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私人院落遭遊客私闖 居民寫打油詩規勸

2020-12-15 中國網旅遊中國

「我院不是蟠桃宮,你也不是孫悟空,若闖我院來擾鬧,老君丹爐燒猴精」。為了阻止遊客參觀自家小院,南鑼鼓巷周邊胡同一居民貼出自創打油詩,被網友上傳至網絡後迅速走紅。北京晨報記者調查發現,南鑼鼓巷、後海、前門等地的民居院落經常遭遊客擅闖,甚至有遊客趁人不備進屋拍照,住戶不勝其擾。安裝防盜門、貼警示語也難以見效。對此,景區所屬街道辦事處呼籲遊客文明遊覽,律師則指出,住戶遇遊客私闖民宅可報警。

探訪 打油詩勸遊客止步

上周末,從上海來京旅遊的王女士在南鑼鼓巷附近發現了有趣的一幕,沙井胡同的一戶居民院門口貼著一首朗朗上口的打油詩,「我院不是蟠桃宮,你也不是孫悟空,若闖我院來擾鬧,老君丹爐燒猴精……我院沒有佛經,你也不是唐僧。莫進我院探訪,請君繼續西行。」王女士將照片傳到了微博上,她稱一開始只是覺得這首詩寫得很有意思,「可後來想想,這寫詩的住戶肯定也挺無奈,對遊客屢勸不止,都想到這辦法了」。記者注意到,此詩引發網友熱傳,眾人褒貶不一,有人稱讚「住戶太有才」,也有人吐槽「讓遊客進去看看有什麼,太刻薄」。

昨天,北京晨報記者在沙井胡同找到了這首「網紅詩」,該詩手寫在一張大紙板上,貼在了院門口的牆上,不少路過的遊人在院門口指指點點,玩笑拍照,確實不見有人進院擾鬧。

小院居民王先生坦言,打油詩出自他手,「從2011年開始我就開始寫打油詩,這已經是第N個版本了,主要是想提醒那些遊客別再不請自來,隨意進院,他們的行為已經打擾到了我們的正常生活」。他隨口背出自創的另一版本打油詩,「我院不是清東陵,你也不是孫殿英,若闖我院來探訪,當心機關與陷阱。」

院內另一住戶也向北京晨報記者抱怨,以前常有遊客三五成群地進院拍照閒逛,「進來就吵吵鬧鬧,這兒瞅瞅那兒看看,有人還手腳不乾淨。磚踩塌了,花也掐了,都給他們做布景做道具,真沒拿自己當外人,以為在自己家呢。」他稱,自從有了這打油詩,進院遊客少了很多。

對策 胡同裡都貼著「私宅勿入」

北京晨報記者走訪中發現,「私宅受擾」的情況在胡同景區附近屢有發生,尤其是住在什剎海、南鑼鼓巷及前門附近的居民更是深受其苦。記者注意到,在南鑼鼓巷附近的雨兒胡同、帽兒胡同等著名胡同中,幾乎所有民居都貼上了「私宅勿入」、「禁止參觀」等字樣,更有人家把院門換成帶有密碼的防盜門。儘管如此,仍有遊客無視這些勸告,只要看見開著大門的院子,就舉著相機往裡走。

住在帽兒胡同的居民金先生告訴記者,自從南鑼鼓巷成了景點,他家院子就成了「園中園」,每天能「接待」十幾波不速之客。「我們也理解,胡同四合院是老北京特色,大家都想進來看看老北京人的生活,但您想進來也得先徵得主人同意吧。個別遊客可好,不請自入,還有人推開我家家門就邁腿,手裡的相機還不斷地咔嚓咔嚓拍照。咱這屋裡就是床,我這要是還沒下床呢?!」金先生稱,宅院裡的生活都是個人隱私,遊客此舉讓他氣憤不已。

住在什剎海附近的劉先生為了防止遊客進院參觀,與街坊鄰居集資把院子的老木門換成了防盜門。「我們以前的老院門是木頭的,鎖也鎖不上,不論我們怎麼貼標語,遊客照闖不誤,我們索性換了門。」他稱,在他們的示範作用下,短短的一個月內,胡同內的另外兩個院子也換了鐵門。「雖說這下徹底清靜了,但其實要說這防盜門和胡同四合院的氛圍一點都不配,我們自己瞅著也彆扭,實在是被逼無奈」。

現狀 前門「最美院落」因參觀過多關閉

大多數私宅謝絕遊客,但也有些院子願意對遊客開放。北京晨報記者看到,南鑼鼓巷中有幾個四合院收費參觀,門票每人10元,只是遊客寥寥無幾。一院落主人介紹,他將院子租下後改建成酒吧,有遊客進院遊覽卻不消費,於是他就想到了收費參觀。「有那麼多免費院子開著門,我為什麼要花錢看呢?」一遊客發現收費牌後轉頭就走。

無獨有偶,2012年7月,大柵欄街道評選出的最美四合院曾向遊客開放,但到了同年12月,這些民宅大多已經徹底閉門謝客。院主人反映,一些遊客沒按規定時間參觀,過多影響了個人生活,同時也擔憂陌生人入院帶來的安全問題。直到如今,這些院子大多再未向遊客敞開大門。昨天,家住前門西河沿一處院子中的住戶坦言,起初,他還熱情地向不請自來的遊客介紹老北京的小吃和文化,但隨著遊客的增多,他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我們睡著午覺,就有人在院子裡大呼小叫,我和老伴都受不了,乾脆就把院門關了」。

街道呼籲 望遊客能文明參觀

對此,交道口街道辦的工作人員表示,南鑼鼓巷居民生活和商業發展相交叉而帶來的矛盾比較複雜,一方面要發展特色文化,另一方面還要確保居民生活安寧,這需要居民和遊客相互理解和尊重。大柵欄街道的工作人員則稱,在巡視中如果發現私闖的遊客會及時勸阻,也希望遊客能夠文明參觀,不要對周邊的居民正常生活造成影響。

律師說法 居民可報警維權

對於遊客私自進入院內參觀拍照的情況,北京康普律師事務主任律師吳立宏稱,面對遊客的「不請自入」,住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私闖者或被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如果沒有經過主人同意就進入院內,產生了盜竊、糾紛等情況,可向公安機關報案」。

相關焦點

  • 安定門12個老院子「美顏」 院落怎麼改 居民說了算
    一位住戶的手機裡,存著院落半年前的模樣,四米多高的私搭煤棚,隨處可見的堆物堆料,地面坑窪、積水,土磚牆斑駁、陳舊……「甭說有地兒曬太陽、晾衣服,進院兒的過道都只有一米。」這位住戶說。今年6月,老院有了變化。北京市安定門街道啟動「家園規劃師」院落營造項目,街道社區牽頭、規劃師設計,請居民「唱主角」,老院怎麼改,居民說了算。
  • 「胡同泡泡」擴容院落空間
    看臨街外立面,帶著典型的胡同改造院落審美特徵:灰色外牆,門窗通透。但若走進院子抬頭看就會發現,這裡的屋頂有玄機。一個巨大的不鏽鋼泡泡盤踞在屋頂平臺上,作為獨立活動室;另一個泡泡猶如水滴,從二層滴落下來,它既包裹著屋內的迴旋樓梯,又形成一個小的活動空間。說它們是泡泡,因為其外形如同孩子隨意吹出來的肥皂泡。只是,這泡泡被不鏽鋼材質固定下來後,外表猶如鏡面,折射著周邊景色。
  • 男子家中被盜寫249字打油詩 小偷看後感動認罪
    男子家中被盜寫249字打油詩 小偷看後感動認罪  —馮愛慶249字打油詩節選  梁上君子暫別忙, 聽我把話說端詳,我家本和別人是一樣,只因天降大禍來一場,白血病落在兒身上,求醫問藥十三載,弄得傾家蕩產家徒四壁牆
  • 北京將恢復整治鐘鼓樓廣場 周邊66院落將被徵收
    據東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金暉介紹,這次恢復整治是政府主導的公益性項目,政府將徵收近年來侵佔歷史上「鐘鼓樓廣場」空間的66個院落,努力恢復鐘鼓樓周邊原有的歷史風貌,並改善周邊居民雜亂擁擠的居住狀況。  66個院落經逐一鑑定無歷史價值  鐘鼓樓始建於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是元、明、清三代的報時中心。鐘鼓樓及周邊的胡同、院落,作為古都風貌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  此次,66個被徵收的院落緊鄰鐘鼓樓,佔地約4700平方米,涉及136戶居民。
  • 北京:明清私家園林淪為雜院飯館 皇家園林成職工宿舍
    中國園林網9月5日消息:清代的蓮園早已淪為大雜院,皇家私園蔚秀園也成為民居,晚清才子那桐的故居已變成了餐廳……近日,北京晨報記者在對京城現存的近代私家園林調查時發現,一部分園林古建保存狀況堪憂。建築專家的調查數據也顯示,北京現存的44處私家園林中,保護基本完好的只有一半。市政協委員建議,本市應加快對近現代園林古建的文物普查,儘快將其納入文保名錄,同時對現存園林遺產群實行整體保護。
  • 老院落裡種生態菜 居民自給自足
    居民志願者在換土、播種等。十多名居民志願者不畏酷暑,聚集在江東民居壹區的菜園裡,一起在200平左右的生態菜園辛勤勞作。院落打造生態菜園  下午一點,烈日當頭,但居民種菜的熱情並未因為酷暑降低,前期招募的社區男志願者、生態農耕隊組員、社區感興趣的居民以及社工共同參與,對上一階段生長期結束的蔬菜進行清理,男志願者作為本次行動的主力軍,擔當土壤的更換,隨後,大家按照區域劃分,進行撒種、分苗、澆水等工作。
  • 社區出力,居民參與,老舊院落「改」出滿滿幸福感!
    」以來武侯區將觸角延伸到小區院落把老舊院落改造納入民生工程不斷提升轄區居民的居住品質院落改造大不同七彩樂章奏響幸福生活吳桂琴是老馬路6號——豐澤苑居民,作為這裡的老住戶此外,為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院落還結合「愛成都迎大運」主題,設置運動角,加裝健身器材,方便居民鍛鍊提高身體素質。三無院落換新顏居民幸福感油然而生最近,對於簇橋街道新城社區簇橋后街100號院的居民來說,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院落小區的大變身。
  • 居民兩次摘除老宅保護銘牌 因遊客參觀亂拿亂動
    住宅若被評為文物保護單位,相信多數人的反應一定是倍感榮幸,可家住閔行區召稼樓梅園的居民卻與此相反:接連兩次將政府掛的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銘牌拆除。  原來,自梅園被評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以來,梅園的居民感到,不論是古宅本身還是現住居民都沒有獲得真正的實惠。「這麼嗲的古宅沒人好好保護,反招來了一些遊手好閒的遊客私闖民宅,還偷摘果實盆景。」
  • 詩仙李白也曾寫過打油詩!中國古代趣味詩——打油詩趣談
    詩仙李白也曾寫過打油詩!中國古代趣味詩——打油詩趣談文/愛寧打油詩是一種富於趣味性的俚俗詩體,相傳因中國唐代作者張打油先生而得名。打油詩不太講究格律,也不注重對偶和平仄,但一定會是押韻的。通常由五字句或七字句構成。
  • 寫打油詩暗諷死者,郭德綱究竟是「睚眥必報」還是「嫉惡如仇」?
    早年間,郭德綱因為「記者私闖別墅」一事,和北京電視臺結下了梁子。2013年,北京電視臺臺長王曉東因肝癌病逝,郭德綱在微博上寫了首打油詩暗諷王: 「一去殘冬曉日紅, 三杯淚酒奠蒼穹。 雞腸曲曲今何在? 始信人間報應靈。」
  • 浮山等山地變身私人菜園 進山就像進農場(圖)
    浮山出現多處私人菜園    反映    去年6月份,居民劉先生從四方搬到了位於浮山後的某居民小區,由於住所離浮山很近,每天清晨和傍晚上浮山散步成了劉先生必做的事情。安靜的環境和清新的空氣讓劉先生感到心情愉悅,但有一些情況讓他感到難以接受。
  • 如何寫好打油詩?兼談一首好詩的主要標準
    在知乎,有人問:如何寫好打油詩?他自己說屌絲一枚,平生三大愛好:麻將、旅遊、打油詩。偶有心得,便寫上兩句,或自抒情懷,或含沙射影。其中有一首寫辦證的艱辛:一次幫業主更換設備,完事以後舊設備需要拉出廠區。手續之繁複,程序之冗長。
  • 北京再現「私挖地下室」 違建管控之「坑」如何填?
    新華網北京11月21日新媒體專電(記者魯暢)北京德內大街塌陷之聲尚存耳邊,一個地下「最牛違建」又浮出水面,日前,北京東城區紗絡胡同一處違建被查,該違建私挖三層地下室,面積達700多平方米,最深處達10米。東城區拆違辦通報,已經對該地下室違建當事人立案調查。
  • 私闖民宅打人反被房主打死,算正當防衛嗎?
    對方私闖民宅打人但是被房主打死的這種情況有可能會按照正當防衛來處理,當然,死者的家屬也可以按照防衛過當申請司法機關追究戶主的刑事責任
  • 黨建引領居民自治 成都白果林社區30多年老舊院落煥發新活力
    過去存在院落管理不善、公共設施陳舊、環境髒亂等問題。」白果林社區黨委書記彭小燕表示,因為是單位宿舍,居民的觀念相對保守。過去覺得只要單位在,就可以「等靠要」。這也就導致院落的服務效率相對較低、效果較差,甚至出現了管理不善導致的火災險情。院落管理與環境問題一直困擾著小區居民,於是,院落居民代表們找到了社區,表示希望能夠成立院委會進行自我管理院落。
  • 打油詩、非打油詩和順口溜的區別
    注意,大白話寫詩歌,有時候容易讓人覺得好笑。因為詩歌通常高雅脫俗,人們有詩歌必然高雅脫俗的思維定勢。所以,打油詩在本質上不必然詼諧幽默,但其語言特色的大白話,可能會導致一定程度的詼諧幽默。可見,是否是打油詩和詼諧幽默在內容上不具有對應關係,在風格上可能有關。
  • 大安區首條農村客運公交開通 當地居民寫「打油詩」點讚
    此條農村客運公交化的運行,受到了當地居民的歡迎。一位60歲的大爺,還專門為公交公司開通63路農村公交寫下一首「打油詩」點讚。據介紹,按照自貢市鄉村振興發展戰略要求,為進一步加快自貢城鄉一體化發展,推動自貢「公交都市」建設,滿足群眾方便、快捷的出行需求。自貢市交通運輸管理處和大安區政府等積極通過推進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使廣大農民群眾能逐步享受到與城市居民相同的社會公共服務。
  • 95後老師寫48條「打油詩」點評每個學生
    李程成為48名學生寫「打油詩」評語學生展示自己的報告書暑假一開始,一位五年級學生家長在微信朋友圈曬出一則班主任寫的「打油詩」評語,引起許多家長與網友的好評。「好有才的班主任。」「這位班主任太用心了。」「這是哪裡的班主任啊,我們要轉學過去。」幾經輾轉,記者終於聯繫到了這些「打油詩」評語的撰寫者——李程成老師。今年23歲的她,是生態園小學五年級一班的班主作。在記者再三要求下,她才接受了採訪,介紹了撰寫「打油詩」評語背後的故事。
  • 熱門景點、步道公園、居民院落……重慶渝中區開展城市衛生大掃除
    今(2)日,來自渝中區各行各業的志願者以及居民群眾走進街頭巷尾、熱門景點、公園步道等對轄區進行清掃保潔和環境全面整治。據悉,作為愛國衛生月的活動之一,這次城市衛生大掃除渝中區將持續開展一周,有序推進全區復產復工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