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險的驢友一邊烤著電暖器一邊喝薑湯本版攝/記者楊威
消防隊員攙扶著被困驢友下山
消防隊員推著一輛接應驢友的麵包車上山
「這輩子再也不爬山了!連香山也不爬了!」今天上午9時,被困海陀山12個小時後,經50多名救援人員連夜冒雨營救,驢友被接到山下。
海陀山位於延慶與河北交界處。昨晚9時許,7女5男共12名驢友在海陀山迷路,其中一名女驢友還在尋路途中腳部受傷。接到報警後,延慶縣政府、縣園林局森林消防隊、綠野救援隊等救援力量連夜上山救人。
迷途
流石砸傷女驢友
昨日上午9時許,驢友李先生一行12人相約爬海陀山。他們按照既定路線,爬到山頂準備下山時,發現已經迷失了方向。隨身攜帶的GPS也失去了定位功能。
晚6時許,李先生一行摸索著下山。由於天黑霧大,他們不知不覺走到了一處樹林覆蓋的深溝。再往前便是懸崖峭壁。其間一名女驢友還在下山時,被流石砸中,崴傷了腳。
由於山上下雨,隨身又沒有更多的禦寒衣物,一群人圍在一起,用隨身攜帶的煤氣灶點燃了篝火。為此,李先生還「貢獻」了自己的秋衣做助燃物。
這時,他們撥打了救援隊的電話。
出動
救援隊兵分三路
昨晚8時50分,在接到驢友們的救助電話後,延慶縣應急辦工作人員與被困驢友們取得了聯繫,組織了三個救援小組共21人,並找到了當地人松山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老吳作為嚮導。
晚9時許,按照被困人員所描述的位置,松山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老吳受命帶領救援人員開爬海陀山。今天凌晨3時15分左右,綠野救援隊12人也加入救援隊伍。
憑著經驗,老吳帶領救援隊下到海陀山東側、位於龍慶峽上遊的玉渡山,在一處深凹內,發現了12名被困驢友,這時已接近凌晨2時。
看到救援人員的身影后,被困人員一下子從篝火周邊站了起來。「每個人心裡都很慌,所以我們都擠在一起取暖。」李先生稱,他很慶幸,在深山裡,能讓他們打出這幾個救命的電話。
下山
500米走了3小時
根據該山特點,領隊老吳決定帶領被困人員先爬到海拔2100多米的海陀山頂峰,再由較為平坦的山路返回。
山石陡峭,被困人員又幾近虛脫。為了安全,消防員將麻繩一端系在樹上,另一端拉著被困人員。從深凹到海陀山山頂,500米的山路,眾人花費了近3個小時。
凌晨5時許,他們從頂峰開始向下走。此時,天上飄起大顆雪粒子,救援人員將隨身的防雨衣物脫下,為被困人員披上。
為幫助受傷驢友及早下山,延慶縣園林局負責人還駕車等在溼滑的山路上,準備將其直接送下山。
上午9時,第一批7名被困人員在救援人員護送下,先行下山。半小時後,其餘被困人員下山。
脫險
自言再也不爬山
喝著熱騰騰的薑茶,就著辣椒,吃著剛出鍋的麵條,王小姐終於意識到,自己確實安全了。她告訴記者,發現被困後,一直不敢告訴家裡人,驢友們偷偷發簡訊,謊稱在山區留宿一晚。
細心的老吳早跟山下的飯館打好招呼,飯店內僅有的爐子、「小太陽」等取暖傢伙也統統搬了出來,為他們驅寒。
之前由於太晚,在村裡買不到任何救急食品,延慶縣園林局的一位負責人把自家的一箱蘋果交給了消防隊員,讓他們帶上山,給驢友們補充體力。
「他們一口都沒捨得吃,全都給了我們。」王小姐哽咽著說。如果這一次,沒有這些消防員,他們絕對不可能這樣快地下山。
幾名消防隊員看起來也都只有20歲左右,經過一晚上的雨雪天氣,他們渾身溼透,沾滿了泥巴,仍在瑟瑟發抖,膝蓋上因為多次摔跤已經磨得發白。
驢友們一邊吃著麵條,一邊堅定地對著記者重複著這樣一句話:「這輩子,我們再也不會爬山了,即使是香山,我們也不會爬。」
據參與救援的人員稱,這已經是今年第13起驢友走失的救援行動了,他們提醒廣大市民,海陀山屬於封山育林區域,而且此時處於森林防火期。
希望驢友不要選擇這類野山攀爬,以免造成意外人身傷害和公共財產損失。
本版文/夜線報導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