液態形式,而且可以像油和水一樣共存。水是人們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液體。它對不同的壓力和溫度呈現不同的反應,具有獨特性。最早在約三十年前,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預測水存在兩種完全不同的液態的可能性。
  • 科學家做過實驗,水在105攝氏度時能夠結冰,到底是什麼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早已經熟悉了水的性質,其中100攝氏度沸騰、0攝氏度結冰的特性也被我們所熟知。假如氫鍵的結合力越強,那麼意味著水分子之間的連接程度就越緊密,越不容易分開,水分子的流動性就越弱,那麼水的形態就有向著固態方向演變的趨勢;反之,則更傾向於液態或者氣態。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能顯著影響水在固、液、氣三個相態之間轉換的因素,主要取決於水的溫度和所受到的壓強。不同的溫度和壓強條件組合,會直接影響著水所處的相態。據此,科學家們繪製出了水的相態變化圖。
  • 水在零攝氏度以下還能保持液態嗎?
    這種擴展行為使冰的密度比液態水要小,導致冰漂浮。水分子在冰凍期間的擴展行為也意味著對水施加壓力降低了冰點。如果施加足夠的壓力(使水分子很難擴展成固體結構中),就可以在零下攝氏幾度擁有液態水。   即使不施加壓力,仍然可以在零度以下使用添加劑來獲得液態水。像鹽這樣的添加劑會干擾形成固體所需的化學結合,因此可以降低水的冰點。鹽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組成的。
  • 科普:零下44攝氏度水的物理性質最奇特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 瑞典一項新研究發現,水能在兩種不同的液相形態間振蕩切換,這種振蕩在零下44攝氏度最為劇烈,導致水的一些物理性質在這個溫度下表現得最為奇特。  與其他物質相比,水的物理性質獨具特點。例如,多數物質的密度會隨溫度降低而增大,並且固態密度大於液態;但水的密度在4攝氏度時最大,而冰的密度反而比液態水小。
  • 水對生命太重要了,但土衛六零下179度,液態甲烷能代替水嗎?
    它之所以引起科學家的重視,不僅僅是因為它的體積大,更重要的是,它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顆擁有完整的大氣層的衛星。土衛六與地球的環境大不相同,那裡的溫度極低,只有零下179度,所以沒有液態水,到處都是液態甲烷。去土衛六探尋生命,是科學領域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科學家們模擬土衛六上的環境,在地球上的實驗室裡設計和製造了諸如丙烯酸、氰化氫等物質,驗證了這些物質組成生命大分子是可能的。
  • 瑞典科學家發現液態水的兩種相位
    近日,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了液體有兩種存在形式——一種密度較高,一種密度較低。他們的新發現將有助於開發更好的淨化和脫鹽流程。氫元素是世界上最基本的元素,我們探尋氫的新特性的腳步從未停止,而水分子作為地球上最基本的分子之一,如今,科學家也開始研究它的複雜性。
  • 液態水存在兩種奇怪分子結構,再次更新我們認識
    趣味探索訊 毋庸置疑,水是一切生命源泉,地球上假如沒有水就沒有人類,沒有水就沒有細菌和病毒。正因為水的普遍存在,形成佔地球表面71%汪洋大海,所以地球上才演化出萬千生靈,進化出高智慧生命-人類。水由地球上最基的兩種物質元素構成,氫和氧,這兩種元素同時也廣泛存在於地外星球上,所以水的構成成分是那麼簡單,是那麼平庸。在科學中,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化學式為H2O。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在水中沐浴,可以直接喝水喝,可以在水中加入食物,比如奶粉、茶葉、咖啡粉等等,讓水的味道變得很誘人。
  • 一杯水,會出現兩種不同液體狀態嗎?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圖中所示為水的兩種不同局部結構區域間的變化相變:圖中所示為液態水兩種不同局部結構間的變化水會以不同的密度存在於兩種不同的液相中。儘管作為地球上最重要和普遍存在的液體,水依舊是一個非常令人困惑的物質,它帶有與理想化液體完全不同的物理屬性。人們已經提出幾種理論來闡釋水的特性,但是實驗數據卻很少。固態冰是水在零攝氏度以下時最穩定的一種相,但是液相在零下溫度時依然能保持亞穩態。
  • 中國著名「火山之鄉」,零下30攝氏度的天氣,也不會結冰
    零下30度,河水不上凍,我們都知道零下30度的氣溫可以說是呵氣成冰,但在這個地方,河水依然緩緩流淌著,遇到冷空氣後迅速凝結,形成了千奇百怪的霧凇。而且連河裡的魚都是喝礦泉水長大的,這是哪裡呢?今天作者就帶大家了解下這個地方。中國著名「火山之鄉」,零下30攝氏度的天氣,也不會結冰。
  • 水在2000℃高溫下竟可以結冰?科學家發現水的第20種形態:冰十八
    其中第18種冰(第20種水)的溫度可以高達2000℃,被稱為「冰十八」,第19種冰則是我國科學家發現且證實的。冰十八「冰十八」是一種冰存在的形式,它是一種超離子導體,和此前所有已知的水冰有所不同,它部分呈現固態,部分呈現液態,原本的水分子瓦解,氧原子構成一個立方晶格,氫原子可以自由流動穿過晶格。
  • 反物理現象,水加熱到105℃會結冰
    那麼當水的溫度超過100攝氏度時,水的形態會發生什麼變化呢?為此科學家們特意在碳納米管裡做了實驗。當水的溫度達到100攝氏度時,逐漸的產生了水蒸氣。隨著繼續對水加熱,水的形態逐漸從水蒸氣奇蹟般的結成冰了,這樣的結果超乎了很多人的想像,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水為何在105攝氏度時會結冰呢?
  • 神奇「不凍河」 零下40多攝氏度不結冰
    這是11月20日拍攝的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境內的「不凍河」。「不凍河」位於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境內,是哈拉哈河的一段長約20公裡的河段,該河段嚴冬從不封凍,被稱為「不凍河」。據地質專家考證,這裡集聚著豐富的地熱資源,流經此地的河流,在嚴冬零下40多攝氏度的氣溫下也不結冰,故形成這一奇特的景觀。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這是11月20日拍攝的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境內的「不凍河」。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這是11月20日拍攝的「不凍河」河畔冬景。
  • 國內一個神奇的地方,零下30攝氏度,依然不會結冰,你去過嗎?
    在世界上有許多神奇的景點,比如南極的血瀑布、可以自己移動的移動山等等,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個景點也是十分的神奇,我們都知道零下30度的氣溫可以說是呵氣成冰,但有一個地方,這裡的河水依然緩緩流淌著,遇到冷空氣後迅速凝結,形成了千奇百怪的霧凇。
  • 科學家稱土衛六「提坦」上或存在液態水海洋
    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4月18日報導,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土衛六「提坦」上除了有沼氣湖泊和冰火山外,還可能有大面積的地下海洋,和它的「表親」木衛二類似。有趣的是,這也許可以間接證明「提坦」上沼氣來源可能是巨大的由碳氫化合物構成的海洋,而不是生命體。
  • 固態水擁有十七種晶體形態,甚至很可能液態水還有兩種液態的形態
    首先水在固態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形勢,根據目前科學家的研究,固態水分為十七種不同的形勢,美女小倩告訴大家,我們的地球最為常見的一種固態水就是【冰Ih】,這種模式比較普通大家應該很熟悉,這裡不需要展開一一介紹,另外地球上還有一隻固態水的形態。
  • 火星上發現第一個液態水湖 水溫零下90華氏度
    這是迄今為止人們在火星上發現的最大規模的液態水,這不禁讓人們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在這個寒冷的鹹水河中,可能有過生命的存在,甚至是它們目前依然存在。義大利天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羅伯特·奧羅塞(Roberto Orosei)稱:「這可能是我們在火星上找到的首個棲息地。
  • 美科學家擬用微波設備從月球表面提取液態水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從月表提取液態水便成了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美宇航局正在開發的一種微波設備有望實現這一目標。 印度「月船一號」和美宇航局「卡西尼」號和「深度撞擊」等三個月球探測器發現了吸收某種波長的紅外光的跡象,這表明要麼是水要麼是羥基的存在。羥基是一種由一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分子。在南北兩極發現的水的信號比較低緯度發現的水信號更強烈。
  • 科技新聞速知:水的多種液態、光合細菌、新型亞穩結構、超級塗層等
    水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對壓力和溫度變化的反應,可以和其他液體完全不同。是什麼原因導致水對壓力和溫度的反應與其他液體不同,科學家們已經研究了一段時間。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已經證明,水可以以兩種不同的液體狀態存在。這一發現或許可以解釋這種無處不在的液體的異常特性。大約30年前,根據計算機模擬的結果,提出了水以兩種不同液態存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