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很多地方甚至有人專門請所謂的"民間大師"賜名,父母們翻盡字典都想把自己認為最好的詞語放在自家孩子身上。王先生也不例外,因此,在得知自己即將當上爸爸的時候,他就在為孩子的取名做準備。
王先生只有初中文憑,為了取出好的名字,他一有空就停下來翻字典,逐字逐詞的選擇好名字,但老婆的臨產期就快到了,他還是沒取出自己的滿意的名字。
苦尋無果,王先生想到了朋友曾給他推薦的取名大師,便決定花上一筆錢給即將出生的孩子取名字,大師掐指一算,孩子取名為"王奈"最好,名字取好後,全家人只等著孩子出生上戶口了。
時光飛逝,王先生的妻子也生出了健康的寶寶,全家人只等孩子上完戶口就回家,結果,發生了意外。
原來工作人員在打"奈"字的時候打成了"娜",機緣巧合下,原本應叫"王奈"的女嬰,現在叫做"王娜"。
對取名一直沒什麼意見的妻子卻意外的很高興,說:"這個名字好,就用這個名字,不改了。"
原來在王先生為找到好名字高興的時候,妻子卻不怎麼滿意這個名字,覺得如果生出的是女孩子的話,這個名字不符合,便幾次三番想改掉,但由於想不出更好的名字代替,而丈夫也堅決不改,便就此作罷。這次名字的烏龍事件,把"王奈"改成了"王娜",名字也更像女孩子,恰好圓了這位寶媽的心願。
烏龍事件並不能次次如意,文中的事件更多是僥倖。對於取名字這樣的大事還是應該更謹慎些好。
那麼寶媽寶爸們在給孩子起名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1、生僻字
漢字沿襲至今,很多字也已經不出現在大眾視野了。很多生僻字,即使是老師,可能都需要藉助詞典才能讀清楚。這樣對孩子的交際會造成很大影響,即使有些人對於有趣的名字會有深入了解的欲望,但大多數人看到自己讀不懂的名字還是會選擇不去與他交流。
再者,由於生僻字難以讀懂,小朋友們可能會根據生僻字的偏旁部首,去衍生出其他相近的詞來當綽號,久而久之,綽號簡單易懂,甚至就漸漸取代了本名。
2、 多音字和諧音字
多音字和諧音因為不常出現,經常被家長們忽略,導致大多數的綽號都是由此而來。因此家長們在起名字的時候應當注意所起的名字是否還有其他的讀音,"姓"與"名"連讀起來會產生什麼效果,不然長大後課堂上講到多音字的讀法時,可能會被班上的同學嘲笑。
3、 名字過於直白
有了前面的例子,有些家長可能直接取最簡單的名字,其實這也是不提倡的,比如生了女孩,家裡人希望女孩子能漂漂亮亮就取名"甄美麗"、"郝漂亮",生了男孩就希望能考取好學校叫"清華""北大"……其實這樣給寶寶取名很容易被旁人看了笑話,尤其如果叫"郝漂亮"的人其實相貌平平,叫"清華"的人沒考上清華,就會起到反效果。
4、名字的含義
上世紀90年代,由於計劃生育政策,很多家庭頭胎生了女兒,希望下一胎是男胎,就直接給姐姐取名"招娣",意思簡潔明了,希望生的這胎是為了希望下一胎能"招"來一個弟弟。
其實這樣的取名對女孩心裡會有一定的心理創傷,認為自己並不重要,甚至會認為自己是家裡的累贅,畢竟父母只希望有一個弟弟。但其實有些家庭或許並不是重男輕女,而只是希望能夠兒女雙全,對於這類家長,希望在給女寶寶取名時多考慮今後孩子的感受。
名字是主觀的,他帶有取名人對於一個人的祝願和期盼,因此它是有情感,有溫度,有文化資產的。我們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應該用心去斟酌每一個字,多多注意這個名字可能會給孩子帶來的影響,畢竟這個名字將伴隨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