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威母公司赴港上市,殺蟲驅蚊劑為主要核心業務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2020年8月31日,超威母公司朝雲集團正式遞交港股招股書,擬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及摩根史坦利為其聯席保薦人。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朝雲集團在2015年至2019年間,每年都在中國家居護理行業國內企業中位列第一、中國家居護理行業全部公司中位列第二。尤其是在殺蟲驅蚊這一細分領域,旗下品牌超威更是一直以來依託朝雲集團的全球化創新研發體系及內部核心研發團隊,在2015年到2019年連續五年保持中國殺蟲驅蚊市場第一。

超威品牌憑藉其優良的品質,2002年,僅推出一款蚊香產品即成為眾多家庭驅蚊的首選。超威蚊香,在香胚和有效成分的選擇上都非常考究;它採用優質香胚,燃燒充分且不易斷,同時煙塵量又只有普通蚊香菸塵的三分之一左右。與很多蚊香點燃時會發出刺鼻嗆人的味道不同,超威改良過的蚊香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它採用艾草精華,不但不會有難聞的味道,點燃之後會散發出一股清新自然的艾草香,溫和不刺激,解決了消費者對傳統蚊香「氣味難聞、嗆鼻」的痛點。

多年來,超威不懈地研發,提供針對不同應用場景及各種形態的各類殺蟲驅蚊產品,不斷致力產品創新和質量提升,一直走在尋求驅蚊產品技術的前沿。超威的產品不僅在材質上選擇了更加優質有效成份,同時也在包裝和設計上精益求精,力圖能做到讓消費者使用更加方便的產品。百度上一直有一個問題經久不衰,那就是蚊香該怎麼拆,但這個問題在超威推出了免拆蚊香後也被完美解決了。

正因如此,殺蟲驅蚊產品在朝雲集團的營收佔比一度達到了68.4%、69.4%、63.3%,同時其卓越的產品品質也令「有超威沒蚊子」的宣稱深入人心。朝雲集團顯然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在招股書中提到,對於上市募集到的資金,朝雲集團計劃用於研發新產品、升級現有產品、開發新品牌及新品類。希望之後隨著朝雲集團的成功上市,超威的產品也能有更進一步的升級。

相關焦點

  • 國內最大驅蚊殺蟲公司,要赴港IPO了!
    來源:中國私募股權投資來源:IPO日報作者:吳鳴洲攝影:Bob君曾經堅持不上市的順豐控股、農夫山泉等公司紛紛選擇上市後,近日,曾揚言不需要上市的立白集團,其創始人陳氏家族旗下的朝雲集團也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與立白集團不同的是,朝雲集團主打殺蟲驅蚊產品,擁有超威等七大品牌。
  • 朝雲集團欲赴港上市:擁超威等七大品牌 背靠立白集團攬客
    立白集團是朝雲集團的最大客戶,三年間銷售額佔總收入比例分別為17.9%、23.0%和20.7%,朝雲集團也通過立白集團面向48個大客戶。家居護理貢獻九成以上銷售額,殺蟲驅蚊產品「撐起」收益朝雲集團選擇在港股上市或許早有預兆。2018年4月13日,朝雲集團在香港註冊成立為有限公司,並持有廣州朝雲控股有限公司100%的股份。
  • 繼藍月亮後立白旗下朝雲集團赴港上市 收益依賴殺蟲驅蚊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立白集團老牌競爭對手的藍月亮,也在2個月前的6月29日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朝雲集團於2018年4月11日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擁有「超威」、「貝貝健」、「威王」、「潤之素」、「西蘭」、「家居」、「DUX德是」、「 倔強的尾巴」等多個知名品牌,產品涵蓋殺蟲驅蚊、居家清潔、空氣護理、智能家居工具、寵物護理等多個領域。
  • 業績增速放緩,負債率高居不下 立白系「驅蚊一哥」赴港IPO勝算幾何?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仕省 見習記者 羅金惠 深圳報導繼藍月亮、農夫山泉等快消品公司紛紛選擇上市後,曾揚言不需要上市的立白系也坐不住了。近日,立白集團旗下的朝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朝雲集團」)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擬於港主板上市。
  • 海文考研母公司獲1億美元D輪融資,大山教育擬赴港上市|產品周報
    瞄向百億考研市場,海文考研母公司萬學教育獲1億美元D輪融資1月15日,萬學教育官方公眾號發布消息稱,北京萬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已於2019年10月完成1億美金D輪融資,領投方為安達富基金,指數資本擔任此次融資的財務顧問。
  • 「槍手」「超威」等8種殺蟲產品質量不合格
    新京報訊 (記者廖愛玲) 北京市工商局近日在官網上公布流通領域的燃香、家衛殺蟲用品、民用爐具的質量監測結果,一款無煙檀香在原材料和煙塵量檢測不合格,容易對寺院和景區環境造成汙染,8種家用衛生殺蟲產品、7款民用取暖爐具也被發現不合格。
  • 赴港記丨疫情之下,一家物業公司的赴港上市之路
    所以,燁星集團並未暫緩提交上市申請,儘管當時武漢已經封城7天了。一切,都超出了他的預料。線上路演不是不行:只要商業模式清晰,估值合適2月8日香港封關消息出來後,燁星集團即將啟動的管理層赴港上市路演不得不暫停。趙偉豪及管理團隊隨即與承銷團的投行們做了電話溝通,計劃線上路演。這對於燁星集團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 同程旅遊官方闢謠赴港上市 稱與事實不符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仝麟閣 同程旅遊官方向經濟觀察網表示,網傳2018年赴港上市融資6億,與事實不符,系謠言。2018年2月8日中午,某財經媒體爆料同程旅遊將於今年,赴港股IPO,經濟觀察網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了同程旅遊官方,對方在記者發的聲明回覆中表示,「公司會跟隨發展計劃適時選擇進入資本市場,但目前對於是否上市、以及上市時間均沒有明確計劃。網傳與事實不符。」很快,傳言稿件被刪除。記者採訪到同程旅遊一位高管,對方表示傳言存在明顯漏洞。
  • "小米們"為何在2018年扎堆赴港上市?
    「赴港上市的企業類型比較多,但最受人矚目的還是新經濟公司,這類公司主要特點是近幾年藉助科技或網際網路手段在國內迅速發展壯大。香港作為一個開放市場,對於新經濟公司的歡迎程度較高。」在本輪港股散戶承銷中表現搶眼的富途證券CEO鄔必偉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介紹說。
  • 赴港上市潮再添一員 惠州化妝品集團預重塑品牌
    前言:香港資本市場憑藉其地理位置及上市條例等優勢,吸引力了大量亞太地區公司競相來港上市。特別是,近兩年赴港上市景氣度持續攀升,上市企業數量屢破記錄。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其他大型消費類企業,澳寶化妝品集團(簡稱「澳寶」)從規模上及品牌知名度均不佔優,本次赴港尋上市為那般?赴港IPO,重塑「澳寶」品牌「一分鐘讓發焗油」這句廣告詞,或許勾起不少80後的回憶。
  • 優然牧業赴港上市背後 內蒙雙雄奶源「頭名之爭」
    原標題:【觀察】優然牧業赴港上市背後,內蒙雙雄奶源「頭名之爭」! 來源:財華社前言:11月29日,港交所披露易顯示,伊利(600887-HK)旗下的優然牧業遞交了IPO申請書,這意味全球最大奶源牧場將登陸港交所,亦將成為伊利在港股市場另一大上市資產。實際上,優然牧業成為最大奶源牧場也就近年的事,而背後的推手亦是伊利。
  • 新東方在線赴港上市,全職老師佔比僅4.43%
    由此計算,新東方在線的全職老師佔比僅為4.43%。   緊隨銀杏教育、滬江教育的腳步,新東方在線也要赴港上市了。   7月17日晚間,港交所公布了新東方在線本次赴港上市的招股說明書。招股書顯示,新東方在線的聯席保薦人是摩根史坦利、花旗銀行、中金公司。   那麼,新東方在線近年經營表現如何?和其他在線教育機構相比,競爭優勢何在?
  • 悅商集團母公司赴美上市 全新模式被賦予社交電商新晉獨角獸
    悅商集團母公司赴美上市 全新模式被賦予社交電商新晉獨角獸 據外媒Yahoo Finance報導,會員制社交電商的技術服務平臺悅商母公司Wetrade Group已成功在納斯達克
  • 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的法律問題分析
    作為亞太地區的主要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內地企業融資活動中,一直擔當內地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窗口與橋梁,為各類型發展項目融資。在6月28日舉行的「2002年滬港技術與資本聯動研討會」上,科技部、香港聯交所官員均表示,內地企業赴港上市要提速。與此同時,香港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也稱,鼓勵內地企業到香港市場融資。內地企業赴香港上市包括到香港主板和創業板上市。
  • 中資企業上市為何青睞香港?截至8月中旬,已有37家中資企業赴港上市
    截至8月8日,今年赴港上市企業融資規模已達1870億港元,超過去年全年。眾人拾柴火焰高,內地企業在今年扎堆赴港上市「功不可沒」。香港資本市場憑藉哪些優勢讓眾多優質公司選擇赴港上市?這些企業又為何在此時瞄上了港股市場?
  • 立白旗下朝雲集團赴港IPO,產品老化如何打破增長「天花板」
    招股書顯示,2020年一季度,公司營收為7.34億元,同比增長13.3%;毛利為3.06億元,同比增長8.6%。資料顯示,朝雲集團是立白集團控股的家居護理品牌,其執行董事陳丹霞為立白集團創始人陳凱臣之女。據朝雲集團,此次IPO募集所得資金將主要用於增強研發能力、改善銷售網絡、加強全球供應鏈的效率和靈活性、實施數位化戰略、上下遊業務的戰略性收購等方面。
  • ...億美元估值赴港上市,伊藤忠商事擬56億美元收購全家便利店(07/08)
    傳螞蟻金服計劃今年以2000億美元估值赴港上市,回應:消息不實 據外媒報導,螞蟻金服計劃最早於今年在香港上市,目標估值為2000億美元。對此,螞蟻金服方面向騰訊科技回應稱:消息不實。其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 字節跳動擬推抖音單獨赴港上市,已與投行溝通承銷事宜/科技晚訊
    今日關注: 字節跳動擬推抖音單獨赴港上市,已與投行溝通承銷事宜 炣燃科技10月27日訊,字節跳動正考慮推動抖音業務單獨在香港上市。
  • 潮玩龍頭泡泡瑪特正式提交赴港上市招股書
    開源證券5月10日的研報指出,盲盒的核心商業模式就是對「不確定遊戲」的完美複製,即通過強IP屬性產品吸引消費者,以抽盲盒獨特銷售模式激發好奇心,並通過抓住消費者對收藏的喜好來提升復購率。根據頭豹研究院數據,國內盲盒市場已超過25億元,2014年-2018年CAGR達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