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之前大家就已經學過加減乘除列豎式的計算方法了,我記得那時候讓我最頭疼的家庭作業就是列豎式計算,做一道題就相當於把乘法口訣表默背一遍,一頁作業做下來估計這輩子都不可能忘記乘法口訣表了,記憶效果特別好。等到了四年級就不用再學豎式計算了,考試也不考了,數學學起來反而輕鬆不少。不過從那以後幾乎沒再列過豎式了,簡單的可以直接口算,稍微難一點的就可以用計算器了。所以我的數學基本只會加減乘除,別的都不會。
手算開根號數學老師從來沒教過,因為這部分內容沒有被劃入到義務教育考試大綱裡面,教科書裡沒有,老師也不會去教,學生也不知道有這麼個東西。雖然數學老師不教,但是它其實是存在的。我第一次聽說還是高中物理老師教的,我聽完,感覺,哇!好神奇!
手算開根號其實在公元前一世紀我國的《九章算術》裡面就已經介紹過了,國外要六百年以後才發現開根號的算法,看來我國古代的數學比國外的要先進得多。
接下來我講一下手算開根號的算法。拿最簡單無理數根號2來演示,如下圖
第一步用2減去不大於2的最小整數平方,就是1,把差1寫在橫線下面,然後1後面補兩個0,為啥補兩個0呢,因為兩位數開根號才是一位數。補完0以後,在100的左邊寫下1的兩倍也就是2,把個位移到十位,也就是變成2X,這裡的X和所求的根號結果的後面一位數是一樣的,叫做試商,然後找出最大的X使得X×2X不大於100。X為4,用4補上X的位置。用4×24得96置於100之下,得兩者的差4,寫在橫線下。重複剛剛的步驟,把4後面補兩個0變成400,左邊寫14的兩倍28,個位變十位,再加上一個試商作個位,所得值乘上試商使不大於400,得出最大的試商為1,然後把281×1得281放在400下面,兩者的差119放在橫線下面。再重複一遍,得最大試商為4.。。。於是根號2的結果就是1.414。根號2為無理數,所以這個過程可以一直繼續,直到所要求的精度為止。。。
為什麼這麼算呢?
初中的時候大家都學過二次項展開公式
假設這個式子等於A,a是A的整數部分,b是小數部分,則
所以a要乘2,b原來是小數要變成個位,a也要個位變十位,擴大10倍,b就是所謂的試商。若b是無理數,則取b的最高位作為試商。然後把A擴大100倍,重複以上的過程就可以算出小數點後的更高位。
立方根也可以同樣求出,只不過算法更複雜一點,有興趣的可以百度一下。
求方根還有個標準公式法,利用公式一步步迭代求出每一位,還可以求任意次的根方,比列豎式更直觀一點,不過算起來更麻煩。如果是求數值解的話還有個牛頓迭代公式,適用於用計算機求近似解。
掃碼關注賢川風月
歡迎分享本文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