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根本遵循 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 推動憲法...

2020-12-20 閃電新聞

提示:點擊上方"山東人大"↑關注我們!

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根本遵循

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 推動憲法全面實施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憲法室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關於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習近平總書記用專門的篇幅作了闡述,並將其明確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重點抓好的「十一個堅持」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圍繞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提出系列重大論斷,作出系列重大部署,推進系列重大工作,開創新時代依憲治國新局面,深化新時代依憲執政各項實踐。

新時代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根本指引

習近平法治思想中關於新時代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思想,有政治方向、有思想方法、有制度建設,三位一體、博大精深,堅持制度設計和實踐創新相結合,揭示並遵循了新時代中國憲法發展規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實踐特色,是憲法工作和憲法學理論研究的根本遵循、理論指引、行動指南和思想寶庫。

習近平法治思想強調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全黨全國要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不斷提高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水平,保障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範性、協調性、穩定性。

習近平法治思想強調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是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堅定「四個自信」,就要對我國憲法確立的國家指導思想、發展道路、奮鬥目標充滿自信,對我國憲法確認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充滿自信。

習近平法治思想強調在全社會弘揚憲法精神。憲法的根基在於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力在於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只有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憲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眾,憲法實施才能真正成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

習近平法治思想強調憲法是黨長期執政的根本法律依據。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黨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本身包括堅持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不動搖,堅持憲法確定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不動搖。

引領和推動新時代憲法制度不斷發展完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法治工作布局謀篇,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領和推動下,我國憲法制度不斷發展完善,憲法實施的體制機制不斷深化。

闡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國家憲法體制中的基礎性地位。堅持黨的領導是憲法一以貫之的精神,1954年憲法就從歷史的角度確認了黨的領導地位,1982年憲法繼承了1954年憲法的精神,在序言中進一步深化了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意義和偉大作用。2018年憲法修正案增寫「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從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屬性角度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進行規定,作了進一步強化和拓展,實現了黨的領導在立法內容和立法方式上的歷史性發展,揭示了黨的領導和國家根本制度的內在聯繫,也從根本上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我國的憲法基本制度。

通過憲法修正案,對憲法作若干重要的修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重大戰略部署,提出一系列重大政治論斷,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高票通過了憲法修正案,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載入國家根本法,把黨和人民在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上升為憲法規定,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成果和集中體現。

不斷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是憲法全面實施的內在要求和基本途徑。設立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明確其承擔推動憲法實施、開展憲法解釋、推進合憲性審查、加強憲法監督、配合憲法宣傳等職責;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增設憲法室,具體承擔憲法相關工作。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履行有關職責中遵循憲法原則和精神,加強合憲性審查工作,作出合憲性判斷和決定,作出適當安排和處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備案審查工作中認真處理合憲性、涉憲性問題。對於憲法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實踐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根據憲法精神作出創製性安排。

不斷豐富憲法實施的實踐,推動形成崇尚憲法權威的社會氛圍。直接實施憲法規定的特赦制度。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兩次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籤署發布特赦令,落實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規定。立法設立國家憲法日,習近平總書記三次在國家憲法日之際作出重要指示,各地區各部門積極舉辦宣傳憲法相關活動。實行憲法宣誓制度並寫入憲法。建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法律制度體系。

作出維護香港國安決定,維護憲法權威和香港的憲制秩序。香港回歸,納入國家治理體系,首先是納入國家憲法體系和憲制秩序。針對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以來的嚴峻形勢,2020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2020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這是對憲法第三十一條關於特別行政區制度涵義的與時俱進的闡釋,是實施憲法第三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的重要實踐,有效監督了憲法關於維護國家安全的條款在全國範圍內的實施。對於正本清源,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依法落實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具有重要意義。

不斷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

在新時代實施憲法,發展憲法制度,必須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根本遵循,為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長盛不衰提供穩固而長遠的憲法保障。

繼續完善監督憲法實施的相關制度。落實憲法解釋程序機制,積極回應涉及憲法有關問題的關切,努力實現憲法的穩定性和適應性的統一。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規範性文件。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有關方面擬出臺的法規規章和制度政策,凡涉及憲法有關規定如何理解、如何實施、如何適用的,都應當事先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合憲性審查,確保同憲法規定、憲法精神相符合。其他國家機關發現規範性文件可能存在合憲性問題的,應當及時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或者依法提請審查。地方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應當依法行使職權,保證憲法在本行政區域內得到遵守和執行。

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著力提高法律法規實施水平、制度規範執行水平。加強對行政權、監察權、審判權、檢察權的監督,保證人民依憲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社會事務。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堅持依憲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特別行政區繁榮穩定的大局。

堅持依法執政、依憲執政。各級黨和國家機關以及領導幹部要自覺增強憲法法律觀念,善於運用憲法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各項工作。堅持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推進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建設,不斷提高依法執政本領。堅持不懈深化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實踐,不斷提升憲法和憲法制度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

來源:法治日報

編輯:郝盛

責編:李宗彥

相關焦點

  • 學習園地|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推動憲法全面實施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確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作出戰略部署。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推動憲法全面實施(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確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作出戰略部署。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今年憲法日主題: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薛鵬  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今年的主題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日前,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會議上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重點抓好的工作提出了11個方面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
  • 閻天: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 攜手共建法治中國
    身為人民教師和國家法律工作者,要認真學習和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並切實貫徹到思維和實踐裡。以下在認真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要義即「十一個堅持」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工作和具體思考,談一些初步的學習體會。一、法治的性質:人民中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必須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
  •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憲法的重要論述和我國憲法的修改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最高領導人首次進行憲法宣誓,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範,帶頭尊崇憲法、維護憲法、恪守憲法的高度政治自覺,充分體現了國家領袖對憲法的尊重、對人民的尊重,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為全體國家工作人員作出了表率。
  • ...推動憲法全面實施(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確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作出戰略部署。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什麼是憲法?
    會議最重大的成果就是明確提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並將其作為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這在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就其主要方面來講,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會議重要講話中精闢概括的「十一個堅持」,「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 為何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
    讓人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全會回答了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係——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這是法治建設的一個核心的問題,也是一個根本問題,全會公報做了正面、系統、辯證的而且是大大方方的回答,把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與西方所謂憲政之間的根本區別也清楚地講了出來。
  • 人民日報評論員: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全面依法治國,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在這一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了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內涵豐富、科學系統的思想體系,為建設法治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
  • 深刻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內涵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繼習近平經濟思想、強軍思想、外交思想、生態文明思想之後的又一個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體系完備、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 專家解讀全會公報:依憲執政或建違憲審查機制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騰訊新聞第一時間連線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徐昕 (微博),解讀全會公報。全會提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 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2020年全國「憲法宣傳周」活動速寫
    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第三個全國「憲法宣傳周」。與以往相比,今年的憲法宣傳活動因為一件大事而變得不尋常——11月16日至17日,黨的歷史上首次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全國「憲法宣傳周」啟動以來,圍繞「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這一主題,各地各部門因地制宜,開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憲法宣傳活動。
  • 推動依法治國依憲治國提高到新水平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法治宣傳教育政治方向。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為進一步做好全民普法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 以「三大體系」建設為抓手深化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論研究-光明...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座談會發言摘登】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強調,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
  • 人民日報評論員: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全面依法治國,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在這一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了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內涵豐富、科學系統的思想體系,為建設法治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
  • 寫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導下,以憲法為統帥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法治政府建設穩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我國法治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
  • 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法治中國建設
    這次會議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首次提出習近平法治思想。  這是繼習近平強軍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之後,在全國性會議上全面闡述、明確宣示的又一重要思想。
  • 「人民日報」推動依法治國依憲治國提高到新水平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法治宣傳教育政治方向。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為進一步做好全民普法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 新華社評論員: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寫在第七個國家憲法...
    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更好地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對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 憲法日,一起來「憲」學現用
    1.憲法的地位是怎樣的?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2.我國現行憲法包括哪幾個部分?共有5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