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表看明白,孩子的缺點都是父母教育的缺陷!(自查,糾正)

2020-09-03 考壹佰

【考壹佰導讀】沒有一位家長會刻意要把自己的孩子教壞!但是,如果孩子的教育出了問題,那很大程度上跟家長有關係!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話題。

我們家長要永遠記住,孩子沒有帶著任何錯誤的觀念和缺點毛病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出生時就像一張白紙,後來塗抹上的一道道缺點毛病的印痕都是我們家長所為,孩子的成長,在父母身上是有跡可循的……


✎ 那麼,父母的哪些舉動導致了孩子的不良行為呢?看了下表,你就明白了 ↓↓↓

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

你今天對孩子喊,就別怪他明天對你叫;


你今天訓孩子不如別人優秀,

就別怪他明天怨你不如別人爹媽有權勢;


你處處苛求孩子完美,就別怪他自卑懦弱;

你自己界限不清,就別怪他不負責任。

所以,

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一場修行,

是孩子的純真、無私、靈動

洗濯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歷程。

好的教育,

應該是父母通過孩子這把鏡子,

不斷發現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

並用新我來為孩子做示範和表率。


我們是在教育的過程中,

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如果您的孩子凡事喜歡抱怨,是因為您總是挑剔他。


如果您的孩子喜歡對抗,是因為您對他有敵意和強制。


如果您的孩子不跟您說心裡話,是因為您捉孩子的話兒把,翻老帳。


如果你的孩子懶惰和依賴,是因為您替孩子做的事和決定太多了。

……

誰都不是天生的教育高手,也不是天生就會做家長,犯錯沒關係,關鍵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能與孩子相互尊重、共同教育、共同成長。

好了,這一期探討的內容就到這裡,希望能給您和孩子帶來幫助,家長朋友要是有任何的意見或者是建議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告訴小編的哦。下期內容不容錯過,請您持續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家長必看」一張表看明白,孩子的缺點都是父母教育的缺陷
    沒有一位家長會刻意要把自己的孩子教壞!但是,如果孩子的教育出了問題,那很大程度上跟家長有關係的!您應該永遠記住,孩子沒有帶著任何錯誤的觀念和缺點毛病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出生時就像一張白紙,後來塗抹上的一道道缺點毛病的印痕都是我們家長所為,孩子的成長,在父母身上是有跡可循的……✎ 那麼,父母的哪些舉動導致了孩子的不良行為呢?
  • 一張表看明白,每個孩子的毛病背後是父母的教育缺陷
    沒有一位家長會刻意要把自己的孩子教壞!但是,如果孩子的教育出了問題,那很大程度上都跟家長有關係!我們要永遠記住,孩子沒有帶著任何錯誤的觀念和缺點毛病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出生時就像一張白紙,後來塗抹上的一道道缺點毛病的印痕都是我們家長所為,孩子的成長,在父母身上是有跡可循的……✎ 那麼,父母的哪些舉動導致了孩子的不良行為呢?
  • 孩子的缺點都是父母教育的缺陷!
    沒有一位家長會刻意要把自己的孩子教壞!但是,如果孩子的教育出了問題,那很大程度上都跟家長有關係!!我們要永遠記住,孩子沒有帶著任何錯誤的觀念和缺點毛病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出生時就像一張白紙,後來塗抹上的一道道缺點毛病的印痕都是我們家長所為,孩子的成長,在父母身上是有跡可循的……✎ 那麼,父母的哪些舉動導致了孩子的不良行為呢?
  • 孩子有缺點?有父母選擇糾正,有父母選擇包容,其實還有更好的辦法
    編 者 按最近在看拿破崙.希爾的經典著作《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在被它的成功學雞血鼓舞之前,我發現他在幫助天生沒有耳朵的兒子的時候,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幫孩子應對缺點(缺陷)的辦法,所以有感而發。我要先區別一個概念。本文中所提到的缺點不是錯誤,孩子犯錯誤,當然需要糾正。
  • 人民日報公布不合格家長行為自查表:父母這樣做,太耽誤孩子了...
    在人民日報微博公布的「熊家長」行為自查表中,總結了10種容易慣壞孩子的行為和17種不合格父母的「熊家長」行為自查表,家長們請自查!這10種行為,容易慣壞孩子!這樣的孩子會養成依賴心理,往往成為「把門虎」,在家裡橫行霸道,到外面膽小如鼠,形成性格缺陷。10. 害怕哭鬧害怕孩子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會在孩子的性格中播下自私、無情、任性的種子。這9種媽媽,不合格!
  • 不合格家長行為自查表:父母這樣做,容易慣壞孩子
    在人民日報公布的「熊家長」行為自查表中,為我們總結了10種容易慣壞孩子的行為和17種不合格父母的「熊家長」行為自查表,家長們請自查!這樣的孩子會養成依賴心理,往往成為「把門虎」,在家裡橫行霸道,到外面膽小如鼠,形成性格缺陷。10. 害怕哭鬧害怕孩子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若放任孩子打罵父母,會在TA性格中播下自私、無情、任性的種子。
  • 四種不同家庭教養方式,請對照自查,有助於克服原生態家庭缺點
    美國心理學家麥考比和馬丁將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方式劃分為四種。(1)專制型。採用專制型教養方式的父母要求孩子無條件地服從和遵從,教育措施更多地採用專斷、強制或者懲罰等方式,忽視孩子自主性的培養。這樣教養方式下的孩子,更容易出現焦慮、自卑、膽怯,沒有安全感。
  • 幫孩子糾正缺點?八個錯誤觀念一定要小心
    真實愛孩子的父母,並並不是一味慣著孩子,應對孩子的缺點,父母要採用理智心態,充足掌握自己孩子的自覺性、自覺性規定,給與他適度的隨意,這有利於提高親子溝通。1、不可以尋找與缺點相對性的優勢行為模式人非聖賢,是人都是會有缺點。孩子的每一個缺點都是有一個相對性應的優勢,例如:孩子的專注力不集中化,反過來的良好個人行為是潛心;孩子懶散,相對性的是努力;孩子叛逆,相對性的是有主見;……找到這一相對的優勢,確定優勢。
  • 四種不同家庭教養方式,請自己對照自查,幫助克服原生態家庭缺點
    美國心理學家麥考比和馬丁將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方式劃分為四種。(1)專制型。採用專制型教養方式的父母要求孩子無條件地服從和遵從,教育措施更多地採用專斷、強制或者懲罰等方式,忽視孩子自主性的培養。這樣教養方式下的孩子,更容易出現焦慮、自卑、膽怯,沒有安全感。
  • 孩子的缺點,大多源自於爸爸(必須給爸爸看)
    導讀:孩子的缺點,大多源自於爸爸(必須給爸爸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的缺點,大多源自於爸爸(必須給爸爸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事實證明,高明的家長,會愉快的接納孩子的缺點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這個世界上沒有100%的完人,任何人都有缺點。大家可以想一下,我們做父母的有沒有缺點。但是我們在孩子的心裏面卻是完美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孩子是無條件的愛著我們的。有一句話說得好「兒不嫌娘醜」就是這個道理。
  • 父母:如何糾正孩子「生活與學習」中存在的不良習慣?(2)
    父母:如何糾正孩子「生活與學習」中存在的不良習慣?(2)2020年9月18日晚上,一個母親說,她被孩子修理啦。想請教一下,我是一名山區的小學老師,我的孩子現在總不肯先完成作業再玩,同意他自己先玩再寫作業,卻發現他總是丟三落四的。教育別人家的孩子,我總看清教育的問題,並且大多數都有效果。輪到自己就歇菜了,請給與知道!!謝謝!」
  • 智慧家情文化——挫折忍受力(逆商),改變孩子的未來!
    培養孩子的受挫力(逆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對於他們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所謂受挫力,是一個人能夠適應不利環境,並能克服困難的能力,能夠促使一個孩子在面對困難時越挫越勇,具備堅忍不拔的毅力與勇氣的源泉。根據對人的成長規律與身心發展規律的系統研究認為,任何一個孩子的天賦中天生便擁有挫折忍受力的特質,它並非專屬於某些天賦異稟(yibing非凡的天資)的孩子。
  • 教育孩子是家長的事業(1)——幼兒階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真正的啟蒙教育應該是家庭教育,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家長應把教育孩子當成事業來做。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幼兒階段的教育尤為重要,是孩子未來成長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可見一斑。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強,所以家長及其他成員的「示範」作用非常大,應充分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力作用,身教優於言傳。
  • 如何糾正孩子的缺點,家長只要學會五個步驟
    人性的優點是使人為善的源泉,人性的缺點是使人為惡的源泉。每個人都希望成為優秀的人,特別是我們的孩子,總想成為父母心目中的那個聽話優秀的好孩子。可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脾氣越來越暴躁,性格越來越怪癖,而且自以為是,我行我素,越來越偏離好孩子的標準。用家長的話來說就是:缺點越來越多!
  • 父母做的這些事,可能會毀了孩子的命運!(父母請自查)原創
    (1) 父母欠缺正確表達有過學習經歷的同學應該都知道,孩子的行為與身份存在的價值是兩回事,但多數父母知道做不到,依然將此混為一談。父母在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表達他們不贊同孩子的某個偏差行為時,應該強調並展現出對孩子的的愛。
  • 孩子是玻璃心,父母做到這4點,及時糾正孩子性格缺陷
    我一個好朋友的只有一個孩子,特別容易哭鬧,一旦沒有辦法滿足孩子的要求的時候,就會哭泣,有時候會無緣無故會的哭泣,甚至是有點暴躁,這樣一家人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孩子就是典型的玻璃心,這其實是孩子性格方面的缺陷,主要與父母的教養有關。如果孩子性格方面已經出現了偏差,那麼我們要及時糾正,否則將會對孩子的未來造成不小的影響。對待玻璃心的孩子,父母可以這樣做!
  • 耶魯大學《孩子潛能自查表》:爸媽認真對照看,每個孩子都有潛能
    耶魯大學曾發布一張《孩子潛能自查表》,上面羅列了孩子20種日常行為習慣,家長們可以通過這張自查表,推測孩子的天賦所在。人民日報前不久也轉載過,我還對著看,我家倆孩子的行為潛能,是否有未發掘和被激活的可能性。
  • 父母不要總是指責孩子的缺點
    每一個人都有會優點和缺點,沒有生下來就是完美的人。但是很多的父母,他們往往允許自己身上有缺點,卻總是希望孩子應該盡善盡美,看到孩子的優點他們經常會視而不見,而當遇到孩子身上的缺點時,他們會無限放大。每位父母都會對自己的孩子寄予最高的期望,希望他們身上最好都是優點,沒有缺點。
  • 激勵孩子的良言妙語(家長每天都說一說)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其自信心的培養。可以說,許多學習落後或者逃學、厭學的孩子,都源於自信心的喪失。只有自認為已經沒有指望的事,人們才會放棄,學習也是一樣的,只有孩子認為自己沒有希望學下去了,他才會逃學、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