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的進步,手機的拍照實力越來越強,拍出的照片也越來越優秀。很多手機廠商發布新手機時,必然要提的一項就是相機的像素數,很多網友發現,手機相機的像素數近年來一直在升高。從當時的主流800萬,到後來的主流1200萬,到現在的主流4800萬,前幾天甚至有廠商發布了一億像素的相機!那麼問題就來了,像素越高真的就代表拍照越好嗎?答案顯然不是。很多手機廠商強調的高像素僅僅是作為手機銷售的營銷噱頭,並沒有多大實際意義,iPhone手機1200萬像素相機的綜合實力遠比絕大多數4800萬像素安卓手機的綜合實力強。接下來為大家簡單分析一下影響拍照的主要因素。
影響拍照效果的因素可以分為硬體配置和軟體算法兩方面。硬體參數包括傳感器尺寸,像素數,單個像素麵積,光圈大小等等。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傳感器,手機相機使用的傳感器通常是CMOS,相機界有種說法叫「底大一級壓死人」,說的是傳感器尺寸越大,感光面積就越大,手機就擁有更好的成像能力。但鑑於手機主板大小及手機厚度影響,手機傳感器不可能達到和單反傳感器一樣大小,所以手機相機和專業相機的拍照差別很大一部分就是來源於傳感器尺寸不是一個等級,這也是現階段手機拍照無法和單反媲美的原因。所以一個好的相機有一個好的傳感器是非常重要的。像素簡單來說就是構成照片的一個個小方格,像素越高,代表拍出的照片擁有的小方格越多,照片也就越清晰越豐富,表現出的內容也就越多,放大時可以看到更多肉眼不可見的細節。同時像素越高,拍出的照片也就越大。所以當其他條件相同時,像素僅僅代表相機能拍出細節的多少。單個像素麵積也很重要,單個像素麵積越大,像素感光性能越好,拍出的照片質量也越好,單個像素麵積小,感光能力弱,照片就容易出現噪點,所以單個像素麵積越大越好。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傳感器尺寸確定的情況下,單純追求高像素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像素越高單個像素麵積就越小,拍出的照片質量也會下降,所以要在像素和單個像素麵積之間做合理的取捨。光圈控制相機的進光量,相同條件下,光圈越大,進入相機的光線就越多,拍出的照片質量也越高,尤其是在暗光條件下,效果更明顯,一個優秀的相機,大光圈也很有必要。以上介紹的是相機的硬體部分。
如果把拍照比作做菜,那麼相機硬體就是指做菜需要的原材料,軟體算法就是指廚師的廚藝。要想做出美味佳餚,精挑細選原材料的同時,廚師的廚藝也同樣重要。所以手機廠商軟體算法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手機廠商使用同一套硬體,但拍出來的照片差距卻很大,這就是受算法的影響。算法的重要性在iPhone手機上體現的淋漓盡致!iPhone手機使用的硬體雖然不是最頂級的,但iPhone手機擁有一套頂級的算法,所以拍出來的照片仍然勝過大部分安卓旗艦手機。
手動碼字,多多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