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初,我利用到廣西辦事的機會,來到了東南亞的國家越南來打卡。
我在上個時期的六十年代,就對越南的政治時事就有著十分的關心。越南是個同我國非常友好的國家,那時候的新聞廣播裡常常聽到越南主席胡志明來中國進行友好訪問。我們國家的老一代領導人都和越南進行互相訪問。
當時的越南胡志明主席時常訪問中國,學習土地改革的經驗。越南在北方的推行土地改革一直在向中國學習,稱中國為「老大姐」。廣播裡天天都廣播這些政治新聞,中國政府也不斷舉行重大招待會。所以對東南亞國家越南的這些事件早就深深地印在頭腦之中。
如今兩個國家建立了友好往來的外交國家,出去旅遊開開眼界,漲漲知識。和越南人民建立一個長久的關係,建立互利互惠的友誼。這樣有利於後代青年人的交往,有利於開展友好睦鄰。
在我回憶中越友好往來的瞬間,大巴車轉眼之間就來到了北海海關。從北海出關,走東興口岸一橋(中越友誼大橋),就來到了越南的國家了,也就是來到了越南的芒街。
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一進入越南的國土,就感覺到這裡有著自己的獨特民風民俗,風光也像變了景色。先說遊覽到越南河內下龍灣。下龍灣位於北部灣西部,距離越南河內150公裡。下龍灣作為越南北方廣寧省下龍市的一個海灣,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水中有山,山水環繞,風景區還分為東、西、南三個小灣。
好些遊客來到這裡後感覺這裡的風景,很相似中國桂林山水。因此被稱為「海上桂林」,在遊船上領略著上河灣上的風光,美輪美奐,移船換景。那種船在畫中遊,人在水中走,景色在眼前過,令人陶醉。聽導遊介紹說,下龍灣在1994年,世界教科文組織將下龍灣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越南的導遊是個二十多歲的男性,瓜子臉,濃眉毛,矮個子,頭上都帶著那種像鋼盔式的那種綠色帽子。漢語說得不怎麼流利,從我們已進入越南就開始介紹沿途的風光。特別是給我們重點介紹了下龍灣獨特風景, 還是用他哪豐富的旅遊知識,盡心盡力地為我們遊客服務著。
我們在觀光的同時,順便聊聊越南的美食方面。我們連續幾天食用都是那種米粉類的食品,感覺到很像中國南方城市的口味。主食是那種米粉類(也有的叫米線),並且配給大量的蔬菜,這也是越南飲食文化的獨特之處。
我現在看到的越南,與以前我們在新聞與報紙看到的情況,大致差不多。他們也進行了政治制度與經濟制度的改革,不斷的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越南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就實行改革開放。在九十年代也進行土地改革,廢除了土地集體所有制,允許土地自由流轉。在二十一世紀初年,越南經過多年的努力也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
導遊說:從2007年開始,越南人民的民主得到了提高,官員也進行了差額選舉與等額選舉。這個所謂的「差額選舉」,對應的是等額選舉。差額選舉是多人選舉一個崗位,而等額選舉就是固定的人數競選固定的崗位。2009年已經實行了地方公務員的直選。
聽導遊介紹說:越南在2010年,也開始建立了官員財產公示制度,要求越南官員必須公示海內外資產,並且通過了《反腐敗法》,並且在2017年就廢除了四十多年的戶籍制度,現在已經開始生效。這些改革都是同我國改革的方案一脈相承。
在越南旅遊的幾天裡,看到的越南人都是長得黝黑的皮膚,好像這與天氣炎熱有關。滿街都是騎著摩託車的人,老百姓的穿戴就像我國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的著裝。不過女人都帶著鬥笠,來防止太陽曬。導遊說這也是越南國家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越南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屬於那種又炎熱又潮溼的那種天氣。
房屋建築業處在我國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的水平,聽遊客說到了越南的南部還好一些。由於南部比北方經濟發展的快,古老建築比較多。我這次去的只是越南的北方,北方比起越南南部不論是經濟、還是樓房的建築,還是有很多差距的。
六天的行程匆匆忙忙地結束了。一趟越南之旅就要結束了,返回來的路上,回想著下龍灣海上的峽灣風光,回想著越南人民的真誠的熱情,回想著中國越南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友誼。不正是我們的祖祖輩輩,為了中越人民的友誼做出了多少努力,才使我們有機會,來到這個東南亞國家一履。
回來後又看報紙介紹說,在去年越南又進行了一項改革制度,就是成立了獨立的公會,這個是獨立於政府之外的民間組織,主要是控制工廠盈利與工人福利之間的平衡。
今年,越南從7月1日開始,越南也進行了國家公務員進行改制,越南公務員和幹部公職法修訂案生效。根據這兩個法律,越南將來取消公務員的終身制改為合同制,實行公務員競聘上崗,明確了人民對公權力的監督。越南進行的多項制度的改革,將會使越南越來越好,人民的生活將會不斷地得到提高。願中越人民的友誼萬古長青,原中越開放的政策互惠互利於兩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