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墊、舊沙發等大件垃圾和泡沫、舊衣物、樹枝等「低值」難處理垃圾一直是困擾居住小區生活垃圾管理的難題。上個月中旬,石景山區八寶山街道一處新建的再生資源中轉站投入使用,為這些難處理垃圾找到了新去處,其中一臺冷壓機更是可以把體積為10立方米的泡沫就地壓縮為不到1立方米,節省空間的同時還可以再利用。
記者了解到,今後,類似八寶山街道這樣的再生資源中轉站在石景山區內的每個街道都將建設一個。目前,其餘8個街道也已完成選址工作,後續將逐步建設完成。未來,石景山區將形成每個居住小區一個交投點,每個街道一個中轉站,專業公司進末端分揀中心的再生資源三級回收體系。
10餘種再生資源分類暫存
位於石景山區黃莊村43號的金都園林地塊,原本是一處違建設施,2017年「疏整促」拆違騰退後一直閒置,經過八寶山街道辦事處與產權單位的多次溝通,如今這裡已經建成了一處佔地約700平方米的再生資源中轉站。
走進再生資源中轉站,平坦的洋灰地面上用鐵絲網分隔成了不同的區域,每一處區域旁都掛上了藍底白字的標識牌,舊家具、木材、床墊、衣物、樹枝等10餘種再生資源都有各自專門的存放區域,除此之外,還單獨設置了一處分揀中心,「收運來的再生資源要先經過分揀,再分門別類暫存在指定區域,比如舊床墊、舊沙發,就要先把棉、布一類的織物拆下來,和裡邊的彈簧分開處理。」這裡的運營方北京海瑞通環境治理有限公司經理鄒春海說。
塑料泡沫就地壓縮處理
記者發現,八寶山街道的這座再生資源中轉站的一個特別之處就是配置了一臺塑料泡沫冷壓機,可以實現對塑料泡沫的就地處理再利用。記者了解到,塑料泡沫之所以被稱為難處理的垃圾,就是因為它不能直接焚燒,否則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而作為可回收物,塑料泡沫的質量輕、零散,收運成本高,回收價值低。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很多原本的塑料泡沫回收公司都停止營業了,但那個時候疫情比較嚴重,大家不出門,很多時候都是依靠快遞、電商,居民家中的塑料泡沫產生量很大,有的小區甚至樓下垃圾桶旁都堆了很多塑料泡沫。」鄒春海告訴記者,為了儘快解決塑料泡沫的收運再利用問題,藉助八寶山街道再生資源中轉站建設的契機,公司專門購置了一臺泡沫冷壓機,可以就地處理塑料泡沫,經過冷壓、拆分、打捆等處理方式後降低了收運成本,變「低值」為「高值」,大大提高資源化利用率。
記者看到,這臺冷壓機的處理裝置與普通寫字檯的大小相似,一側連著一個長槽。機器啟動後,負責處理的工人師傅將塑料泡沫上的膠帶等雜物去除後,直接放進處理裝置內。塑料泡沫經過冷壓處理後,變成長方體通過長槽向外輸出。「噪音小,也更綠色環保,不像傳統的熱熔技術,易產生有害氣體。」鄒春海告訴記者,這樣一臺冷壓機可以把堆積起來達10立方米的泡沫壓縮到小於1立方米,大大節省空間,而且幾乎沒有浪費,只要是塑料泡沫材質,都可以壓縮再利用,「現在平均下來,這臺機器每天至少也得處理兩三噸的塑料泡沫,處理完後,我們和後端專門的回收公司對接,打通整個回收鏈條。」鄒春海說。
各街道中轉站已完成建設選址
隨著八寶山街道這處再生資源中轉站的建成,北京海瑞通環境治理有限公司還推出了一款大件垃圾上門回收微信小程序,八寶山街道全域範圍內的居住小區居民或物業都可通過小程序預約大件垃圾有償上門回收服務,「大家家裡如果有了自己不方便運輸的大件垃圾,可以和我們聯繫,為了提高居民誰產生垃圾誰負責的意識,儘可能地減少垃圾產生,我們會象徵性地收取一點兒費用。」鄒春海說。
記者了解到,除了八寶山街道,石景山區其餘8個街道也正在探索通過財政資金建設補貼的形式,採用街道選址、企業建設運營的模式推廣建設街道層級的再生資源中轉站,目前選址工作已全部完成。未來,石景山區還將逐步完成交投點-中轉站-分揀中心的再生資源回收三級體系建設,將在每個小區設立一個交投點、每個街道打造一個再生資源中轉站,引進具備資質的再生資源企業管理運營至末端分揀中心,全力推進全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助力垃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