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雙墩王陵墓主太聰明,財寶竟藏在這裡,兩夥盜墓賊都沒有找到

2020-10-18 歷史解密坊

在考古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漢墓十室九空」。因為漢朝的時候「摸金髮丘、搬山卸嶺」的盜墓賊實在太多,這也就導致近現代發現的漢墓,大部分都被盜過,甚至被盜過好幾次,墓內一些有價值的文物,早已被洗劫一空。但被盜的漢墓就沒有「寶貝」了嗎?這也不一定,今天小編就給您說一個被盜過兩次的漢墓,因為墓主聰明,他將文物藏在了一個讓盜墓賊想不到的地方,專家在發掘後,還依然收穫頗豐的「異」事,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這座漢墓位於安徽省六安市的長崗村,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考古專家們就探尋到這裡的兩處「雙墩」(兩個大土堆)下面有古墓,但是受到人員、經費等客觀條件的限制,所以一直都沒有進行發掘。直到2006年時候,合武高鐵要從這裡經過,所以就不得不對「雙墩古墓」進行發掘保護。不挖不知道,一挖嚇一跳,因為古墓在被發掘的時候,竟有一個讓所有專家都出乎意料的發現。

專家們在準備發掘之前,曾經對這座古墓進行過周密勘測,發現其保存完好,所以大家對這次的發掘的結果,也是信心滿滿,甚至有的專家還誇下海口,說這將是一次舉世矚目的考古大發現。然而,實際情況卻急轉直下,專家們很快就被潑了「兩盆冷水」。當時,現場負責發掘工作的考古專家們,熱情非常高漲。他們組織人力,從「雙墩」的頂部開始發掘,經過半個月的辛苦努力,墓頂的黃土已經被清運乾淨了。這天下午,「雙墩」上忽然傳來一聲喊叫:「有洞!」

一時間,專家們的心都懸到了嗓子眼,他們趕忙來到雙墩頂,低頭一看,只見一個黑乎乎,直徑能有一米的盜洞赫然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上面的盜洞,已經被盜墓賊填平,下面盜墓賊沒有回填),專家們一時也都傻眼了,既然發掘工作已經展開,有沒有盜洞都得進行下去,可是第二天,在第一個盜洞的不遠處,又發現了一個更大的盜洞。兩個盜洞就像兩盆冷水「譁啦啦」地澆到專家們的頭上,他們一定要出土文物的熱情,也被澆滅了一半。

開弓沒有回頭箭,文物工作者們只好硬著頭皮繼續發掘。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終於發掘到了墓室。果然,除了一套「黃腸題湊」,其他的隨葬品早已被洗劫一空,而且在「黃腸題湊」上也有盜洞。根據墓室內盜墓賊留下的盜墓工具(有鏟子,鉤子,繩索,茶碗等)判斷,陵墓是在唐朝時被盜的,而且兩次被盜相距的時間並不長。

專家打開了這座大墓的「黃腸題湊」,發現裡面已經空空如也,根據推測,第一批盜墓賊先是盜走了墓內一些大件的冥器,而第二批盜墓賊發現沒了大東西,所以一氣之下就將小東西全部盜走,而且還將墓主人的屍骨從棺內拖出來,並將棺槨全都掀翻在地,所有導致墓室內有價值的文物,基本被盜空,甚至有的專家們說,這恐怕是近些年來,被盜得最乾淨的漢代墓葬了。

然而,發掘工作,很快出現了轉機,根據這座漢墓的規格,所建的時代,已經殘破的墓志銘推斷,此墓的主人應該是漢朝的六安王劉慶,所以在墓葬內才會有「黃腸題湊」(漢朝墓葬的最高禮儀)。雖然墓內的冥器都被盜走,但這套「黃腸題湊」也是寶貝,專家們隨後,就對其展開了深入的研究。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專家們很快,就有了新的發現。

在「黃腸題湊」東面一角的外藏槨內,專家們發現了墓主人,藏納在這裡的隨葬品。經過清理,裡面一共出土了兩百多件青銅鼎,陶器和玉器,以及大量的五銖錢。

這一令人欣喜的發現,總算是安慰了專家們被盜墓賊傷害的心靈。後來,專家對這一發現也做出了解釋,估計是當時的盜墓賊,並不熟悉的「黃腸題湊」的構造,因為它雖然是棺槨的保護措施,但同時還有個「反盜墓」的功能,就是將一些隨葬品藏在「黃腸題湊」的裡面。

盜墓賊雖然窮兇極惡,但他們絕對不是考古專家,他們並不懂「黃腸題湊」的構造,也就是猜測不到裡面竟能藏匿寶物了。

現代社會有句俏皮話這樣說:流氓不可怕,最怕流氓有文化。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唐朝時,對六安王墓下手盜墓賊,估計就是一些潑皮混混,或者就是地痞流氓,憑他們的手段,真的是無法將這座大墓盜竊一空。盜墓是可恥的,盜墓賊是可恨的,但此次的文物發掘工作,給我們留下的經驗和教訓卻是寶貴的——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精通,即「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不管幹任何事,都要成為行家裡手,只有這樣,才能讓人生達到一個嶄新的境界。

相關焦點

  • 1986年,專家保護性發掘長樂公主墓,竟發現盜墓賊一無恥行徑!
    對於我國歷史上的一些重要墓穴,一經發現可能會組織專家進行保護性的發掘,原因有二:一是墓穴中有大量的珍貴文物,如果不及時的進行開發和保護,有可能使得文物因為年代過久而氧化或者遭受其他侵害;二是社會上有一些心術不正的盜墓賊,總是打文物的主意,從事盜墓的卑鄙勾當,這在歷朝歷代都很猖獗,即使是現代也存在這種現象
  • 江西盜墓賊盜墓後竟主動上報,專家狂喜不已,墓中重寶早被轉移
    眾所周知盜墓賊盜墓為的就算得到古墓中的陪葬品,即使他們知道盜墓是被國家法律所禁止的。但墓主的財務依舊讓不少人選擇了這樣的路,這些人對有證的考古人員一般是避之不及的,但40年前卻有一夥盜墓賊,盜墓後立刻上報了文物部門。
  • 元代歷代皇帝為什麼都沒有陵墓?
    每天都有分享,精彩內容不間斷,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閱讀。      每個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後都有陵墓,唯獨元朝皇帝沒有留下一座陵墓,這是一個千古歷史之謎。明朝葉子奇《草木子》中記載:元朝皇帝駕山崩,「用囉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箍兩頭、中間)」。然後,掘深溝一道埋葬,「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於其上,以千騎守之。
  • 六安雙墩墓出土「稻穀殼」
    本報訊 10月31日,六安雙墩大墓揭開了木槨蓋,記者從吊離的多根木槨上,發現了金黃色和暗褐色的稻穀殼及穀類。  31日上午,巨大的木槨蓋被吊離後,露出大墓內部結構。在木槨下的正中央部分是一個大型木棺,木棺與外牆之間寬約1米,空隙內積水很深,工作人員已從中撈出幾件珠狀物品。
  • 《盜墓筆記》大揭秘:萬奴王的秘密,張家古樓的秘密
    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在這裡見面了,今天是周末,相信大家都休息了吧,馬上就要進入最熱的日子,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哦!昨天小編為大家揭秘了,西王母的秘密和張起靈的秘密。張起靈是張家人,每一代都會有一位叫做張起靈的存在,至於為什麼,大家可以看看昨天的文章,好了下面開始今天《盜墓筆記》的故事!
  • 為何盜墓賊大多短命?其實「損陰德」並非迷信,而有一定科學依據
    不過,這種說法終究是迷信了些,在這個科學至上的社會,任何說法都要有理論支撐。意想不到的是,一些有著豐富經驗的考古專家卻站了出來,他們說「損陰德」並非迷信,而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第二,墓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氣體,無論是秦始皇陵還是金字塔,建造之初為了達到真空狀態,或者為了防止盜墓者,早已設置了防護手段。
  • 關羽墓就在那,盜墓賊和考古專家都不敢碰,有一個重要原因!
    盜墓是一個古老的行業。歷史上無論哪個朝代,哪個世代,盜墓者都有很多,而且這種人的數量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因為在古代,古人非常重視自己死後發生的事情,他們都想盡辦法把有生之年擁有的東西帶進地下,因為他們相信墳墓,這些陪葬品自然會跟著他們到墳墓裡去。
  • 全球15部盜墓題材電影/電視劇
    No.4盜墓筆記(連續劇)落魄作家為了寫作素材,尋訪到了一個叫做吳邪(鹿晗飾)的古董鋪子老闆,而吳邪正準備離開這個城市,臨走之前,吳邪和他講訴了關於自己奇怪的盜墓家族往事,並說出了自己第一次隨家族探險所經歷的詭異事件:那一次他們的家族因為偶然獲取了一件特殊的青銅器,追根溯源,尋找到了被掩埋在中國西北盆地中的西王母古國,他們招募了一批盜墓賊一同前往古城遺址探險
  • 公主棺材刻著四個大字,盜墓賊見了都要退避三舍!只有專家不信!
    所以說,雖然他們在死後擁有這麼多的金銀財寶,但是,有利也有弊;擁有這麼多的財寶業,必定會被盜墓賊所覬覦,這也是讓他們感到最頭疼的事情,所以,正如像秦始皇他會給自己的陵墓中設置機關,設置暗道,至今都沒有人能夠踏入進去一步;比如說像成吉思汗人們至今也不知道他的陵墓在哪裡。由此可以看出,他們的陵墓保護工作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
  • 為什麼明朝皇陵沒有一個被盜,而清朝皇陵卻頻頻被盜墓賊光顧?
    中華上下千年,自秦朝大統一開始,歷史上有兩百多位皇帝,每一位皇帝的身後事都是早早準備,除了修建奢華,還會陪葬大量皇帝生前喜歡的文玩字畫,因此皇陵意味著寶藏。面對這些財富的誘惑,一些人選擇鋌而走險衍生出了盜墓這一職業。
  • 順治帝陵墓為何300多年無人去盜,有三種解釋,您同意哪種?
    盜墓是一個自古有之的行當,每當社會動蕩不安時,盜墓就極為猖獗,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設置摸金校尉專門盜掘古墓,而軍閥混戰不休的民國時期也是盛行盜墓的一段時期,最著名的莫過於東陵大盜軍閥孫殿英帶人將包括慈禧墓在內的清東陵洗劫一空,但有著「清東陵之最」的一座皇帝陵卻完好無損
  • 千年陵墓至今完好無損,1000噸金銀逃過兩劫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乾陵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合葬墓。那麼,武則天為何要立一塊『無字碑』?乾陵博物館館長表示:一、武則天認為自己功高無比,無法用文字表述;二、武則天認為自己的功過應讓後人評說;三、中宗李顯難定母親稱謂(皇后還是皇帝)故立碑不刻字。乾陵地下埋藏的珍貴文物有500噸?北大考古學院教授認為,藏寶500噸的說法不對。
  • ...盜墓的皇帝,挖掘明十三陵,死後自己陵墓也被盜,屍骨扔在臭水溝
    在中國古代,無論是太平年月還是動亂時刻,都不缺少盜墓賊的身影,這些人專門盜挖墳墓,像死人求財,為的不過是金銀珠寶。但是,你見過盜墓的當朝皇帝麼?下面這位大清最有福氣的皇帝,生前喜歡盜墓,不為金銀,只為一稀有之物。自己死後陵墓也被盜,屍體被扔在臭水溝之中。
  • 乾隆墓穴被盜:令妃屍身竟百年不腐!究竟是何原因?
    孫殿英東陵墓從1611年順治皇帝的陵墓開始建起的,墓地規模龐大。包含了清朝各位皇帝與皇后妃嬪的墓穴。裡邊的財寶更是數不勝數。而孫殿英正是看中其中財寶無數,便以剿匪之名進行盜墓。而各官兵看到眾多財寶,皆失去了理智,甚至互相殘殺只為多搶一些。孫殿英在搶奪慈禧之墓後並未罷休,直接率領官兵前往乾隆墓穴。就在這裡發生了一件流傳已久,匪夷所思的事件。乾隆墓穴分別有四道石門,前三道石門都被孫殿英等人順利打開了。然而第四道門卻怎麼也打不開。孫殿英只好下令讓手下將第四道門炸開。
  • 臨海上演現實版《盜墓筆記》
    近幾年,《盜墓筆記》、《鬼吹燈》等盜墓題材的小說和影視劇層出不窮,讓人看得很過癮,可是盜墓這件事放到現實中,那可就違法了。  前幾日,臨海一個小村莊裡,有一夥盜墓賊上演了真人版《盜墓筆記》,將一座千年古墓給盜了。現在,他們正被當地警方密切搜捕中。  這座小村莊名叫灰爐頭自然村,位於臨海江南街道,村民王春法是此案的報案人。
  • 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竟在這位帝王陵中,40萬人盜其陵墓都失敗
    王羲之最傑出的書法作品就是《蘭亭序》,歷代帝王都將其視為絕世珍寶來典藏,甚至是那它來陪葬。據《後唐書》記載:唐太宗李世民歷盡波折終於獲得了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李世民對它愛不釋手,每天都將《蘭亭序》枕在腦袋下面,生怕丟了這個寶貝。
  • 中國盜墓電視劇大集合你看過幾部?
    「關中只是一個符號,盜墓和守墓只是一個話題,而愛情才是我們真正要去表達的東西。」而莫小奇和史林出演的這對被認為中國版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情侶沒有被死神拆散,卻被于榮光飾演的軍閥頭子橫刀奪愛。藍月深情地擁抱了白碧,對姐姐說:「相信愛就永遠有愛;不相信詛咒就永遠沒有詛咒。」藍月深懷著對白碧和葉蕭的祝福,縱身飛下天台《魂斷樓蘭》是一部22集的懸疑連續劇,由王強執導,寧靜和孫大川主演,中國文採聲像出版總公司等出品。劇情講述的是在古城樓蘭發生的詭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