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無一物的收納,井井有條的收納,北歐風的迷人收納......如果你對這些早已習以為常,今天我們介紹一個可能令你大跌眼鏡的收納風格:雜貨鋪式的收納。
圖片數量不多,但希望每一張都可以讓大家認真地看,細細地品,把有用的靈感刻在大腦裡。我們歡迎擅長收納的Yi粉投稿這個專欄,成為下一位整理愛豆。
溫馨提示:如果像翻閱雜誌那樣快速瀏覽(滑屏),可能不會起到提升「收納商」的效果,反而是白白浪費時間。
客廳篇
客廳裡面沒有傳統的電視櫃和沙發,而是改為供孩子娛樂的地臺。5歲的兒子和3歲的女兒可以直接在地毯上玩耍、嬉戲。
一整面牆的開放式書櫃,方便孩子拿書,讓書也變成了孩子的玩具。
我在這個家多次看到華德福教育的代表玩具——彩虹積木。華德福把色彩教育當作親子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相信這個媽媽是那種不會給孩子太多限制,願意尊重孩子天性,讓他們快樂成長的人。
餐廚篇
餐桌溫馨而簡單,開放式的廚房讓媽媽可以及時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
廚房的水池,被設計成朝向餐廳的位置,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母親和孩子,都可以實現零障礙面對面交流。
廚房的東西,很多來自宜家。比如用吸鐵石的原理上牆的刀具。把輕便的木質勺筷,像插花一樣插在不鏽鋼收納筒裡,也有一種毫不違和的混搭美。
廚房選擇大單槽。水槽左上角特別設計了可以擺放洗衣液和洗碗巾的凹槽。這種提前考慮周到的嵌入式收納,真是太貼心了。
廚房和餐桌當中是兩個中古風格的餐邊櫃。應該是家裡的男主人或是女主人淘來的古董家具。也可能是老一輩留下的,這樣則更有意義了。
溫馨TIPS:如果你家用玻璃門的餐邊櫃,建議裡面收納物品五成滿,視覺效果最佳。
衣帽間篇
這戶人家的衣帽間非常簡單。沒有選擇成品衣櫃或是私人定製衣櫃,而是用簡單的開放式宜家衣櫃,搭配幾個可以疊放的塑料抽屜。空間雖稱不上美觀,但卻非常實用。
塑料抽屜疊放,外加一些無紡布袋子收納盒,就代替了一整面牆的衣物收納功能,相比定製衣櫃,是相當經濟划算。
女主人把自己DIY「衣櫃」的過程,曬在她的Instagram上。看來她對自己的省錢計劃,相當得意。
兒童房
兒童房的布置讓人隱約看到「空無一物的家」的影子。可能大部分書籍都擺放在客廳書櫃的原因。兒童房只有一個小小的矮櫃,可以由兩個小朋友自己管理。
衛生間及周邊
洗手盆的設計,配色很和諧。雖然沒有設計鏡櫃,但是通過展示隔板、牆壁上的半開放半隱藏的薄櫃、以及被充分利用底部空間的臺盆櫃,讓收納變得充分又合理。
收納日用毛巾和擦手巾的地方,也被細緻考慮到。
衛生間臺盆櫃旁邊依著兩個藤編籃子,應該是用作收納髒衣和臨時換洗的衣物。
轉身就是洗衣區。洗衣機上部設計了隔板,用來收納洗衣液、髒衣籃、宜家、備用清潔用品等。只需要統一色調,選擇同一材質的收納筐,東西再多,都不會顯得太過雜亂。
獨立馬桶間的特色,是藏著一個用布簾遮擋的收納櫃體。裡面藏著許多不用顯山漏水的日用雜物。坐在馬桶上,欣賞展示收納的美物就好。
其他看點
這個家的客廳,用到許多隔板,用來收納裝飾品和擺件。
這家人的玄關居然是一個老式的木質熨衣板,也真是太特別了吧!
從這位媽媽曬出的圖片來看,她家的兩個寶寶,都特別愛幹家務,可能是這個空間有著潤物細無聲的滋養力,讓孩子們更願意融入到廚房的勞作中。
我想:收納的意義,不是井井有條那麼簡單。
它的深度內涵,是讓居住在房子裡的人學會愛,學會笑,學會享受其樂融融的生活。
在這一點上,我給這個家一百分。
經驗總結:
於擅長收納的人來說,東西多少不重要,讓居住在房子裡的人,臉上充滿笑容,感受有愛的力量,才是重中之重!
收納的深度內涵,是讓居住在房子裡的人學會愛,學會笑,學會享受其樂融融的生活。
用好看的布簾代替門板,用DIY的收納盒,代替五鬥櫃,其實有很多經濟實惠的方式,幫助你收納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