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全國每年非正常死亡的人數超過320萬,而每年因為觸電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8000人,觸電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死亡率高達80%以上。對於大人來說遠離高壓電線以及高壓產品成為常識,但在很多情況下,孩子卻不具備這樣的分辨能力。
安全電壓為36v,持續接觸的安全電壓是24v,而我們知道正常家庭使用的電壓是220v,遠遠超過安全標準,所以對於孩子來說,如果出現玩插座的行為,是極其危險的。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知識需要我們理解,那就是觸電對人體的傷害不僅僅取決於電壓的大小,還取決於通電時間的長短,若是電流強度不算太大,但作用於人體的時間較長,依然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後果。
為了應對兒童接觸插座導致觸電的情況,市面上出現了很多種防止觸電的裝置,比如插座保護罩等,但後期我們發現家庭中的電器越來越多,很多常見的電器都有可能對兒童造成傷害。如果現在讓你想一下家中最容易造成寶寶觸電的東西,你會想到什麼?
可能大多數人會想到插座,其實最容易造成寶寶觸電的東西不是插座,而是充電器,很多家長都忽視了。大多數人認為充電器是相對安全的東西,但其實在非正常情況下,這是對兒童極其危險的一種物品。
劣質充電器
我們購買的電子產品都會配備充電器,這樣的充電器是最適合的,也是相對來說較為優質的,不過有些朋友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充電器損壞的情況,比如橡膠外殼剝落,甚至是充電線直接斷掉,從而不得不更換。
我們更換充電器,不要購買三無劣質產品,這樣的充電器被小孩子把玩的時候,特別容易發生觸電事故。
充電器橡膠外殼剝落
充電器的橡膠外殼是一種相對脆弱的東西,如果被風吹或者被太陽曬之後就特別容易發生剝落,之后里面的電線就會暴露出來,若是在充電過程中被人體碰到,極有可能發生觸電現象,若是小孩子的身邊沒有人及時斷電,後果不堪設想。
越是我們認為安全的東西越有可能存在潛在的隱患,對於手機充電器來說就是這樣的道理,雖然在正常情況下發生意外的可能性不大,但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用嘴巴來探索這個世界若是咬壞了電器電線,後果真的是我們難以預料的。
若是在生活中發現孩子有觸電現象,一定要立刻切斷電源,用乾燥的木桿或者竹竿等不導電的材料將觸電者身上的電線脫離,之後解開孩子的上衣和褲帶,讓其處於放鬆狀態,抬到通風處仰臥休息。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就要呼叫救護車,請專業的醫生進行治療。
其實除了充電器,很多小東西也存在安全隱患,比如電動玩具,家中的鑰匙等,若是與插座連在一起,極有可能發生觸電現象,所以家長們平時給寶寶買玩具,一定要核實玩具的電壓大小,而且在生活中也要將一些金屬類的小物品收拾好,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