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民航資源網CADAS公布了《2018年全球50大機場吞吐量排名》。全球排名前十一位的機場中,亞特蘭大與北京首都機場是全球僅有的兩座億級吞吐量機場,杜拜、洛杉磯、羽田、芝加哥、希斯羅機場為五座八千萬級吞吐量的機場,香港、上海浦東、巴黎、阿姆斯特丹機場為四座七千萬級吞吐量的機場。2018年排位較2017年發生的變化,主要是洛杉磯機場超越羽田機場,升至第四位,羽田機場降為第五位。
1.亞特蘭大機場(美國)
亞特蘭機場,全稱為大哈茲菲爾德-傑克遜國際機場,位於美國亞特蘭大市南區,是世界旅客轉乘量最大、最繁忙的機場,年轉乘量近1.1億人次。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都以它作為重要樞紐,乘客在這裡可以飛往全世界超過45個國家、72個城市和243個目的地。
2.北京首都機場(中國)
北京機場,全稱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國內簡稱"首都機場",位於中國北京市順義區(朝陽區現狀管轄),是中國乃至亞洲最繁忙的國際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擁有三座航站樓,截至2018年12月,共有296個目的地;2018年12月28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繼美國亞特蘭大機場後,成為全球第二個年旅客吞吐量過億人次的機場。由於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航班時刻飽和,為緩解客流壓力,北京正在修建大興國際機場,將於2019年建成並投入運營。
3.杜拜機場(阿聯)
杜拜機場,全稱為杜拜國際機場,位於阿聯的杜拜,是中東最重要的樞紐機場,可從此飛往全球200多個目的地。目前,阿聯杜拜政府正在投資興建杜拜世界中央國際機場,規模僅次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總吞吐量是目前杜拜國際機場吞吐量的10倍,計劃2027年建成並投入運營。
4.洛杉磯機場(美國)
洛杉磯機場,全稱為洛杉磯國際機場,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當地人一般皆以代號「LAX」來稱呼該機場,是美國的第二大機場。
5.羽田機場(日本)
羽田機場,全稱為東京國際機場,又稱為東京羽田航空港、東京國際航空港,位於日本東京都大田區,是日本最大的機場,總面積408萬平方米(折合6120畝)。
6.芝加哥機場(美國)
芝加哥機場,正確的稱呼應為奧黑爾國際機場,位於美國芝加哥,是美國面積最大的機場,佔地達7700英畝(折合46,741畝)。
7.希斯羅機場(英國)
希思羅機場,全稱為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位於英國英格蘭大倫敦希靈登區,離倫敦中心24公裡,是全英國乃至歐洲最繁忙的機場。希思羅機場存在兩個先天缺陷:一是機場跑道呈東西向,起降班機必須飛越倫敦市區上空,存在安全、環境等一系列隱患;二是機場海拔高度只有25米,低海拔導致班機經常因大霧而停飛。希思羅機場的旅客主要分為三類:11%為英國國內乘客,43%為短程國際旅客,46%為遠程國際旅客,遠程國際旅客中又以飛往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的旅客最多。
8.香港機場(中國)
香港機場,全稱為香港國際機場,1998年7月6日正式啟用,位於新界大嶼山以北的赤鱲角,距離香港市中心約34公裡。目前,香港國際機場已超過190個目的地,2018年機場客運量達7470萬人次。
9.浦東機場(中國)
浦東機場,全稱為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帶,距上海市中心約30公裡,佔地面積為40平方公裡(折合60,000畝)。2017年,浦東機場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聯通了全球47個國家和地區的297個目的地。
10.巴黎機場(法國)
巴黎機場,全稱為巴黎夏爾·戴高樂機場,位於法國首都巴黎市東北25公裡處,機場以法國第一任總統戴高樂的名字命名,是歐洲乃至世界主要的航空中心之一。巴黎機場總面積32.38平方公裡(折合48,570畝),海拔高度119米。巴黎機場是歐洲唯一一家把火車站建在飛機場內的航空中心。
11.阿姆斯特丹機場(荷蘭)
阿姆斯特丹機場,全稱為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位於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距市中心15公裡。機場吞吐量僅次於倫敦希思羅、巴黎戴高樂機場,是歐洲第三大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