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表情包帶來的交際便利是工具性的,而引發的焦慮是文化性的,但這兩者摩擦引起煩惱,與毀掉語言、降低表達能力著實不在一個層面。假以時日,很多表情符號會保留和穩定下來,成為不再引人注目的語言形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對表情包放鬆警惕了。
內容來源:《光明日報》5月3日11版
表情包正在毀掉我們的表達能力,甚至毀掉我們的語言嗎?這個設問已不新鮮,最近又頻現於網絡。「鬥圖」和連串的表情讓許多人感到壓力,許多網友「哭訴」,在虛擬環境中,表情包泛濫和誤用給自己造成很大的不便和尷尬,一家英國公司甚至已經開始招募表情包翻譯員。這不禁讓許多人思考,表情包的使用是否損害了我們的語言能力乃至我們的語言。
但另一方面的事實也不能忽視。2016年,有媒體組織的「24小時無表情包生活挑戰賽」有5307人參加,超過30%的人失敗——無法忍受一天不用表情符號,另有三分之一的挑戰者雖然成功,但表示倍感煎熬,「尷尬」是他們提及最多的感受。
表情包對我們究竟意味著什麼?讓三分之二的語言社團成員感到難以離棄的東西是否接近,甚至已經成為語言的一部分呢?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2014年,美國國會圖書館正式收藏完全用表情包轉寫的《白鯨記》。同年,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會辯論間隙表示,「如果全世界還有一樣東西我們還能統一意見,那就是表情包了」。
表情包是虛擬語言生活自組織的產物。作為語言的一種可視化形式,其本質和文字相差不多。作為自然語言的拐棍,表情包在以文本交流為主的虛擬空間中提高了用戶溝通的效率和質量。試想,我們多少次用表情符號表達文字無法傳遞的實時心情?又有多少句末的「呢」「耶」被相應的表情符號取代?一個缺少鋪陳的祈使句丟過來,究竟是命令還是建議,恐怕得看後面是不是跟著個笑臉。
表情包引起的焦慮本質上是表達方式對應語言生活圈層錯位導致的。表情包出現在嚴肅、正式的交際場合,顯得不合時宜,出現在講求效率的對話中則浪費時間和空間。濫用的表情包就像濫用的成語一樣,不能起到調節情緒、提高效率的作用,反而帶給人們不少煩惱。表情包帶來的交際便利是工具性的,而引發的焦慮是文化性的,但這兩者摩擦引起煩惱,與毀掉語言、降低表達能力著實不在一個層面。
其實,「正在毀滅語言」的東西已經不少了,從尋呼機、手機到網際網路,再到流行語、字母詞,還有時不時跑出來的英語乃至各種外語。著名語言學家劉海濤曾表示,語言本質上是人驅的自組織系統,即語言是活的,是語言社團自發形成和認同的,而不完全是規定的。語言和語言社團的動態性使各種進入其中的異質符號可以有機融入語言生活之中,而這個過程充滿了符號形式之間、使用者之間的競爭。正如語言中普遍存在的外來詞、字母詞,假以時日,很多表情符號會保留和穩定下來,成為和它們一樣不再引人注目的語言形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對表情包放鬆警惕了。
(作者:饒高琦,系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內容來源:《光明日報》5月3日11版
找不到想要的文章?
漢語堂文章可在關注公眾號後回復「搜索」
「世界上元音音位最多的語言」在哪兒?
教外國學習者漢語要略 | 紀念韓禮德
解放軍是怎麼給武器起名字的呢?為啥巡航飛彈要寫上「恭喜」?
【ACL2018同期評測】5th中介語作文句法自動診斷CGED2018
學術年夜飯:2017年度現代漢語句法語義學科發展報告
白碩:什麼是語言學裡的「事實」?
楊玉玲:不講語法的語法教學 | 乾貨分享
觀約 | 宇宙語言學的新進展
有人在搞大動作:中文信息學報2017第6期目錄摘要
好大一棵樹:中文信息學報2017年第五期目錄與摘要
寒假別閒著 | 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目錄摘要
語言學到底是個啥子學科?| 語言戰略研究第1期目錄摘要
上工啦,上工啦! | 《世界漢語教學》2018年第1期目錄與摘要
上帝用印刷機做什麼?語言工具與社會革命
漢語堂
文摘、講座、觀點
專注語言文字領域的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