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EzReson進行化學共振分析(1):定量的共振理論

2021-02-08 量子化學

共振(resonance)是化學中一個常用概念,用來描述單個路易斯(Lewis)結構無法準確描述的分子結構。對於具有閉殼層電子結構的分子,所有的電子都自旋配對,Lewis用孤對電子和共價鍵來表示這些電子對,其中前者位於單個原子上,具有單中心-兩電子(1c-2e)的特徵,而後者則共享於兩個原子之間,具有兩中心-兩電子(2c-2e)的特徵。因此,一個合法的Lewis結構都是由1c-2e的孤對電子和/或2c-2e的共價鍵構成。顯然,對於某些「非經典的」具有多中心鍵(即成鍵電子對離域在三個或更多原子之間)的分子,就無法用一個Lewis結構來確切描述了。為解決這個問題,Pauling提出一個自然的想法:可用多個Lewis結構來描述非經典成鍵的分子。一個「教科書式」的例子就是苯分子,其6c-6e的大Π鍵無法用單個的含三個雙鍵的Lewis結構(稱為苯的Kekulé結構)來描述,但可以用兩個這樣的Kekulé結構來描述——可認為苯的離域Π鍵是兩個Lewis(Kekulé)結構的「共振」平均的結果(見圖1)。在共振理論中,把這種由多個Lewis結構共振平均後的結構稱為共振雜化體(resonance hybrid)。因此,具有非經典成鍵特徵的分子就可以由共振雜化體來合理描述。


圖1. 苯的6c-6e大Π鍵可認為是兩個含三個2c-2e π鍵的Kekulé結構的共振平均

此外,共振理論和共振雜化體還可用來描述極性鍵。根據Lewis最初的理論假設,Lewis結構中的共價鍵是一對被兩原子所平均共享的電子。兩個異核原子間成鍵時(如H—Cl),電子對會偏向於電負性更大的原子(如Cl),因而也無法用單一的共價共振結構(H:Cl)來描述,但可由一個共價共振結構(H:Cl)和兩個極化共振結構(H+ Cl:– 和 :H– Cl +)組成的雜化體來描述。也正因為此,D. G. Truhlar等[1]認為共振的概念並不完全等同於電子離域。

共振理論自提出後被廣泛用於解釋很多化學現象,並作為一個重要的基本化學概念引入教科書,然而迄今為止共振理論的應用大多仍停留在定性的分析上。其原因大概因為定量的共振分析一般需要通過價鍵(Valence Bond,VB)理論[2]計算來實現,以獲得各共振結構的貢獻比例、相對能量以及共振能等信息,而價鍵理論的計算比當前普遍使用的密度泛函理論(DFT)的計算要複雜很多,也耗時很多。因此,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思路是:首先進行快速高效的DFT計算,然後在DFT波函數的基礎上進行定量的共振分析。根據這一思想,人們提出了兩種不同的定量共振分析的理論,下面就先簡要介紹一下。

1. 基于波函數的共振理論(WFRT)

基于波函數的共振理論(Wave-Function-based Resonance Theory, WFRT)植根於量子力學的態疊加原理,假設真實體系的波函數是所有可能的Lewis共振結構所對應波函數的線性疊加:

其中

我們知道,DFT或Hartree–Fock 計算得到的波函數由單個的Slater行列式來表達,對於含

其中佔據的

類似於真實體系波函數

其中自旋軌道

通過求解下列線性方程就可以直接得到展開式(1)中各共振結構的係數

其中

為保證方程(4)具有確切解,


圖2. (a) 苯的Kekulé和Dewar結構都滿足Rumer規則。(b) 苯的其它純共價Lewis結構都違背了Rumer規則。(c) 苯的一些違反Rumer規則的離子性Lewis結構。

一旦求解出係數

對於存在巨量共振結構的體系,有時我們只需考慮其中某些重要的共振結構就能比較合理地描述該體系。例如,萘分子有多達19 404個線性獨立的共振結構,但實際上只需考慮其中的純共價結構和單離子結構(即Lewis結構中只存在一對正負形式電荷)就能重現90%的真實波函數,而所用的共振結構總數則降到了1 302個,大大提高了計算效率。還有一些應用場合出於獨立考察某些效應的目的(如衡量氫鍵強度、預測苯的取代基效應等),也需要選擇特定某些結構來對真實波函數進行展開。對於上述這些情況,我們對方程(4)求最小二乘解(可採用對

其中

從能量角度考慮,我們還可以把各共振結構的哈密頓矩陣

其中

2. 基於密度矩陣的共振理論(DMRT)與自然共振理論(NRT)

順便介紹一下另一套定量共振分析理論——自然共振理論(Natural Resonance Theory,NRT),它是在量子化學圈中長期流行的共振分析理論。與WFRT相比,它屬於基於密度矩陣的共振理論(Density-Matrix-based Resonance Theory,DMRT),其核心假設是認為真實體系的一階約化密度矩陣(以下簡稱密度矩陣)可以表達成各Lewis共振結構所對應的密度矩陣的線性加和:

其中

然而,筆者最近證明[5] DMRT和NRT的基本假設(展開式(7))在數學上是不可能成立的,除非允許權重

綜上所述,我們強烈不推薦使用NRT或類似的DMRT來進行共振分析,而推薦使用WFRT方法,因為後者不但具有可靠的理論依據,而且具有算法高效(無需進行迭代的數值優化)、能考慮所有可能的共振結構、可對大分子進行局部共振分析等優點。WFRT共振分析的一些高級應用可用來解決諸如預測苯的取代基效應、衡量氫鍵強度、分析Diels–Alder反應中電子流向等較複雜的化學問題(詳見文獻[4])。

本篇主要介紹了定量的共振理論。後面我將通過一些具體實例來介紹一下如何使用EzReson程序進行定量的共振分析。

參考文獻:

[1] D. G. Truhlar, J. Chem. Educ. 2007, 84, 781.

[2] S. Shaik and P. C. Hiberty, A Chemist’s Guide to Valence Bond Theory, John Wiley & Sons, Hoboken, New Jersey, 2007.

[3] Y. Wang, The EzReson Program, 2020, https://github.com/yangwangmadrid/EzReson.

[4] Y. Wang, Phys. Chem. Chem. Phys. 2021, In press (DOI: 10.1039/D0CP06207C).

[5] Y. Wang, J. Comput. Chem. 2021, 42, 412–417.

相關焦點

  • 使用EzReson進行化學共振分析(3):實例:1,3-丁二烯的共振分析
    如果是基於簡單的Hückel理論分析,則無需DFT計算,自然也無需fchk和33文件。(2) 根據所要進行的共振分析任務類型,準備EzReson輸入文件。這裡我們介紹幾個例子:分析1,3-丁二烯的共振結構、用共振論研究一下Diels–Alder環加成反應、用共振分析研究氫鍵的強度。這些實例的所有輸入和輸出文件都能在EzReson軟體包的tests文件夾裡找到。限於篇幅,本篇先介紹第一個應用。
  • 質譜儀、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氫譜
    一、元素分析與相對分子質量的測定1.元素分析:(1)定性分析:用化學方法鑑定有機物分子的元素組成。如燃燒後,C生成CO2、H生成 H2O。(2)定量分析:將一定量的有機物燃燒轉化為簡單無機物,並定量測定各產物的質量,從而推算出各組成元素原子的質量分數,然後推算出該有機物分子中所含元素原子最簡整數比,即確定其實驗式。2.相對分子質量的測定——質譜法:(1)原理:用高能電子流等轟擊樣品分子,使該分子失去電子變成帶正電荷的分子離子和碎片離子。
  • 共振是什麼原理 共振產生的條件
    對於5月5日開始出現的虎門大橋橋面明顯振動的情況,專家組判斷為渦振現象,因為懸索橋的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的後續使用。但是根據專家分析,這一情況很可能會出現共振現象。那麼,共振是什麼原理?共振是怎麼產生的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磁共振參數的故事(十九)——flyback
    磁共振參數的故事系統是深度剖析磁共振參數,將一個個複雜的影響圖像質量的參數進行詳細解析:磁共振參數的故事(一)磁共振參數的故事(二)磁共振參數的故事(三)磁共振參數的故事(四)磁共振參數的故事(五)磁共振參數的故事(六)磁共振參數的故事(七
  • MRI故事:核磁共振是怎麼「變成」磁共振的?
    當然,MRT沒有MRI準確,因為磁共振不只是能夠做斷面(層)成像,還可以進行3D成像以及實現磁共振波譜。前文連結:磁共振2D和3D掃描序列的區別由於上世紀70年代的美蘇冷戰背景,加之197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三裡島核事故和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事故等影響,老百姓談「核」色變,所以將核磁共振技術的核(Nuclear)有意淡化,統稱為磁共振技術。
  • 技術分析指標的共振和背離效應在A股實戰中的使用
    在A股市場上,很多傳統的技術指標已經被市場各方所摸透,一些過去的技術指標使用規律成功率也已經大打折扣,上一次介紹了均線、MACD等傳統技術指標在A股的實戰使用技巧,本次進一步介紹,將這些技術性指標結合起來互補使用,會進一步提高其研判的成功率,對技術性指標的共振效應
  • ...廖世俊,非線性,求解,原創性,共振,方程,收斂,給出,力學,分析...
    在昨天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廖世俊教授的項目「求解力學中強非線性問題的同倫分析方法及其應用」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餘年磨一劍,廖世俊原創性地提出了求解強非線性方程解析近似解的一般性方法———同倫分析方法,並將其逐步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
  • 代謝組學的應用與未來—絕對定性定量數據分析
    曾先後在全球500強企業研發中心實驗室、加拿大核磁共振中心, Chenomx Inc.公司(基於核磁共振代謝組目標性分析法的創始者),以及ACD/Labs Inc.公司(全球頂尖分析化學第三方軟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擔任研發及應用工程師職務。
  • 人類首次發現超低溫下基態分子與原子散射共振
    超低溫度下基態分子與原子之間的散射共振現象,最近在實驗上被人類首次發現。1月18日,中國科大發布重大成果,該校潘建偉、趙博等利用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模擬在化學物理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他們通過對磁場的精確調控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超低溫度下基態分子與原子之間的散射共振,向基於超冷原子分子的超冷量子化學研究邁進了重要一步。
  • 大連化物所揭示F+H2O→HF+OH反應中的Feshbach共振 _光明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東輝、副研究員劉舒團隊揭示了F+H2O→HF+OH反應中的Feshbach共振現象。
  • 汽車音響後面共振,汽車音響共振怎麼解決
    汽車音響共振問題,請儘快到4s店去進行汽車整體檢查調整,發動機共振涉及零部件、接合處理和調教等綜合問題,問題車輛建議儘快進站檢測維修。共振是正常的,每個車都有共振點,就是各自的共振點不同罷了,有的在150邁有的 在120邁沒準,主要要看會不會影響你的駕駛,汽車有出現異常都算不正常,這樣會影響車子的壽命.建議開到4S店或者汽車修理廠檢查一下。每輛汽車都有一個共振點,共振時的車速各不相同。一般認為共振時車速越高車的質量越好。普桑100左右就出現共振,而大奔200時才出現共振。
  • 共振的含義及其關聯
    機械共振的研究始於 16 世紀,電氣共振的研究始於 19 世紀。到最近幾年,共振式轉換器最終成為無線電力傳輸的通用方法。這種共振技術之所以在這些設計中倍受青睞,是因為它能夠讓一個系統在相對較寬的功率級範圍內保持良好的轉換效率。關於共振耦合的概述,請參閱:《共振耦合》。
  • 長春應化所等實現聚合物納米相區的紅外光譜定量分析
    長春應化所等實現聚合物納米相區的紅外光譜定量分析 2016-08-15 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這項工作最近在《分析化學》(Analytical Chemistry)上發表。這是中國研究人員在納米紅外領域發表的第一篇論文,也是世界上第一篇以納米紅外技術進行定量分析的論文。
  • 精準影像再升級 GE發布70cm大孔徑磁共振新品
    近日,GE醫療發布了高端磁共振新品——SIGNA Architect 3.0T磁共振新品及創新的AIR技術平臺,從「線圈」這個信號採集源頭進行創新,引領磁共振技術進入了70cm大孔徑的精準定量成像和全身科研時代。
  • 原子級透鏡的激子共振調諧
    電化學電池布局電漿子和三重共振只能提供微弱的電可調性,而數十年的光學調製研究表明,激子操縱可以更好地控制材料的光學性質。然而,研究人員認為,還需要用原子級光學元件證實激子在波陣面處理中起到的關鍵作用。他們直接利用單層二硫化鎢蝕刻出了基板,然後通過改變材料的共振性能,以及二維材料排列方式的優化,實現了特定的光學功能——共振和可調諧的光-物質相互作用。研究人員將二硫化鎢環視作由入射平面波驅動的散射場源,並發現局部散射場與二硫化鎢的極化成正比。因此,研究人員認為激子共振附近的散射可能是最強的。
  • 共鳴、共振與諧振的含義(三)
    三、共振與共鳴 共振一詞在古代漢語裡雖然出現, 但不是「一起振動」
  • 我國科學家首次觀測到超低溫下原子分子間的碰撞共振
    來源:人民日報近日,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教授和趙博教授帶領的團隊首次成功觀測到超低溫下原子與分子三體系統之間的碰撞共振,揭示了此前只見於理論探討的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量子本質,解決了超冷量子化學研究領域10餘年來懸而未決的一個難題,相關成果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
  • 咪鼠無線藍牙共振音響,讓你的房子會唱歌
    無意之中,在I168試客看到了一款咪鼠共振音箱的試用活動,難道沉寂已久的共振音箱又要死灰復燃了嗎?共振音響其實就是以其他物體共振作為發聲媒介的音響,這類音響在不接觸其他共振體的情況下,聲音很弱,在接觸發聲媒介以後才能正常使用,所以在不同的材質上發聲效果也會有所不同。
  • 深度解析工程結構共振及共振頻率概念,值得學習!
    避免激勵頻率接近於工程結構的固有頻率而發生共振並由此造成損傷或破壞,是在結構振動設計分析中常見的一個理念。
  • 核磁共振中常用的英文縮寫和中文名稱!
    Long Range Coupling 遠程偶合相關譜COSY ( Homonuclear chemical shift )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同核化學位移)相關譜CPCross Polarization 交叉極化CP/MASCross Polarization / Magic Angle Spinning 交叉極化魔角自旋CSA Chemical Shi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