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老人常說:「五月不剃頭」,這裡頭有啥道理你知道嗎?

2020-12-19 每日農經播報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在農村,有很多禁忌,比如說什麼時候必須「忌腳」,不能出門;再比如大年初一不能掃地,這叫把財留住。這些習慣禁忌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下來,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就連一些我們看起來很習以為常的事情,比如理髮,都是有很多講究的呢。

說到理髮的講究,你們知道的有哪些?肯定很多人一下子就想到了「正月剃頭死舅舅」這一個說法。那為什麼老人常說:「五月不剃頭」,這裡頭有啥道理你知道嗎?下面就先為大家介紹一個典故吧。

話說當年清軍打入關內,迅速佔領了各大地方,為了展現自己的權威,紛紛要求百姓剃頭留辮子,也就是我們電視劇中最熟悉的清朝男子的髮型。但是,百姓對於舊王朝還有思念,很多人都不響應剃頭這一件事。清的統治者對此對那些頑固派進行了鎮壓,殺了很多人。後來百姓一方面為了活命,一方面為了對舊王朝的思念,就形成了正月不剃頭思舊這一習俗,慢慢的「思舊」就被傳成「死舅」,這個習俗就延續下來了。

其實,除了正月不能夠剃頭之外,農曆的五月也是不能夠剃頭的。在農村迷信的認識當中,五月是天地交泰的日子,這一段時間是最毒的,各種邪門奇事都會發生。頭髮是屬陽的,能夠壓住這些邪氣,所以老人是不準小孩子在五月剃頭的。

當然,傳說和迷信是靠不住腳的,也有人從科學的觀點解釋了這一習俗。農曆五月一般都是六月份了,這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節,各種致病菌還有病毒都在這一段時間開始繁殖傳播了,而且像蒼蠅蚊子這樣傳播疾病的蟲子也日益猖獗。小孩子本來抵抗力就弱,加上天性愛動,稍不注意就會磕磕碰碰造成擦傷留下傷口什麼的,就特別容易感染。頭是最容易暴露在空氣中的,更容易感染,五月不讓理髮就是為了多一層保護。

當然,關於理髮的禁忌還有很多很多,比如說有一些地方男的理髮是堅決不會讓女理髮師理的。他們認為,如果有女的碰到自己的頭,是很不吉利的,如果女的碰了頭,就會變傻。當然,這種說法很可笑了,這只不過是以前大男子主義留下來的陋習吧。現在我們去很多的理髮店,也有很多女的髮型師,有的還比男髮型師做的好,根本就不需要避嫌

你的家鄉有沒有這樣關於頭髮的禁忌習俗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農曆五月不剃頭」,真的可信嗎?有什麼道理
    大家都知道農村的一些風俗是比較多的,這些風俗習慣能夠幫我們在農村生活的朋友規範自己的行為,吐一個比較吉利的彩頭,在生活較少的遇到困難。但是有的風俗在我們不知情的人看來就會覺得很奇怪,開始自認為這是農村人不懂科學的盲目迷信,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今天小編就舉一個例子來分析這些俗語中的道理。俗語「農曆五月不能剪頭髮」為什麼有他的道理?
  • 農村村裡這「四大毒」,農民常說碰不得,這裡頭有啥講究你知道嗎
    只說真話的農民公眾號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大家在平常總是遵循著許多不成文的規矩,這些規矩表面上看是沒有什麼科學道理的,但是在農村卻是每家都知道的,而且很多人都把這些規矩掛在嘴邊,比如晚上走夜路不要回頭,要走路的正中間,還有葬禮的時候要燒掉死者生前穿的衣服,再摔一個碗底有洞的小碗等等,總之這些老話都被一代一代傳下來了,而且被很多農村人奉為真理,時刻遵守著,這些小道理其實都是由農村老人自己說出來的,雖然他們沒有上過學,但生活經驗豐富,遇事有自己的解決辦法,說出來的話也是飽含道理,所以也是值得一聽的。
  • 農村老人常說「碗有3不端」,「3不端」指的是什麼,有啥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 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常說「碗有3不端」,「3不端」指的是什麼,有啥道理嗎?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長輩說一些很有道理的老話,雖然這些老話不是他們想出來的,但卻是經過了百年的沉澱,流傳下來的。有些老話雖然聽不懂它的意思,但人們卻經常掛在嘴邊。在以前那個年代,有很多家庭都上不起學,但是他們卻非常喜歡讀書,畢竟書裡自有黃金屋,書裡有各種我們所不知道的一些知識。
  • 農村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指正月不理髮嗎?啥意思?
    比如小單被老人們批評過的小事之一:孩子的衣物老人告訴不可在外過夜,但是由於記憶問題,被家裡老人批評過無數次。這不剛進臘月,在村裡又常聽到老人們對,年輕人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呢?是指正月不理髮嗎?對於,「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類農村俗語,相信很多朋友都是從小到大聽的。而且農村俗語千千萬,很多俗語我們年輕人認為無趣,但在老人看來甚為重要及大有來頭。
  • 在農村,老人常說「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病」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病」啥意思,有何道理?自古以來,農村人都是靠種地為生。聽爺爺奶奶說,在他們那個年代,一年四季都要在地裡幹活,那個時候,在地裡幹活也是可以掙錢的。
  • 農村老話「頭婚軟如棉,二婚硬如鐵」啥意思,老人的話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頭婚軟如棉,二婚硬如鐵」啥意思,老人的話有道理嗎?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離開家鄉很多年了,有些是因為學業,有一些是因為給家裡人更好的生活。
  • 在農村,老人常說「好男人有五不娶」指的是哪五種,有啥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好男人有五不娶」指的是哪五種,有啥道理嗎?在農村生活的時間久,就會覺得農村的生活也是很有味道的。閒的沒事的時候可以聽聽老人說一些以前的事情,以前的生活是怎麼過,為什麼她們現在她們對自己的生活很知足。特別是農村裡的一些俗語,很多人對他們都非常好奇。為什麼那麼簡單的一句話,會包含著很多的道理。所以,我們國家的文化是非常悠久的。
  • 在農村,老人常說「肉肥滿口香,媳婦胖好生養」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肉肥滿口香,媳婦胖好生養」啥意思,有何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農村,很多地方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唯一不變的就是一些老話。這些老話不僅是我們祖祖輩輩的知識。
  • 農村老人常說:「寧嫁起家頭,莫嫁富家尾」,啥意思?
    只說真話的農民公眾號農村老人常說:「寧嫁起家頭,莫嫁富家尾」,啥意思?今天小編要介紹的農村俗語是,「寧嫁起家頭,莫嫁富家尾」,大家知不知道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知道意思的朋友,又認為這句話講得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有道理嗎?
    我國古代信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一般情況下都不會輕易傷害,但是在清朝入關之後便有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政策,為了懷念以前的舊君,民間便有了正月不剃頭,用於懷念故人,所謂「思舊」。
  • 神問答|在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
    導語:在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關於「在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小編整理了多個來源的用戶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用戶名為「阿兮隨筆」的網友的回答,吸引了圍觀群眾的1222個贊和53個交流討論:農村過年,講究很多。老人常說的「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其實說的就是臘月底到正月裡,需要忌諱的一些民俗講究,要遵守。膠東有出嫁閨女不踩娘家「塵」的習俗。老輩子家裡弟兄姊妹幾個,總覺得兒子才是傳宗接代的根兒,閨女嫁出去,就是人家的人了。
  • 農村老人為啥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腳」這話有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為啥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腳」這話有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的生活都是比較寧靜而平淡的。以前的農村沒有什麼多餘的活動還有娛樂的東西。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有道理嗎
    但是,我們看一句話或某件不成文的規矩時,要明白它有沒有道理,還得去追溯它的來源,就是這句話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講究是怎麼出現的,然後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農村事物的理解去判斷有沒有道理。其實這是錯誤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數農村俗話,來源都並不太早。確切來說,我們現在看到的俗話大多來自清朝以後,明朝時也有,民國時期是發展期,新中國成立初是大成期。拿我們要說的這句話來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這句話咋來的?啥意思?
  • 農村老人常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說的是啥意思?現實嗎
    在農村地區,流傳著許多經典的老話,每一句老話都是勞動農民智慧的創作,記得小時候,村裡有幾個老人對老話非常熟悉,每到茶餘飯後之際,村裡的老人就會聚集在門前的大樹下聊天,時不時能聽見老人口中說出一些順口溜,簡簡單單的幾個字,非常有趣味性,比如說筆者當地常說的老話「四大白」,頭場雪、精粉面、新摘的棉花
  • 農村老人說「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做衣」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說「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做衣」啥意思,有道理嗎?如今隨著社會經濟不斷地發展和進步,這些年國家也非常重視農村的發展,針對農村推出了很多改革措施以及優惠政策。
  • 農村老人常說 「七不出門,八不歸」,到底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居住在大城市的人,一定很少了解農村人的生活,其實在農村生活的老年人,在日常的活動當中也是非常有趣的。他們對待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非常有講究,一些風俗忌諱已經在他們的心目中形成了固有的行為準則。
  • 農村俗話說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這句話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很多人可能會不解,這裡面只說了豬和牛,並沒有說生肖啊,為啥就扯到生肖去了?這個其實是個半截話,並沒有說完,完整的是「正月的豬,五月的牛——不發愁」。那有些人還是不能明白,這裡說的不發愁是啥意思,跟生肖究竟有個什麼關係。黑嫂在這裡說一下這句話中的意思,然後咱們說一下有沒有道理。
  • 在農村,老人說:「家裡有三,家敗人散」,啥意思?有道理嗎
    如今,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農村賺到錢的人越來越多,而那些之前外出打工的農民,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回到了故鄉養老,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雖然說現在種地不怎麼賺錢,但要解決一家人的溫飽還是不成問題,只要不生病,生活會過得十分舒適。
  • 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我們都知道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很不容易的,除了天大地大以外,就是自己的父母最大。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永遠都不能忘的。
  • 農村老人常說「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常說「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的這一句俗語,就是拿動物的一種排洩方法做了一個比喻,小雞沒有排尿系統,但同樣需要排尿,只是說洩殖腔不同罷了。這句話也是比喻每個人的生存方式不一樣,但同樣都能生活得很好,也是比喻各有各的擅長,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農村常有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年輕人整天看是遊手好閒,東遊西逛,看他是無所事事,但他生活的也挺好。殊不知這樣的年輕人,也有他自己的業務,他能在東遊西逛的同時,把這些業務辦成了,自己能從中得到收益。